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佛仙人年入千萬,博士畢業200萬年薪:月入10萬的人有什麼秘密

2020-12-11 和衿

怎麼賺很多錢,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

據網上的數據顯示,即便是按最高的6000萬算,月入過萬也只佔8億就業人口的7.5%。

也就是說,月入過萬人數還不到10%。

2020年初,李克強公布,中國有6億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

然而,網際網路卻讓我們覺得賺錢很容易,月入10萬的新聞天天可見,還有許許多多悶聲發大財的人從未浮出水面。

那些月入10萬的人,到底有什麼秘密?

月入過萬,真的很難嗎?

難不難,主要取決於你的人生商業模式。

千萬不要以為只有企業才有商業模式,個人也有商業模式。一個人的一生都在定位自己,經營自己,因此要像經營一家公司一樣經營自己的人生,你希望自己過成什麼樣,就要把自己經營成什麼樣。

人生商業模式並不神秘,一句話就夠了:

滿足別人的需求,然後掏錢給你

為什麼首先是你要「滿足別人的需求」,然後才是有人「掏錢給你」?

有人說,我花了大量的時間用來看書,運動,寫文章,和有意思的人聊天,也有價值吧?也是自我投資吧?為什麼我沒辦法賺到錢?為什麼微信公眾號2000萬,能賺到錢的只有區區幾十萬號主?

答案是,因為沒有滿足別人的需求,你做的事情對別人沒有好處,就不會有人為你看書、寫文章和運動買單。

那麼,怎麼理解「滿足別人的需求,然後掏錢給你」這句話?

我們可以從3個方面來理解:

1 找到別人的需求

2 怎麼滿足別人的需求

3 怎麼讓別人掏錢

01 找到別人的需求

經濟學告訴我們,什麼是需求?滿足兩個條件就是需求,一個是人們有需要,一個是有付費能力。長肥肉沒人想要,這不是需求。一個人想要房子但沒錢買,這也成不了需求。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和他選擇的行業,滿足什麼樣的需求,高度相關。有句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就是這個道理。那麼怎麼看各種需求的不同呢?

1 不同行業需求有什麼不一樣?

雖然各行各業千差萬別,但是我觀察近幾年賺得盆滿缽滿的人,大致可以得出4個結論。

a 當新需求爆發,遍地都是財富機會。

雷軍在創辦小米手機時,說了一句影響很多人的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為什麼踩在風口上的人更容易成功?因為風口來了,新需求爆發,就是錢來了,你比別人先準備好籃子就能撿到很多錢。

2013年淘寶興起,第一批淘寶店主開一家店就賺一家店。

2014-2016年公眾號遍地藍海,羅輯思維、十點讀書、新世相、有書快速壯大,創始人賺的盆滿缽滿。

2018-2019年抖音爆發,李佳琦薇婭爆紅,年入千萬。所以,想賺大錢必須看趨勢,看行業,跟方向。

b 周邊行業需求,另闢蹊徑抓風口行業。

當一個新興產業崛起,連帶著產業上下遊也跟著蓬勃發展起來了。

2012-2016年間,當智慧型手機行業如日中天時,街上到處都有做手機貼膜的地攤。有的人能做到月入10萬,不少人靠手機貼膜項目賺到第一桶金。不到2年,智慧型手機行業增長放緩,手機貼膜的客源和利潤大不如前,有的轉做手機維修,有的乾脆轉行了。

不過,這種機會大部分都需要有產業鏈背景,也只有少數人能抓住這種稍縱即逝的機會,並及時調整方向。

c 進入快速發展的行業和公司,同樣的奮鬥取得更大收穫。我非常羨慕我的一個同學,她2015年剛畢業就進入飛博共創公司,那時公眾號還在紅利期,公司快速發展,她也快速成長為內容產品經理,所負責的公眾號用戶數增長驚人。2019年她又到北京成功入職字節跳動公司的直播產品負責人,今年,羅永浩抖音直播一炮打響,借著抖音直播的崛起,她的年收入恐怕又要翻番了。如果她進入的是一家正沒落的雜誌社,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投資圈有一個著名的段子,說「有3個人乘電梯到18樓,然後有人問這3個乘電梯的人怎麼這麼快到18樓?一個說,因為我做運動,一個說,因為我勤奮讀書,一個說,因為我吃得健康。而真正的原因,他們都沒說。」處在不同階段行業的人,就像爬樓梯和乘電梯一樣。

d 細分行業需求,看誰更專業,更懂用戶。

什麼是細分行業需求?

如果你喜歡和平精英,你可能會關注吃雞遊戲主播,比如不求人。

如果你喜歡古風歌曲,你就會關注銀臨。

如果你喜歡漢服,你就會知道小豆蔻兒。

這些人,一開始只是小眾領域的達人,但喜歡他們的人越來越多,最終成就他們的事業。也就是說,只要你在特定的行業夠專業、獲得一群人的喜歡,持續滿足他們的期待,就容易賺大錢。當然,細分行業的分類,也不僅僅是領域,還有地區、人群等。

2 你在滿足誰的需求?

有人說,我怎麼知道別人的需求是什麼樣的?往往你自己,就知道和你一樣的人有什麼需求,只是需要你去觀察,去思考。這裡給個簡單的分類方法,方便你探索方向:企業需求和個人需求。

企業需求往往必須高度定製化、專業化。進入門檻越高、價格越貴,比如優秀CEO、技術專家、營銷專家。這就是為什麼企業喜歡優秀的專業人才、因為他們能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大部分上班族,都是在一家公司上班,滿足一家公司的需求。

在職場上三種人很難生存。當企業裁員,首先會被淘汰:1.專業水平低、工作態度差的人2.工作成績一般,隨時可替代的人。3.公司待3年以上卻沒有成長的老員工。

為什麼普通的上班族最辛苦卻賺錢最少?

第一,你的勞動,只滿足一家企業的需求。你的總薪資早就固定,入職之前就談好了。

第二,同樣的勞動時間,你只能賣一次。賣給這家公司,就無法賣給另一家公司。

第三,有大量和你做相同工作的人,你能賣多少薪水,早就在求職市場標好了價格,很難加薪。

也有人說,華為不就給博士畢業生開出200萬年薪嗎?是的,稀缺優秀人才的價值就體現在這裡。我一個朋友,畢業後在美的工作三年,工作表現極為出色,現在被挖去家居行業,擔任華東某個大區的總負責人,年薪60萬。這種事情,永遠不會落到工作成績一般,每月只拿5000的你身上。

給企業打工,越往上走,被淘汰的人越多,如果你不能大幅提高自身的思維認知層次和專業技術水平,是無法躍遷的。

個人需求比較多樣,而且表現得個人化、碎片化、隨意化,但是也容易形成規模。你滿足需求的邊際成本越低,越有指數型增長,快速爆發的可能。

什麼是邊際成本呢?就是你每多服務一個人,所付出的成本,包括時間、金錢等。

面向個人的市場,競爭程度比面向企業的市場更激烈,成功的人很多,不成功的人更多。

開奶茶店很賺錢嗎?

奶茶確實很火,已經是女生的續命飲品。那為什麼許多加盟奶茶店的人都虧慘了?

第一,只要開業,你的需求人群數量就固定了——周邊的居民、遊客,當你的營業收入達到穩定值,就不再增長。如果營業收入不能覆蓋成本,一定死。

第二,你的勞動邊際成本高。每賣出一杯奶茶,就要多花做一杯奶茶的時間,做一杯奶茶的材料錢,沒法實現指數型增長,利潤都要平攤在成本上。

第三,你還沒盈利,就要交出幾十萬的品牌加盟費,還有每個月的房租,你要幹到什麼時候才能回本呢?大部分人都撐不到那個時候就倒下了。

許多做自媒體的人,利用網絡寫文章、發短視頻,網友看到優質內容會自發傳播,被1萬人看到和被100萬人看到,被1萬人打賞和100萬人打賞,作者都不再需要投入多少時間和金錢。收益越來越高,邊際成本卻幾乎為0。許多網紅、主播、自媒體,就是靠這種指數型增長一夜暴富的。當然,競爭也非常激烈。

02 怎麼滿足別人需求

別人的需求是找到了,得怎麼滿足呢?歸根結底,就是賣。你能賣什麼,決定你的收入最終落在什麼檔次。

一個人能合法地賣的東西,無非就四樣:賣信息、賣錢、賣注意力、賣勞動時間

1 賣信息

信息不對稱,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徑,越不對稱,越賺錢。

古代消息遲滯,商旅靠A地買,B地賣的差價就能賺取巨額財富,這是因為「什麼東西在哪裡稀缺」的信息是差價的關鍵,一旦掌握,就站到了價值鏈的上遊。

我圈子的一位人士,近水樓臺先得月,從景區包了一場100萬的活動,自己不做,20萬外包給活動公司,活扔給別人幹,自己輕鬆淨賺80萬。而外包活動公司因為處在信息鏈下遊,累死累活,只能喝口湯。

許多做得好幹得久的銷售,就是靠老客戶帶新客戶躺賺的。

這種方式,普通的上班族要到高級打工者才有可能實現,因為最初沒本金,只能從底層打工幹起,但一旦做到高階,掌握大量信息資源之後,幾乎都會從做業務切換到賣信息利差。

2 賣錢

房產增值、房租、利息、項目投資、股權收益這些都算靠錢賺錢。

為什麼年薪幾十萬,不如拆遷戶?為什麼過去十年,買房成了普通人財富增長的主要載體?為什麼富二代可以什麼都不幹,就日進鬥金?為什麼有錢人最喜歡投資項目,賺的錢比操作項目的負責人還多?

答案是,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資本回報率增速高於勞動回報率增速的時代。

現在只有極個別的行業(如網際網路),其勞動回報率的增速才有可能高於資本回報率的增速,所以這其實也可以作為判斷一個行業是否是朝陽行業的標尺。

香港人把買房叫「上車」,把工薪階層購置的第一套樓盤叫「上車盤」,其實特別形象——想像一群人跟著汽車跑,只要你能跳上這輛車,你就是在車裡坐著躺著,也比外面那些追著跑的人要移動的快。

靠錢生錢,已經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公開的秘密。

3 賣他人的注意力

在古代,他人的注意力有一個名詞很貼切,叫「名望」。只要你有名望,有聲望,就有很多人追隨你,給你錢財,給你官做。但古代人有「名望」的目的是為了當官。

現在社會,他人的注意力就是流量,可以直接轉變為錢,成為一切商業的基礎,因為圈到了屬於自己的流量,站在整個營銷鏈條的最前端。

如今的技術手段可以讓一個在邊遠縣城的人在一秒鐘之內把錢支付給上海寫字樓裡的某個人,如知識付費/直播打賞;也可以直接將注意力打包出售,賣給有需要的企業,既恰廣告錢;也可以直接將流量轉化為購買力,如直播賣貨。

在你專注而持續地創作內容過程中,往往只需要一篇爆款內容,便能引來粉絲數的爆炸性增長,大幅提高議價能力,邊際勞動成本極低,性價比極高。

這就是為什麼前些年公眾號造富了一大群人,2019年短視頻又造富了一大群人,半佛仙人年入千萬,李佳琦能直接從化妝品櫃員變為「口紅一哥」,憑直播賣貨短短2年就買下1.3億豪宅。2020年,抖音的擴張和B站的出圈,又會造富一大群抖音博主、B站up主。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4 賣勞動時間

賣自己的勞動時間可以分2種模式。

第一種,同一份時間出售多次。比如你是作家,花一年時間寫了一本優秀小說,賣了10年,你就賺了10年的版稅,如果被改編成影視動漫遊戲,賺的就更多了。這就相當於,你把自己寫書的那一年時間重複出售了10年,且出售給成千上萬的人或者你是PPT達人,花了6個月開發一門有用的PPT課程,放在網上賣,賣給了10萬人,也是同一份時間出售多次。一次付出,重複出售,持續賺錢,人們常說這叫「睡後收入」。這種方式,勞動邊際成本也是較低的。

第二種,同一份時間出售一次。大部分人要麼沒有文學天賦,要麼達不到專業以上的水準,沒本金、沒人脈,空有時間,便只能靠賣自己的時間來賺小錢,俗稱討生活。

我是文案人出身,也處在這樣的賺錢模式中。

我們從小刻苦讀書,每天去上班,月月領工資,相當於每周周一到周五的8小時打包出售給老闆,老闆每個月結算一次。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天的8個小時,只出售一次,也只能收益一次,並且在入職之前標好了價格。

這種賣單次時間的錢賺的最辛苦,是所有人生商業模式的最底層。因為同質化競爭者以十億計,賣時間的人面對買方幾乎沒有議價能力,只能在食物鏈的最下遊任人宰割。

普通人「努力讀書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就有好前途」的夢想,就這樣被現實撕得粉碎。

有些聰明一點的人,靠逼著自己念書、進修、升職來增加勞動效率,能多賺那麼一點。而大部分智力無法支持提升勞動效率的人,就只能靠增加勞動時間長度來增加收入。

凌晨4點就起來擺攤的沙縣小吃夫妻,和加班到天亮的職場精英並沒有質的分別——他們的收入和自己的勞動時間長短掛鈎。

想要跳出單純賣勞動時間的泥潭,關鍵的關鍵,是降低勞動邊際成本,或者尋找降低勞動邊際成本的領域。

人一天只有24個小時,意味著靠賣時間來賺錢,是有產能上限的。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時間賣一次賺不了大錢的關鍵。

03 怎麼讓別人掏錢

當你找對了需求人群,又跳出勞動時間賣一次的底層模式,離錢就很近了。不過還有兩個要點需要注意。

第一,讓大家知道要掏錢給你,而不是給別人。這就是個人品牌的作用了。如果你是家長,想送小孩參加圍棋興趣班,你會選擇市級圍棋大師,還是隔壁的業餘圍棋手?不用想也知道。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想要在別人的選擇中,首先考慮到你,你就得比90%的同行做得更好。當你做到了,自然就是別人的錢找上你,而不是找別人了。

第二,讓大家願意掏錢給你,過程還很開心。這就是用戶體驗和服務了。在中國,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領域,競爭都很激烈。很多想開網店賺錢的人,客戶越來越少,就是因為客戶體驗差,失去了客戶的耐心和信任,而消失的。許多小店鋪,在一開始就因為沒有知名度,用戶的選擇和信任成本又高,一直處於底層狀態。

當你徹底理解了「滿足別人的需求,然後掏錢給你」這句話,對於那些「跳出舒適圈」「奮鬥帶來美好生活」「996是福報」說法的真實含義,就有更理性的思考。

很多文章說在一家公司上班賺死工資是最底層的賺錢模式,但又說不出原因。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能有所收穫。如果你覺得有幫助,歡迎分享給更多的人。

作者簡介:和衿,90後,6年品牌策劃人,與你一起交流學習,共同成長。公眾號:和衿(hejin987)

相關焦點

  • 孩子博士畢業,是選擇華為65萬年薪,還是公務員18萬年薪?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當然選擇65萬年薪的華為公司啊,你看工資差了3倍,而且華為還是這麼好的公司,全世界都是第一流的公司,不選擇華為,那豈不是很傻?結論真的是這樣嗎?博士畢業了,在自己的專業方向上一定有所造詣,簡單點說,都是從事的的研究工作,而且還比較高端。而經過博士學習的幾年,你應該對自己的性格有所了解,你是靜得下來,在實驗室待得住,你是耐得住寂寞,你是熱愛科研的人嗎?如果是,可能華為65萬年薪,你值得擁有。你不喜歡社交,不喜歡那一套煩瑣的應酬,那華為是適合你的。
  • 碩士放棄30萬年薪入職當保姆 月入2萬工資高又自由
    近日一名32歲的碩士放棄年薪30萬的工作入行做保姆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作為國家培養出來的人才,去做保護是不是浪費社會資源?是不是對於一個碩士來說大材小用?劉女士表示雖然剛開始被叫阿姨有點失落,但是相處久了就和僱主像一家人一樣,而且工作又自由,薪水也不低!
  • 擺地攤月入10萬,並不難
    所以按照上面這些「前輩」們的思路,在如今地攤經濟大火的時刻,你上街搞個攤位,弄個大海報,說自己可以教人如何通過擺地攤月入10萬,那麼你一般就能月入10萬。2、擺地攤直播自己擺地攤的過程,也能月入10萬。這個操作,看似在擺地攤,但是實際上其實是在做直播。
  • 最難就業季,博士畢業出國變難,國內高校50萬年薪挽留優秀博士後
    年薪50萬招博士後隨著疫情的影響,2020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繼2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後,4月份科技部又在官方文件中透露了擴大博士後崗位規模的消息,2020年有874萬應屆畢業生、341萬考研生,而面對疫情,大部分企業發展停滯
  • 「華為200萬年薪招聘博士生」學歷無用論成了這個時代最大的笑話
    今年七月末,有則關於華為招聘的信息刷爆了朋友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知識就是年薪,華為200萬招「少年天才」,網友:華為得不到我。」華為得不到我?這句玩笑的背後,是多少人技不如人,前途堪憂的自嘲。2019年7月23日,一份華為總裁辦籤發的郵件刷屏網絡。
  • 7年了,放棄60萬年薪,武大畢業回農村養豬的湖北男孩,現狀如何
    7年前,一個武漢大學畢業後的湖北男孩汪旭,便不顧家人反對,放棄60萬年薪,回農村養起了黑土豬。如今,經過幾年的努力,汪旭打造的200畝農場有1500頭黑豬,還有近100隻山羊和幾百隻土雞,年收入達五六十萬元。
  • 年收入10萬,是什麼水平,是不是很失敗呢?
    按照全國14億人計算,工作人口為69.2%,也就是約為9.688億人,10萬年收入的人按2000萬計算,這位網友打敗了:9.488億人。以上部分數字缺乏官方統計,是暫估數據,但大概也差不了多少。所以說:年入10萬在全國範圍內屬於高收入人群,建議別出來顯擺,要保持低調謙遜,千萬看好自己的錢包,最好僱傭幾個保鏢,別沒事出來溜達(笑)。
  • 遊戲實現暴富,陪玩日入500,主播月入十萬,職業選手年入千萬
    但是想要從事這個行業,你必須要有過硬的遊戲技術,起碼得熟悉多種市場上當前的主流遊戲,才能做到在遊戲中不拖後腿,繼續往下走。但是像大家最常見的電競職業選手、遊戲主播,雖然說這兩個行業都十分賺錢,其中不乏年薪超過千萬的人。
  • 西南首個200萬年薪「天才少年」:我既非天才,也非少年
    他,26歲川大博士,在國際頂級會議期刊發表了數篇論文他,跳過前三輪面試,成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他,200萬年薪,手戴婚戒,將研究「讓計算機像人一樣理解人類語言」近日,一批高校博士畢業生因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項目,獲年薪百萬的高薪待遇,刷屏網絡,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熱議話題。
  • 呂洞賓的入佛因緣
    其實呂洞賓與佛還有很深的因緣,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又是如何開悟並與佛結緣的。呂巖真人,字洞賓,京兆人,原為道教祖師,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後成為黃龍誨機禪師之法嗣。呂洞賓曾三次參加科舉考試,均不及第,生活落魄。後偶然於長安的一家酒肆裡遇見了鍾離權(漢鍾離),經點化,遂生出塵之意。鍾離權便傳授給他道教的延命方術。從此以後,他便隱居終南山,人莫測之。
  • 拒絕超360萬年薪,華中科大博士畢業生選擇入職華為
    拒絕超360萬年薪,華中科大博士畢業生選擇入職華為 作者:李海顏 發布時間:
  • 92年博士以200萬年薪入職華為,人在職場,普通的我們又該怎麼逆襲呢?
    被稱為天才的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左鵬飛,在報名參加了由任正非發起的全國只有20個名額的天才少年活動後,收到了任正非親自寫的入職邀請,以201萬年薪加入華為。 其實哪有什麼天才,左鵬飛只不過是把別人拿來打遊戲的時間全都用在實驗室裡罷了。
  • 6年過去了,放棄100萬年薪,回甘肅農村種地的北大博士,如今怎樣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愛恩斯坦如果沒有理想的人生,就像一艘無舵的航船,飄飄蕩蕩,沒有方向。一個人擁有了理想,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沒有理想,成功對你就無從說起。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理想,萬一實現了呢?
  • 可惜,哈工大大四學生畢業前夕被開除,痛失騰訊30萬年薪的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的學生楊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16級,在畢業考試前夕正在深圳實習。 這時候他已經拿到了騰訊30萬年薪的offer。
  • 100萬、200萬年薪招聘量化人才,還有戶口!
    -1- 100萬、200萬年薪招聘應屆生,還有戶口 量化私募掀起搶人大戰 最近,九坤投資發布針對最牛應屆生的「鳳棲梧桐,百萬年薪」量化金融人才培養計劃,面向全球優秀的本碩博應屆畢業生,選拔最具極客精神的量化新星
  • 我身邊的90後保險人早已經月入5萬
    越來越多高素質的人開始進入行業,保險代理人的需求也日漸激增。社會對保險從業人的刻板印象在慢慢被鬆動。自從上半年,我通過一家網際網路保險經紀公司給自己買了保險,就一直特別關注賣保險這件事。不是我想做這個(還真考慮過),而是我發現,能成為好的保險代理人拿到月入5萬甚至10萬的高薪,並沒那麼簡單。但也真的有不少90後入行不久的年輕人做到了。
  • 我是如何通過副業做到年入10萬+
    在我嘗試了這麼多的副業下,有幾個是可能賺到錢的,比如淘寶客和閒魚結合,一個月賺1000多應該沒太多問題,但是這個項目卻需要每天花費較多時間去更新,還要多臺手機操作,也就是說需要我花費很多精力來打理,所以做了不久後我就放棄了。之後開始接觸自媒體,幾乎在各大平臺都註冊了帳號,學習各種自媒體的操作和寫作課程。
  • 年入百萬的地產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知乎有一條熱門問題叫「年薪百萬是什麼感覺」?問題炸出很多高薪的人,有網際網路大廠的,有工廠小老闆,有銷售。當然,也炸出了一個高贊回答的百萬年薪地產人。在獲得其本人的授權後,我們貼下他的回答:首先我沒有年薪百萬(稅前),大約93萬左右。如果算上補貼啥的就有100萬。房地產行業, 坐標上海。
  • 200萬年薪招小學老師?看看西安教師工資,我真的酸了!
    200萬年薪招聘小學老師 好老師值得高回報相信很多昨天看到 清北網校招聘信息的小夥伴 但是仔細研讀了這則招聘信息後 觸妹覺得,200萬年薪招聘 對於一個好老師來說,真的有必要
  • 全球僅4人!剛畢業就拿200萬年薪,華為重金招「天才少年」渡劫?
    實際上,早在去年6月,任正非就曾在華為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講話中提及,在2019年全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在2020年還將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