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大醫院:301醫院第2,北大三院第3,都躋身全國30強!

2020-12-16 騰訊網

在各類城市的榜單中,越來越重視科教文衛的重要性。北京作為我國首都,城市軟實力更是無與倫比。雖然北京的各類經濟指標略次於上海,但綜合實力並不遜色於上海。特別是北京的醫院實力,深得全國人民的信賴。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北京六大醫院,看看是不是都是如雷貫耳呢?

前幾年,有一家獨立機構公布了北京六大醫院的榜單。但該機構沒有加入專科醫院的評比,我們也只是暫時來參考一下。榜單中301醫院位居北京醫院首位,而協和醫院緊隨其後。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北京六大醫院還是北京十大醫院,301醫院和協和醫院都是處於一個梯隊。除了這兩大醫院外,北京還有一大批國內頂尖的醫院,數量不低於10家。

如今,關於醫院的排名榜單,最權威的莫過於復旦大學公布的中國醫院百強榜。最近,剛剛出爐的復旦醫院百強榜中,北京就入圍了21家,數量穩居我國城市首位。像重慶、杭州、武漢等強市,在百強醫院中僅入圍了5家。而成都、南京、天津等傳統強市,甚至還不到5家。所以,北京在醫院發展這一塊,實力真的太明顯了。

復旦百強醫院榜單中,北京的六大醫院分別是北京協和醫院、301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權威的復旦榜單中,301醫院位居第2。從綜合得分來看,北京協和醫院一枝獨秀。復旦版本中,北京協和醫院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醫院第一位。在全國醫院排名中,協和醫院和301醫院都是穩居前三名。

上一屆的百強醫院中,北京有3家醫院入圍了全國十強。除了協和和301醫院外,還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入圍,剛好位居第10位。有學者表示,這份榜單的百強醫院每一個都是精英,而前十強醫院更是精英中的精英。今年最新的榜單,北大第一醫院後退了兩位,第十名的位置被武漢的華中科大附屬協和醫院取代。而北大三院的全國排名依然不變,但在北京內部的排名已經升到了第3位。

北京六大醫院,除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外,其餘5所都是綜合性醫院。特別指出的是,北京六大醫院的排名都躋身了全國醫院榜單30強,這個實力太亮眼了。像江蘇和山東都是我國傳統的經濟強省,經濟總量穩居我國各省區前三強。但江蘇和山東兩大省份,在全國醫院30強中,都只入圍了1家。

北京頂尖的醫療實力,離不開強大的高校資源。前幾日,南方周末公布了市民待遇排行榜,從教育、醫療、環境、政務四個領域綜合評分,北京以絕對高分位居我國城市首位。北京不僅是一個經濟實力出眾的城市,更是一個注重醫療、科技、交通、人文、金融、生態等領域的全面型城市。那麼大家對於北京各大頂級醫院的發展,又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呢?

相關焦點

  • 北京十強醫院:協和醫院第1,阜外醫院上榜,都躋身全國40強
    就中國各大城市的醫療發展水平而言,北京和上海絕對處於第一梯隊領軍城市。根據復旦版本的百強醫院榜單,上海共入圍18家,前十強醫院都入圍全國50強。北京的醫療水平更厲害,共入圍21家,十強醫院全都上榜全國40強。縱觀整個華北地區此次共入圍了24家,全部被北京和天津拿下。其中北京21家,天津3家,石家莊、太原等省會都是零。
  • 北京十強醫院:天壇醫院第7,阜外醫院第9,都入圍了全國40強!
    前天,我們通過復旦版本的百強醫院榜單,討論了一下上海的十強醫院。目前中國各大城市的醫療格局中,北京和上海的實力可以說是處於第一梯隊。此次復旦版本的百強醫院中,上海共入圍了18家,其中上海十強醫院都入圍了全國50強。
  • 北京十強醫院:協和醫院第1,阜外醫院第9,全都上榜全國40強!
    就中國各大城市的醫療發展水平而言,北京和上海絕對處於第一梯隊領軍城市。根據復旦版本的百強醫院榜單,上海共入圍18家,前十強醫院都入圍全國50強。北京的醫療水平更厲害,共入圍21家,十強醫院全都上榜全國40強。縱觀整個華北地區此次共入圍了24家,全部被北京和天津拿下。
  • 四川華西全國第2,重慶西南醫院躋身30強
    去年國家城市化的文件還表明,成渝城市群是我國區域經濟的第四大增長極。 重慶和成都作為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必然要發揮雙發動機的牽引作用。 成渝城市群不僅是西部崛起的重要平臺,還要加強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支持。重慶的醫療比不過成都?四川華西全國第2,重慶西南醫院躋身30強!成渝城市群共復蓋42個市區縣,總面積18.5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近1億人。
  • 四川華西全國第2,重慶西南醫院躋身30強!
    我們也可以發現,各類排名頂尖的醫院,幾乎都是知名高校的附屬醫院。衛生廳的研究人員一針見血指出,醫學類院校吸收了先進的技術和前沿的東西,無論是技術資源還是人才資源,都在新老更替,源源不斷。一座城市的發展,老百姓的幸福度是關鍵,而經濟數據都是冰冷的指標。但反過來仔細一想,沒有經濟的提升,何來社會福利和科教文衛的發展呢?
  • 廣東十大醫院:中山三院第6,深圳醫院第11,前十強都在廣州!
    前幾日,我們寫到一片關於浙江各大城市醫院發展的文章。不少網友表示,寧波作為老牌經濟強市,在浙江十大醫院中,僅入圍1個,而且還排在了第10位,與杭州的醫療差距實在太大了。其實中國大部分頂尖的醫院都集中於省會和直轄市,寧波雖然也是副省級城市,但計劃單列市在綜合性發展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
  • 中國十強醫院:成都華西第2,武漢同濟第7,長沙湘雅沒有入圍!
    公開資料顯示,復旦版的十強醫院依次是中國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301醫院、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 廣東12家醫院躋身中國頂級醫院100強,深圳市人民醫院上榜
    原標題:廣東12家醫院躋身中國頂級醫院100強,深圳市人民醫院上榜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7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良龍)記者9月7日從廣東省衛健委獲悉,在日前於廣州舉辦的「2020中國醫院競爭力大會」上,第三方醫院評價機構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
  • 北京六大醫院整建制接管這一重症病區 這就是盡銳出戰!
    北京六大醫院成員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區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大一院、北大三院、北大人民醫院這六支「國家隊」成員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區,北京來的書記、院長親自掛帥, 帶領820餘名重症、呼吸等專科醫護人員,按照「一人一案」制定醫療救治方案,提高救治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 中國西部十強醫院:華西醫院第1,西京醫院2,重慶入圍4家!
    在百強縣以及千強鎮等數據中,西部地區都是寥寥無幾。但在核心城市的發展方面,西部地區從來沒有落後,這也是我國的戰略重地。西部地區處於我國大後方,國家的各類規劃都會照顧到這裡。2010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公布了九大國家中心城市,西部地區就佔到了3個。成都、重慶、西安的實力,並不遜色於東部、中部地區的大中城市。
  • 北大人民醫院女護士被現場求婚
    下午2點,在延慶區的隔離點,三家醫院的醫療隊員從隔離點出來。「終於可以回家了!」隊員們紛紛拿出手機合影留念,記錄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在隔離點中心的廣場上,北大人民醫院的隊員們手牽手,一同合唱《真心英雄》,獻給自己,也獻給在這場疫情中默默奉獻的每一個人。隨後,隊員們乘車返回城區。
  • 安徽十大醫院:省立醫院第2,安慶醫院第10,蚌埠蕪湖入圍四強!
    無論是地區經濟、民生民富,還是科技創新、醫療水平等,都取得了全面的突破。近幾年,安徽的GDP總量、財政收入等核心指標,都已經排在了中國省份的前十。不少學者表示,從綜合實力而言,安徽已經坐穩了中國十大強省。從趨勢來看,安徽的發展還將持續前行。我們認為安徽能夠迅速躋身中國強省第二梯隊,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
  • 重慶十強醫院:新橋醫院第3,涪陵醫院第8,有5家入圍中國百強!
    大部分網友拿到復旦百強醫院的榜單,首先看的就是十強醫院的數據,然後感嘆西安、成都、武漢的醫療水平太強了,甚至已經緊追北京、上海了。十強醫院中,成都華西醫院高居第2,而且已經連續多年維持這個水平。西安西京醫院位居第8,前幾年的排名還要更高。而武漢在最新的十強醫院中,已經入圍了2家。
  • 重慶十強醫院:西南醫院第1,三峽醫院第6,全國百強上榜5家!
    就金融、科教、航運、商貿、醫療等軟實力方面,北京和上海處於國內第一梯隊,重慶與廣州、成都、武漢、南京等城市則處於第二梯隊。對於大家比較關心的重慶醫療水平問題,今天就著重給大家介紹一下。
  • 第一批北京罕見病推薦醫院名單公布
    為使罕見病患者得到規範治療,保障患者醫療安全,北京市衛健委和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制定了《具備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所列疾病診治能力推薦醫院/科室名單(2018年)》。目前國家第一批121種罕見病目錄中,根據北京市患病人口規模及實際診療情況,每種疾病分別有2家至7家推薦醫院。
  • 佛山市一醫院:全國醫院排名第34位,「硬核」實力是如何煉成的?
    市一醫院主體大樓全貌躋身全國第一梯隊12項考核指標獲滿分7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全國2398家三級公立醫院參加首次「國考」。精細管理和運營探索現代化醫院管理模式 「取得全國排名第34的好成績,看似偶然性,其實內部有我們的必然性。」
  • 上海十大醫院:仁濟第4,上海九院第5,共4家入圍全國20強!
    而關於金融、數字經濟、國際航運、競爭力等領域的榜單,上海都是中國的第一城。換言之,北京憑藉科教、政策、醫療等軟實力,依然坐穩了綜合實力第一。而上海近幾十年來,也一直是中國城市的第一大經濟體。但特別指出的是,上海在科教、醫療方面,同樣非常強大!
  • 首次醫院「國考」,深圳7家全國百強、2家全國十強
    深圳共有 7 家醫院進入了"全國百強",其中 2 家進"全國十強",分別是深圳市康寧醫院和深圳市兒童醫院。據了解,本次國家的績效考核,共有 55 個指標,分為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和滿意度評價四個方面。
  • 北大深圳醫院引入北醫三院團隊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餘海蓉 通訊員 田懷谷)昨天,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美國湯姆斯傑弗遜大學醫學中心、北京大學工學院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團隊聯合,建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超聲介入與分子影像中心」。該中心是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又一落地項目。
  • 「北京大學海澱醫院教學醫院」揭牌 由北醫三院與海澱醫院融合發展
    中國網財經12月10日訊(記者 牛荷)今天在「北京大學海澱醫院教學醫院籤約揭牌儀式」上,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航表示,海澱醫院成為北京大學教學醫院,不僅可以提升醫院科研教學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提升患者的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