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訓練,重量越大越好嗎?大重量,肌肉才會生長?

2021-01-14 東方體育

健身訓練,重量越大越好嗎?大重量,肌肉才會生長?

關於肌肉增長,先拋出【營養,休息】兩個因素,現在我們討論一下【重量】。

很多人在健身過程中,都會覺得「只要我用的重量夠大,肌肉就會長得越快越好,為了大重量,犧牲動作質量,甚至還會留下運動損傷」。

如果你健身時間較長,可以觀察一下好多健美大神,運動員,它們似乎也沒有那麼玩命的衝重量。於是便出現了這一類觀點:「健美不是舉重,輕重量也可以練的很好」,「訓練泵感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有些開始崇拜訓練法,組合各種花裡胡哨的動作,把肌肉賜教到前所未有的高潮,他們相信,只要這麼練日服一日,年復一年,就可以像那些大神一樣擁有大肌肉。然而幾年過去了,你還是那個天真可愛的你,可那些大咖似乎又大了!!!

那麼健身中,重量是不是越大越好?肌肉生長越快越好?

想要弄清答案,就應該從肌肉生長機制談起,有人會說:「肌肉生長是因為【超量恢復】,也就是在訓練時,對肌肉造成微損傷,訓練後補充營養,加上充分休息,肌肉就會長得更大」。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這並不能說明負重大小跟肌肉生長效率有關。

肌肉的生長,是分三種不同形式:肌原纖維生長,肌質生長,毛細血管生長。這三種物質的生長需要不同的刺激。

1.肌原纖維生長,需要極限強度。它的供能方式主要是烤磷酸原供能(1-5RM)【「rm」是「RepetitionMaximum」的縮寫,健美術語,字面含義是「重複做的最大數值」,意譯就是「最大重複次數」】

肌原纖維的大小強弱決定肌肉收縮力量的大小。(決定極限重量的因素還受神經募集能量和動作是否標準等影響)。肌原纖維的增長能夠提高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力量。說明一下,在磷酸原供能佔主導的極限強度訓練中,肌原纖維會大量增長,肌質少量增長,毛細血管幾乎不增長。

相關焦點

  • 健身時,重量越大增肌效果越好,但請不要誤解大重量的含義!
    對於長期活躍在健身房裡面的人來說,相信大家一定都遇到過這種現象,那就是有更多的人都比較傾向於大重量的訓練方式。在很多人眼裡,用的重量越大,所能夠起到的效果就越好,而那些小重量的訓練則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那麼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訓練後立即喝蛋白粉?重量越大效果越好?這些增肌「常識」都對嗎
    現在健身的朋友越來越多,而且從最初的減肥需求,升級到增肌需求的人,也越來越多。想要身材好,不做力量訓練怎麼行?增肌訓練的「常識」可能諸位看官也了解了不少,但一定正確嗎?1-每次感覺肌肉練到「爆」才行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視頻叫「腹肌撕裂者」,這個節目以持續高強度的腹部針對性訓練而聞名。許多人受此影響,認為進行力量訓練時,都應該練到「撕裂」、練到「爆炸」感才是有效。實際上這種感覺多半是因為肌肉不斷發力收縮乳酸堆積而來。乳酸堆積是由於運動強度大,身體產生無氧代謝形成。而乳酸堆積的水平和肌肉增強並不是正相關關係。
  • 健身到底該選擇大重量還是小重量,重量越大越好?
    重量選擇在健身對訓練效果有很大影響,很多新手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重量用的越大對肌肉刺激更好嗎?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 首先我們要知道RM這個概念,RM 全稱是Repetition Maximum,是指選擇一個重量做一個動作,可以持續最多的次數。
  • 闢謠:重量越大訓練效果越好?這個真的不一定
    跟一個相熟的會員大哥聊過幾次之後才知道,他們大部分人覺得重量大刺激效果就好,重量小效果不好!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好好聊聊這個問題。增肌的原理是什麼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增肌的基本原理就是我們通過訓練使我們的肌肉纖維撕裂,然後通過營養的補充外加休息恢復增粗的一個過程。這裡邊涉及到三個主要因素:訓練強度、營養補充、休息。那其中的訓練強度不應該越大,效果才越好嗎?
  • 增肌訓練應該以大重量訓練為主?不上重量真的沒有辦法增肌嗎?
    健身的小夥伴,或多或少應該都聽過,「只有大重量才能增肌,增肌一定要上重量,不然沒用」這一類言論,也確實我們看到的那些塊頭很大,肌肉量很多的人,他們訓練中使用的重量都很大,那麼真的是只有大重量才能增肌嗎?今天我們來仔細分析下這個問題。1.
  • 健身就必須要大重量訓練?其中真相你知道嗎?
    在健身房中經常看見這樣的人,他們用這遠超自己力量水平的重量來訓練,他們覺的重量越大對自己越有幫助,那麼問題是小重量訓練有作用嗎?有很多的研究諮料都對這對這個問題做出研究,有資料顯示,用大於百分之六十五1RM 的重量訓練的高強度人群,和小於百分之六十1RM重量訓練的低強度人群。
  • 用的重量越大增肌效果越快?別逗了,你是健身不是舉重,告你真相
    沒錯這就是人最直觀的想法,舉起的重量越重說明這個人越強,並且也說明這樣的訓練方式是正確有效的,因為一般能舉起大重量的人體型都會很健碩,所以想要來你吃大肌肉是不是真就需要用大重量,而那些使用小重量或者輕重量的訓練就是起不到任何作用嗎,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用大重量。
  • 重量訓練目標男女大不同
    近年來健身房已經不再是男生專屬的運動空間,也有很多女生積極的參與健身這項運動,然而,男女生進入健身房的目的也不盡相同,男生一般進入健身房都是希望自己可以變壯變大隻;而女生多半都是希望自己能夠變瘦變得有線條就好,因此,也比較不會關心運動強度的問題,只覺得有流汗今天的運動就有效果,其實,如果妳想要有更好的健身效果,下列這四點建議也是常常會誤解的地方
  • 深蹲越強,肌肉越大!怎麼讓自己突破大重量訓練?
    深蹲是鍛鍊全身肌肉的必修課,如果說,深蹲越強肌肉越大,這句話其實不過分,如果訓練深蹲,你很有可能在每次站起來的時候都會被粘滯點困擾也就是說在底端是最難的,然後越往上越簡單。為了提高你的深蹲,你需要著重底端的訓練,通過做停息深蹲和上半程深蹲。
  • 健身過程中的「大重量」是什麼?這些是你要了解的
    相信很多朋友在增肌過程中都聽過「大重量」這個詞。為了讓肌肉得到更好的生長,在保持動作標準和正確的姿態下,最好要進行大重量,並使用循環漸進的方式來逐漸提高重量,才有利於增肌。但是,很多情況下,大重量訓練並不是指一定要用重量(負重)大來鍛鍊。 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關於增肌「大重量」的事情。
  • 健身過程中的「大重量」是什麼?這些是你要了解的
    相信很多朋友在增肌過程中都聽過「大重量」這個詞。為了讓肌肉得到更好的生長,在保持動作標準和正確的姿態下,最好要進行大重量,並使用循環漸進的方式來逐漸提高重量,才有利於增肌。但是,很多情況下,大重量訓練並不是指一定要用重量(負重)大來鍛鍊。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關於增肌「大重量」的事情。
  • 初入健身房訓練,如何合理安排重量訓練,練出肌肉線條?
    進入健身房鍛鍊的人,都希望練出一副好身材。那麼,你在健身訓練的時候,一定不能錯過器械區域的訓練,而不是單純地進行有氧運動。力量區域的訓練可以幫我們提升肌肉量,避免肌肉流失,提高燃脂塑形效率,塑造好看的肌肉身材,提高自身魅力指數。
  • 小夥健身時突然倒地,大重量訓練又成為了「兇手」...
    大重量訓練這麼危險還能繼續嗎?大重量訓練其實本身並不可怕,可怕是訓練者不懂得如何去訓練,相反的大重量訓練其實有非常多的好處。1、大重量訓練刺激肌肉生長大重量能讓我們更多地募集並啟動II型肌纖維。當你舉起大重量時,可能會感覺到肌肉在顫抖。這是因為你的神經系統在募集更多的運動單位及肌纖維,來發力舉起這個重量。II型肌纖維決定了肌肉的大小以及是否線條清晰,所以更多地啟動並使用它們能夠帶來快速可見的運動成效。▼
  • 同樣是為了練出大肌肉,大重量訓練和打激素,哪個更划算?
    也就是你訓練先把肌肉纖維練到撕裂一點點 ,然後再通過吃蛋白質,讓這塊肌肉纖維變粗。超量恢復不能少了一種荷爾蒙,這就是睪酮,不管你打什麼藥,它的基礎其實就是睪酮。>大重量利用的原理是「用進廢退」。自然那部分肌肉的神經就會更加活躍,同時肌肉纖維也會逐漸變粗。所以經常練大重量的人,就算你睪丸不行,也有機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壯。而很多人練到自己滿意的程度之後,一個星期練三天 ,每次半小時,只要重量夠,肌肉就不會掉。
  • 練肩到底是大重量好,還是中、小重量好?組數不到位,重量都白費
    練肩到底是大重量好,還是中、小重量好?先說觀點:中小重量配合高組數訓練,練肩效果更好;但是從「上肢力量提升」的角度來看,大重量訓練也要做。我們所說的練肩主要包括哪幾部分肌肉?所以無論是動作選擇,還是重量和個數的安排,你都要對肩部「偏心」一些,給它開開小灶。2.重量增加會導致其他部位借力,影響訓練效果。相信大家都有過練肩時「聳肩」的經歷,這是因為重量太大導致的上斜方過多參與動作,削弱了三角肌發力,影響肌肉訓練效果。
  • 增肌一定要用大重量來訓練嗎?告訴你如何增肌效果好
    增肌一定要用大重量來訓練嗎不論是初入健身房的人,還是已經「擼鐵」了很久的健身達人們,都會有一種「攀比」情結。例如您在健身房中正用50公斤的槓鈴片做臥推的時候,旁邊的人卻用60公斤的槓鈴片做臥推,雖然相差並不是很多,可心理的好強,便會讓您在下一組時再加重量。可您知道嗎?做器械力量增肌時,並不是重量越大越好。
  • 現在的年輕人,健身容量太大了,槓鈴重量卻太小了
    這個方式,其實還是提高了健身容量,但是你忘了,自然健身最重要的不是容量,而是重量。現在的年輕人,健身容量太大了(容量(kg)=重量(kg)*次數*組數,但一般我們稱「組數」。)哦,我想了半天,原來別人是延長時間提高了健身容量,你是壓縮密度提高了健身容量。這就是目前的健身年輕人,採用的提高健身質量的方式。要麼延長時間,要麼壓縮密度,反正就是懟容量。容量越高質量就越好,現在的很多人就是這樣理解的。
  • 為啥練小重量比大重量更有感覺?哪個增肌效果好?
    有人說,想增肌一定要上重量,大重量才能造就大肌肉。也有人說質量才是關鍵,一定要有肌肉發力感,否則就是白練,不要欺騙自己。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也通常都是小重量練起來肌肉比大重量更有感覺。當然,如果對於健身老鳥,訓練經驗豐富,動作更熟練,肌肉控制和募集能力較好,那麼即使在大重量訓練時依然能很好地控制和感受肌肉發力。收縮時長:對於這一點就是就是肌肉的收縮時長。肌肉在承受一定壓力時,收縮時間越長,乳酸堆積越多,相應承受壓力的肌肉酸脹、灼燒感就越強烈。
  • 大重量vs小重量,健身選哪種對增肌效果更好?結果讓你意想不到!
    被質疑最多的,是這個實驗的對象全都是未經過訓練的健身新手,大家都知道,新手在初期都存在一個現象,就是這些人無論怎麼訓練,肌肉都會增長,俗稱「新手福利期」。,使用大重量或者小重量訓練似乎一樣可行。三.那我是否能一直使用小重量來訓練?到這裡就有人很高興了:竟然大重量和小重量的效果都差不多,那麼我用小重量來訓練,就不用那麼辛苦了!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健身像你想像中的那麼容易的話,那為滿大街都是肌肉壯漢了。
  • 健身多年,重量越大背部越弱?你不缺大重量訓練,缺的是動作細節
    健身多年重量越來越大,背部卻原地踏步,高位下拉要負直接責任!這個動作細節你注意了嗎?背部肌群比較複雜,訓練不同部位,動作做法還不太一樣,但注意了:無論是哪種做法都不要讓腰部借力——這會讓髖關節參與動作,直接導致背部發力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