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近日,針對部分大學生存在「一入大學萬事輕鬆」的消極觀念,渾渾噩噩過日子、混文憑的不良現象,在全國兩會上,有代表建議出臺激勵高校教師參與金課建設的指導性政策、高校自身進一步修訂完善教師評價考核制度,為大學生增壓。
為大學生增壓,讓他們忙起來、充實起來,是一種非常好的育人狀態和政策考慮。那麼,如何有效推進落實?言而總之,應做好兩方面事情。一是要從有效調動大學生自身的內在意識自覺和行動自覺入手,真正激發其內生動力為重點;二是要從營造人才培養綜合環境切入,切實提升大學教育教學質量為旨歸。最終,通過兩方面協同發力、同向同行,達到一流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成效和政策願景目標。
就如何給大學生增壓,從目前總體情況進行判斷,已更多傳遞到了大學生身上。當初提出「為大學生增壓」之緣起,便是要針對部分大學生存在「只要上了大學就肯定能畢業」的盲目心態,缺少大學生應有的激情活力,對個人學業規劃和人生理想少有考慮。可喜的是,當下一部分大學生已更加關注自身的內在需求和全面發展,顯現出明顯向好的變化。
高校應抓住良好勢頭,努力打造有利於培養本科人才的一流生態。其一,精心打造一批優質課程,有效滿足大學生自主學習需求。當下,高校淘汰「水課」、打造「金課」蔚然成風,合理提高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成為一項重大共識。其二,全力增進教師主人翁意識,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高校應積極創設激發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熱情,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業績在校內績效分配、職稱職務評聘、崗位晉級考核中的比重,把本科教學質量作為各類分配、評聘、考核的主要依據,引導廣大教師主動、真心擔當人才培養的主體、立德樹人的主角。其三,建立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線教學、翻轉課堂等將成為學習方式變革的主要推動力,須大力推動網際網路、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現從「知識傳遞、技能提升的知識主義教育價值取向」轉向「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價值為價值取向」,不斷為大學生創造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體驗。
作者 | 天津大學研究生院教師 張立遷
來源:新華號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