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炁針結合經方治療鼻炎

2021-02-22 針尖上的中醫

中醫炁針實戰傳承論壇第006期


各位老師晚上好!

光陰過的好快,一轉眼2015年馬上就過去了,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在此,我提錢祝大家新年身體健康!臨床應手而起,並送一副對聯給大家樂一樂;

上聯:乙未年 羊火葉使君子大戰將軍
下聯:丙申年 猴闥子迎春花攻克魔芋

橫聯:當歸熟地。在外打工的回家過年

鼻炎是常見病多發病之一,隨著生活環境不斷變化,發病率和病變率不斷上升,不但是鼻子呼吸障礙,還會影響了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如形象以及聽力、學習、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低下。且鼻炎的症狀與感冒很相似,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頭痛頭昏等,所以很容易誤診為感冒,延誤了有效治療期。中醫將本病歸於「鼻鼽」範疇,在整個醫療領域中治療效果優劣,主要是取決於醫師的辨病辨證和選方用藥水平。

臨床治療鼻炎,症狀十分頑固,我們針藥組合必須達到「穩」、「準」、「狠」的原則,「準」則需抓要領,「狠」則要有力度,「穩」則不可過度。根據鼻炎鼻涕清稀、遇寒而作的特點,此病多屬虛寒證。對於新病者,可常用桂枝湯、小青龍湯;久病者用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在辨證選方的同時,適當加入一兩味具有抗過敏作用的中藥。如烏梅、防風、幹地龍、石榴皮等即是。辨證要有寒熱之分,觀察鼻黏膜顏色是關鍵。初診見鼻黏膜色淡,夙疾按時而作,屬性鼻炎常見之虛寒證,選擇「桂枝湯化裁」亦屬常法,患者藥後常桴鼓而效。

目前,不管西醫還是中藥在臨床效果方面都不盡人意,久而久之還誘發其它疾病。況且在針灸領域中存在諸多問題,為什麼麼呢?就是心裡沒底氣、沒把握是吧?如銀針小了不放心,穴位取少了不放心,針刺沒感覺不放心,深淺無度不放心等。本門闡述了中醫炁針療法對鼻炎的認識,掌握了鼻炎危害、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辨證施治的診療手段,體現了中醫炁針結合經方治療鼻炎的特色,炁針幾乎就用一個穴位,臨床效如桴鼓,為中醫針灸學者、中醫同仁提供參考和學習。

一、病因病理


氣候變化:當氣候變化較大的時候,無論是驟涼驟熱均易使鼻黏膜受到強烈刺激引起鼻炎。

環境因素:近來高科技的發展,自然環境急劇變化,大氣汙染嚴重超標,空氣中的有害物質直接刺激鼻黏膜,是誘發鼻炎高發病的主要因素,發病率佔鼻炎病的30%~40%。

鼻子鄰近器官病變:扁桃體炎、咽炎、腺樣體炎等病變的炎症均可擴散到鼻腔引起鼻炎。

濫用藥物:長期使用滴鼻凈或服用降壓藥等均可引起藥物性鼻炎。

全身因素:許多慢性疾病因久病使機體抵抗力低下,鼻黏膜血液循環障礙引起鼻炎。如缺乏維生素A或C、風濕病、貧血、結核病、糖尿病、便秘和其他臟腑的慢性疾病。

其他原因: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鼻黏膜防禦功能被破壞時,可引起病毒侵入機體生長繁殖,使鼻部和咽部的致病菌乘機活躍,繼發感染引起鼻炎。如鼻中隔偏歪、慢性鼻炎、鼻息肉等。

局部病因:急性鼻炎反復發作或治療不徹底演變成慢性鼻炎,或鼻腔用藥不當,或過量過久形成藥物性鼻炎,常見於久用滴鼻凈之後。


二、辨證分析

中醫分析鼻炎的病因病機主要是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入裡化熱,熱毒濁涕阻閉鼻竅而成。

慢性者脾肺虛弱,肺氣不足導致衛氣不足而衛外不固,易感外邪。

脾虛則運化失職,痰濕滯留,困結鼻竅,侵淫鼻竅黏膜而成鼻炎。

臨證治療鼻炎宜清肺益脾、肅降肺氣,通竅散寒等方法從根本上進行調理。如玉屏風散、小青龍湯、桂枝湯、銀翹散、桑菊飲、桑杏湯、清燥救肺湯、補中益氣湯等加減。

炁針治療,或針藥同調都有一定的遠期療效,副作用小,具有廣闊的前景,值得大家共同努力學習與推廣。


三、臨床表現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的炎性疾病,是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乾燥性鼻炎等鼻腔黏膜性改變的總稱。臨床表現為鼻腔充血或水腫、鼻塞、流涕、鼻癢、喉部不適、咳嗽等症狀,伴有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胸痛胸悶、精神萎靡等狀況,甚至會並發肺氣腫、肺心病、哮喘等,嚴重者會導致鼻咽惡性腫瘤。

1. 外感風寒證

以鼻塞聲重、噴嚏頻作、頭痛惡寒、咳嗽痰白為本證的辨證要點。交替或間歇性鼻塞不通,打噴嚏,說話帶鼻音,常流清涕,咳嗽,痰稀薄,色白,伴惡寒,微發熱,頭痛,頭脹,遇冷則症狀加重,無汗,口不渴。檢查可見鼻黏膜紅腫淡紅。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常見於急性鼻炎、急性鼻竇炎。治宜疏風散寒,宣肺通竅。

2. 風熱犯肺證

以鼻塞、流黃涕而黏稠、發熱微惡風寒、汗出頭痛、咳嗽痰黃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持續性鼻炎,嗅覺減退,鼻燥咽幹,鼻涕黃稠,擤出不利,氣味臭,頭脹不適,心煩耳鳴,並見發熱,微惡風寒,汗出,頭痛以前額為甚,咳嗽,有黃黏痰,甚則膿涕帶血。檢查可見鼻黏膜潮紅而腫,有黃色分泌物。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常見於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竇炎。治宜疏風清肺,辛涼通竅

3. 膽熱上犯證

以涕出黃濁而黏稠、量多而臭、鼻塞、頭痛較劇、口苦咽幹、急躁易怒為本證的辨證要點。鼻塞,呈間歇性,語聲重濁,嗅覺減退,鼻涕黃濁黏稠,量多,如膿樣,氣味臭,頭暈頭脹,頭痛劇烈,全身症見口苦咽幹,面赤,目眩,咳嗽,痰少而黃稠,或有耳鳴,耳聾,心煩,急躁易怒,尿黃。檢查可見鼻黏膜紅赤、腫脹,眉間及顴骨部叩壓痛明顯。舌紅苔黃,脈弦數。常見於急慢性鼻竇炎。治宜清膽洩熱,化濁通竅。

4. 氣滯血瘀證

以鼻塞呈雙側持續性、涕多黏白或黃稠、嗅覺遲鈍、頭脹痛、咽幹為本證的辨證要點。鼻塞,經常呈交替性,晚間臥床時下側鼻塞加重,涕多黏白或黃稠,有時有黏性鼻涕或無鼻涕,嗅覺遲鈍,伴有頭脹頭痛、咽幹,因常用口呼吸而致咽幹口燥,或有咳嗽多痰,疲倦氣短。檢查可見鼻竅黏膜增生肥厚,鼻甲呈桑椹狀,腫實色暗,對血管收縮劑反應較差。舌質紅,有瘀斑,脈弦數。常見於慢性鼻炎。治宜活血化瘀,散結通竅。

5. 脾經溼熱證

以涕下黃稠量多、鼻塞明顯、嗅覺遲鈍、頭昏而重、脘滿食少為本證的辨證要點。鼻塞明顯,嗅覺遲鈍,鼻涕黃稠量多,並見頭痛頭昏,頭重如裹,脘滿食少,四肢倦怠,尿黃。檢查可見鼻黏膜紅腫,腫脹明顯。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常見於急慢性鼻竇炎。治宜清熱祛溼,芳香化濁。

6. 肺脾氣虛證

以涕多色白而黏、鼻塞、嗅覺失聰、頭昏目眩、肢倦乏力、食少便溏為本證的辨證要點。病程較長,鼻塞,涕多色白而黏,時多時少,嗅覺減退,身體疲倦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飲食減少,大便溏。檢查可見鼻內黏膜淡紅,腫脹明顯。舌淡苔白,脈緩弱無力。常見於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治宜益氣健脾,滲溼通竅。

7. 肺腎陰虛證

以鼻塞日久、不辨香臭、目眩耳鳴、五心煩熱、咽幹口渴為本證的辨證要點。

鼻腔乾燥,鼻涕變稠厚,分泌物多結,或見綠色涕痂,鼻或鼻咽部時作幹痛,或有異物感、刺癢感,嗅覺減退,鼻塞,以致患者經常揉鼻、挖鼻,涕痂脫落時則通氣良好,易出輕微鼻血,或涕中帶血,或混合血痂,可伴目眩,耳鳴,健忘,失眠,腰酸,顴紅,五心煩熱,盜汗,咽幹,口渴,乾咳少痰,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數。常見於慢性鼻炎中的乾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治宜滋陰養血,清肺潤燥。

四、急性鼻炎

急性感染所致,俗稱「傷風」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狀;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見。病情一般經過7~14天便逐漸好轉。抵抗力強者可不治自愈。

常見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為病毒感染,並常繼發細菌感染。主要症狀為鼻堵塞和分泌物增多,早期為清水樣涕,後變為粘液膿性鼻涕,病人可有低熱和全身不適。檢查見鼻黏膜充血腫脹,有分泌物。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急性炎症,又稱為傷風感冒。其症狀包括鼻塞、流涕、發熱等,病程通常在7~10天。四季均可發病,冬季更為多見。急性鼻炎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成人通常平均每年感染2~5次,兒童每年可發病6~10次,學齡兒童平均高達12次,由於免疫系統的退化,老年人每年的發病率有所上升。

臨床表現通常以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和流行性病毒感冒的臨床表現為依據。

(一)風寒所致的急性鼻炎

系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其症多見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塞聲重,如果鼻塞不流鼻涕,喝點熱開水就開始流清鼻涕,多發於秋冬之季,舌苔薄白,脈浮緊。

中藥治療:桂枝15g芍藥15g炙甘草10g生薑15g大棗5枚辛夷花12g白芷12g蒼耳子10g鵝不食草6g。給藥一週,一天一劑,水煎兩次,早晚餐後各服一次

2. 炁針治療:取風池、下關二穴,用炁針之居炁法極效。


(二)風熱所致的急性鼻炎

系風熱之邪侵襲肺衛,致衛表不和,肺失肅降。其症狀多見發熱、鼻塞、流黃鼻涕,惡風寒、頭痛身楚、咽喉幹痛,多發生於春夏季節,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1. 中藥治療:連翹30g銀花30g桔梗10g薄荷6g竹葉12g生甘草10g荊芥穗10g淡豆豉10g牛蒡子20g白芷10g辛夷花10g蒼耳子10g。

2. 炁針治療:取下關穴、大椎穴、魚際穴、風池,行炁針之瀉法。



五、慢性鼻炎

是常見的多發病,由急性鼻炎發展而來。與合併細菌繼發感染、治療不徹底和反覆發作有關。為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症。很常見,輕者稱為單純性慢性鼻炎,重者稱為肥厚性鼻炎。主要症狀為鼻堵塞,輕者為間歇性或交替性,重者為持續性,鼻分泌物增多。檢查見鼻黏膜充血腫脹,鼻道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嚴重的肥厚性鼻炎由於組織增生,黏膜表面凹凸不平,下鼻甲呈桑葚狀變化,中鼻甲黏膜呈息肉樣變。中藥結合炁針治療對此症患者有一定效果。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特點是炎症持續三個月以上或反覆發作,遷延不愈,間歇期亦不能恢復正常,且無明顯的致病微生物,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腫脹或者增厚等障礙。依據慢性鼻炎的病理和功能紊亂的程度,可分為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前者以鼻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為特徵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後者以黏膜或黏膜下層甚至骨質的局限性或瀰漫性增生肥厚為特點的鼻腔慢性炎症。

(一)單純性鼻炎

慢性單純性鼻炎主要是以鼻塞、多鼻涕為特證。鼻塞常見於間歇性和交替性兩種。

間歇性鼻塞表現為白天、勞動或運動後是減輕,夜間、靜坐或者寒冷時加重。

交替性鼻塞表現為側臥時位於下側的鼻腔常阻塞加重,轉臥另一側後也是如此。此外,嗅覺可有不同程度的減退,說話呈閉塞性鼻音。

由於長期鼻涕流經鼻前庭和上唇部,可導致皮炎或溼疹,多見於小孩。躺下時鼻涕易流入咽腔,會產生咳嗽、多談等症狀。甚則伴有耳鳴、聽力減退、頭痛頭昏、失眠等症狀。鼻涕多而呈粘液性或粘膿性,偶呈膿性。膿性者多於繼發性感染後出現。

舌象:舌質淡,苔薄白;脈象:脈浮緊

診斷:肺脾虛弱,衛陽不足。治宜健脾益氣,疏散風寒,通散鼻竅,調和營衛,增強抵抗力。

中藥治療:黃芪30~80g防風15g炒白朮15g桂枝15g白芍12g白芷12g辛夷花12g蒼耳子10g鵝不食草3g石菖蒲10g炙甘草10g生薑15g大棗4枚,給藥三周,一天一劑,水煎兩次,早晚餐後各服一次。痰多加半夏,白芥子咳嗽加杏仁、款冬花、鼻涕濃樣加魚腥草、蒲公英。

炁針治療:獨取下關,行炁針居炁法。聽力減退或耳鳴者,炁往耳內推。頭痛頭昏者,炁往太陽穴送,立效。5~7天行針一次,大部分一至三次而愈。

(二)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呈持續性並漸進性加重,下鼻甲肥大,表明成桑椹狀,或息肉樣變,黏膜對血管收縮劑反應較差。

肥厚性鼻炎多由慢性單純性鼻炎轉化而來,以鼻黏膜、黏膜下甚至骨質的局限性或瀰漫性增生肥厚為特徵。發病原因與單純性鼻炎相似,鼻黏膜部分上皮纖毛脫落,變成復層立方上皮,固有層中靜脈及淋巴管周圍有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血管擴張、血管壁增厚、黏膜下水腫,繼而纖維組織增生和骨膜增殖骨質增厚,成為不可逆的病變,肥厚部位多以下甲為主,尤其在前後端,下甲後端呈桑椹狀,上皮呈乳頭狀增生,有時中鼻甲和鼻中隔相對處有肥厚。

雙側持續性鼻塞,鼻塞性鼻音,鼻分泌物少二稠不易擤出。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症狀是多方面的,可有嗅覺減退、耳鳴、聽力減退、咽幹、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尤其是肥大的中鼻甲壓迫鼻中隔時會發生三叉神經痛,更令人痛苦和煩惱,對患者的健康影響很大,不能不引起注意。


舌象脈象: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緊澀或弦數

臨床診斷:久治不愈,衍變氣滯血瘀,治宜活血化瘀,調和氣血,消腫通竅。

中藥治療:白芷12g石菖蒲12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0g 紅花10g蔥白7根,

生薑15g辛夷花10g蔓荊子10g天花粉12g九香蟲10g蒼朮12g。給藥三周, 一天一劑,水煎兩次,早晚餐後各服一次。

外用中藥:枯礬100g鵝不食草30g;或者石菖蒲100g皂角100g研成細末,玻璃瓶儲存備用,使用時用藥棉一小團,蘸上少量的百雀羚或白色的牙膏,再去蘸上藥粉,塞在鼻腔中,一天一換,一天塞一個鼻子,交替使用,直至治癒為止

炁針治療:炁針治療:獨取下關,行炁針居炁法。聽力減退或耳鳴者,炁往耳內推。頭痛頭昏者,炁往太陽穴送。立效。5~7天行針一次,大部分一至三次而愈。

(三)幹燥性鼻炎

乾燥性鼻炎是以鼻分泌物減少、鼻黏膜乾燥,但無鼻黏膜和鼻甲萎縮為特徵的慢性鼻炎,秋冬乾燥季節多發或加重。其病因多以工作環境以及自然界氣候有關,在氣候乾燥、寒熱溫差大和粉塵多的環境中易患此病,維生素缺乏、貧血、大量吸菸、酗酒可致鼻黏膜改變引發本病。

1. 臨床表現與診斷

症狀:自覺鼻腔乾燥少涕,多伴有鼻內有異物感、灼熱感,易發鼻出血,乾燥季節加重。

體徵:鼻腔前端黏膜病變較為明顯,鼻黏膜乾燥、充血,附有散在的塵屑,可見少量分泌物或少許幹痂,鼻中隔前下方有乾燥、糜爛、結痂。

診斷:以鼻腔乾燥為主要症狀和體徵,黏膜病變主要在鼻腔前部,嗅覺正常。

鑑別:主要是以萎縮性鼻炎相鑑別。萎縮性鼻炎鼻內乾燥,易出血,可有惡臭、鼻塞、嗅覺減退或喪失,鼻腔寬大,鼻甲萎縮,有大量的痂皮粘附。

2. 燥邪淫侵症

主證: 鼻內乾燥、灼熱,異物感,時伴有鼻涕帶血。鼻黏膜乾燥,下鼻甲

前端常有少許結痂,鼻中隔前下方幹紅或有咽癢乾咳,口乾欲飲。舌質偏紅少苔,脈細數或略數。

中藥治療:治宜清燥宣肺,養陰清熱之法。

沙參15g 麥冬15g 阿膠12g 枇杷葉12g杏仁10g 生甘草10g 生石膏20g 芝麻仁15g霜桑葉15g 石斛20g 玄參30g 。鼻衄加茜草12g白茅根30g,大便乾燥加麻仁10g鬱李仁10g

3. 陰虛鼻竅失濡養症


主證:鼻內乾燥、刺癢。有灼熱感,時有少量衄血,鼻黏膜乾燥,鼻中隔

幹紅,有少許結痂,口乾咽燥,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

中藥治療:治宜養陰潤肺之法。百合40g 生地30g 熟地30g 麥冬15g

歸10g 白芍15g 川貝母10g 玄參30g 桔梗10g 生甘草10g

4. 脾胃鬱熱症

主證:鼻內乾燥、鼻息氣熱。多見鼻衄、鼻黏膜幹紅,鼻中隔前下方有少

量的結痂,糜爛、咽幹欲飲,大便幹 燥、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而幹,脈滑數。

中藥治療:治宜清解肺胃之熱,生津潤燥。雙花30g 連翹15g 天花粉12g

白芷10g 杏仁10g 枳殼10g生地30g 黃芩12g 升麻6g 葛根30g,一天一劑,水浸泡15分鐘,連續煎兩次,早晚飯後服用。

5. 氣虛失養症

主證:鼻內乾燥感,有異物感和灼熱感,鼻涕帶血,鼻黏膜色淡少津,鼻

中隔前方乾燥,糜爛、結痂。倦怠乏力,面色無華,納差,舌質淡,脈弱無力。

中藥治療:治宜健脾益氣,升清潤燥之法。人參20g黃芪40g 炒白朮15g

當歸10g麥冬15g百合30g升麻6g 柴胡6g陳皮10g炙甘草10g 沙參15g

6. 炁針治療

選穴:主穴下關、鬼哭穴,居炁法。

施針手法: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臨證加減:氣虛加刺中極或關元;肺陰不足加刺魚際;脾胃燥熱,津液不足加刺足三裡合谷,三陰交、或陰陵泉、解大便乾燥加刺天樞。

(四)萎縮性鼻炎

萎縮性鼻炎是一種發展緩慢、以鼻腔黏膜萎縮性或退行性病變為病理特徵,主要臨床特點是鼻黏膜、鼻甲萎縮、鼻腔寬大、鼻腔內積結黃色分泌物和結痂皮,惡臭、嗅覺障礙。無臭味者為單純性萎縮性鼻炎,有臭味者為臭鼻症。本病多發生於山區和氣候乾燥地區,女性多於男性,體格瘦弱者多於健壯者。

1. 中醫診斷

中醫診斷其病機主要體現在陰虛鼻燥和溼熱燻鼻所致。

診斷要點:鼻腔乾燥,嗅覺減退或喪失,鼻甲萎縮,鼻腔寬大,充塞大量痂皮及分泌物。

陰虛鼻燥:久病陰虛,肺經燥熱,或氣陰兩虧,清陽不升,津不上乘,陰血虧損,鼻竅失養,虛火上炎致鼻竅肌膜枯萎,發為本病。

溼熱燻鼻:陰虛日久,陰津耗盡,鼻竅失養,肌膜枯萎,復感溼濁之邪,溼鬱化熱,灼腐釀膿,積結痂皮。

2. 臨床表現與症狀

症狀:鼻腔或咽喉乾燥不適,女性患者每於月經期症狀加重;嗅覺減退或喪失,鼻內雖有惡臭,但不能自知;鼻腔堵塞感,可因乾結痂堵塞而致鼻塞,或因鼻腔感覺功能減退而感覺鼻塞;常並發鼻出血,伴有頭痛頭昏,吸入冷空氣尤甚。


3. 辨證治療

生素扶助治療,可以服用VB2、VC、VE、V他命或魚肝油。

局部治療:用常溫生理鹽水衝洗鼻腔,消除痂皮和臭鼻症。

中藥治療:臨床分證分型,辨證施治。

炁針治療:辨證施治,選穴主次分明,依法行針。

4. 中藥治療

脾氣虛弱:鼻內乾燥,鼻涕色黃綠腥臭,痂皮淡薄,嗅覺失靈,食少腹脹,疲乏少氣,面色微黃,大便時溏,唇舌淡白,舌苔白,脈緩弱。局部檢查鼻內黏膜淡紅,萎縮嚴重,鼻腔寬大,涕痂積留。治宜益氣健脾,祛溼化濁。

中藥處方:黃芪60g人參20炒白朮15g茯苓20g炙甘草10當歸10g陳皮10g升麻6g柴胡6g防風12g魚腥草12g石菖蒲10g辛夷花10g蒼耳子10g。

炁針治療:近處取穴與遠端循經取穴相配合為原則,達到運經調炁,宣通肺竅的作用。每次選主穴1~2穴,5~7天一次,依據虛實和炁針補瀉法則行針。

主穴:下關穴,鬼哭穴。肺陰虛加魚際,鼻臭加刺足三裡,脾虛加刺三陰交,氣虛加刺百會前一寸或關元穴或中極穴。

(五)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最常見的一種鼻腔黏膜變應性疾病,稱血管運動性鼻炎或稱神經反射性鼻炎。刺激體可來自於體外或體內,體內是內分泌和精神反應,與過敏性體質與基因有關,通常為遺傳所致。但是由於工業化建設加快,空氣汙染加劇,非過敏性體質也會演變過敏性體質;體外是經過接觸過敏原物體,誘發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和鼻癢症狀,如對季節變化花草樹木和動物散發的氣味,以及塵蟎、黴菌性氣味過敏。

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包括嬰幼時期,大多數患者20歲前患病,75%的兒童患者伴有哮喘疾病。由於患者鼻塞不得不用口呼吸,變應原隨之增多,使哮喘加重。

1. 病因病理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由基因與環境相互作用而誘發的多因素常見疾病,其危害因素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主要病因是遺傳因素和變應原暴露兩種。

遺傳因素:過敏性鼻炎患者具有特應性體質,通常顯示家族聚集性。

變應原暴露: 變應原是誘導特異性過敏抗體並與之發生反應的抗原。它們來源於動、植物、昆蟲、真菌或職業性物質,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或糖蛋白,極少數是多聚糖。變應原主要成分為吸入性變應原和食物性變應原,亦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


動植物蟲: 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塵蟎、粉塵蟎生活在床墊、床底、枕頭、地毯、家具及毛絨玩具中;植物的花絮花粉;


食物變應原:在患者多個器官受累的情況下,食物變態反應常見。對嬰兒來說多數是有牛奶和大豆引起的。對於成年人來說的食物變應原是花生、堅果、魚、雞蛋、蘋果、牛奶、大豆、梨等

2. 臨床表現

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主要是陣發性噴嚏、鼻塞和鼻癢、清水樣鼻涕,部分伴有嗅覺減退。

噴嚏:每天數次陣發性發作,每次至少3個以上,多在晨起或者夜間或接觸過敏源後立即發作。

清涕:大量清水樣鼻涕,有時可不自覺從鼻孔滴下。

鼻塞:間歇性或持續性,單側或雙側,輕重程度不一。

鼻癢:大多數患者鼻內痒痒,花粉症患者可伴有眼睛癢、耳癢和咽癢。

體徵:常見鼻黏膜蒼白、水腫、鼻腔水樣分泌物。

診斷:以上症狀2項以上含兩項可診斷為過敏性鼻炎。

3. 辨證施治

中藥治療:治宜清血分熱,健脾益氣,抗過敏增強抵抗力、疏風散寒。

黃芪60g防風15g烏梅15g銀柴胡15g炒白朮15g炙甘草15g蟲退10g桂枝12g芍藥12g細辛4g乾薑6g炙麻黃12g半夏12g辛夷花10g,鵝不食草6g,給藥三周,一天一劑,水浸泡15分鐘,連續煎兩次,飯後服用。

炙黃芪30 炒白朮15 防風15烏梅肉15 銀柴胡10 辛夷花10 炒蒼耳10 細辛5 麻黃5 蟬衣15 甘草6旱蓮草10半夏10g

附*陽虛寒凝,予溫陽驅寒

鼻屬督脈所循,督脈統一身之陽。若陽虛寒凝,督脈不暢,則致頭痛,鼻塞,濁涕黏白,嗅覺減退。可伴形寒肢涼,背寒如掌大,小便清長,夜尿多,舌淡苔白,脈沉細弱。臨證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合蒼耳子散加減。

常用藥物,附片6g,麻黃6g,細辛3g,蒼耳子、白芷、辛夷各10g,白芍藥15g,白朮12g,茯苓12g,炙甘草6g。

下面我與大家分享「脫敏湯」治療過敏性鼻炎,用藥簡潔,方便易取。它是南京中醫藥大學著名耳鼻喉科專家幹祖望教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常用方。療效可靠,確實,不妨一試。

藥物組成:紫草10克、茜草10克、墨旱蓮10克、蟬衣3克、幹地龍10克

功效:涼血疏風脫敏止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炁針治療:主穴下關穴、蝶骨穴,行炁針居炁法;配穴風池穴、魚際穴、解溪穴,行炁針居炁法。有立竿見影之效。

今天我就講到這裡,臨床實踐指南只是為臨床醫師在較短時間內了解所關注的臨床問題提供了一條捷徑,它不能代替廣大醫師群體的豐富的臨床實踐,我們應理性、科學地看待指南,將其與我國國情相結合,避免教條、機械地套用。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針尖上的中醫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字樣

傾聽中醫炁針實戰傳承論壇第006期課程

中醫炁針結合經方治療各種鼻炎

相關焦點

  • 豬萎縮性鼻炎的最佳治療方法:豬萎縮性鼻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分析
    最近豬萎縮性鼻炎多發,本文我們給大家提供一篇豬萎縮性鼻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分析的內容,重點介紹豬萎縮性鼻炎的最佳治療方法。豬萎縮性鼻炎是一種由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引發的傳染性呼吸道疾病,該病多發於40-50日齡的保育豬。
  • 術精岐黃 代代相傳 | 嶽陽醫院舉辦海派中醫應用經方治療心病臨床...
    2020年嶽陽心臟論壇暨海派中醫應用經方治療心病臨床實踐培訓班於11月6日-11月10日在我院舉辦。
  • 中醫按摩治療鼻炎的一些方法
    秋冬季節是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氣溫降低,晝夜溫差較大,空氣中粉塵等增多的因素共同促成了過敏性鼻炎的發病。 鼻炎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對卻給患者帶去了不小的折磨。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中醫按摩治療鼻炎的方法吧。
  • 經方 倪海廈-用經方治療心臟病
    栝蔞薤白白酒證呢,是比較淺的心臟病,(如果)越來越重了,到你的胸痛,胸痺,不得臥,躺不下去了,前面醫生不會用經方嘛,這個病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你家裡沒有大蒜,拿薤白當大蒜炒炒菜也可以,這有什麼難的,炒完菜以後,有痰就吐痰,沒有痰的吃掉就是大蒜,對不對,無所謂嘛,對不對,經方裡面哪一個是毒藥,沒有一個是毒藥,半夏這個是炙過的,也不是生半夏,炙過的半夏去痰,有水的時候用生半夏,甜酒(聽不清楚)很好吃,有什麼不行呢,不信,為什麼呢?
  • 中醫治療鼻鼽病(過敏性鼻炎)
    鼻鼽病是通常所說鼻炎中比較頑固的一種。鼻鼽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或反覆發作性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清涕,嚴重者可伴有咳嗽,哮喘等。西醫學的變態反應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嗜酸粒細胞增多性非變應性鼻炎等疾病可參考鼻鼽進行辨證論治。鼻鼽病,簡單的說就是我們老百姓平時所說的過敏性鼻炎。
  • 鼻炎要怎麼治療?中醫推薦這幾個方法可以試一試,有效緩解鼻炎
    鼻炎是一種很常見的鼻部疾病,有些人是因為得了感冒遲遲不見好,逐漸發展成了鼻炎。得了鼻炎很難受,特別是在換季節的時候,天氣氣候變化比較大,鼻炎發作的群體比較多。鼻炎要怎麼治療呢?中醫治療鼻炎的方法可以試一試,這幾招有效緩解鼻炎。
  • 五種鼻炎——民間偏方可巧治療
    而當鼻炎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影響嗅覺黏膜時,就會出現嗅覺障礙,導致聞不著香臭等氣味。五種鼻炎——民間偏方巧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常聽到很多人抱怨,側身睡覺時鼻子總是不通氣,這就是典型的慢性單純性鼻炎。其主要表現有粘液性鼻涕、間歇性或交替性鼻塞,一般安靜休息、身體疲勞或處於乾冷汙濁空氣時特別嚴重,而活動時減輕。
  • 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咳嗽怎麼治療?
    過敏性鼻炎和咳嗽是呼吸道對外界刺激產生的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反覆的打噴嚏、流清鼻涕。過敏性鼻炎可用鼻噴劑比如輔舒良、內舒拿等治療,療程最短為1個月,同時可以服用白三烯類的抑制劑孟魯司特,孟魯司特與激素類的噴鼻劑被合稱為治療的雙通道,可以口服氣管舒張劑,比如氨茶鹼等,只有在咳嗽非常劇烈,經過治療沒有好轉以後才建議使用。
  • 廣州治療鼻炎哪家醫院強_廣州崇愛耳鼻喉醫院
    廣州治療鼻炎哪家醫院強_廣州崇愛耳鼻喉醫院 時間:2020-12-22 09:23 廣州崇愛耳鼻喉特色專科醫院 廣州治療鼻炎哪家醫院強?廣東崇愛耳鼻喉特色專科指出:在我們日常中,鼻炎的發病原因有很多,我們也不會對此進行重視,因此導致了鼻炎發病率的持續上高,鼻炎不及時治療危害是非常大的,鼻炎可以引發多種併發症,如鼻竇炎,中耳炎等,都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困擾,你知道造成鼻炎的原因有哪些嗎。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吧。
  • 胡希恕、馮世綸:經方治療冠心病的經驗(附醫案)
    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大柴胡湯合桃核承氣湯、瓜蔞薤白半夏湯、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經方治療冠心病的寶貴經驗,認真學習
  • 上海市治療鼻炎比較好的醫院 上海虹橋耳鼻喉科
    上海市治療鼻炎比較好的醫院 上海虹橋耳鼻喉科 時間:2020-11-02 23:16 上海虹橋醫院 上海市治療鼻炎比較好的醫院上海虹橋耳鼻喉科,一般人常說的感冒在醫學中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會出現流鼻涕和打噴嚏的症狀,一般情況下7—10天會好轉。
  • 佐藤鼻炎噴劑無治療作用 網絡代購需謹慎
    在鼻炎患者當中,日本佐藤鼻炎噴霧劑的知名度極高,甚至可以稱得上日本藥妝代購「網紅」。該藥物使用簡單,緩解鼻炎症狀的效果立竿見影,因而引來大量鼻炎患者購買。但最近有報導提及,有部分中國患者使用該藥後產生藥物依賴。專家提醒,佐藤鼻炎噴霧劑在日本屬於二類藥品,其主要成分是一種強效血管收縮劑,只能緩解症狀,對鼻炎並無實質治療作用。
  • 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萎縮性鼻炎的中醫辨證治療思路
    筆者覽閱、學習了古今眾醫家之相關論述及驗案,並將其應用於臨床,收效頗豐,如風寒所致鼻鼽,雖皆因感受風寒而發,但致使病情遷延不愈的病根卻往往是內在之溼邪,故在治療時,在辛溫解表的基礎上佐以苦燥之品兼以祛溼。餘法皆仿此,臨診時多以其發病特點及傳變規律辨證治療,以達治病求本的目的。現介紹如下。
  • 鼻炎是怎麼回事?鼻炎真的很難治癒嗎?
    很多人就會出現一種莫名其妙的焦慮情緒,認為「鼻炎」是一種很難治癒疾病。再加上現在各種不實的宣傳!讓很多人對鼻炎更加焦慮了!經常有患者擔心的問我:「醫生!我的症狀是不是鼻炎?怎麼辦啊?」鼻炎是什麼?其實很簡單,鼻炎就是鼻腔炎性反應,也就是炎症。鼻腔是空氣進入我們門戶,空氣需要在我們鼻腔加溫及加溼,過濾掉一些有害物質及微生物。在處理空氣過程中,難免會受到有害物質侵襲,如果我們機體免疫力強大,是沒有問題的。當抵抗力下降及免疫功能紊亂,就可以出現鼻腔炎性疾病,也就是鼻炎。鼻炎有哪些?
  • 冬季來了,穴位貼敷治療過敏性鼻炎,是個好時機
    導讀:下面為您介紹一個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外用貼敷方,簡便易於操作。正文: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難治病,多發病。以季節性反覆發作的鼻癢、流清涕、噴嚏為主要特徵。過敏性鼻炎在中醫學裡相當於鼻鼽。本病如長期遷延不愈會造成肺、脾、腎三髒虧虛。
  • 擅長治療頸椎病、肩周炎的仲景經方
    小 編 導 讀 提到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大家耳熟能詳,現在經方醫家將仲景經方運用於臨床各類疾病,不僅治療常見病效如桴鼓,還能解決很多疑難雜症。今天,小編將帶大家學習的這張方子,不但是治療內科疾病的常用方,對於頸椎病、肩周炎這樣的頸肩關節疾病療效也非常好。
  • 治療痛風的千古經方
    此方包含許多經方的影子,如桂枝湯、麻黃加術湯、桂枝加附子湯、白朮附子湯、甘草附子湯、真武湯、芍藥甘草湯等,所包含的每個經方,治療主證都有所不同,桂枝湯是其底方,外解肌祛風調營衛,內健脾胃調氣血,是其根本;所加白朮附子祛在內寒溼;麻黃白術既可以散在外風寒,也可以祛在內寒溼;芍藥甘草既可以緩急止痛,若再加上知母又可以清鬱而化熱之像;防風乃風中之潤藥;本方白朮、生薑量最大,既可以健脾祛溼,杜絕生溼之源,又可以制約風藥發散之力
  • 國家癌症中心2020中西醫結合腫瘤高峰論壇在京落幕
    近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中聯腫瘤經方治療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承辦的國家癌症中心2020中西醫結合腫瘤高峰論壇暨「世界中聯腫瘤經方治療研究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學術年會」,在北京(線上)召開。
  • 經方裡一首治療聲音嘶啞的高效方(嗓子沙啞)
    傷寒論原文苦酒湯用來治療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咽中傷,生瘡,也就是咽喉部黏膜破損的,如咽喉處有糜爛潰瘍。擴展一下,苦酒湯能治療黏膜的潰瘍,如有報導稱用苦酒湯含服治療放療後的口腔潰瘍。如趙成愛治一咽喉潰瘍導致的咽痛聲啞雷某,男,70歲。患者十餘天來,無誘因的發熱惡寒,咽部疼痛。
  • 治療過敏性鼻炎收效甚微?試試利敏舒,看抗過敏益生菌療法的療效
    相信,過敏性鼻炎(AR)患者在春季出門時怕遇到花粉,夏季怕頻繁進出空調房,秋冬季節怕冷暖變化不定。因為這些都會誘發連續噴嚏、流涕、鼻塞等AR症狀,即影響學習工作效率,又讓身心備受煎熬。AR致病範圍廣且危害大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至少5億人口在遭受AR的「折磨」,我國2012年AR患病率為11.1%,到了2018年已經達到17.6%,專家預測我國過敏性鼻炎患者人數將繼續攀升,可能達到約總人口的26%,這是個讓人觸目驚心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