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快訊,9月14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獲勝,將在16日的臨時國會上被指名為新的日本首相。
眾所周知,菅義偉是安倍內閣中僅次於安倍和副首相麻生太郎的三號人物,自2012年安倍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以來,菅義偉一直是安倍的左膀右臂,如今菅義偉的接任首相一職,外界普遍認為他將遵循「安倍經濟學」,帶給日本人新的希望。
然而,也有一部分網友對菅義偉的能力抱有懷疑態度。在這些網友眼中,菅義偉論德論才,都不足以擔當首相重任,他的當選,不過是日本政壇風雲動蕩下,逼不得已的臨時過渡性方案。
初登首相大位便引得爭議不斷,接過安倍接力棒的菅義偉,究竟是過渡人物還是拯救日本希望?
01、從黨內孤臣到新任首相
菅義偉的「過渡首相」形象,從大選伊始便深深定格在民眾心中。
71歲高齡、黨內孤臣、高票當選,當所有的標籤一齊聚集在菅義偉身上時,很難不讓人關注到他身後安倍的影子。
自民黨內勢力繁多,一眾大佬各自為政,哪怕是安倍的「準繼承人」岸田文雄,也對黨內過於分散的派系頭疼不已。
因為,派系分散意味著人氣低迷,而對於首相候選人來說,黨內人氣無疑是大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同樣受制於人氣的還有新任首相菅義偉,競選首相前,菅義偉是黨內出名的「孤臣」,既無派系倚仗,又缺乏內外支持。
按理說,單憑菅義偉本人,想要登上首相之位無異於天方夜譚,但安倍的支持,卻成為了菅義偉最大的助力。
在安倍看不見的手操縱下,自民黨內各股力量在安倍辭職後幾天突然一致表示支持菅義偉,直教日本民眾紛紛驚呼:「菅義偉是拿到皇族劇本了嗎?」
民眾們的調侃在9月14日變成了現實。當天71歲高齡的菅義偉以377票,擊敗岸田文雄(89票)與石破茂(68票),正式當選自民黨總裁。
由於自民黨和公明黨聯盟在國會佔據多數,菅義偉隨後毫無懸念的接替安倍,成為日本第99任首相。
不過,安倍留給菅義偉當首相的時間可不多。僅僅一年後,菅義偉就將面臨新的首相選舉,這也是許多日本民眾,將菅義偉當作安倍影子的直接原因。
平心而論,即便菅義偉真是安倍陰影下的過渡人物又如何?縱觀國際政壇,不乏有拍死前浪在沙灘,成長為實權派的「過渡性小人物」。那麼,菅義偉會是他們中的一員嗎?
02、安倍的謀略
想要擺脫安倍陰影,對菅義偉來說並不容易。
且不提國會中錯綜複雜的政治勢力,單就是收拾「安倍經濟學」留下的爛攤子,就足以讓菅義偉頭疼不已了。
過去八年裡,菅義偉一直是「安倍經濟學」的鐵桿支持者,然而2020年的一場疫情,卻將安倍的所有經濟振興計劃,全部擊得粉碎。
原本按照安倍的設想,「觀光立國」、「量化寬鬆」、「結構性改革」如同三支利箭,支撐起日本繁榮的外貿及強大的內需市場。
為此,安倍重拳出擊,令日元瘋狂貶值,致使日元兩年內貶值20%,日經225指數更是從2012年的萬點以下一路上升到2萬點附近。
與此同時,安倍政府還大幅舉債興建奧運場館,只為借著千載難逢的奧運良機,一舉實現日本的輝煌。
在安倍經濟學的指導下,日本政府僅在基礎建設方面,就投入了1.3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58億),這還不包括馬拉松和步行賽事從東京轉往札幌的成本。
而安倍則躺在如山般的債務上,暢想著東京奧運會開幕的那天,日本成為全球焦點,自己則與全球各國領導人齊聚一堂。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場疫情不僅毀了安倍的如意算盤,還讓日本民眾對糟糕的經濟大為不滿,直接遷怒於「總規劃師」安倍本人,而自民黨內各派勢力也蠢蠢欲動,都想趁著安倍落魄之際分一塊權力的奶酪。
菅義偉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推舉上臺的。安倍心裡很清楚,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尋找一個靠得住的政治素人,替自己擋住各方襲來的火力。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安倍沒想到的是,菅義偉在大選中獲得了壓倒性勝利,以致菅義偉當選後自信爆棚,放話稱未來將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菅義偉的表態,讓日本民眾又看到了希望。那麼,菅義偉若想逆天改命成長為實權派,擺在他面前的路到底有多少?
03、逆天改命之路
細觀日本政壇,不難發現菅義偉若想擺脫「過渡首相」形象,首先要做便是解散國會。
日本國會中,門閥建制派實力遙遙領先,這其中尤其以安倍家族為最。因此,只要國會一天不解散,菅義偉想要擺脫安倍勢力的鉗制,就如同痴人說夢。
若菅義偉真能成功解散國會進行改選,並帶領自民黨再次取得過半優勢,那菅義偉或可藉此爬上權力的階梯,成長為真正的首相。
其次,外交是否得體也是菅義偉能否成為日本民眾希望的重要一環。
作為官房長官,菅義偉此前並無外交工作經驗。一上臺,就面臨著如何在中、美、俄等大國間找到最適合日本的平衡點,這對菅義偉實在是不小的考驗。
據富達國際日本股票主管丸山隆志分析,鑑於菅義偉在安倍政權期間,僅外訪到過一次美國,未來大概率沿襲安倍外交政策,與美繼續貫徹「日美基軸」。
而內政方面菅義偉能夠發揮的空間十分有限。在安倍經濟學下,日本長期處於貨幣寬鬆中,為此菅義偉喊出「自助、共助、公助和羈絆」的競選口號,似打算通過削減財政,改革公務員體制,重振日本經濟。
不過,菅義偉的經濟政策能否成功,還取決於他能否實現長期執政。
幾乎在菅義偉當選首相的同一時間,日本在野黨也完成了重組,新組建的立憲民主黨與其他在野黨一起,以超過150席的國會議員席位,對自民黨形成巨大牽制,待到明年大選之時,鹿死誰手尚是未知之數。
總之,明年對於菅義偉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菅義偉究竟是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成長為帶給日本民眾希望的實權首相,還是作為過渡人物黯然落幕,一切都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