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1 2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又是一年團圓時。望著大街上滿眼的飄紅,驀然回首,才覺得時間過得夠快,再過幾天就是鼠年春節了。
此時此刻,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單位,回家過年又成了大街小巷人們共同的話題。「買年貨了嗎?孩子什麼時間回來?快放假了嗎?」聽著一句句溫馨的問候,方覺得是時候領著家人回家看看了。
回家過年,是在外漂泊遊子的一種不用言表的情愫。在老家,鄉親們習慣了外出求學、打工、就業,但是千百年來,回家過年又是多少漂泊遊子的期盼。那生於斯長於斯的老家,那爬滿河畔的楊柳,春來冬去,寒來暑往,往返輪迴,時間奔逝,但是家始終深刻在吾輩人的記憶中,深藏在吾輩人的心底,念她,想她,素心沉寂,一切無語。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回家過年,我喜歡在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辭歲,喜歡在初升的朝陽下取下舊的對聯,換上新的對聯,更喜歡在新年裡與家人們一起暢飲「屠蘇酒」。其實自記事以來,我知道父親不大喜歡喝酒,自己與妻兒常年在外工作,所以今年我一定要帶上兩瓶「屠蘇酒」,回家看一看年邁的雙親,哪怕時間再短,我不能讓母親在團圓之日望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淚水漣漣,更不能讓兩鬢斑白的父親在我回家的胡同口翹首企盼。這次回家過年,我還要親自下廚,親自炒上幾個菜,親自給父母、妻兒分別倒上一杯「屠蘇酒」,一起吃餃子,一起看晚會,與他們共享大年之樂,因為這種溫馨一年就一次,這種溫馨勝過一切。
回家過年,真真最忘不了的是過大年時兒時的我們。曾記得,過年時,我們穿著嶄新的衣服,繞著村外的麥場,你追我趕,捉著迷藏,嬉鬧於曠野之間;曾記得,臨近大年,鄰居們用掃帚把庭院、胡同掃了一遍又一遍,從胡同這頭掃到那頭,都盼望過一個清新整潔的新年。曾記得,與兄弟姐妹們一起貼上那象徵富裕的紅對聯,一副一副,讀來讀去,品著年味兒;曾記得,在姑姑舅舅家,吃著五香的瓜子,還有那用大鐵鍋炒出來的花生,那五色紙包成的軟糖,好一番美味;曾記得,除夕包餃子的場景,媽媽總會包一兩個帶有鋼鏰兒的餃子,她說:「誰能吃到帶有鋼鏰兒的餃子,以後肯定有福」,於是我們都企盼著自己是那有福的孩子,能吃出硬幣。雖然,春來春去,寒來暑往,但這份企盼卻不曾消失,而且在一次次過年中不斷升華。
說句心裡話,我想回家過年,更想早點過年回家。平日裡,父母知道我在新單位忙,從不在工作期間打擾我。總是說,在單位一定要聽領導的話,好好幹。我沒有忘記父母的囑託,在新單位一年來,經過我和同事們的努力,在全縣年度綜合考核中成績位居前列。另外在前些時日,我們單位獲得了「2019年河北省新媒體十強縣」的榮譽稱號!全省170餘個縣市區呢!相信父母聽了這個消息,一定會很高興。
一位哲人說:有一條小路,它或許泥濘不堪,但我們走著卻無比的心安;有一間小屋,它或許低矮逼仄,但我們住著卻無比的溫暖;有一個人,她嘮叨個沒完,有一個人,他沉默寡言,但有一種幸福叫作回家過年。
回家過年,對於先人來說,那是一程程的山水、一次次的奔波與輾轉。而今天,對於你我來說,這種回家過年的幸福只需一張車票、一腳油門兒而已。
回家過年吧,朋友,因為家才是心靈的港灣,這種幸福最難求。
原標題:《【網絡述年】回家過年——韋青輝》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