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鮮明特色,堪與州縣文廟相媲美的鄉村文廟,山西省靈石文廟

2021-01-09 網易

2020-07-22 13:00:22 來源: 榮耀三晉

舉報

  靜升文廟,位於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建於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至順三年(1332年)開工,歷時四年到至元二年(1336年)落成,經明清及民國年間多次維修,現存為元明建築。1996年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址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有影壁(萬仞宮牆)、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寢殿和尊經閣。文廟建築以元明為主,門口的鯉魚躍龍門影壁是元代遺物之一。

  

  欞星門為四柱三間的石牌坊,明次樓的仿木石鬥拱五踩雙下昂,騎馬雀替採用透雕,異常精美;欞星門與大成門之間有泮池、泮橋。主殿大成殿單簷懸山頂,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出前廊。

  

  外簷鬥拱三踩。大殿修繕較多,前廊也加上了平棊,但沿用懸山頂這點頗讓人尋味,另外臺基的丹陛石也應是元代遺物。大成殿北面還有無梁殿五間,中間三間作為寢殿供奉至聖先師夫人亓(音其)官氏;東為崇聖祠,供孔子上五世祖(雍正時追封王爵);西為啟聖祠,供孔子父母。無梁殿之後是尊經閣。

  

  文廟門口的鯉魚躍龍門影壁是元代遺物之一,壁心為"鯉魚躍龍門"雙面鏤空石雕,高7米,寬10餘米,龍門氣勢雄偉,波浪翻滾,二龍飛舞騰躍,顯首藏尾,鱗爪隱現於雲霧之中,其中一龍張口瀉水,直衝龍門中心。有一條魚正衝向龍門,頭已成龍,尾還是魚,等待著最後躍變成龍。水中另有七尾鯉魚逐波追浪。整個畫面富有動感,氣勢張揚。靜升文廟為學堂,有許多人在此就學並步入仕途,因而此午壁非常受歡迎。

  本文轉載自:騰訊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柳州文廟
    重建的柳州文廟位於柳州市中心、柳江之濱的夫子路。她枕登臺,傍虹橋,鄰古鎮,依駕鶴。可朝看蟠龍曉旭,暮望東門霞光。處山水佳境,覽古今勝跡。重建的柳州文廟佔地98.33畝,建築面積9575平方米。由北京清華大學按文廟規制設計,同時又融合了地方文化特色以及時代理念。主體建築有欞心門、泮池、泮橋、從心門、杏壇、大成門、大成殿、厚德明倫堂、崇聖堂、文昌塔及沿江長廊、登山亭及東、西廡房等建築。
  • 陝西安康文廟.中國最有名的文廟之一
    安康文廟是中國最有名的文廟之一,也是安康市最大的古代文化教育設施。現為陝西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康文廟安康文廟是金州(安康舊名)最大最有名氣的文廟,是州府祭祀孔子的地方,俗稱孔廟。是市民們朝拜聖人和學子們讀書的場所,是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
  • 莊嚴篇——平遙文廟
    平遙文廟時代:金至清地址:山西省平遙縣城東南平遙文廟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築群及孔子和儒學先賢塑像群。山西平遙文廟香爐及大成殿大成殿東72賢人塑像平遙文廟始建於唐貞觀初年,長期以來一直作為縣學所在地,直到清末廢除科舉後才改為新式學校。文廟第一進院落,泮池兩旁建有名宦祠、鄉賢祠,祠內供歷代功績卓著的為官者和平遙傑出的耆宿大儒。
  • 葫蘆島興城文廟:東北三省最古老、遼寧最大的文廟
    而文廟即位是紀念這位中國偉大思想家、教育家而設立的祠廟建築。在傳統的中國城市基本都有文廟,在歷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稱作孔廟、夫子廟、至聖廟、先師廟、先聖廟、文宣王廟,但文廟之名最為普遍。其中南京夫子廟、曲阜孔廟、北京孔廟和吉林文廟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廟。
  • 武威文廟匾額的旅遊開發策略
    作為記載武威歷史文化的重要遺產,文廟匾額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研究文廟匾額對武威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文獻綜述李豔華(2008年)認為匾額具有歷史佐證價值、學術研究價值、裝飾實用價值、藝術鑑賞價值、商貿廣告價值,它與其他文化形態的結合形成獨特的中國匾文化。
  • 安溪文廟與儒家文化
    按計劃,將舉行「安溪文廟始建千年」慶典活動和「安溪文廟創建千年」的學術研究討論會。 為維持安溪文廟祭孔和培養學子的經費,還專門設置「學田」。宋代安溪文廟的學田遠達同安縣;明代安溪文廟的學田,則與晉江縣永寧衛的「屯田」有過瓜葛。 古代,安溪縣的學校,有上自文廟、明倫堂、名宦祠(及專祠)、鄉賢祠(及專祠)、書院、義學,下至城區和鄉村各裡社的社學。構成一個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教育體制和機構。
  • 莊嚴篇——韓城文廟
    但有史料記載,韓城文廟始建於元代,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經重修,此後歷代有所修葺。韓城文廟欞星門牌匾文廟門前有東西兩座牌坊,一名「賢關」,一名「聖城」。牌坊上分別有「德冠古今」和「德配天地」。韓城文廟前牌坊五龍壁兩頭有圈門與欞星門相連,形成門前封閉空間韓城文廟前五龍壁文廟建築群共分四個院落。從欞星門至戟門為第一院落。院內古柏參天。據載這些柏樹均系元、清期栽植。院中有泮池,正中有雙孔石橋,池子四周圍以石欄。
  • 上海的文廟:曹聚仁/1962
    上海的文廟曹聚仁 | 《循環日報》1962上海文廟(民國)到過上海的,上海城隍廟,幾乎無有不去過的,九曲橋、湖心亭要說園林勝景,文廟路文廟公園還在城隍廟之上。上海之有文廟,迄今已經六百多年了,其間搬移了五次,移到目前這一文廟路上,倒還是近一百年間的事。
  • 【鄉間古建】——沁陽西向文廟
    文廟位於西向鎮一街,西臨陳氏宗祠。文廟始建年代不詳,據村民講,原有大殿,東西廂房等,解放前後作過學校。現在已經不存,原址上已經建了民宅地基。《焦作市宗教古蹟概覽》記載:「(西向文廟)始建於金皇統四年(1144年),明、清兩代皆有重修。破壞嚴重,原建築布局不詳,其建築均已被毀,唯大成殿保存基本完好。大殿坐北面南,面闊三間9米,進深一間7米,土坯牆體。單簷山,灰板瓦頂。廟內保存有明清重修碑3通。」
  • 「傳承儒學文化 校長齊聚文廟」——2020年吉林文廟舉辦敬師禮儀式
    2020年6月24日,吉林一中校長張彥明、毓文中學校長姜國富、吉化一中校長杜兆義、吉林一中副校長魏春華、毓文中學副校長趙美容,在高考前這個特殊時刻共聚吉林文廟,參加「傳承儒學文化 校長齊聚文廟」2020年吉林文廟敬師禮活動。
  • 曲靖文廟拜師禮
    6月9日曲靖文廟進行了一場華夏民族傳統的拜師禮儀式。尊師重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師是倫理道德、知識、價值觀念的傳授者,教人為人處世的行為規範,是道德的表率。《禮記·學記》中說:「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通過這種傳統的禮儀,表達學生們對老師傳道授業解感的敬仰和感激。
  • 莊嚴篇——秦安文廟
    祥雲、飛龍彩畫」【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 】隴上綠地 塞外學宮——秦安文廟院內有九株古柏,四枝分出,樹葉相圍,如亭如蓋,縣誌稱「學宮柏蓋」時代:明至清地址:甘肅省秦安市區南街秦安文廟位於秦安縣興國鎮新華街東,佔地面積約4.5畝,創建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前,道光十八年(1838年)極具規模,從元至正元年至民國八年(1919年)進行過多次修葺。
  • 別了,上海文廟舊書市場!
    從賓館到文廟的距離並不算太遠,走街串巷散步也就差不多10多分鐘到20分鐘即到。12日早上7點不到,我醒來一看時間加上收拾確實有些緊,需要退房,出門的時候我連早飯都來不及吃,按照計劃迫不及待的來到了文廟,抵達文廟門口的時候時已經7點40有三了。
  • 【張淑鳳】夏津文廟的前世今生
    明清兩代歷經數次維修、擴建逐漸形成了規則完整的文廟建築群。明清《夏津縣誌》中的文廟,呈現「廟學合一」的建築格局:文廟位於東側,學宮位於西側,文廟有大成殿、崇聖祠、東西廡、戟門、大成門、名宦祠、鄉賢祠。學宮有明倫堂、教諭堂、訓導堂、講堂、敬一亭等建築。廟內除供奉孔子,還有顏回、朱熹、範仲淹等大儒。享受供奉的名士還有漢初的欒布、漢末的趙苞等兩位鄃侯。
  • 高考前逛文廟,考生組團來拜孔子,泉州文廟可不止是這一些
    文廟雖是紀念孔子的場所,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顯示一座城市的學風、文風。所以你會發現,但凡有文廟存世的城市,大都是有文化歷史底蘊深厚的城市,例如南京、 北京、蘇州等文化歷史名城。
  • 擁有「兩副面孔」的太原文廟,感孔子薰陶,親民俗風情
    文廟作為古代儒家思想的象徵和寄託,地位斐然,不僅設計精巧、端莊大氣,而且建築種類、數量眾多,幾乎每個地區都會有文廟遺址留存,作為文化的傳承。文廟所見眾多,但是你見過有民俗博物館的文廟嗎?這座現存於山西太原上官巷的文廟就是如此。太原文廟在2003年建立山西省民俗博物館。
  • 吉林文廟舉辦敬師禮
    6月24日,吉林一中、毓文中學和吉化一中等多所學校校長、副校長,共聚吉林文廟,在高考前這一特殊時刻,參加由吉林市文廟博物館主辦的2020年吉林文廟敬師禮活動。
  • 【黔中文化】安順文廟祭
    除去前文所提及的洪武年間安順文廟初建、天啟年間毀於兵燹之外,這裡再流水帳式的紀要文廟明清時期建築文脈如下:明宣德八年(1433年)貴州省僉事李睿始建學舍。後毀於火。明正統三年(1438年)五月貴州僉事屈伸、貴州都指揮僉事顧勇、普定衛指揮使王斌於舊基重修,正統四年(1439年)竣工。天啟二年(1622年)毀於兵燹,四年(1624年)安順知府孫森重修,又圮。
  • 「安順國寶檔案之一」安順文廟
    安順文廟安順國寶檔案安順文廟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為石木結構建築,明、清兩代多次復建增修,現存建築面積1302平方米,佔地8750平方米。西南地區較早的文廟之一安順文廟是中國西南地區較早建成的文廟之一,是明王朝為永鎮邊陲,實施「移風善俗,禮為本;敷訓導民,教為先」政治手段的反映,充分體現了明清儒文化由中原向西南邊遠地區延伸發展的歷史。文廟建築群典制齊備,形制嚴謹,巧妙利用自然抬升地形,呈中軸線對稱布局,嚴格按孔廟規制建造。目前共存四進,依次排列,莊重威嚴。
  • 武平文廟,一個令人高山仰止的文化高地
    2020年9月28日清晨,福建省武平縣興賢坊傳統文化街區,武平文廟舉行庚子年祭孔儀式。資料介紹,孔廟,即孔子廟,又稱作文廟,是紀念中國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築,傳統的中國城市都有文廟,在歷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稱作文廟、夫子廟、至聖廟、先師廟、先聖廟、文宣王廟,尤以文廟之名更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