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張藝謀在籌備奧運會期間,不斷有廣告商想讓他代言,其中有一廣告商直接出價整整1個億。張藝謀的合作夥伴龐麗薇高興得都炸了,當時張藝謀正在開會。一直等到半夜會議結束,她興衝衝地告訴了張藝謀這個好消息。#張藝謀#
張藝謀卻問,廣告商之所以找他代言,不就是因為他是奧運會開幕的導演嗎?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張藝謀就直截了當地拒絕說,是國家讓他當奧運會開幕的導演,他不能拿這個掙錢。
從這之後,龐麗薇再也沒有和張藝謀提過廣告代言的事情。
張藝謀的骨子裡是愛國的,但他的這種愛國能一直落在實處。《宿命:孤獨張藝謀》作者周曉楓在書中說,當時張藝謀成為奧運會的總導演時,張藝謀說,這是為國家做事不要工資。
身邊人就勸他說:「如果你不要錢,那別人也就沒法要,你這是為難別人。」張藝謀這才象徵性地拿了一些工資。
此外,張藝謀的骨子裡有手藝人那種傳統的傲氣和踏實。尤其是當年他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後,他平日裡沉默寡言,整天就抱著個攝像機研究。
對於張藝謀來說,他只想把過去流失的日子找回來,多拍幾部電影。所以,只有在工作時,他才會滔滔不絕地表達。
同時,張藝謀的傲骨表現在不願意在電影裡植入廣告。當年,拍《山楂樹之戀》時,電影裡本來有很多機會植入廣告,比如牙膏、牙刷、臉盆等,但為了電影藝術,張藝謀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
張藝謀的曾經合作張偉平也說過:「廣告植入那是在導演沒投資或者投資出了問題的時候才用的辦法。在拍《千裡走單騎》的時候,高倉健背的背包就有很多國際大品牌想提供贊助,但是他們也提了很多要求,比如要給多少特寫、鏡頭時常要有多少秒等,後來導演覺得為了電影本身的價值沒法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放棄了。」
不僅如此,張藝謀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不代言廣告,曾有很多廣告商明知張藝謀有這個原則,但還是想前來一試,但最後希望都落空了。
張藝謀雖然處在名利場,卻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樣簡單樸實的道理,再加上他對藝術的追求,使得70歲的他異常勤奮,每天工作超過二十個小時,同時進行著好幾個項目。
但是種種的一切,張藝謀卻很少對外界表達,就像在出席一些重要場合,張藝謀只穿中山裝不穿西裝那樣,他只用行動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