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
走進香格裡拉市三壩鄉江邊村賴頭支村民小組
遠遠望去
村莊被茂密的經濟林木所環繞
步入村莊
村民們在田間地頭
房前屋後忙碌
打掃衛生、積肥施肥、給牲畜餵料
……
農戶養殖的肉驢
「我家養了牛、羊、豬,還種了花椒和核桃等經濟林木。」
「我家也種了花椒、核桃,養了毛驢,還自家熬製驢膠在網上賣呢。」
「我們村每家每戶都養了牛,養得多的有幾十頭,少的也有五六頭。養殖肉牛是我們村增收致富的一個重點產業。」
談起村裡和自家近年來的變化,香格裡拉市三壩鄉江邊村賴頭支村民小組的村民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農戶養殖的肉牛
農戶養殖的山羊
談到發展變化,村支部書記張春發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他說:「我們村幾乎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全村有62戶,其中4戶建檔立卡戶,都是因病、因災、因殘而被評為建檔立卡戶的。村民們一家比一家勤勞,今年他家養羊明年我家養豬或養牛,總之搞產業一家賽過一家,形成了家家有產業、戶戶有收入的局面。」
張春發為前來購買桔子者介紹他的產品
三壩鄉江邊村賴頭支村民小組的產業發展僅僅是香格裡拉市近年來各項事業大踏步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香格裡拉市惠民產業遍地開花結果,正在惠及各族兒女,「趕學比超」蔚然成風,群眾思想觀念得到轉變,「等靠要」的思想早已被拋之腦後,和諧文明發展之風越來越突顯,一個個像賴頭支村一樣充滿生機的新農村在悄然奮起。
採摘桔子
要讓群眾真正的脫貧,就要發展好產業。五年來,香格裡拉市始終圍繞「兩不愁三保障」「6、10、5」指標體系,以「五個百日會戰」為抓手,突出示範引領,狠抓產業脫貧工程。累計投入財政產業扶貧資金10多億元,發放產業扶貧貸款近5萬元。按照「強龍頭、優布局、建基地、提規模、創品牌」的產業扶貧思路,重點實施了「一園、十家、百戶、千人、十個萬」五大工程。實現戶均至少有一項穩定增收產業、至少加入一個新型業態。
賴頭支村民小組位於三壩鄉江邊村北面金沙江西岸峽谷之中,海拔2000多米,該村62戶村民家家都種有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每家每戶都養了牛、山羊、毛驢、豬等。
張春林靠養殖肉驢致富,今年他家賣了8匹肉驢,收入8萬多元,現在家裡還養有50匹肉驢 。他還詳細介紹了肉驢的藥用價值及市場需求情況,他說:「一匹肉驢活賣就只有1萬多元,如果屠宰後賣肉,一匹驢照樣可以賣到1萬元左右,再用驢皮熬製驢膠銷售,一張大一點的驢皮可以熬出10斤左右驢膠,每斤驢膠市場價是700元左右,這樣一匹驢的價值一下子翻了一翻,就可以賣到近2萬元。」
去年以來,張春林家購進了驢膠熬製機器開始熬製驢膠,他還把熬製好的驢膠讓做導遊的兒子發到網上銷售,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需要的客戶都會提前打電話預定,他就根據訂單熬製驢膠。截至目前,他已經收到了多家訂單,訂單量雖然不大,但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因殘因病被評為建檔立卡戶的貧困戶李永會家,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下解決了住房、生活等困難,還搞起了養殖業,成了村裡小有名氣的養殖戶。目前,她家養有肉牛11條,山羊70多隻,豬21頭,總產值預計超過20萬元。
肉牛飼料基地
對現在的生活李永會非常滿意,她滿面笑容說:「現在國家政策好,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但我們也不能整天依靠國家、依靠各級黨委政府來扶持,我們應該在有人幫的時候快點發展起來,這樣好日子才會過得長久!」 李永會把思想付諸於行動,她家不失時機抓住精準扶貧這根救命稻草乘勢而上,如今,李永會一家同村裡的其他人一樣也有了自己的產業,真正過上了小康生活。
該村民小組組長李雲輝和村裡的年輕人宗耀成、李雲貴一起開辦的香格裡拉市夢想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在逐漸壯大,廠房建設逐步完善。目前,該合作社有能繁母豬50多頭,育肥豬130多頭,小豬200多頭。李雲輝說:「我們在村裡辦養豬場的目的是在自己掙錢的同時帶動群眾致富,在建設過程中用的人工都是村裡的群眾,還有水泥機制磚也是村裡做的,這樣資金就在村裡循環流動,這樣做群眾有了收入,養豬場也建起來了。」 李雲輝除了在村裡養豬外還在江邊村委會所在地江邊新村租了10畝地種植羊肚菌,用的工人都是本地群眾。
作為村支部書記、黨員群眾領頭人張春發更是積極作為,時刻為村民們做表率。5年前,他從大理州賓川縣引進南風蜜桔、柳橙、砂糖桔等適應當地氣候的果樹進行種植。3年前,他又引進褚橙並栽種了10畝,目前矮小的橙樹已經開始掛果。從去年開始他試種的5畝桔園開始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獲得了一定的收益,今年結的果實更多,沉甸甸的果子把樹枝都壓彎了腰,已經有周邊的人不斷打電話訂貨,有的人要求到基地自己親手採摘,張春發都一一答應了,他認為這又是一個很好的商機,將來也許還能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比如:開個農家樂、建個休閒山莊什麼的,為前來採摘水果的客人提供休息食宿。
張春發說:「『等不是辦法,幹才會有出路。』我除了養牛還搞水果種植,帶動鄉親們致富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管做什麼都應該走在普通群眾的前面,更應該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帶領村民搞好村裡的產業,讓鄉親們早日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從1997年開始擔任過村裡兩屆組長和現在這一屆支部書記的他,說的話都落實在了行動上。早在他擔任村組長期間,他帶領鄉親們自帶農具,歷時4個月挖通了一條長達7公裡的致富之路。自從他當了村裡的支部書記後,村裡軟弱渙散的黨組織活躍起來了,在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治理、發展產業等一場場硬仗當中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應有作用。
張春發和李雲輝作為村裡的領頭人,在各自搞好自己產業的同時,帶領村民搞好產業,還時常開動腦筋想盡一切辦法尋找適合村裡發展的產業,使村裡的產業形成了多種經營、合理布局的局面,避免了盲目跟風而收益不良的情況,如今村裡的產業遍地開花,猶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
「十三五」是香格裡拉市經濟發展最快、有效投資最多、群眾受惠最多、改革開放最深入、生態保護力度最大、城鄉發展最協調、示範創建成效最明顯、工作負擔最重的五年。」這是香格裡拉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群作客《一周一訪談》時對香格裡拉市「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成就所做的總結。
正如陳群所說,近五年來,是香格裡拉市廣大群眾受惠最多最直接的五年,取得了產業脫貧全覆蓋、就業扶貧全通暢、易地搬遷全達標、教育扶貧全鞏固、生態扶貧全統籌、健康扶貧全保障、住房安全全實現、基礎設施全提升、兜底保障全到位九大成果。目前,香格裡拉市所有建檔立卡戶「兩不愁三保障」全面達標、人均純收入達4000元以上,並順利完成脫貧攻堅國家普查。
火龍果基地
回顧過去成就輝煌,展望未來充滿希望。近五年來,香格裡拉市堅持「富腦袋」和「富口袋」並重,以「五個百日會戰」為抓手,實施「九大工程」,通過全市各級幹部群眾齊心協力不懈奮鬥,社會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蒸蒸日上,城鄉建設日新月異,民族團結不斷鞏固,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得到節節攀升,香格裡拉市各族群眾正攜手同行,昂首闊步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
編輯:何維龍 知詩追瑪
二審:和金蓮 解晨松 終審:餘萍
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
徵集令
微信公眾號長期向社會徵集新聞線索、新聞稿件。
投稿方式:
微信:永遠的香格裡拉(微信號:xgllgzh)
郵箱:xgllsxcb@126.com
熱線電話:0887-8222202
原標題:《香格裡拉市:產業方興未艾 富了群眾美了鄉村》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