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躋身全球高端醫療器械製造中心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王欣的微信名字叫小波。

  這是他在跨國公司波士頓科學工作期間留下的印記。波士頓科學是一家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公司,它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以其高端醫療器械,比如心臟支架、心臟起搏器等產品知名。

  八年前,他入職這家公司的時候,騰訊的超級應用微信推出不久,王欣從波士頓科學公司名稱裡取了一個字作為自己的微信名。八年的時間裡,伴隨波士頓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王欣升至亞太區總裁的職位。

  今年初,王欣從波士頓科學離職了。如今在一家初創公司健適醫療任董事長兼CEO,他開始重點關注高端醫療耗材的中國本土研發和生產。

  剛剛成立不久的健適醫療,是一家新興的醫療科技企業,它的產品組合包括心臟介入產品、外科產品、腫瘤介入、神經介入、骨科等產品。健適醫療的投資方,看好的是王欣這樣有長期跨國公司經驗,又熟悉中國本土業務的人才。

  剛剛成立一年時間的健適已經在無錫規劃了50億元的投資項目,本月初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健適醫療研發、生產基地正式奠基。

  「健適醫療無錫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是健適在國內的首個重大研發生產項目,總投資7.2億美元,佔地203畝。」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的王欣表示,「一期投資金額15億元人民幣,預計開工後兩年建成,主要用於研發和生產神經介入、心臟介入、腫瘤介入治療及相關產品」。他樂觀地預計,一期項目投產3~5年後形成超百億產值的醫療產業規模。

  在投資無錫研發生產基地之前,健適已經收購或投資了至少四家醫療器械產業鏈上公司,其中包括了天津瑞奇和江蘇尼科,兩者分別是微創外科和神經介入領域重要的本土企業,既有研發能力又有生產能力。江蘇尼科研發的「Reco腦血栓取出裝置」是我國第一個獲批上市的國產取栓支架。

  「中國醫療器械不管是供應端還是渠道端都非常散、非常碎、非常小,健適的發展模式是通過生產端和渠道端的收購、整合、放大,把企業做大。」

  無錫不只是健適一家企業的選擇,它已經是國內重要的醫療產品研發和製造基地,在這裡落地的還包括西門子醫療的X線球管與組件工廠

  「無錫人文地理環境非常好,無錫市政府也特別支持,適合我們這種高新技術和精密製造的企業落戶。」王欣表示。

  無錫市政府此前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政策支持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和高品質仿製藥企業發展。例如,針對三類醫療器械按實際投入研發費用的20%予以資助,每個品種最高可達300萬元。

  中國已經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醫療市場,產業光譜寬闊。在高端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等環節,北京、上海、深圳、無錫等地已經形成自己的區位優勢。它們吸引的既有健適醫療這樣正在擴展國內研發和製造基地的醫療企業,也包括了體量龐大的跨國公司,而後者同樣在增強其大型醫療設備的國產化能力。

  健適醫療生產的是單價幾千或數萬元的高值耗材,西門子醫療等企業生產的則是單價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高值醫療設備。

  西門子醫療的全球業務按照歐洲、北美和亞太地區劃分為三個大區。上海是西門子醫療亞太區的總部,它的中國生產基地分布在無錫、上海與深圳等重點城市。

  西門子醫療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工廠生產CT和X光產品,深圳的產業園則負責磁共振和血管造影的生產。西門子醫療上海工廠所生產的七成CT設備用於全球出口

  而且,西門子醫療正在把更多的產能搬到中國。

  它於2018年投資30億元人民幣的實驗室診斷的工廠,正在建設當中。因為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這項工程的進度受到了一定影響。西門子醫療副總裁浦崢嶸告訴記者,西門子方面預期這一實驗室診斷工廠將於2023年完工。

  「考慮到中國對全球研發和製造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可以看到我們越來越多的產品,包括很多高端產品也進入中國生產和研發。」浦崢嶸對記者表示,中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CT等中高端醫療設備製造中心。

  GE的情況與西門子醫療類似,它同樣是一家深入本土化的跨國企業。

  GE醫療的全球超高端256排Revolution CT本月15日在北京工廠下線,這是GE醫療高端設備全面國產的裡程碑式事件。

  經過30年的發展,GE醫療在北京的工廠已經發展成為它全球最大的設備製造基地,覆蓋CT、X光機、手術機、乳腺機等數十款產品,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供貨。當前,GE全球發貨的CT設備70%產自北京工廠,年均出口約佔北京市醫療器械出口額的20%。

  在中國成為跨國醫療巨頭的CT出口基地之前,它首先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市場。現在中國已經是西門子CT設備的第一大市場。龐大的市場意味著企業可以更快地收回成本和更快地實現技術提升。

  「中國的市場非常大,加上資本推手和國家政策扶持,供應端就會提升。質量的提升和規模相關,規模更大則質量更穩定。」王欣對第一財經表示。

  中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至關重要。

  以西門子醫療為例,它深圳工廠九成以上的供應鏈已經實現了本土化。GE醫療北京基地的供應鏈遍布全球,中國國內的供應商超過150家,主流產品的零部件國產化率已達85%。

  「中國應該是全球最完整的,整個供應鏈都會有」,浦崢嶸相信,在醫療器械的領域,中國的「核心競爭力應該能夠至少超過日本」。

  高端醫療器械的本土化,意味著更低的價格獲取更好設備使用的可能。這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老齡化逐步到來的社會至關重要。國內近年推行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集中採購一個主要目標也是提高醫療藥物和設備的可及性。

  對於中國市場和醫療設施的使用者,「質量過硬,價格又合適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王欣評價說。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國產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邁瑞醫療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高端製造品牌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高速發展,產品種類逐漸齊全、質量標準穩步提高,創新能力不斷完善,目前正朝著國產化、品牌化、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市場擴容與政策利好推動國產醫療器械企業崛起根據最新發布的《2019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為6,380億元,同時預測2021至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容量有望達1萬億元。
  • 中國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廣東已逐漸形成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 醫療器械產業鏈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上遊零部件製造、中遊醫療設備及耗材製造、下遊臨床檢驗及終端使用。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較快,但高端醫療器械依舊依賴進口。中國醫療器械產業鏈代表性企業集中於廣東、上海、山東、北京、江蘇等地區,廣東已逐漸形成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醫療器械產業鏈全景梳理:中國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 上遊為零部件製造包括醫用原材料及加工環節,涉及的行業有機械製造、電子製造、生物化學、軟體等行業。
  • 聚焦第三屆進博會:醫療器械尖端廠商投身中國製造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醫療器械尖端廠商投身中國製造作者: 錢童心[ 儘管疫情在我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呼吸機等危重症治療相關醫療器械產品仍面臨前所未有的需求缺口。 ]第三屆進博會將於11月5日開幕,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今年進博會的亮點無疑是醫療展區和公共衛生防疫專區。
  • 聚焦醫療器械,廣東第二家國家創新中心落戶深圳
    ▼粵港澳大灣區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有「堅實家底」「這與粵港澳大灣區多年來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堅實的產業基礎息息相關。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深圳已成為我國最具影響的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地之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 多款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亮相 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凸顯智能化
    聯影醫療供圖中新網上海10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20日正在此間舉行。多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及相關方案等紛紛亮相:適用於成人和兒童的手術機器人系統、大載重三軸客車車載天眼CT、諾亞發熱門診解決方案等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 醫療器械新格局:全球巨頭停滯與中國龍頭崛起
    來源:德林社11月18日,醫療器械板塊繼續回調0.37%。自從8月以來,醫療器械板塊在前期的大漲之後總體回調14.45%,而個股也走向分化。如果拉長兩年維度來看,這可能是醫療器械板塊的一次技術性回調。對於歷來偏好喝酒吃藥行情的中國股市而言,藥的概念正從醫藥製造向醫療器械的方向延展。
  • 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在上海開幕,醫療設備國產化加速
    10月19日,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4200餘家中外展商及展團在為期4天的展會上集中展示了3萬餘款醫療設備,展出產品涵蓋了醫學影像、智慧醫療、可穿戴設備等多個領域。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現場的本土企業展臺在今年的博覽會上可以看到不少崛起中的國產品牌。其中,國產醫療設備龍頭——魚躍集團,今年就攜旗下躍醫療、萬東醫療、百勝醫療、德國普美康、華佗、利康消毒、潔膚柔、六六視覺、萬裡雲、金鐘等眾多子品牌的多個系列產品亮相了本次展會。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5期: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
    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深圳 5月8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同意以深圳高性能醫療器械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組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這是目前全國組建的16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也是廣東第2家、深圳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啟明醫療布局全球創新醫療器械...
    江西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一項目獲國家立項日前,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醫療器械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項目,正式獲國家發改委、國家藥監局立項。項目總投資1.69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13億元,地方投資5628萬元。根據規劃,該醫療器械檢測中心重點以生物學評價實驗室、無源手術器械、康復輔助類醫療器械等3個專業方向開展學科建設。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科大訊飛新增醫療器械研發...
    進軍醫療器械?科大訊飛工商變更:經營範圍新增醫療器械研發 近日,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根據企查貓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經營範圍新增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研發、製造與銷售。
  • 傑成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出口美國和加拿大
    (原標題:傑成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出口美國和加拿大)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5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發布...
    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發布,中國企業無一入榜 醫療器械行業網Medical Design &Outsourcing發布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
  • 邁瑞醫療:器械龍頭地位穩固 高端市場突破持續推進
    製圖:金融界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技術引領高端市場突破 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長期以來,全球高端醫療器械市場主要被歐美等大型跨國公司佔領,國內高端醫療設備主要依賴進口。作為國產器械龍頭,邁瑞醫療身負使命,致力於依託技術創新,實現高端市場突破。
  •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研究
    2000年,全球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約為1870億美元,這一數值在2009年達到了3553億美元,複合增長率(CAGR)高達8.53%。而後全球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仍保持總體上升的態勢,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諮詢預計,2023年,全球醫療器械產值將成長至5776億美元。
  • 世界500強發布者中誠信全球榜:邁瑞-中國醫療器械AAAAA品牌
    世界500強發布者-中誠信全球榜近日發布,經浙江禾晨AAA信用評級信息核查,大美無度大數據品牌演算,2020年4月20日邁瑞醫療中誠信品牌指數40907.00,榮膺中誠信全球榜-中國醫療器械AAAAA品牌。
  • 【深圳特區報】用科技創新打造醫療器械「國之重器」
    創新中心主任、深圳先進院副院長鄭海榮表示,中心採用「公司+聯盟」的方式,整合醫療器械產業鏈上優質創新資源,打造創新、創業、產業融合的全球開放創新平臺,為高端醫療設備提供前沿關鍵共性技術,實現產業孵化和構建新型創新生態體系,推動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搶佔全球醫療器械技術與產業發展制高點。
  • 深圳布局9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我國唯一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
    他指出,在「雙區驅動」的發展機遇下,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在深圳創建有著重大的意義。「這是廣東省第2家、深圳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也是我國唯一的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中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超2.6萬家...
    中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超2.6萬家從國家藥監局主辦的2020年「全國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獲悉,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實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6456家,比去年增長四成。,該公司專門生產高精度的眼科器械,包括鑷子、針架和窺鏡。Katena Products財務長Bob Earley表示:「收購Micro-Select是對Katena不斷增長的儀器製造業務的重要補充。」
  • 2020年中國口腔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與進出口現狀 國內大部分高端...
    原標題:2020年中國口腔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與進出口現狀 國內大部分高端產品依賴進口   口腔疾病患者數量眾多診療比連年上升
  • 國藥控股於清明:打造高端醫療器械協同創新共同體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武漢12月1日訊(記者 郭文培)「我們要解決整個醫療器械產業鏈條中的『卡脖子』難題。比如,有些高端醫療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還受制於人,疫情中得不到及時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