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忠:脫貧路上的引路人

2020-12-16 澎湃新聞

杜林忠:脫貧路上的引路人

2020-06-23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杜林忠:脫貧路上的引路人

通訊員 張彩霞

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場房,乾淨有序的辦公生活區,樹下覓食的土雞,勞作忙碌的養殖人……

「從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到西北人的熱情、豪爽,也能感受到一股敢闖敢拼的精神頭。」這是杜林忠留給戰友的印象。

杜林忠是臨潭縣八角鎮八角村人,2005年12月應徵入伍在新疆某部隊服役。

2013年到回家鄉後,看著鄉親們的日子一家比一家難,杜林忠心想:「有什麼辦法能讓全村的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村裡的生態環境這麼好,土地資源也豐富,發展養殖業再合適不過了,我就從網上查閱養殖方面的知識。」杜林忠回憶:「當時由於自己資金有限,養雞投入少,養起來稍微容易點。」

到2013年年底,杜林忠養殖的幾十隻雞幾乎都沒有存活,有幾次他差點放棄了養雞的想法。2014年2月,杜林忠又去在陝西安康學習了半年的養殖技術,學習回來兩個月後的,就成立了臨潭縣特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隨著社會的進步,傳統的養殖方式必將淘汰,必須走科學化、規模化的道路。這是杜林忠學習回來的感悟。為了方便打理,他把特禽養殖場建在離家不遠的山坡上,於2014年5月正式引進第一批雛雞(2000隻)。在政府鼓勵青年創業的優惠政策扶持下和自己籌資,高原生態養殖場總投入資金達30萬元,養殖場佔地面積面積40畝,有廠房4棟。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缺少對養雞方面的經驗和技術的人,做起養殖的時候,遇到的困難肯定很多。初期,由於他不懂養殖技術,沒有把好雛雞的防疫關,賠了好幾千元。可他不氣餒,頂著巨大壓力,硬著頭皮查資料、找專家,在實踐中一點一點的積累著經驗。杜林忠的筆記本記著許多養殖日誌。經過努力,他積累了不少富有價值的養殖經驗,養殖場的規模也逐步改造、擴大。

目前,杜林忠畝場地內種植山杏樹3萬株,杏樹可為蟲草雞提供食物,還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收入。

「養雞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而是一項對人,雞,環境要求都很高的工作。」這是杜林忠經常說的話。

杜林忠常說:「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自己先富了,杜林忠沒有忘記身邊的百姓,更沒有忘記他是一名共產黨員,他把自己所掌握養雞本領,通過「傳、幫、帶」的方式手把手地教給當地的許多養殖戶,並幫助他們選購育種,制定飼料配方,規範疫病防治技術,準確把握市場行情,幫助銷售,不僅增加了群眾收入,還提高了當地集體經濟效益。

為帶動周邊群眾產業發展積極性,2016年3月,杜林忠帶頭與當地養殖合作社協商,積極申請成立了臨潭縣冶海情生態農畜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形成了「致富帶頭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以分散養殖,集中銷售的方式,增加群眾經濟收入。

為充分發揮在市場、信息、養殖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推行「黨員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公司成立後,採用「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的方式,為入社養殖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服務,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無縫對接。同時改變了養殖戶以往「單兵作戰」的模式,引領廣大群眾加入合作社「抱團」致富。

目前杜林忠的合作社帶動農戶160戶,其中50戶年收入2600元,100戶年分紅280元,長期務工6人,月工資平均2800元,合作社年出欄土雞8000隻,種植苜蓿150畝,玉米100畝,草莓38000株。

「下一步,我打算發展電子商務,構建現代蛋禽產品銷售物流體系作為發展的主攻點,加快構建網絡平臺,開展電子商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杜林忠信心滿滿,「同時,落實扶貧機制長效化,實現經濟循序利用,讓貧困戶得到真正的實惠。」

內容來源 | 中國甘南網

原標題:《杜林忠:脫貧路上的引路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路上的「引路人」——記辰谿縣安坪鎮九巖坪村工作隊長...
    自擔任駐村工作隊長以來,九巖坪村81戶28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於2019年全部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由建檔立卡之初的13.2%降至0,兌現了「戶脫貧、村出列」的莊嚴承諾。(一)卯足「一股勁」,熟知村情民意築基礎,脫貧攻堅有序推進1.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扶貧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讀懂、弄通的。
  • 獲嘉縣亢村鎮北街村李勝才: 脫貧路上的「引路人」
    北街村共有貧困戶14戶44人,已脫貧10戶33人,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咬定目標、真抓實幹,才能如期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崔榮梅現在的身體怎麼樣了?皇甫彥霞家裡的口罩、消毒液缺不缺?鍾振懷家的生活必需品是不是夠用?
  • 脫貧路上的公益「慢火車」
    在歷經多次調圖後,7053/4次公益「慢火車」始終不忘初心的奔馳在淄博至泰山之間,為便於沿線村民走出大山和販賣特色農副產品,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響應國家號召,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勵志將小火車繼續開行下去。
  • 群眾脫貧引路人——甘肅省總工會幫扶馬河鎮楊營村見聞
    「脫貧致富,主要還是靠老百姓,我們只是引路人。」隴西縣馬河鎮楊營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張鵬說。培育增收產業貧困戶脫貧有底氣楊龍是楊營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幾年,在省總工會的幫扶下,不僅搬進了新房子,還有了自己的事業。
  • 脫貧路上的引路人——獲嘉縣亢村鎮北街村黨委書記李勝才
    北街村共有貧困戶14戶44人,已脫貧10戶33人,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咬定目標、真抓實幹,才能如期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經過村兩委商議,決定在北街村設置臨時疫情防控就業崗位,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與他們籤訂就業合同,增加他們收入,著力破解貧困群眾「不能脫貧」難題,堅定「我能脫貧」的信心,調動貧困人員內生動力,實現脫貧目標。
  • 紅軍長徵小道脫貧故事多!
    6月17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祁祿山鎮金沙村重走紅軍長徵小道重溫革命崢嶸歲月找尋發生在這裡的脫貧故事帶領記者們重走紅軍長徵小道的引路人叫劉彩虹,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金沙村村民。一路走,一路聊,記者從談話中了解到她背後的故事。△記者們在聽劉彩虹講解。劉彩虹今年23歲,家裡有5口人。2014年,因為缺技術,她家被列入了精準扶貧戶。近年來,慕名前來於都感受紅軍長徵的人越來越多,紅軍長徵小道成為熱門打卡點。
  • 【脫貧攻堅】庫倫脫貧攻堅奔走在「趕考」路上
    【脫貧攻堅】庫倫脫貧攻堅奔走在「趕考」路上 2020-03-31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致「福」路上的第一書記
    脫貧致「福」路上的第一書記 2020-10-19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路上看開魯】縣滴灌帶協會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路上看開魯】縣滴灌帶協會助力脫貧攻堅 2020-04-30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黃秀姣:脫貧路上奮力奔跑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黃秀姣:脫貧路上奮力奔跑 2020-12-12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闕莊村脫貧路上的一抹軍綠
    他把村裡的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胡同、每一個坑塘都畫在地圖上,並對每一個貧困戶在哪條路上、哪個位置都做上標識,然後再入戶走訪,把詳情登記造冊。到該村調研的縣領導由衷地稱讚他:「餘方舟這個駐村書記竟成了繪圖書記,把『繡花功夫』體現和落實到了實處。」「從陌生到熟悉,從相識到了解。扶貧工作是徹徹底底沉下身子去幹,決不能是『花拳繡腿』, 決不能靠『嘴上功夫』。」
  • 人民網報導:脫貧攻堅路上的巴渝巾幗力量
    人民網報導:脫貧攻堅路上的巴渝巾幗力量 2020-12-07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謝天祥:脫貧攻堅「明白人」 致富路上好榜樣
    2020年12月22日 17:17 來源:岑溪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宋鵬 黎佳寧 編輯:陶潔 脫貧路上,他爭當懂政策
  • 脫貧攻堅路上一支特殊的部隊
    這支20多人組成的「雜牌軍」,隨著黨中央和省委的一聲號令,準時來到威寧集結,在六千多平方公裡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掛牌督戰,與貧困叫板。初到威寧,對脫貧攻堅工作不熟悉怎麼辦?邊幹邊學!強化學習,對照國家脫貧標準和省裡脫貧要求一塊一塊學深學透。對威寧實際情況不了解怎麼辦?邊學邊幹!走村入戶,對還未脫貧出列的建檔立卡戶一戶一戶摸準摸實。
  • 王躍程:脫貧路上「領頭羊」
    王躍程:脫貧路上「領頭羊」 2020-08-24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扶貧路上鏗鏘行<總1538期>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扶貧路上鏗鏘行 2020-06-03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望江縣涼泉鄉:脫貧攻堅路上種下「三朵花」
    脫貧攻堅已經進入「計天」甚至「讀秒」的決戰時刻,滴滴答答的倒計時,涼泉鄉幹群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種下了「三朵花」。  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種下了一朵實踐的花。
  • 玉林巾幗脫貧行動 | 村委主任許明秀:脫貧攻堅路上的堅定前行者
    玉林巾幗脫貧行動 | 村委主任許明秀:脫貧攻堅路上的堅定前行者 2020-05-31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日記①】19本扶貧日記譜出扶貧路上酸甜與苦辣
    核心提示:2020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之上,每個扶貧幹部都在為脫貧攻堅傾注自己的全部心力。百年央企,責任擔當。用愚公移山之志,打贏脫貧攻堅之戰是中國電信重慶公司一直以來的堅持所在。深入大山、紮根基層,勇當網絡扶貧主力軍是無數電信人共同的信念。
  • 許亮:志堅不畏難 脫貧路上勇爭先
    脫貧振奮人心,卻又充滿艱辛。通過4年的柑橘大面積種植,2017年,七星關區生機鎮慶坪村的許亮脫了貧。又經過2年的鞏固發展,如今的許亮已經走上了產業致富路。收入越來越多,日子越過越好,這個發生在赤水河岸的產業脫貧故事,是歷經了掙扎、不甘和期盼,在半信半疑中種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