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親子宅」就一定要有鞦韆滑梯?她將75㎡小兩居做開放式,讓家人能緊密交流、時刻陪伴,即便滿屋水泥牆,家也照樣有趣溫暖!
使用面積:75㎡
戶型:兩居室
裝修花費:33W(軟裝約8W)
房屋坐標:福建 福州
2018年,我跟先生創辦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在設計每套房子時,我們都會將自己帶入到居住狀態。我認為住宅設計不該被太多理念性的東西框住,要符合個人審美和居住習慣。
房屋信息
在經歷共同創業、結婚生子後,我和先生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家」,這套房我們幾乎從看到陽臺窗景時,就知道要在這裡安家了。
改造前戶型平面圖(黃框內為梁體位置)
這套房戶型雖方正,但有4點不好:
○ 只有一個陽臺,視野最好,只晾衣太可惜;
○ 廚房是個瘦長條空間,一人用孤單、兩人又擠,吃貨家庭表示接受不了;
○ 衛生間塞不下烘乾機,南方梅雨季晾衣難;
○ 室內有三根60公分的梁體,很妨礙我們做開放式空間的理念。
改造後戶型平面圖
因為房子不大,我們主要考慮的是5年左右的居住需求。因此,對空間格局做了如下調整:
○ 廚衛調轉90°,連通設備間,浴室塞下浴缸;
○ 原主臥門從廚房改到電視牆,廚房做開放式;
○ 兒童房旁邊的3㎡設備間改獨立洗衣房;
○ 陽臺連通客廳,做地臺,改休閒區;
○ 梁體位置做弧形埡口,裝飾空間的同時,也能巧妙化解大梁壓頂的尷尬。
定製櫃體,懸空做出換鞋凳
入戶門黑漆:福樂閣黑板漆
我們家屬於無玄關戶型,進門就是餐廳,左邊兒童房、右邊廚房。為了解決回家後鞋包收納問題,裝修時在入戶區做了面牆櫃收鞋子。
入戶門是開發商最初就給配好的,為節省成本,我們直接刷了福樂閣黑板漆。
鞋櫃是直接固定上牆的,我們在離地40公分的位置連著櫃體做了個懸空換鞋凳,內部打鋼結構做固定架,防止變形。
餐廚相連,用玻璃門解決採光問題
餐燈:molly飛機頭
餐椅:United Strangers
餐廚採光是整屋最大的BUG,因為餐廳臨近兒童房,裝修時我們將用玻璃門代替隔牆,門的上半部分做玻璃,下半部分考慮到安全做成了木板,這樣餐廳能借到兒童房的光,平時打開兒童房的窗,通風問題也能解決。
在臥室做玻璃隔斷其實會有隔音不好的困擾,但考慮到我們家寶寶才1歲半,五年內不會需要私密空間,所以這樣設計也是目前來說的最優解。
之前有朋友問過,既然將兒童房做成了半開放式,為什麼不直接改成遊戲室?一是老人偶爾會過來幫忙帶寶寶,需要過夜;二是我發現即便玩耍寶寶也喜歡有人陪伴,後期我可能會將客廳的茶几搬走,給他更多遊戲空間。
餐廳與客廳相連,我們在整屋的頂面、牆面都塗刷了磨砂面暖灰色杜邦藝術塗料,為統一風格,餐桌定製時也特意選了比利時進口水泥漆面。
餐桌水泥漆面細節
兒童房視角看餐廚空間,廚房為開放式
餐桌做水泥漆面,桌面會有自然的孔隙,日常使用時需要及時清理汙漬。
我們有時也會搭配餐墊使用,淺色水泥的防燙效果其實很好,不建議選深色,遇熱會發白。
餐廳日常。在暖調燈光的加持下,冰冷的水泥元素也變得溫馨起來。
新風+負壓加強排,改善暗廚通風
廚衛相鄰,是整屋改動最大的空間。我們將廚房、衛生間整個調轉了90°,這樣兩個長條空間就都變方正了。
雖然空間利用率得到改善,但廚房沒窗,通風仍是大問題。
現在冰箱的位置是原主臥的入口,我們將入口改到了現在電視牆的區域,廚房也因此多了一排儲物櫃,放下了冰箱。
南方人口味清淡,所以我們將廚房做成開放式,並加裝了一臺負壓加強排,能更快排走油煙。
同時,在全屋裝新風系統,幫助室內換氣。
小廚房內的櫥櫃以U字型布局,高低臺面的設計完全依據我們的身高來定製,使用起來更便捷。
牆面同樣刷了杜邦藝術塗料,上半部分刷藝術塗料,下半部分貼牆磚方便打理。
水槽這邊以隔板架代替吊櫃,避免壓抑感。
考慮到廚房沒有足夠的自然採光,我們除了在頂面做了三排筒燈外,還在牆面加裝了可旋轉調整照明方向的壁燈,作為操作臺的輔助照明。
右邊的玻璃門就是衛浴間的入口,沒有選隱形門而是做成了玻璃門,目的也是希望給廚房保留一些自然採光。
廚房日常。我們在廚房忙碌時,也能隨時關注小朋友的情況,能夠隨時照看。
電視牆做儲物區,投影代替電視
餐廳視角看客廳全貌,連接公共空間的幾個弧形門洞,剛好能巧妙化解「大梁壓頂」的尷尬。
三口之家對儲物空間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我們就在電視牆定製了一整排儲物櫃,並以投影儀代替了電視。
電視牆全貌,右側拱形門就是主臥入口
儲物櫃做無拉手設計,將櫃體存在感降到最低。
家具進場那天家人還問:這排大柜子要裝什麼,我們說要裝寶寶的「垃圾」,畢竟爸爸給小朋友囤了兩年的奶粉、紙尿褲,藏進去一點不顯亂。
客廳沙發區以天然材質作主要裝飾元素,亞麻、木質、藤編...家具也儘量避免帶直角邊緣的款式,讓小朋友住起來更有安全感。
客廳日常,裝修時在電視牆上方開槽藏了投影幕布,平時我們可以坐在沙發陪小朋友看看電影。
做地臺,改休閒區
客廳連接陽臺,這裡也擁有整屋最棒的景觀。裝修時我們做地臺將陽臺整體抬高16公分,增設小茶桌和懶人沙發,將其改成了一個休閒空間。
陽臺兩側的構造柱內空,我們將頂部做弧形,在內部加隔板做成了書架牆,喵星人也很愛。
夜晚的休閒陽臺,窗外就是福州的城市夜景。
改拱形門洞,入口也能裝飾空間
主臥入口在電視牆的位置,考慮到顏值,我們將臥室門改成了拱形門洞,需要在木工階段提前做好底胚,同時定製門套和門扇。
拱形門洞科定木飾面細節
主臥裝飾舒適簡單,我們希望這個空間能輕鬆一點,更好眠。
床頭採用了不對稱設計,小邊幾代替了傳統的床頭櫃,簡約小巧省空間。一邊安裝壁燈、一邊設置檯燈,方便睡前閱讀時使用。
主臥視角看客廳,主臥床頭的裝飾畫與客廳裝飾畫相呼應,拱形門洞也有框景的效果。
定製洞洞板壁龕,收納童趣都有了
兒童房連接餐廳,用玻璃隔斷代替牆後,有效改善了餐廚區的採光問題。
兒童房的床尾定製了一面洞洞板壁龕收納區,洞洞板特意做成了小房子的形狀,童趣十足。
床尾的定製櫃內還做了一排開放式置物區,小朋友的玩具、睡前繪本都能收在這邊,低矮的高度也能鍛鍊他自己取物。
兒童房的這把中古椅,我先生第一眼就看中了,造型很像哥斯拉的腳,特意買回來送給小朋友。
連通設備間,塞下浴缸
衛浴間臨近廚房,為了方便家人起夜,我在入口位置裝了感應燈。
我們改造時將衛浴間與相鄰的設備間連通,擴大了使用面積,塞下了浴缸,方便小朋友泡澡。
衛浴間雖改了位置,但因為離的並不遠,所以水管改造相對簡單。牆面以兩種瓷磚做拼貼,上半牆做灰綠色馬賽克瓷磚,施工很考驗師傅手藝,環氧彩砂美縫方便日後打理。
其實更偏愛獨立浴缸,不過目前這套房子實現不了,留個念想給下一套吧!
浴室細節
在屋主兼設計師餘小喬看來,親子宅的關鍵是陪伴。「我用開放式格局打造溫馨隨意的家庭氛圍,家人間能彼此照拂,風格、色彩上反倒不用太刻意,全程以設計師媽媽的眼光來搭配,畢竟小朋友的審美也要從小培養。」
(文章來源 在家ZAIJIA,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