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黃日涵:鼓吹出身論,你沒資格定義努力,喝於丹雞湯長大?

2020-12-22 聞舞視界

最近,一個叫黃日涵的副教授在評論「精英們勸你看開是讓你認命嗎」話題時,幾句觀點引發網友熱議。

其實,作為一個學歷沒有黃副教授高、學識沒有黃教授廣、地位不及黃教授、身份也沒有黃副教授的內容創作者,根本沒有資格來評價黃副教授,而是應該按照黃副教授的諄諄教誨「好好努力」,「讓孩子過得好一些」。

可是,作為一個有自己認知和看法,「起點確實(與黃教授)不同」的人,對一個掛著副教授頭銜知識分子說出這樣的話,還是忍不住鬥膽說幾句。

平心而論,這事起因與黃副教授沒有一毛錢關係。先是與黃副教授擁有同樣頭銜的清華大學教授劉瑜,因為一篇《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演講刷屏,特別是她提到的那句「我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引發不同群體的爭議。

繼而,儲殷教授對劉瑜女兒是普通人的觀點表示不能認同,儲殷教授勸慰芸芸眾生,「有的時候,不要相信一些高級知識分子的心靈雞湯。他們勸你看開,不是真的讓你看開,是讓你認命!」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儲教授還舉例說明,「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即便你哪怕不好好學習,最後混退學了,至少也是個高曉松。」

由此,儲教授的觀點點燃了各方對「精英勸你看開是不是讓你認命」的爭論,而活躍在輿論場上的年度人氣創作者黃副教授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出了他的一番看法。

黃副教授寫道,「你有什麼資格抱怨社會不公,多少人起點確實不同。但這也是公平的,別人父輩,爺爺輩有多努力。當然他們給後代創造的起點就是不一樣的。在北京多少家長一年給孩子培訓費就是幾十萬,視野,眼界根本不是一個層次。代際效應確實存在,寒門要比別人多多少努力才能成功,但只要你夠努力你總能改變一些,總能為你孩子提供更好的平臺。」

誠然,在黃副教授看來,芸芸眾生們抱怨社會不公,壓根就沒有資格,這是因為人的起點決定的。而起跑線上的不同也是公平的,理由就是別人的父輩祖輩更努力,為子孫後代創造了更高的起點。同樣,為了闡述觀點,黃副教授還用北京家長一年在孩子身上培訓費的花費舉例,並認為別人幾十萬的花費造就了孩子不一樣的視野、眼界,而視野、眼界又決定了起點不同的群體「根本不是一個層次」。

果然,黃副教授的看法,正是儲殷教授一語道盡的玄機,劉瑜教授們這些高級知識分子的普通女兒,還真與芸芸眾生理解的普通人不一樣,因為沒有一年幾十萬培訓費的薰陶,普通人的普通孩子哪裡擁有決定起點的視野、眼界?

黃副教授的觀點一出,就招致了很多批評。在網友看來,社會不公平是誰也無法否定的客觀存在,代際效應也不能忽視,但這不等於芸芸眾生難道連抱怨的資格都不存在了?有網友寫下評論,「抱怨不需要資格!認為別人抱怨都需要資格的人才是沒有資格批評教育別人的人!」

也有網友指出黃副教授的觀點根本站不住腳,有些事並不是靠努力就能解決的,比如資源分配。拋開客觀存在的資源分配問題,只說個人努力奮鬥,而不允許別人談論公平,顯然站不住腳。

在觀點遭受質疑後,黃副教授也持續發文回擊,他寫道,「你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你可以選擇你孩子的出身。」黃副教授說的沒錯,自己努力點孩子就會過得好一些,成天抱怨渴望讓孩子努力的家長是「真正的loser」。

可惜,芸芸眾生努力來的成果,讓孩子過得好一些可能僅限於今天賺了500元,孩子能吃一頓麥當勞,而不是黃副教授眼中的「省吃儉用幾十萬給孩子報興趣班」。在他看來,大城市家長省吃儉用一年幾十萬讓孩子去興趣班,你不努力孩子就沒法同別人競爭,寒門之子要想成功就「要付出比別人百倍的努力」。

這話看似大義凜然卻毫無邏輯,別說省吃儉用省下幾十萬,芸芸眾生們又有多少能年入幾十萬?寒門之子成功要付出超過別人百倍努力,難道這不是社會最大的不公平?一個正常社會,難道不應該是千方百計為寒門之子創造成功機會,而不是要求他們付出百倍努力?

現實社會,寒門之子別說成功,「成仁」都相當困難。如今,農村學子考取重點大學機會少、入學難,重點大學農村生源比例不斷下降等問題和現象,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並由此觸發了人們對「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底層上升渠道變窄、寒門難出貴子、貧窮代際相傳等」的擔憂。

請問黃副教授,芸芸眾生的這種擔憂是不是客觀存在,難道這也是你說的「也公平」?鬥膽問一句黃副教授,你的成功比別人多付出了幾倍努力?

這還不算,黃副教授不僅掌握了對「公平」的解讀權,還壟斷了對「努力」的獨家定義權。面對網友「如果努力可以成功,天天搬磚也能家財萬貫」的奚落,黃副教授專門發文定義「努力」。

根據黃副教授的研究成果,認為「努力是今天搬磚2000塊明天搬磚3000」的人,是「一輩子對努力有什麼誤解」。被黃副教授重新定義後的「努力」應該「是你從小好好讀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工作後找到正確發展方向,不斷學習,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找對努力的方向才是關鍵。」

黃副教授還舉例說明,你一直囤積BP機等著發大財,那不是努力,那叫缺根筋。多數人誤解了努力的內涵,究其根源,在黃副教授看來,主要芸芸眾生「還是讀書不夠而野心太大」。

對於黃副教授高屋建瓴,掌握了從解讀公平、定義成功到沒有資格抱怨的一切話語權,本人雖然是黃副教授眼中「讀書不夠」的人,但還是要說幾句看法。

在我看來,頭頂副教授光環的黃日涵簡直就是在赤裸裸鼓吹被社會拋棄的「出身論」。雖然身為80後,還是「野心夠大」的高級知識分子,作為在網際網路上呼風喚雨的意見領袖,但還停留在「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基本如此的認知層面。當然,黃副教授的言論也可能是故意如此解讀,只為吸引眼球,或者用自認為正確的方式給芸芸眾生遞上一碗於丹牌雞湯,用血統論安撫寒門之子們任命。

50多年前,一個同樣「讀書不夠」的年輕人在文章中寫道,「它的錯誤在於:認為家庭影響超過了社會影響,看不到社會影響的決定性作用。說穿了,它只承認老子的影響,認為老子超過了一切。」「實踐恰好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家庭影響,家庭影響服從社會影響。」

如果承認黃副教授的觀點是正確的,難道,50年後的今天,我們還要再批判一次已經被時代證明為錯誤的血統論?

或許,對照黃副教授的年紀,成長過程中恰逢於丹講論語盛行,「野心太大」的他早早接受了於教授心靈雞湯的撫慰和洗禮,以至於時至今日仍在販賣於丹牌雞湯。

要知道,心靈雞湯是安慰劑,不能當飯吃,我們應當理智面對我們面前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尋求安慰劑,去逃避。

前些年,知名文化學者石國鵬曾在視頻中講到於丹,他說看過北京四中畢業生的言論後,要為「四中生產出這樣的產品」道歉。於教授一方面在電視機上用「用心靈雞湯的方式告訴電視機前的芸芸眾生,你們要平淡,你們要看得開,你們要安貧樂道」,一方面卻出去搞籤售,「一天淨賺3萬塊」。石國鵬直言不諱,他最煩這種人,自己瘋狂斂財,卻教育大眾安貧樂道。

這方面,黃副教授與於教授很像,自己享受著社會公平正義帶來的成長福利,卻在成功(姑且算成功吧)後,教育芸芸眾生「出身也是一種公平」。

黃副教授這樣的說辭以及後續關於「努力」的狡辯,請恕我直言,「很下流!」

相關焦點

  • 副教授黃日涵:在你們精英眼中,難得我們連抱怨不公的資格都沒了?
    文\江湖小舞 最近,一個叫黃日涵的副教授在評論「精英們勸你看開是讓你認命嗎」話題時,幾句觀點引發網友熱議。 在觀點遭受質疑後,黃副教授也持續發文回擊,他寫道,「你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你可以選擇你孩子的出身。」黃副教授說的沒錯,自己努力點孩子就會過得好一些,成天抱怨渴望讓孩子努力的家長是「真正的loser」。
  • 於丹評林徽因:吃過很多苦,詩很美;有網友表示:你沒資格評價她
    粉絲們對她的喜歡,從她墓前沒斷過的鮮花上就看得出來。眾多名人都曾評價過林徽因,從泰戈爾、徐志摩、胡適到當代的高曉松、馬未都等。而筆者認為最有意思的,其實是於丹當年對她的一段評價。在參加一次電視節目時,主持人讓於丹評價一下林徽因,於丹帶著無比推崇的神情說了很長一段話,概括起來就是以下兩點:首先,於丹認為林徽因的成名和徐志摩、金嶽霖這些男人無關,她是一個有著作存世的建築界,她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這話說得是不錯的,長期以來很多人都對林徽因的感情感興趣,卻忽略了她本身也是建築師、詩人、作家的事實。
  • 論營養,吃雞肉還是喝雞湯?小編有答案,最營養的可能被你丟了!
    論營養,吃雞肉還是喝雞湯?小編有答案,最營養的可能被你丟了!說起滋補,雞湯可是傳統的好食材,很多影視劇裡用來補身體的都是喝雞湯,燉雞湯,長輩們也經常叮囑我們,營養都在湯裡,一定要多喝湯!那麼問題來了,說起補充營養,到底是雞肉的營養高還是雞湯的營養價值高?
  • 袁方道歉,名宿硬剛,黃日涵、儲殷教授和蘇群調侃互嗆
    其中像籃壇名宿馬布裡、王仕鵬、張慶鵬之間的較勁,籃球評論員袁方的出言不遜,還有黃日涵副教授、儲殷教授與蘇群老師之間的互動調侃,都是往常鮮少見的。4.黃日涵副教授。他肯定不是從事籃球教學的副教授,當他看了北京首鋼和廣東宏遠半決賽的第三場比賽後,發出了後知後覺的感嘆!他說,竟然發現林書豪是外援,還說林書豪有點「水」等等,反正就是說北京首鋼最後一場比賽3分敗北,林書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按他的理解,林書豪的個人得分能力還遠遠不夠,他沒有把北京首鋼扛在肩上的實力。
  • 網紅副教授:林書豪是水貨,不是一名合格的外援,蘇群予以回應
    知名網紅副教授黃日涵就評價了北京外援林書豪,認為其「不是一名合格的外援」甚至是「水貨外援」,知名籃球評論員蘇群予以回應。黃日涵副教授表示「北京對廣東的半決賽,發現林書豪竟然是『外援』黃日涵副教授表示他是從一個球迷的角度看「CBA外援最重要的就是能得分,拿這麼多錢,就得得分」,但是事實上「林書豪只得到了17分(京粵大戰G3),還被對手後衛防得很狼狽,5次助攻卻有6次失誤」,相比而言「大老外尤度,拿下24分21籃板的華麗數據,最後只能坐在板凳上。」此外「廣東隊的威姆斯第一場半決賽(京粵大戰G1)甚至拿下40分,還投進關鍵扳平球,用實力證明作為外援的價值。」
  • 心靈雞湯這種東西,喝多了沒用!
    而雞湯、成功學…在此時此刻,對你是沒有直接幫助的。無論是詩和遠方的遐想,還是比你厲害的人比你還要努力…它們都能喚起一種「正向」的情緒。情緒的激昂,會讓人充滿動力,仿佛無堅不摧。但當情緒的勁頭過去。當高漲的音符重歸平靜。
  • 心靈雞湯,我不喜歡
    現在這種雞湯文,已經充斥在各種雜誌,朋友圈。一般雞湯文是通過一個小故事,或者某個作家文人配上自己的經歷,提煉出一種人生感悟。那個時候讀雞湯文,覺得滿滿的都是正能量。但是,現在你有沒有意識到,當你讀完一篇心靈雞湯,似乎頓悟了,仿佛剎那間明白了人生的真諦,面前出現一盞明燈,指引著你走向遠方。但是很快發現問題還是那個問題,矛盾還是那個矛盾。
  • 張常寧粉絲高談「素質」,再次鼓吹《捧殺》論
    常寧粉絲王某高談「素質」,鼓吹《捧殺》論張常寧親友粉絲,一直高度關注李盈瑩,從雞毛蒜皮的小事,到賽場上的比賽情況,都讓他們寫來寫去今天下午,張常寧親友粉絲王某某老師,借網絡暴力,高談素質,並再次自欺欺人的鼓吹其針對李贏瑩的所謂的各種《捧殺》怪論!到底是哪些人毫無底線的吹一貶低,吹哪個球員呢?值得深思!某親友粉絲團毫無邊際吹了場上、吹場外與排球無關的,通過央視、新浪網評鼓吹臥推120千克,早就遭到體育各界人士的質疑,這次全錦賽,體測數據出來後,集體啞口!
  •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當幸福來敲門》這碗雞湯你需要喝
    你有多久沒喝心靈「雞湯」了?心靈「雞湯」在我中學時期真的太流行了,每次看完覺得很勵志,總能在短期內給我一些動力。後來「雞湯」文越來越多,我倒不怎麼看「雞湯」文了,有時候真怕看了「毒雞湯」中了毒。可我今天特別想說說一部「雞湯」濃鬱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 於丹講《論語》時,到底有沒有「曲解」?看看孔子第73世孫如何說
    2001年7月9日,《百家講壇》開播,之後於丹開始在這檔節目上講《論語》,很長一段時間裡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不過2012年,於丹卻在北大崑曲演出中遭遇意外,尷尬下臺。而於丹講《論語》的水平也受到多方質疑,不少人認為,於丹把《論語》講成了當代「心靈雞湯」,偏離國學甚遠。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摘取於丹所講的2個片段,每個人自然有判斷。
  • 心靈雞湯?毒雞湯?大家都在反雞湯,我應該喝下了這一碗嗎
    他們可能見別人喝下了雞湯,覺得應該喝,便自己也喝了;見別人反雞湯,覺得反雞湯是對的,便自己也反了;見別人反反雞湯,也覺得應該反反雞湯,便自己也反反雞湯了。雞湯全名心靈雞湯,有人說這個詞來自美國,屬於暖心暖胃,成長勵志類的。我英文不好也無法考證。
  • 百家講壇一姐換位:於丹跌落神壇,蒙曼接棒眾人喜,梁宏達說出緣由
    於丹開始不斷走紅於丹在2006年的《百家講壇》的講臺上初露鋒芒,她的加入,給這一檔經典節目加入了許多的現世價值,於丹式的心靈雞湯也撫慰不少當代青年的浮躁內心,於丹解讀的《論語》一度成為當時現象級的存在。
  • 減肥可以喝雞湯嗎
    核心提示:減肥可以喝雞湯嗎?對於減肥者來說,提到肉食往往是敬而遠之的,但是他們並不是所有的肉食都不可以吃,比如雞肉就是非常適合減肥者食用的一種肉食,那麼減肥可以喝雞湯嗎?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減肥可以喝雞湯嗎?
  • 黃日涵批林書豪水貨,說他得分差,但您知道什麼叫控衛嗎?
    就在近日黃日涵教授在自己的頭條號上公開批鬥親愛的黃日涵教授,這些數據你肯定沒看過吧,還有就是當年林瘋狂馳騁NBA賽場的時候您是否關注過?而且此次半決賽林書豪更是帶傷參戰,這個情況您是否知道?他的努力與拼搏難道還不能獲得我們的認可?難道我們非要去追逐白皮膚與黑皮膚的外援嗎?
  • 副教授怒批林書豪,完全達不到外援的標準
    在昨晚北京隊被廣東隊淘汰之後,華僑大學副教授、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理事、中國國際關係期刊研究會副秘書長、數字經濟智庫副院長兼秘書長黃日涵直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林書豪的水平完全達不到外援的標準嘛,準確的說達不到超級外援的水平,是不是有點「水」。」
  • 曾經金句不斷,萬人追捧的於丹,一句古文就讓她跌下神壇!
    打開百度搜索「於丹」,映入眼帘的多達幾十個頭銜,有行政職務、學術兼職、社會兼職等等,於丹,顯然已經不只是一名學者,更是一名極有社會影響力的文人。可是,現在卻很少有年輕人記得她了,曾經轟動一時的於丹,為什麼會這麼迅速銷聲匿跡呢?
  • 心靈雞湯也要適當喝一些
    天氣轉暖,昨晚夜裡睡覺翻來覆去睡不著,蓋著冬天的厚被子太熱了,最後沒辦法起床又換成春季薄被子,過了11點很難入眠,折騰到凌晨1點才入睡。早上睡到自然醒已經半點半了。簡單洗漱之後出門晨跑。今天天氣真不錯,陽光明媚,沒有大風。
  • 產婦做月子喝什麼雞湯好,母雞湯還是公雞湯?很多人喝錯了
    產婦生產幾天後,親朋好友會來家裡登門道賀,最大的特點就是很多人都會帶上一隻老母雞,認為新媽媽在生產後流失了大量的血液和體液,體力極度虛弱,需要用老母雞湯來進補,因為很多人都認為老母雞湯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那麼產婦在月子期間到底應不應該喝老母雞湯呢?老母雞湯和公雞湯到底哪個好呢?很多人肯定都喝錯了,接下來我們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 「孩子,好好讀書你就有選擇權」,這碗雞湯,我勸你少喝
    類似的事,我們在《一窮二白沒背景的大學生,怎麼進行專業選擇和職業規劃?》裡討論過。 現實是,不好好學習,你連996的門檻都夠不著,還想著說走就走,沒事就滑雪衝浪?想太多了! 如果小孩子有這個幻想還能理解,但是家長這麼想,而且還一再如此教育孩子,那筆者(超人爸爸)只能說:雞湯喝多了吧?現實什麼樣不知道嗎?
  • 喝「雞湯」喝出大事!男子進補後去找妻子,最後惹上牢獄之災……
    喝「雞湯」喝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