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中最著名的一首,末二句道出奇語,成千古佳句

2021-01-10 詩詞曲精品齋

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劉禹錫擔任夔州刺史,在聽到當地民歌之後,劉禹錫便深深喜歡上了這種題材,於是他學習屈原《九歌》的精神,採用當地民歌的曲譜,寫下了一組著名的《竹枝詞九首》,用來描寫當地的山水人情、世俗情愛等內容。整組作品,在形式上與七言絕句一樣,但是寫作手法上,卻大大借鑑了民歌的白描手法,以清新活潑的語言,生動流暢的基調,描繪了他心中的夔州特色,有著濃鬱的生活氣息,讓人一讀便能愛上。

《竹枝詞》原名「竹枝歌」、「竹枝曲」等,本是樂府舊曲,其源頭是巴蜀人口頭傳唱的民歌,當地人民,喜歡用鼓和短笛伴奏,邊唱邊舞,經常舉行賽歌活動,賽歌時,誰能唱得最多最好,誰就是優勝者!

據史書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楚國荊湘一帶,便有「下裡」和「巴人」的曲風流行,「下裡」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中又帶有巴風,巴歌中又帶有楚風,二者相互滲透,互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荊楚歌文化。

劉禹錫這一組九首的歌曲,可以說是用樸素的語言,進行了總結和開拓,是極有意義的事情。而在這九首作品中,我覺得最好的一首,是「其七」,也就是第七首,我們一起來詳細看一下,原文摘錄如下:

竹枝詞九首·其七唐·劉禹錫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這首詩的大意,其實並不難理解,開頭兩句從瞿塘峽的危險寫起,借景起興,說瞿塘峽快速地流經許多險灘,這裡的水路,自古以來便認為是兇險無比的,「十二灘」中到處都有危險之處,讓人感到恐懼。

然而——面對著驚濤拍岸、危險迭出的瞿塘峽,卻「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這是由江峽之險聯想到世態人情,瞿塘峽之所以兇險,是因為大家都能看到急流衝灘,它的危險之處,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然而,有時候人心卻比瞿塘峽十二灘更加危險,因為有些人即便是「等閒平地」也會激起波瀾,對人使壞,讓人防不勝防!

可以說,這是詩人發自內心的感慨!肉眼所見的危險,是可以防備的,但是別人對你的算計,卻更令人感到可怕,表面上對你笑呵呵,背地裡給你捅刀子,的確可怖之極。劉禹錫參加改革失敗後,曾經遭到小人的中傷和誣陷,屢被放逐,世道艱辛和狡詐,讓他飽受打擊,因此才會有這樣憤世嫉俗的語言。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劉禹錫從自己現實的經歷,從大自然的風土人情,悟出人生中的世態炎涼、喻世明言,比喻巧妙,精警無比,讓抽象的道理瞬間具體化了,堪稱絕佳之句!

後來明代童軒也寫過幾首《竹枝辭》,「其六」這一首與劉禹錫的類似,摘錄下來,供大家對比賞析,他說:「蜀江西來一帶長,江水無波鏡面光;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好惡最難量。」

相關焦點

  • 著名的《竹枝詞九首》,為何「長恨人心不如水」能成千古佳句?
    各位看官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下著名的古詩《竹枝詞九首》,為何其中的「長恨人心不如水」能成千古佳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分析下。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作者劉禹錫,洛陽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公元822年),劉禹錫擔任夔州刺史,在聽到當地民歌之後,劉禹錫便深深喜歡上了這種題材,於是他學習屈原《九歌》的精神,採用當地民歌的曲譜,寫下了一組著名的《竹枝詞九首》,用來描寫當地的山水人情、世俗情愛等內容。
  • 讀一首詩劉禹錫《竹枝詞》,讀到「東邊日出」句,縱使無情也動情
    ——唐代:劉禹錫《竹枝詞》昔日楚國詩人屈原因嫌楚地祭祀迎神的樂歌太過鄙陋,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進而作《九歌》。唐代詩人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見巴蜀人民口頭傳唱的民歌《竹枝詞》,俚俗且難以聽懂,於是效仿屈原的做法,在原有的曲譜上填新詞,變俗為雅,創作了《竹枝詞九首》。從此就有了新竹枝詞,將民歌變成詩體,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後人這樣評價他:"道風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
  • 劉禹錫很冷門的一首竹枝詞,充滿煙火氣,卻寫出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愛情最美好的狀態是什麼樣的?我們從劉禹錫的《竹枝詞》裡大概可以找到答案。劉禹錫一共留下來11首《竹枝詞》,其中至少有3首都與愛情有關,分別寫出愛情的三種狀態。圖片源自網絡一是最有名的《竹枝詞二首·其一》「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是郎有情妾有意的戀愛朦朧階段;一是《竹枝詞九首·其二》中的「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這是郎情易逝而妾心似水的失戀狀態
  •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七》
    世態炎涼、人心叵測,自古最難懂的是人心。人之初、性本善,誠信是社會正常運行的基本道德要求。我們來看看千年前的古人如何感慨人心的無常。#每日一哲思#「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竹枝詞」是夔州當地的一種民歌形式,劉禹錫非常喜愛這種民歌,於是根據這種民歌形式寫了組詩,來描寫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愛情故事。
  • 《竹枝詞九首》其七 劉禹錫
    《竹枝詞九首》其七 劉禹錫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瞿塘峽中的流水經過了十二處險灘時,湍急的水流會發出雷鳴般的嘈嘈聲。人們都說在瞿塘峽中行船,自古以來就非常艱難。
  • 淺談竹枝詞
    二、竹枝詞的特徵     竹枝詞是傳統詩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奇,主要表現在它的民歌風味。施蟄存先生研究劉禹錫的竹枝詞,認為它表現出了民歌乃至民間文學的五個特徵: 一是鮮明的地方色彩; 二是不講究平仄粘對; 三是語氣大多是自白,代言的是少數; 四是用眼前的景物作比喻; 五是好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學隱語。
  • 劉禹錫一首弦技之作,開篇的疊字句出神入化,最後兩句渾然天成
    劉禹錫的一生也是極為悲慘,早年間由於參與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最終遭受到了打擊,還被貶到了外地,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尤其是被貶到四川期間,由於聽到了當地優美的民歌,於是他結合民歌的特點,再融入進作品中,寫下了組詩《竹枝詞九首》,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出了新意
  • 「竹枝詞」的前世今生,劉禹錫推動此詩體在流行!其功不可沒!
    劉禹錫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九首》。後又在這《竹枝詞九首》之後創作了《竹枝詞二首》。大約創作時間為:公元822年(唐穆宗長慶二年)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
  • 竹枝詞的特點和寫作技法
    現在可以查到的最早的竹枝詞是中唐詩人顧況(約725~約814年)的一首《竹枝》: 帝子蒼梧不復歸,洞庭葉下荊雲飛。巴人夜唱竹枝後,腸斷曉猿聲漸稀。 顧況題為《竹枝》的這首詩也許只是一首記述當時民間對唱竹枝歌情景的七絕,並不是竹枝詞,因為它還缺少竹枝詞的一些特點。但顧況應該是文人中較早注意到竹枝詞的。
  • 竹枝詞中的龍門風情
    這是劉禹錫仿民歌而寫下的十一首《竹枝詞》的其中一首,流傳最廣。竹枝詞產生於四川地區,得益於劉禹錫的實踐,竹枝詞這種體裁名聞天下,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成為各地流行的詩歌形式。在嶺南,描寫嶺南風物的竹枝詞,流傳下來較早的是唐末皇甫松的《竹枝詞》。此後,特別是明清時期,南粵文人,就嶺南別具一格的風土民情吟詠了大量竹枝詞。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神來之筆
    而本文要重點解讀的是劉禹錫另一首很曠達的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此詩的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則是神來之筆!為了更好地理解詩意,首先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進行簡單描述。劉禹錫仕途上比較坎坷,他曾度過了23年的貶謫生涯。寶曆二年,獲赦返回洛陽途中的劉禹錫,恰好與白居易在揚州相逢。
  • 劉禹錫《竹枝詞》有什麼象外之意
    背景與由來  長慶元年冬季,在洛陽丁憂守母喪的劉禹錫被任命為夔州刺史。長慶二年正月初二,劉禹錫到達夔州。初五這天,他寫下《夔州謝上表》。  居母喪之前,劉禹錫任連州刺史。當時的連州,管轄桂陽、連山、陽山三縣。
  • 《竹枝詞》裡有竹子嗎?
    《竹枝詞》以吟詠風土為主要特色,但《竹枝詞》裡有竹子嗎?讀過這幾首詞你就明白啦~竹枝詞二首·其一唐代: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卻有晴 一作:還有晴)這是一首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裡,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唐:劉禹錫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 竹枝詞(其一) 【唐】劉禹錫
    竹枝詞(其一)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注釋】①竹枝詞:樂府近代曲名。詩人劉禹錫有竹枝詞十一首,分兩組,這首詩是其中一組的第一首。②踏歌聲:一作「唱歌聲」。③卻有晴:一作「還有晴」。晴:與「情」諧音。
  • 劉禹錫最著名的十首詩,文採飛揚,是唐詩中的珍品
    劉禹錫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之一,素有"詩豪"之稱。他的詩在中晚唐的詩人中,大概只有白居易和李商隱能夠和他爭一下長短。他的詩佳作極多,這裡選劉禹錫十首最著名的詩,介紹給大家,記得收藏哦!這可能是劉禹錫的詩中流傳最廣、萬口傳誦的名作。詩人用自然現象的永恆存在和人事歷史的短暫易變作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斜照,荒涼的景象,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後兩句藉燕子的棲巢,表達了作者對世事滄桑、盛衰變化的慨嘆,用筆尤為曲折。
  • 劉禹錫的一首五言詩,起句就感人肺腑,最後10字更流傳千古
    唐代開成元年至會昌二年之間,年過花甲的劉禹錫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當時他正在患病,卻收到了白居易的《詠老贈夢得》的詩作,便寫了此詩作答。白詩寫得較為消極低沉,劉詩則比較曠達樂觀。末二句完分表達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感情。
  • 一首《竹枝詞》,寫出古代少女初戀的疑慮,末尾兩句更是千古流傳
    而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卻是,一位女孩兒傾慕男孩兒的詩,出自劉禹錫的《竹枝詞》。 劉禹錫,字夢得,祖籍洛陽,文學家,哲學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 每天一首古詩詞:《西塞山懷古》劉禹錫
    劉禹錫的這首詩,寓深刻的思想於縱橫開闔、酣暢流利的風調之中,詩人好像是在客觀地敘述往事,描繪古蹟,其實並非如此,劉禹錫在這首詩中,把嘲弄的鋒芒指向在歷史上曾經佔據一方、但終於覆滅的統治者,這正是對重新抬頭的割據勢力的迎頭一擊。當然,「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劉禹錫《金陵五題·臺城》),這個六朝覆滅的教訓,對於當時驕侈腐敗的唐王朝來說,也是一面很好的鏡子。
  • 劉禹錫筆下30句驚豔了歲月的詩詞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3、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4、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 關於落日的詩篇,這9首實在美出了天際,每一首均有千古名句
    古往今來,詩人們吟詠落日的詩篇無數,這其中,名篇甚多,佳句更甚。所以,在這裡精選了9首關於落日的精美詩詞,以供大家欣賞。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1.登樂遊原·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是晚唐最為著名的詩人之一,這首簡單的小詩、簡單的句子,相信是寫落日的詩句中,流傳最為廣泛的作品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