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導者,要想避免團隊內鬥,需悟透這一心理效應,那就是……「山頭效應」。那麼,什麼是「山頭效應」?在團隊內部拉山頭、搞小團體、劃分勢力,導致團隊內鬥,成員很難齊心協力,只顧自己小團體的利益,從而導致種種嚴重的不良後果,在管理學中就被稱為「山頭效應」。
「山頭效應」在古代歷史上其實就已經有了,早在唐代,牛李兩黨之爭就是一個典型的拉山頭現象。牛李兩黨,彼此勢同水火,為了打擊對方,排除異己,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還私通藩鎮,勾結宦官,以求壯大自身實力。因為他們熱衷爭權奪利,根本不將大唐王朝這個「大團隊」的正事放在心上,結果搞的政局動蕩、民怨四起,幾乎耗盡唐王朝的國力,也使國家政治腐朽到了極點。最終,因為皇帝支持牛黨而導致李黨垮臺,李黨中人或被殺或被流放,下場都很慘。
可以說,「山頭效應」的結果是不僅害他人、害團隊,而且也害自己。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山頭效應」呢?管理學研究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種。
首先,是因為團隊內部存在有私心的野心人物,而且,為了這種私心和野心,會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像這樣的人物,一切都從自己小團體的利益出發,有利於自己小團體的,就想方設法地開綠燈,只要與小團體有衝突的,就必然處處針對。
其次,是因為團隊內部一些人的偏見心理。有些人之所以會拉山頭,主要是因為偏見心理,總認為有人會和自己作梗,從而產生了假象出來的敵人。有了這樣的心思與做法,精力根本不會放在工作上,只想著搞人的鬥爭,自然也無法幹出業績來。
「山頭效應」所帶來的危害是極大的,會最大程度地破壞團隊的合力,導致團隊無法齊心協力,以及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緊張,造成不正常的競爭氛圍,於人於己於團隊,都是遺患無窮。英國心理學家賈尼斯就曾經論證過,在美國歷史上,只要是小團體出於自身利益所做出的決策,機會都會出現重大的失誤,造成嚴重的後果,比如,珍珠港事件和越南戰爭,都是一些核心小團體的決策,而不是從國家利益出發。
在企業和團隊管理中,「山頭效應」引起的不良現象並不少見,而且,危害極其的巨大。如果從管理者的立場來看,拉山頭或者說建立親信關係實際上屬於擴展自己人際網絡,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如果能隨時注意親信關係可能會帶來的負面效果,也可以避開對自己不利的因素。
可如果從團隊整體利益來看,拉山頭就等於是建立派系,會導致管理層奉行山頭主義,各自培養親信勢力,對團隊長遠發展有嚴重的負面影響。事實上,團隊上下應該彼此尊重,團隊成員互信互助,工作自然協調,如此才能創造佳績。如果任人唯親,辦事時都先搞清楚誰是誰的親信,誰屬於誰的派系,那麼,誰還有精神和時間全心提升整個團隊的業績呢?
所以,作為領導者,要想避免團隊內鬥,對於「山頭效應」一定要有高度的認識和防範,如果建立親信關係不可避免且十分必要,那至少要最大限度減少「山頭效應」帶來的危害。(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