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

2020-12-22 人民網貴州頻道

本報訊 (記者 李蘭松)近日,省財政廳、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貴州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旨在切實推進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範和加強貴州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據了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是指由省級財政通過一般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用於支持和引導地方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和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專項資金。

《辦法》明確了支出範圍,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支持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維修改造和設備購置、公共文化設施運行維護和管理、開展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等。專項資金不得用於支付各種罰款、捐款、贊助、投資等支出,不得用於發放編制內在職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的基本工資,不得用於償還債務,不得用於國家規定和省委、省政府規定禁止列入的其他支出。國家另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相關焦點

  • ...區規範地名專項管理 推進地名綜合體系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車 姍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不斷深化地名專項事務,以全市「政務2.0」城市大腦開發契機,提升地名公共服務,良性運作數字、文化及編制、命名等各項地名業務,在推進轄區地名服務體系建設中取得顯著進展。  智慧地名,賦能創新「碼上」服務。
  • 安徽省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農村文化活動績效評價指標
    1.項目市、縣(區)是否根據當地的《國民經濟「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十三五」建設規劃》或《農村文化建設「十三五」規劃》得2分;2.《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十三五」建設規劃》或《農村文化建設「十三五」規劃》,是否內容詳實,符合地方實際,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得2分。
  • 安徽省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績效評價指標
    > 公共圖書館 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央補助地方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及省財政廳、省文化廳《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要求,計算、判斷專項資金到位率。
  • 迎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驗收,許昌準備好了!
    根本目的是推動各級黨委政府落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體責任,研究解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形成具有可複製、可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2018年經過省政府考核推薦和國家文旅部專家評審,許昌市榮獲了創建資格。目前2年創建周期已滿,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績效考核中,許昌市得分排省轄市第一。
  • 惠陽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推進文化惠州建設
    這是惠陽區創建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取得初步成效的縮影。該區將利用兩年時間(2015年~2016年)構建健全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進一步鞏固城市「十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裡文化圈」,城鄉公共文化建設資源向基層下移,讓城鄉居民可輕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 山東省東營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綜述
    文化惠民「看得見 摸得著 樂得歡 傳得好」  152個群眾文化廣場開通了無線WiFi,40個鄉鎮(街道)全部建成了綜合文化站,2000多個行政村(社區)全部建有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或文化大院,實施「千村萬人文化培訓工程」培訓文藝骨幹9000多人次——這是山東省東營市積極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品牌
  • 春風化雨潤心田——黃州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紀實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是文化部、財政部在「十二五」期間共同開展的一項戰略性文化惠民項目。它的具體內容是:結合當地實際,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 省督查組就隨縣創建第三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工作...
    7月30日至31日,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陳世香率督查組,對隨縣創建第三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開展中期督查。副縣長陳新,縣政協副主席宋雲陪同。自2018年4月隨縣成功獲得湖北省第三批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政府主導」,堅持改革創新,在示範區創建實踐中,圍繞文化與旅遊融合,打造鄉村旅遊示範線路,形成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節氣文化、傳統文化與鄉村風情、生態種植、時蔬採摘於一體的文旅融合新景觀;在旅遊景區規劃建設方面,設置讀書休閒服務區、殘疾人專用通道、文化志願服務點等,彰顯公共文化的作用
  • 國家治理現代化視閾下的文化制度體系建設與創新
    因此,文化制度建設是囊括意識形態管理、文化經濟事務管理和公益性文化服務等多領域的系統性建構,其目標是通過高效的制度運轉體系來促進文化價值和意識形態目標的實現,對於推動國家文化治理和中國社會的轉型具有重大意義。  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與文化體制改革的價值目標和實現路徑具有高度契合性。
  • 我市創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迎接省級驗收
    12月10日至11日,由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世香帶隊的省專家組一行來到石首,對我市創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進行實地檢查驗收。專家組一行先後前往小河口鎮、調關鎮、東升鎮、高陵鎮、高基廟鎮、市群藝館、我市文化場館建設現場等地,通過實地查看創建成果、審閱創建工作資料、觀看民俗文化表演、召開驗收工作座談會等方式,實地深入了解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制度建設、設施建設、隊伍建設、綜合保障等方面情況。
  • 2021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預算126.87億元提前...
    原標題:2021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預算126.87億元提前下達
  • 全國總工會印發通知:規範工會疫情防控專項資金使用管理
    央視新聞2月2日消息,為規範工會疫情防控專項資金使用管理,1月31日,全國總工會印發《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工信部: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助力復工復產 開展優質中小...
    《通知》要求全面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緊緊圍繞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和高質量發展開展重點服務活動,解難點、除痛點、疏堵點、補盲點,為中小企業恢復生產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切實提供支撐和保障。《通知》明確了政策宣貫、數位化賦能、創業創新、「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融資、市場開拓和其他專業化服務7大重點服務活動內容。
  • 雲南江川: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構建起圖書館「總分館」體系
    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結合實際,制定方案,組織實施,構建起圖書館「總分館」體系。2019年8月,玉溪市江川區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文件精神,開始建設以區圖書館為總館,7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為分館,12個村(社區)農家書屋為服務網點,流動服務車為補充的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目前已全面建成。
  • 江蘇省常州市體育局局長朱海山:讓體育社會組織成為體育公共服務的...
    常州市體育局僅有24個行政編制,所轄兩市五區只有武進區單獨設有體育局,其他市(區)均與教育、文化等部門合併,力量相對不足。近年來,常州市在建成「10分鐘體育健身圈」的基礎上,正在建設包括健身設施、健身組織、健身活動和健身服務等內容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 樂山市司法局調研沙灣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進一步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多層次、多領域滿足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需求,全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近日,樂山市司法局局長袁邦友、辦公室主任黃海波、副調研員王永全一行以實地察看、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等形式調研沙灣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 構建河南省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築牢中原更加出彩根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總目標,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總要求,勾勒出二〇三五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的遠景目標。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文化繁榮的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邏輯前提。
  • 最高50萬資金扶持!2019年度建德市文化創意產業專項資金項目申報...
    為加快推動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根據《關於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建政函〔2016〕207號)、《建德市文化創意產業專項資金實施細則》(市委宣〔2016〕63號)、《關於2019年度建德市文創專項資金項目扶持沿用的通知》(市委宣〔2020〕3號)的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面向社會公開徵集
  • ...10餘位專家為許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把脈」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2020年是許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收官之年,如何實現文旅融合,讓許昌旅遊公共服務納入一體化建設?5月15日—16日,許昌邀請10餘位專家學者「把脈問診」。本次許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專家研討會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指導,許昌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來自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以及河南部分高校的10餘位專家在會上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 省財政廳印發《實施意見》,用三年時間提升鄉鎮財政公共服務能力
    近日,雲南省財政廳制定印發《關於提升鄉鎮財政公共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全面加強新形勢下鄉鎮財政管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公共財政體系建設。 2020年至2022年分三年推動全省1389個財政所全面達到「為民、安全、規範、高效」的發展目標,財政公共服務和保障鄉村振興的作用有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