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就業季,博士畢業出國變難,國內高校50萬年薪挽留優秀博士後

2020-12-14 高校網大秀

年薪50萬招博士後

隨著疫情的影響,2020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繼2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後,4月份科技部又在官方文件中透露了擴大博士後崗位規模的消息,2020年有874萬應屆畢業生、341萬考研生,而面對疫情,大部分企業發展停滯,就連南京大學都需要求助校友來幫忙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然而對於大部分名校的博士畢業生來說,其實就業並不是難題,主要是如何獲得更好的職業規劃,相對於海外博士後機會,很少有博士畢業生會願意留在國內做博士後,畢竟海外經歷不僅會為自己未來就業創造優勢條件,而且比留在國內更容易出成果。因此每年國內最優秀的一批博士畢業生都會選擇海外深造,造成國內高校很難招到優秀的博士後,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很多高校的優秀博士畢業生出國深造受阻,也讓國內高校課題組招到優秀的博士後!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某課題組給出年薪50的招聘廣告來吸引優秀博士後!

中外科研平臺有差距

那麼為何中國的優秀博士畢業生會選擇海外深造,而不是留在國內做博士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內科研課題組的科研平臺和實力與海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比,差距非常的明顯,就拿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中科院大學為例,雖然中科院在很多科研排行榜上橫掃全球科研機構,中國各大名校的綜合排名也在穩步提升,然而都是靠量化堆積的結果,國內很多所謂的科研學者缺少自己的思維,靠著勤奮和拼速度來做科研,喜歡追熱點,國際上什麼熱就研究什麼,造成自我原創科研較少,造成國內科研機構整體的科研高被引論文產出率偏低,哈佛大學4.49%,中科院才有1.61%,國內高校最好的是學習和做科研不要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8%,而中科院下屬院所的研究生組建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僅有1.14%。已經到達博士階段,主要是學習思維和創新理念,因此國內優秀的博士畢業生留在國內做博士後的意願不強。

博士後不是誰都可以做!

雖然國內很多高校高薪聘請博士後,但是卻很難招到合適的人選,博士後並不是每一位博士畢業生都可以去做,在國內有著金本科、銀碩士、銅博士的說法,主要是國內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存在大量不合格的導師和團隊,造成國內博士畢業生的水平差異很大,博士後其實並不是學位,而是一個工作機會,50萬年薪招聘的是有科研實力的博士畢業生,例如西湖大學招募的博士後白蕊,白蕊從武漢大學本科畢業後,花費四年時間在清華大學碩博連讀拿到博士學位,並且發表了8篇CNS主刊論文,雖然這樣的科研實力在很多高校都可以拿到教授職位,但是西湖大學模仿歐美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方式,想要獲得永久職位,首先要經歷博士後的歷練,相比博士階段,博士後在科研項目組更像是PI的合作者!

雖然國家已經擴大了博士後規模,但是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對博士後的選擇也是寧缺毋濫的優中選優!50萬年薪超過很多高校教授,只要你足夠的優秀,其實國內某些頂級高校大牛PI組的博士後待遇和發展機會不比海外差!

相關焦點

  •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海外疫情嚴重,讓國內高校的博士學位受寵!
    ,讓國內名校的導師隊伍有了質的提升,就像施一公說的那樣:優秀的畢業生,可以不需要遠渡重洋就可以在國內獲得最好的高等教育,2019年清華大學特獎畢業生白蕊,作為施一公院士的學生,僅僅花費四年就提前一年完成碩博連讀,並且發表8篇CNS主刊論文,畢業後再次選擇留在國內,獲得西湖大學博士後的職位,繼續學習和工作。
  • 博士:如今畢業進高校就職也不容易!他們就業有那麼難嗎?
    所以就會出現不少博士畢業生選擇去國外攻讀博士後做研究,試圖在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提升自身競爭力,然後以人才被引進回國,在國內找到好的工作。那麼博士畢業以後直接就職的話,找好工作真的有那麼難嗎?1,博士人數擴招,人才質量下降博士生擴招勢必會帶來人才質量下降。雖然近些年博士生規模出現相對滯後的現象,但是博士人的畢業人數在進一步創新高。
  • 中南大學50萬年薪招「青年千人」
    中南大學50萬年薪招「青年千人」 工資猛漲15萬,還有購房補貼安家費等配套措施 華聲在線6月14日長沙訊(瀟湘晨報記者  範典 實習生 毛鵬) 近日,中南大學發布招聘公告,分學科領軍人才、青年創新人才和其他優秀人才面向全球招聘。
  • 就業歧視警示研究生教育現狀 畢業季難就業學生壓力大
    原指望著能繼續在大媒體從事專業工作,可直到快畢業時,她才發現網站的用人標準也「水漲船高」。「就業形勢嚴峻,即使是嚴禁把學歷限定寫在招聘規定裡,但是人力資源部門篩簡歷時看『出身』難免還是一條心照不宣的『行規』。即使管得住高校,也很難管得住其他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的說法   一連串的詰問,讓「出身歧視」成了大學生就業中一個解不開的結。
  • 面臨「最難就業季」,畢業生如何抉擇?
    報告共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總結了U10畢業生發展路徑的選擇去向,分析了疫情對出國留學和就業市場的挑戰,並就高校學生如何選擇發展路徑、促進高等教育與職業培養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報告對U10畢業生選擇深造、實習和就業的情況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超半數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超九成碩士和博士畢業生選擇進入職場。
  • 國內博士畢業就業出路如何,畢業後如何發展?
    讀博士要看你為什麼要讀?一般讀博總是有點學術上的追求的,不然單純功利性地要拿博士學位來找份好的工作,就太不值得。而且國內博士也一直在擴招,長遠來說學歷肯定會一直貶值的。本科畢業找不到好工作,讀碩士還可以考慮,但碩士畢業要因為一時工作不滿意,選擇讀博士就大多會後悔。
  • 武漢理工大學50萬年薪誠聘青年人才,你願意來與王攀做同事嗎
    武漢理工大學是首批「211工程」重點高校和「雙一流」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學校有悠久的歷史,前身可追溯到創建於1898年的湖北工藝學堂,到現在已有120多年歷史,在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領域具有廣泛影響。
  • 孩子博士畢業,是選擇華為65萬年薪,還是公務員18萬年薪?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當然選擇65萬年薪的華為公司啊,你看工資差了3倍,而且華為還是這麼好的公司,全世界都是第一流的公司,不選擇華為,那豈不是很傻?結論真的是這樣嗎?博士畢業了,在自己的專業方向上一定有所造詣,簡單點說,都是從事的的研究工作,而且還比較高端。而經過博士學習的幾年,你應該對自己的性格有所了解,你是靜得下來,在實驗室待得住,你是耐得住寂寞,你是熱愛科研的人嗎?如果是,可能華為65萬年薪,你值得擁有。你不喜歡社交,不喜歡那一套煩瑣的應酬,那華為是適合你的。
  • 百萬年薪不代表就業質量,26歲985高校博導才是名校畢業生的追求
    高薪不代表就業質量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原因,引發恢復高考後的最難就業季,很多名校都在官網平臺向校友發布求助信息,然而中國蓬勃發展的產業經濟升級從來不缺少崗位,而是缺少高質量的畢業生,因此當華為公布百萬年薪聘全球頂尖的四名畢業生中,有三名具有華中科技大學教育背景
  • 博士畢業去高校難度大嗎?
    國內top想進非常難,本科、博士的導師、博後導師、個人成果、運氣缺一不可。還想進的請對比一下自己的條件。即使這麼難,進去也不是直接長聘教授了,給個長聘副教授就不錯了。 排名低一點的高校行不行?中下遊985和強勢211招聘條件也很高了,和top也差不了多少。
  • 最高100W+誠聘優秀博士後……廣東高校百萬年薪攬才正在帶來什麼...
    「最高100W+誠聘優秀博士後!華南農業大學等你。」近日,廣東多所高校相繼發布招聘啟事,薪酬待遇「一浪高過一浪」引發廣泛關注。最近,最火的莫過於深圳大學70萬元招聘教師的消息。不少網友感嘆:「高校『打工人』也能拿高薪了!」
  • 控制科學應屆博士-獲「美國北卡教堂山分校」有薪博士後職位
    北卡教堂山分校簡介:Z同學是控制科學在讀博士,距畢業還有半年時間,之前自己DIY並請導師介紹國外博士後職位,得到的回覆不是拒絕就是沒有經費。知識人網用時兩個月便助其獲得美國北卡教堂山分校有薪博士後職位,導師是IEEE Fellow,堪稱大牛。Z同學非常高興能有機會獲得這個職位。
  • 西湖大學為國內高校立標杆,想評終身副教授,看在領域的重要性!
    2019年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白蕊南下西湖大學做博士後,直接令國內科研圈感到震驚,畢竟白蕊屬於手握篇CNS主刊論文的優勢博士畢業生,白蕊作為武漢大學優秀的本科推免研究生,僅僅在清華大學花費四年的時間就提前一年獲得博士學位,並且發表8篇CNS主刊論文。
  • 多所高校被曝出「批量」清退 博士生為何難畢業?
    來源:第一財經頻現「批量」清退,博士生為何難畢業近日,多所高校被曝出「批量」清退不合格博士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公告清退33名未聯繫到的博士生,最久的入學時間長達15年;北京交通大學清退59名博士生;上海師範大學對125名超過學校規定學習期限不能畢業的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
  • 「最難就業季」 我拿什麼來拯救你?
    進入六月,2013屆高校畢業生即將離開校園,開始全新的職場人生。但伴隨著一年比一年更加白熱化的求職競爭,高校畢業生找工作一年「難」過一年。如何應對就業難題,順利找到心儀的工作,成為了眾多中國學生和家長的最大焦慮。
  • 北大畢業生留京比例逐年減少 博士後留京難(圖)
    本報訊(記者李莉)今天上午,北京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和北京大學同時舉行大學畢業生招聘會。從參會企業數量看,目前就業市場出現回暖跡象,但因為畢業人數仍在攀升,就業形式依然嚴峻。學生的就業目的地已經不再緊盯北京,出現了多元化趨勢。
  • 國內高校博士畢業,當大學教師容易嗎?學姐:看你博士學位含金量
    從目前國內高校博士培養現狀來看,近幾年我國博士生畢業人數基本維持在7-8萬人之間,也就是說每年的博士畢業生規模也並不低。雖然我們看著博士生七八萬人與大學生畢業生七八百萬的數據相差甚遠,但是博士生的就業渠道要相對窄不少。
  • 2017年最頂尖高校畢業生去向揭秘!
    最近,各大雙一流高校都在公布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C9高校中除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外,其餘7所也都公布了各自學校的就業質量報告。  作為中國最頂尖的高校聯盟,九校聯盟(簡稱C9)一直以來被喻為中國高校的「常春藤聯盟「,是中國高校教育頂尖力量的代表。
  • 又是最難就業季,874萬畢業生7成未籤約,想掙點錢怎麼這麼不容易
    還記得2013年的時候,全國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700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根據當年6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確定工作的畢業生佔到43.5%,升學和出國的佔到16.8%,只有不到30%的同學在6月份還沒有確定工作,號稱史上最難就業季的700萬就業大軍整體就業情況還算不錯,因為很多同學都是在完全畢業之後才開始確定工作的
  • 這3所985高校的就業率低於90%,專業沒選對,重點大學畢業也難就業
    文/皮球媽媽 每到畢業季,就會有一大批的畢業生離開大學校園,將邁入職場,就得操心畢業後的就業問題了,奔走於各大人才市場和校園招聘中,就為了更多的機會,在就業市場內,用人單位不光看你的學歷,還很看重你的畢業院校,985和211這類重點院校畢業生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