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肌肉增長,先拋出【營養,休息】兩個因素,現在我們討論一下【重量】。
很多人在健身過程中,都會覺得「只要我用的重量夠大,肌肉就會長得越快越好,為了大重量,犧牲動作質量,甚至還會留下運動損傷」。
如果你健身時間較長,可以觀察一下好多健美大神,運動員,它們似乎也沒有那麼玩命的衝重量。於是便出現了這一類觀點:「健美不是舉重,輕重量也可以練的很好」,「訓練泵感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有些開始崇拜訓練法,組合各種花裡胡哨的動作,把肌肉賜教到前所未有的高潮,他們相信,只要這麼練日服一日,年復一年,就可以像那些大神一樣擁有大肌肉。然而幾年過去了,你還是那個天真可愛的你,可那些大咖似乎又大了!!!
那麼健身中,重量是不是越大越好?肌肉生長越快越好?
想要弄清答案,就應該從肌肉生長機制談起,有人會說:「肌肉生長是因為【超量恢復】,也就是在訓練時,對肌肉造成微損傷,訓練後補充營養,加上充分休息,肌肉就會長得更大」。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這並不能說明負重大小跟肌肉生長效率有關。
肌肉的生長,是分三種不同形式:肌原纖維生長,肌質生長,毛細血管生長。這三種物質的生長需要不同的刺激。
1.肌原纖維生長,需要極限強度。它的供能方式主要是烤磷酸原供能(1-5RM)【「rm」是「RepetitionMaximum」的縮寫,健美術語,字面含義是「重複做的最大數值」,意譯就是「最大重複次數」】
肌原纖維的大小強弱決定肌肉收縮力量的大小。(決定極限重量的因素還受神經募集能量和動作是否標準等影響)。肌原纖維的增長能夠提高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力量。說明一下,在磷酸原供能佔主導的極限強度訓練中,肌原纖維會大量增長,肌質少量增長,毛細血管幾乎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