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 大眾ID.4能否在國內成為爆款?

2020-12-23 騰訊網

導讀:

本文由07車談授權發布,作者為逸風。

大家在談論新能源汽車的時候,一多半會談到特斯拉,剩下一小半會談到蔚來、比亞迪等品牌的車型。

然而傳統車企已經不再等待,也紛紛涉足到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當中。豐田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開始推出混合動力車型,在特斯拉橫空出世以前日產聆風也經常將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收入囊中。相比之下,大眾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布局仿佛還沒有那麼快。

大眾汽車

前幾天工信部公示了第334批新車公告,其中大眾有一款基於MEB平臺打造而來的ID.4上了公告,而且是同時在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推出,計劃在今年年底上市。

大眾ID.4

01.南北大眾受雙積分壓力,急需深耕新能源汽車市場

自2017年工信部正式發布雙積分政策以來,南北大眾的燃油負積分較多,面臨著較大的積分壓力。在2019年全行業NEV負積分排名中,一汽大眾拿了第一,上汽大眾拿了第二,成為了2019年全行業NEV負積分最多的兩家企業。也就意味著南北大眾急需一款爆款新能源車型來拯救他們的負積分。可以想像,大眾自身也希望電動車型的銷量能夠有大幅提升。

雙積分政策

02.大眾對MEB平臺寄予厚望

早在2012年,大眾就推出了MQB平臺,如奧迪的A3和TT、斯柯達的Superb和Karoq、大眾的高爾夫和捷達等都出自於這個基礎平臺。而MEB是MQB的一個進化,它放棄了所需橫向的設計(如前置前驅的發動機布局),設計了有利於融入汽車電池和驅動電機的布局。

MEB平臺

起初,大眾只是將MEB用於電動汽車的配置。但隨著技術的進步,MEB將被配置為適合數位化、互聯性和完全自動駕駛所需的系統。對MQB平臺打造的電動車來說,前機艙還考慮燃油車車型放置發動機、變速箱等傳動系統的需要,其前懸需要預留較長的距離。而對於MEB平臺的電動車無需再兼顧燃油車,因此前懸可以預留較短的距離,進而增加軸距,提升車內空間。同時MEB平臺的電動車型後排也沒有凸起,乘坐空間進一步得到了提升。實際上基於MEB平臺的ID.4的軸距和行李箱空間已經可以匹敵中型SUV途觀L了。

MQB和MEB車型尺寸對比

03.MEB平臺現有車型有望接替歐洲神車高爾夫

MEB平臺的ID.3車型在今年9月於歐洲開始批量交付,其中配補貼後2.6萬歐(德國),2.8萬歐(法國),而同級別的高爾夫燃油車落地價要3.2萬歐,而且入門級的ID.3售價還有可能降到3萬以內。

大眾ID.3

在歐洲乘用車銷量前五名中,高爾夫和Polo均為緊湊型兩廂車,而ID.3同樣定位為緊湊型兩廂車,直接對標了歐洲乘用車銷量冠軍高爾夫。2020年9月(ID.3大批量交付後的第一個月),ID.3全球月銷量達到了8287輛,月銷量排列所有電動車型第五名。可以說ID.3在歐洲真的有望能夠接替神車高爾夫。

04.ID.4填補國內20~25萬之間純電SUV的空白

根據公告信息,ID.4今年年底在國內上市應該問題不大。至於價格估計會比特斯拉Model 3略便宜一點,大概會在20~25萬之間。在國內純電車型做得比較好的蔚來ES6得到三十多萬,而特斯拉Model 3則在25萬起步。倘若ID.4在國內的售價真的能低於25萬的話,將來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款爆款車型也不是不可能的。

大眾ID.4

05.寫到最後

很多時候大家買純電車型並不僅僅是為了環保,還有可能是為了情懷。大眾專為純電車型打造的MEB平臺在國內推出的首款車型ID.4,如果定價適中的話,想必還是會收穫不少用戶的喜愛的。

你覺得在國內大眾ID.4會成為爆款嗎?歡迎給車談君留言。

相關焦點

  • 傳統車企大反攻?上汽X阿里巴巴!智己汽車能否「後發先至」?
    傳統車企跑步入場新能源汽車行業,扶持更多造車新勢力品牌誕生,行業賽道將更加擁擠。1.新能源汽車行業現狀:消費集中一線城市根據中汽協統計數據,國內新能源汽車10月份批發量為15.9萬輛,同比增長116%。
  • 財華洞察|傳統車企大反攻?上汽X阿里巴巴!智己汽車能否「後發先至」?
    傳統車企跑步入場新能源汽車行業,扶持更多造車新勢力品牌誕生,行業賽道將更加擁擠。1.新能源汽車行業現狀:消費集中一線城市根據中汽協統計數據,國內新能源汽車10月份批發量為15.9萬輛,同比增長116%。
  • 評論:車企上演新三「國」演義 新能源汽車正乘風破浪群雄逐鹿
    ]2020年註定是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元年。特斯拉價格一降再降,銷量猛增,在中國市場颳起「快打旋風」,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車企,中國新能源造車三劍客蔚來、理想和小鵬也表現不俗,交付量、股價不斷攀升,傳統車企負重前行,中國汽車市場呈現出三足鼎立、群雄逐鹿之勢。一切過往,皆為序章,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如何演繹?未來十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又將走向何方?
  • 百度、蔚來紛紛布局,未來新能源汽車機會在哪?
    Nikola、Fisker、Lordstown Motors和Canoo等4家新能源汽車,先後在納斯達克上市,而國內蔚來、小鵬和理想造車「三兄弟」也都迎來市值飆升。  蘋果造車不得不在這波浪潮中,提速趕上。  關於蘋果造車的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蘋果CEO庫克則在2015年接受採訪時,首次對外談及汽車話題,表示「電動汽車行業正處於巨大變革的臨界點」。
  • 傳統車企2020:憋屈、轉型與新能源汽車「軍令狀」
    燃油車時代,中國汽車產業起步稍晚,不得不成為追趕者,在往新能源時代邁進的過渡期,中國終於搶到了發展先機。遺憾的是,在新能源大潮洶湧而至的當下,除了比亞迪,鮮少有中國傳統車企享受到新能源在資本市場的紅利。當下,各大傳統車企加快了轉型步伐,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出了更大的聲量。然而,傳統車企既要保持現有經營,又要發展「B計劃」新能源汽車,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 汽車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復甦延續,電動加速,智能可期
    各大外資車企推進在華新能源布局。2020 年至今,已有多家外企在華投資建設 新能源汽車工廠、與中國汽車企業合作,例如大眾、寶馬、特斯拉等加快產能建 設。預計今年主流合資和自主車企將推出超過 60 款新能源產品,明年合資車企 和自主品牌將有更多車型推出。
  • 新能源汽車漸成趨勢 豐田、寶馬等車企積極布局固態電池市場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固態電池布局 誰已悄悄領先作者: 錢童心新能源汽車漸成趨勢,動力電池的進展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日前,包括大眾、三星、寶馬、寧德時代在內的巨頭都在尋求固態電池領域的突破。光大證券認為,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目前中國大部分的汽車廠商和新能源廠商也在參與固態電池的研發。
  • 大眾汽車電動出行新生態布局提速
    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加速布局中國電動出行領域。據介紹,大眾汽車(安徽)日後將成為大眾汽車集團在國內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主力軍。同時,中國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出臺實施了一系列相關支持政策措施,營造了良好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環境。因此,大眾汽車集團加速布局中國市場電動出行新生態,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利用優勢資源環境進一步加速了自身發展。
  • 新能源汽車行業價值分析 看這篇就夠了
    動力電池國內一超多強格局形成。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加速導入全球供應鏈,其中寧德時代已經進入了海外幾乎所有主流車企供應鏈,供貨份額有望逐步提升,客戶結構不斷優化,有望比肩 LG 化學等海外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國內二線電池企業如孚能科技、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在開拓國內客戶的同時積極進入海外客戶供應鏈,並取得一定進展。
  • 大運汽車,能否風馳天下?新能源給摩託車企們的造車夢提速
    90年代正是國內摩託車企發展的蓬勃時期,隨著世紀之交的來臨,摩託車企們進入到高光時刻,嘉陵、建設、力帆、宗申、隆鑫,吉利都迎來了各自的輝煌期。 作為中國第一家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業,力帆在2003年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摩託車生產商,而在摩託車市場迎來萎縮之前,力帆董事長尹明善將目光瞄向了汽車製造業,而力帆的結局目前都已經都知道了。 摩託車行業的式微逼迫著這些摩託車企們必須轉型,但盲目的將目光投入到技術和資金門檻更高的汽車製造,幾乎可以用九死一生來形容。
  • 新能源汽車政策利好 川內零部件上市企業加速布局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此次《規劃》的印發,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都是一個利好消息,對汽車零部件企業有直接的拉動作用,同時也將促進業內企業轉型升級。川內多家上市企業向記者表示,儘管公司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沒有或者少有布局,但隨著《規劃》落地實施,仍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抱有期待。
  • 主導BEV未來的,仍將是傳統車企,比如大眾的ID.4_易車網
    ;在國內,大眾也曾「試水」式地推出過純電版的高爾夫、寶來、朗逸等車型。只不過,這些車都是基於現有燃油車改造而來的純電動車型。此前,大眾也從未以這些衍生車型作為自己正式進軍電動化領域的起點。或許在大眾心目中,以「油改電」這種技術降維的方式來迅速實現所謂的電動化產品布局,並不能真正代表自己在電動化發展上的決心和實力。
  • 大眾汽車MEB平臺深度剖析:大眾新能源的壓艙石
    平臺化能力是車企研發和生產的根基,MEB 是大眾轉型新能源的重要平臺核心觀點:作為全球汽車龍頭的大眾依託其強大的模塊化平臺能力在傳統燃油 車領域與競爭對手拉開較大差距。行業層面新能源是不可逆的產業趨勢,格局 層面大眾面臨造車新勢力崛起帶來的競爭壓力。
  • 新能源汽車的「哥斯拉」來了 這對國產車企來說也不全是壞事
    不儘是壞消息 相關企業迎來新機遇 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不會因為一家國外車企的進入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特斯拉的品牌影響力,勢必會對整個行業造成一定影響。 其中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國產新能源汽車想要衝擊高端市場將變得更難。
  • 天成自控收到上汽大眾合作意向書 有望進入大眾新能源產業鏈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子霖)天成自控12月3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收到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籤發的《合作意向書》,被上汽大眾擬選定為斯柯達品牌汽車座椅零部件供應商。
  • 2020車企年度KPI完成度:長安汽車達標無虞 北汽新能源不足一成
    多家自主品牌目標實現在即 在所有公布今年前11月銷量數據的主流車企中,截至11月,年度目標完成率最高的是長安汽車,完成率為94.4%;其次為長城汽車,完成率為94.26%。東方證券研究員姜雪晴分析認為,受基數影響,上汽大眾銷量仍同比下降,11月同比下滑22%。「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是此消彼長的狀態。『帕薩特事件』導致上汽大眾銷量持續下降,市場份額在逐漸下降,市場份額部分被一汽大眾搶佔,部分則被日系車搶佔。」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分析表示。同樣「跌落神壇」的還有北汽新能源。
  • 汽車行業進入大變局的時間節點,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換道超車?
    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能源汽車淘汰趨勢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則在政策的支持下進入發展快車道。根據天風證券研究報告,2017年以來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逐步提升至4.35%,純燃油車佔比穩步下降。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純汽油動力的乘用車銷量佔比從98.8%下降到了93.8%。
  • 傳統車企如何搶跑智能汽車「新賽道」?「GGAI年會」
    「軟體定義汽車」正在加速來襲,包括大眾、豐田、上汽等越來越多車企加入了軟體開發的陣營。以大眾汽車為例,早在去年,大眾就宣布要成為一家軟體公司,現如今已經基於新EE架構,自研了VW.OS系統。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合資及自主品牌)新車聯網功能上險搭載量同比大幅提升,其中OTA功能前裝搭載量相比2019年同比大增153.77%,成為合資及自主品牌上險搭載量最多的座艙功能。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景氣度持續上行
    然而,近年來車市的不景氣疊加2020年新冠疫情,新能源汽車發展受困。2020年4月,四部委發布最新通知,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年底。在促進國內大循環的經濟戰略大背景下,此次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年度補貼,將極大利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 穩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巨頭,上海華域汽車迎來行業紅利期
    慧眼識珠華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二線藍籌+新能源汽車+特斯拉概念,擁有國內最為完善的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體系之一,獨特優勢在於通過與巨頭合資積累了優質技術及客戶,核心業務具備強大同步開發及集成能力。憑藉新能源領域新契機,有全球化擴張潛質,其成長空間彈性較高,有望迎來加速發展時期。公司潛能:短周期來看,該集團的市值有再擴張兩頭大金牛的潛能。公司具體亮點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