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020-12-15 秋菊品世界

今天是讀書節。讓我想起了讀書的目的就是不超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外。各自做好本分的事,為了理想而讀書。有平天下之才又有責任感的就去為此目標努力奮鬥。修身為目的的,就博覽群書,找到自己修身的榜樣或者想成為的樣子,上下求索,時時刻刻不忘修身之本懷。齊家為己任的,就好好齊家。治理國家的就好好為政。幾者兼具的,就辛苦一些,平衡時間和重點,抓住主要,兼顧大局。

書籍浩如煙海,讀是讀不完的,儘量多讀對自己有益的書籍。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除了家庭責任,還有社會責任,能擔多少擔多少。因人而異,因時而宜。

少年時,博覽群書,形成正確的知見為主。青年時奮發圖強,為了未來而努力讀書。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人生每個階段都要讀書。壯年時期讀書不僅僅為興趣,還有事業和肩上養家餬口的責任。老年時期,該做的事情也差不多了,正好讀書,與書為伴,晚年生活安靜祥和。是很多人對於晚年生活的嚮往。生活不管怎麼樣,有書相伴,少了些喧囂,多了份寧靜。不管身處何方,請抽空翻幾頁書,多一些書香氣息,少走很多彎路。不管年紀大小,請抽空讀一些文章,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原標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談及中國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近期,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學習小組」刊發的《習近平的文學情緣》一文披露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脫稿講述的15個故事,其中他深情地說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這代人自小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代先賢教導我們做人的標準。但是有人質疑過它的順序真是如此嗎?今天的大多數人應該都默認為要先成家再立業。即先把家庭管好了,就能把國家治理好了,私以為這種想法是極其可笑的。這是在用古代社會的思想去套現代社會。特意查了一下歷史,孔子的思想源自周朝。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著容易,做起來難!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著容易,做起來難! 曾幾何時,人們的成長是被規範了的。作為女人,得要有「三從四德」之淑,男人,得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志。「三從四德」的毒害早已辨明,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累卻仍如影附形。
  • 葉小文自述「家國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葉小文自述「家國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017-09-06 18:13: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現代人怎樣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現代人怎樣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按照立志,立言,立功,立行的方式,就是先立下從善行德的志向,再努力學習傳統文化區大中論孟等典籍,再踐行。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再不斷品味聖賢所說,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最終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真的理解這句名言的意思嗎?來看深度解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經典名句,原始出處是《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現在還需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嗎?
    說到這個問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當代內涵?我們要首先弄清其出處及當時含義,《禮記·大學》有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相信大家都聽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包含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句話其實出自:《禮記·大學》:「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小總統大父親川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本文嘗試著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個角度來看看川普是一個什麼樣的「家長」。修身要致知,心正則齊家,品端能治國,明德平天下,這四點川普都有嗎?父親節我們來好好盤點一下川普的品德心性。修身要致知,「懂王」川普我們先來盤點一下「懂王」知識涵蓋面:沒有人比我更懂病毒了;沒有人比我更懂稅務和收入;沒有人比我更懂建築;沒有人比我更懂競選資金了;我比任何人都懂無人機;沒有人比我更懂科技;沒有人比我更懂基礎建設;我把軍隊更懂ISIS,相信我;沒有人比我更懂環境影響報告書了;我比地球上任何人都懂的可再生能源;沒有人比我更懂法院
  • 【品悟曾國藩智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 真正「睜眼看世界」 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 是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山祖師; 是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從我做起 玉汝於成
    中國傳統文化,講求「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靜思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品德是不是一個男人的靈魂呢?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好男兒志在四方,理當有自己的思想和信仰,德才兼備,注重自身的品德修養,方能服人,方能服眾!所以說品德當然是一個男人的靈魂,品格是靈魂影子推動著一個男人前進的步伐。他能讓一個男人用他的一腔熱血去奮鬥,去挑戰明天,戰勝未來。
  • 「品悟曾國藩智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是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山祖師;是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認為,古代君子重視修身齊家,自己修養好,家庭也治理得好,必定自身心安、身強,然後家道振興;與人相處能使他人愉悅、神靈欽慕,然後有眾人前來聚集的景象。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宏觀理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他們雖然一個在說天地自然,一個在講修身治國,然而其根本理念卻儼然是同出一源,在闡述由微觀到宏觀的過程。一個人和天地自然相比,是以小見大,那麼個人與家國和天下相比,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所以說從春秋戰國的思想體系來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套理念,其實可以看作是當時主流思想的一種體現。
  • 學以潤身,執行力最強的三大星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而有的人則是可以做到熟讀玩味,對書中的每一句話,都執行下去,切己體察,久而久之,做到修身齊家兩不誤,甚至還能做到治國平天下的實力,下面就來說說這樣的星座都有誰。摩羯座:模仿大師,推陳出新,兼具品行和睿智《尚書》說:「學,效也。」
  • 別再弄錯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不是家,國也不是國,天下才是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的哪個「家」?許多人都理解錯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句常常被人引用的古話,但是,有些引用者並不一定能確解其中的含義,尤其是其中的「家」「國」與「天下」,其內涵就與現代意義上的「家國天下」有所不同。
  • 皋陶德政主張成為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來源
    這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處。儒家的學說平天下是終極目標,但要做到這終極目標,首先要做到修身,齊家,治國。皋陶思想是儒家學說思想的重要源頭之一,皋陶的慎身,知人和安民思想成為孔子儒家思想的重要依據。
  • 古典今說┃當代,怎樣理解「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內涵?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於《《禮記·大學》第一章中的第二節,節選如下:「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讀懂習近平的家國情懷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古代聖賢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正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身行事、治國理政的生動寫照。正己修身,他「修其心治其身」,率先垂範、以身作則;整齊家風,他入孝出悌,又防微杜漸,整治家風,清肅黨紀;治國理政,他夙夜在公,勤政為民,不忘初心,不負期望;心懷天下,他不求一時之利,但謀天下之計,踐行睦鄰友好,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盤玩文玩功勞大,文玩這3個益處太優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相比玩家並不陌生,《大學》之中的名言金句將修身養性的重要性提到了治國安邦的高度,足見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文玩佛珠手串則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一種物件,只是玩家玩得粗糙沒有發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