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瀘州某小區內,一小學生在留下字條後跳樓自殺,字條上寫著:「我活得太累了」「我早已絕望」等字眼,令人心酸不已。一個孩子,小小年紀,怎麼會說出成年人這樣的話來,是什麼讓他們累死在了起跑線上了呢?
從網上流傳疑似墜樓小學生黃某手寫字條上可以看到,「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還有老師對他的失望,以及同學「開玩笑」般的話語,讓其早已絕望,最後還寫下了「恐懼並絕望著的」。這封信最關鍵的兩個詞就是「恐懼」和「絕望」,這份恐懼應該來自父母、學校老師以及社會,這份絕望來自自己身上,自己已經辜負了所有人對他的期望,已經沒有勇氣再面對這個世界,最後恐懼並絕望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份遺書是否出自墜樓小學生黃某之手,目前尚未定論,不排除有人為了炒作故意偽造的一封,具體事發原因警方目前還在調查中。不管該學生是出於什麼原因選擇自殺,悲劇的背後給很多家長以及教育機構敲響了警鐘。孩子學習壓力大是不爭的事實,父母的壓力以及社會帶來的壓力,更是讓他們疲倦不堪。
首先就是就是家長最為頭疼的是,孩子的作業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在給輔導孩子功課時,父母往往要耗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最後還把自己氣出病來,孩子也被父母吼出了心理陰影。孩子不能獨立完成作業,說明作業難度太大,甚至超綱,早已在孩子掌握的知識之外,或者孩子沒有消化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做起來非常吃力。
其次就是教材越來越難,連老師教起來都有點無所適從,學生怎能適應得了?有時候課本知識如此簡單,練習資料就成了天書,能學來的往往都是少數,大部分學生無從下手,即便老師有講解,很多學生依然一頭霧水,因為這已經大大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最後就是父母的施壓,老師的施壓,孩子雖然不懂社會的殘酷性,沒有社會帶來的壓力,但社會會給父母以及學校老師施壓,最後還是孩子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社會的惡性競爭引發了教育的惡性競爭,導致孩子成了過河卒子,當所有的壓力都扛在弱小的雙肩上,孩子是不能呼吸的。
對此網上有一位家長這樣評論:「現在的小學生真的太累了,每天作業做到十一二點,睡眠又不夠,早上又起得早,哪能把課聽好,反反覆覆,日復一日的,作為家長,我看著也挺心疼的,書包都有七八公斤重,本來是該長身體的時候,又被沉重的書包壓迫著,壓力真的太大了,呼籲改革教育,讓孩子們能夠快樂成長,不要有那麼大的學習壓力了。」
我們常說有壓力就有動力,壓力越大,動力就越大,但我們卻忽視了阻力,壓力越大,阻力也會越大,只有自身的能量超過了阻力,才會形成動力。孩子需要的是能量,有了能量才能轉化為學習動力,他們的心理是否健康,抗壓能力是否強大,這些都源於健康快樂自由輕鬆的生活,而不是整天沉迷學習無法自拔。
對此,有網友表示,像我們出生在七八十年代,作業是非常少的,基本沒有練習冊,而且書店裡大部分資料都是書法和作文,但是我們這一代的人長大後也有很多成才的啊,更何況發明作業的初衷是懲罰學生,佔用他們解放天性的時間,讓他們整天埋頭苦讀,最後讀成了孔乙己這樣的人。
有人說,我們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線上。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責任編輯 周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