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文不值到單價8000美金、市值超千億美元,中本聰到底是誰?比特幣到底是誰發明的?
自2008年比特幣白皮書首次在線發布、2009年1月第一個比特幣區塊創世誕生以來,這個謎底一直困擾著所有加密貨幣「鐵粉」。
日前,據加密貨幣網站、同樣是加密貨幣礦業巨頭的Coingeek報導,比特幣創建者Craig S.Wright(Satoshi Nakamoto)被美國授予比特幣白皮書和代碼的版權註冊。
重要的是,美國版權局發布的註冊文件表明Wright是白皮書和代碼的作者——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難道,這次,中本聰真要現身了?每經記者發現,事情可沒那麼簡單。
美國版權局不會調查申請文件的真實性
Coingeek發表的文章稱,Craig S.Wright已獲得美國對原始比特幣白皮書和大部分原始比特幣代碼(0.1版)的版權註冊。重要的是,美國版權局發布的註冊文件表明Wright是白皮書和代碼的作者——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這是第一個政府機構對Craig Wright就是比特幣創造者Satoshi Nakamoto的認可。
同時,文章還表明,美國版權局是在收到Craig S.Wright確認是中本聰的文件後,才授予了註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查詢美國版權局網站,查詢到了相關申請,但並未查詢到版權申請審理完畢的相關信息。
Coingeek網站截圖
比特幣白皮書版權註冊申請
比特幣軟體版權註冊申請
一石激起千層浪,瞬間,整個幣圈炸炸鍋。難道中本聰真的要現身了?
面對滔天的質疑,美國版權局5月22日緊急發布「關於比特幣註冊的某些問題」。
作為一般規則,當版權局收到註冊申請時,申請人會證明所提交材料中所作陳述的真實性。版權局不會調查任何陳述的真實性。「我們審查過程主要側重於確定被提交作品是否符合『版權法』規定的保護資格以及申請是否滿足註冊要求。」
美國版權局還解釋道,註冊代表提出對受版權法保護作品的權益的要求,而不是對其中權利要求的真實性的確定。在版權局註冊時,也有可能出現多個、但相左的版權聲明。與專利和商標局不同,版權局沒有針對版權註冊的異議程序。在專利和商標局,如果對專利有爭議,可以在聯邦法院審理中提出索賠,包括對作品作者身份的爭議。故意在申請中陳述虛假信息的人可能會受到刑事處罰。
此外,美國版權局還表示,如果作品是以假名註冊的,則版權局不會調查申請人與假名作者之間是否存在可證明的聯繫。
一句話,這些申請和版權聲明只是形式,Craig S.Wright(澳大利亞人,也稱澳本聰)並沒有明確獲得具有法律效力的比特幣版權。
5月23日,美國版權局再次發布「關於某些比特幣註冊的進一步問題」聲明,文件說,「美國版權局實踐綱要規定,申請人可以根據美國版權局慣例彙編第207和623條申請『特殊處理』,要求加快審議申請」。「特殊處理作為可選服務提供,額外收費800美元。根據特別處理程序,該辦公室將盡一切努力在五個工作日內審查申請或文件。」
版權局的記錄顯示,在2019年4月11日和4月13日向Craig Steven Wright發出的註冊號為TXu002136996(文本)和TX0008708058(計算機文件)的請求中進行了特殊處理,並且該辦公室因此加快了對申請的處理速度。
業內人士:這是BSV謀劃的「拉盤」
對於Craig S.Wright,可謂是幣圈的知名人物。去年11月中旬開啟的BCH(比特幣現金)算力大戰,就是以Craig S.Wright和加密貨幣礦業巨頭CoinGeek為首的BCH SV(Satoshi Vision中本聰願景)派,和以吳忌寒、礦機巨頭比特大陸為首的BCH ABC派之間的一次決戰。
自此一戰,原來的比特幣現金BCH分叉為BCH SV(現簡稱BSV)和BCH ABC(現簡稱BCH)兩支。
此後,比特幣迎來了一波下跌。非小號行情顯示,決戰一開始,比特幣價格從當年11月14日的6429美元,直線下跌,截止到當年12月15日,比特幣單價已跌到3253美元,已經腰斬。
對於這次虛假授權聲明,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是BSV的又一次拉盤陰謀」。
加密貨幣行情網站非小號也顯示,5月21日當晚8點半,BSV單價還報63美元,稍後就直線上漲,當晚9點半左右,BSV單價已達119美元,1小時暴漲87%,流通市值也增加9.62億美元,從11.14億美元,暴增至20.76億美元。截止當前,BSV單價報收100美元左右。
截圖來源:非小號網站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