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9月30日人口普查截止僅剩一個月,最新數據顯示,紐約市的自答率僅有57.4%,法拉盛地區低於全市,只有57.1%;紐約市2020人口普查項目29日攜手皇后區區長、市議員顧雅明與多個非營利組織,向民眾宣導參與重要性,他們表示紐約目前已到緊急時刻,少算一個人等於丟失3000元的預算,難恢復已被疫情重創的經濟。
皇后區法拉盛2020人口普查自答率截至28日僅57.1%,低於全市平均回應率;圖為法拉盛街上民眾。(記者牟蘭/攝影)
紐約市2020人口普查項目29日在皇后區公共圖書館法拉盛分館前舉辦人口普查記者會,邀請李珍宰、顧雅明、皇后區公共圖書館執行長沃科特(Dennis Walcott)以及包括民權中心與亞平會在內的多個非營利機構參與,呼籲當地民眾積極參與人口普查。
市2020人口普查項目副總監巴加(Amit Bagga)表示,距離今年人口普查統計結束只剩一個月,但截止28日,全市人口普查自答率只有57.4%,皇后區58.5%、法拉盛只有57.1%,均低於全國64.7%的自答率,「現在已經到了紐約市的人口普查緊急時刻」
巴加表示,人口普查的數據至關重要,將為未來十年爭取公共運輸、健保、教育與城市建設等多方面的基金;他舉公共運輸為例,新冠疫情重創大都會運輸署(MTA),若拿不到國會撥款,全市的交通將陷入困境,「十年對我們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紐約市疫情後的建設」。
李珍宰表示,聯邦政府一直將2020年的人口普查當作政治武器,皇后區居民應該「反擊」,積極參與,別讓自己成為透明人;她表示,皇后區有超過240萬居民,若少填一人相當於每天少拿3000元,整個區相當於被裁剪7200萬元。
李珍宰(講話者)表示,皇后區有超過240萬居民,若少填一人相當於每天少拿3000元,整個區相當於被裁剪7200萬元。(記者牟蘭/攝影)
顧雅明表示,亞裔移民為主的法拉盛,疫情過後,經濟被重創,即使在疫情趨緩的今天,街道上每天仍然大排長龍,只為等待一份免費的餐食;他說,人口普查的數據直接影響這些免費餐食、福利與其他公共項目的分配,呼籲民眾積極填寫,「人口普查不問移民身分,數據不會與任何人分享」。
若還沒有填寫2020人口普查表的民眾,請登錄網站my2020census.gov,只要回答十個問題,耗時在十分鐘內,即可完成;網上提交了人口普查表後,不會有工作人員再上門拜訪。
紐約親子互助會日前在街頭宣導2020人口普查。(黃妮可提供)
距離2020人口普查截止只剩一個月,紐約市的自答率僅57.4%,低於全國64.7%參與人數;為讓更多居民投票,居住在布碌崙(布魯克林)的居民黃妮可申請成為人口普查員,她日前開始挨家拜訪,每天走訪40多家,居民因擔心染疫或被騙,一天甚至只有三戶開門,讓她備感無奈。
黃妮可多年來在紐約親子互助會擔任會長,成為人口普查員前,她多次與成員站在街頭,向民眾宣導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未停止;她說,該會曾接到不少因教育資源不足的投訴問題,更能體會人口普查的重要性,「比如8大道有100個孩子,但只有30人參與人口普查,最後變成100人搶30人的資源」。
黃妮可日前成為一名人口普查員,鼓勵當地居民參與人口普查。(黃妮可提供)
收到獲準人口普查員的通知後,黃妮可從8月中旬開始接受線上與電話的遠程培訓,通過考核後,近日走上街頭,一家一戶的拜訪尚未參與人口普查的家庭;她表示,這份工作時薪28元,政府為工作人員配備電話,通過電子設備定位她的工作軌跡,並與上司聯繫,當局也為她配備防疫物資,較為安全。
黃妮可說,她每日平均拜訪40戶左右家庭,但開門應答的人甚少,一天只有三戶開門,一些居民擔心染疫,還有人質疑她的動機,都拒絕填寫人口普查表格,「我對這個工作很重視,有時真想哭」;她表示,疫情重創經濟外,還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其實我們只要姓名與出生日期」。
對於這幾日工作進展,黃妮可表示,政府在社區中宣傳不足,才導致民眾參與率低,誤將工作人員當成騙子;以她自己為例,十年前,她向許多居民一樣,不知道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而沒有參與,讓當地的經費少了一人的預算,「我在街頭宣導的時候,50%的民眾對人口普查不知情」。
黃妮可表示,人口普查的數據絕對保密,任何政府機構不能因此作為證據,向居民提告,「無論是非法租賃的房東,還是無證客或是日後可能離開美國的留學生,只要在紐約居住就應該參與」。
·END·
美國心‧世界情
微信號:世界北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