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事記
神話內外段永平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何旭
來源:海克財經
一個低調派系在成長。
一則小霸王破產的傳聞前不久在網絡上刷屏,而助推這一消息成功發酵的,看下來多為80後,它觸發了一個群體的記憶。
小霸王品牌所屬機構中山市小霸王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似乎也被輿論熱度所驚,很快發表聲明稱,此小霸王文化,非彼小霸王品牌,二者雖曾有過合作,但自2019年5月以來,合作終止,雙方已無任何關聯。意思簡單明了:別亂說,破產的不是我。
這倒讓正牌小霸王意外收穫了一波強關注,無論它是否情願。
創立於1987年的小霸王迄今還在,只是影響力早已不復當年。儘管小霸王后來還折騰過早教機、電磁爐、VR遊戲等諸多產品,但對此知之者不多。
扛起大旗的,依舊是紅白機。
在當前各大電商平臺,小霸王終於不再將自己和一個鍵盤拼接在一起,「偽裝」成學習機的樣子,而是大方地在商品介紹裡寫上了「經典電視遊戲機」。作為配套售賣的,還有「114合一」「500合一」等各種卡帶。其中一款內置121種遊戲的機型,目前在拼多多售價63.14元。就海克財經觀察,這些產品的賣點基本都是懷舊。有網友評論稱,拿出小時候掉了黃色外殼的遊戲卡帶,竟然還可以玩。
最近另一條看似無關的刷屏消息是,雙11前夕,極兔速遞在華業務接連遭到通達系快遞封殺。
更多人開始對這隻「兔子」好奇起來。它的來歷多少有些傳奇色彩:源自印尼,早已在東南亞建立起了頗為發達的物流網絡;遲至2019年才進入中國,之後迅速起量。被封殺之前,外界幾乎很少有關於它的報導,即便有,也比較零星,且多為揭秘性質。
極兔速遞官網顯示,目前該公司已承接了不少新興電商平臺的配送業務,比如拼多多、抖音、快手、有贊等,當然,也包括了當當網、蘑菇街這類相對傳統的電商平臺。能夠看到,極兔速遞以極快的速度進入到了主流之外的快遞市場,而且還在橫向滲透,路子有點兒野。
然而它的創始人並非什麼印尼華僑或泰國華裔,而是一個名叫李傑的中國人。李傑曾是OPPO印尼創始人,如果再往深一點兒挖,他大學畢業那年,也即1998年,加入了步步高。他的職場經歷和OPPO創始人陳明永很像。
一邊是繼續做著80後生意的小霸王遊戲機,一邊是和步步高及OPPO具備隱秘相關性的極兔速遞,在誕生時間上相隔近30年的兩項業務,卻因同一個人被串聯了起來,這個人就是段永平。
在一篇介紹極兔速遞的文章最後,作者援引一位天使投資人的話說,永遠不要低估段永平系創業者。
儘管段永平多曾表示自己淡出江湖已久,不再過問步步高系公司的具體業務,但這顯然應了那句無甚新意的話,人不在江湖,江湖卻流傳著他的傳說,甚至還有了個門派。特別是黃崢到底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段永平的指點,更已是業界熱議話題之一。
段永平系創業者,的確正在掀起風浪。
OPPO、vivo、一加手機等,這自不必說,拼多多已成為國內電商行業最大變量,新闖入的極兔速遞也在試圖打破快遞業固有格局。這個起始於小霸王時代的故事,大概率會因段永平門徒的不斷湧現以及他們之間可能出現的錯綜合作而持續延展開去,段氏傳說或將一再被提及。
01
化身布道者
前網際網路時代,段永平的出名多半因為他是步步高的董事長。需要稍作提示的是,這裡提到的步步高,地處廣東,聚焦電子工業,和湖南企業家王填後來創立的商業連鎖品牌步步高,不是一碼事。
和許多擁有類似頭銜的人一樣,早年的段永平照例會去參加一些學院派經管大會,在會上講幾句話;參加少量電視節目,在主持人循循引導下,與一些相干或不相干的人迸發一些激情的火花,到節目最後十幾分鐘,也照例要吵上那麼幾嘴。
除了表示自己忙於打高爾夫,已移民去美,公司具體事務不再過問,穿西裝、打領帶,講述做企業要本分、誠信的段永平,看起來和那時的企業家並無不同,他所宣揚的似乎也沒有人過於關心。對於他和他的企業,人們一度感興趣的是,為什麼要花450萬元請成龍、250萬美金請施瓦辛格在央視打廣告,步步高為什麼還不上市等。那時媒體對他的定位是,3次中了央視標王的營銷高手。
段永平再次受到關注和他若隱若現的財富有關。
走紅第一件事是2001年年底在網易低谷時,以每股0.8美金左右的價格大量購入網易股票,後大賺一筆的故事;第二件事則是2006年,以62.01萬美金競得一頓巴菲特慈善午餐的故事。影子總裁的標籤,被替換成了神秘富豪、低調的中國富豪。
胡潤曾在一個視頻裡用中文介紹段永平,這個英國人在講述中甚至表露出了,因段投資上市公司網易而終於讓他摸到了段財富一角的興奮之情。
那時段永平最令外界好奇的是他的財富。步步高並未上市,同時他也在嚴格限制自己變得更為富有。某次在談到出售網易股票的原因時,他表示,因為持股超過5%就要向SEC即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報,考慮到這一點,他有意讓自己所持股票小於這個比例,以保持低調。
多年間,段永平的形象低調而神秘。然而,這僅是對那些只對他的財富故事有興趣的人來說。如果對他的財富形成原因也頗感興趣,倒是很容易了解到他更多的經營與投資理念。應該說,段永平只是低調,卻並不神秘。
和王興執著於更新飯否一樣,自參與競拍巴菲特午餐那一年開始,段永平其實就開啟了自己的社交網絡生涯,一直在網絡上傳達自己的投資理念,與網友互動,持續至今。
為研究網易博客功能,段永平於2006年開通了網易博客。之後則以每年100多篇的頻率,在上面發表著感悟、問答,偶爾轉發文章。主要溝通形式是問答,由網友發問,段永平挑選問題進行回答。在早期的帖子中,段永平一度十分活躍,一長串對話下,總能找到他的回覆。
海克財經翻檢發現,段永平網易博客最為活躍的年份是2011年-2014年,這幾年他幾乎每月都有新的內容發表,話題絕大部分涉及投資,也有少量涉及美國生活感悟、兒童教育問題、各地遊玩見聞等。
如果不詳細了解段永平的身份,你很容易把這個博客看成是一個投資博主和他的擁躉交流的場所。博友之間也會互相告知,哪些問題是「阿段」已回答無數遍了的,哪些他不會具體回復。他們甚至會提醒一個剛來發帖的,告訴他現在是美國時間幾點,如果阿段看到了就會回復。
考慮到陳明永曾在媒體上略顯抱怨地表示,段永平很少來公司,交流也不會談及具體業務這一點,段細心打理博客的行為實不尋常,而且算得上活躍了。他甚至會制定問答規則、增刪博友規則等,維護著交流的秩序和效率。
每次只回答一個問題,不涉及具體投資標的,少談「術」,多談「道」,傳達「本分」「平常心」「不懂不做」「Stop doing list」等理念,是段永平回復網友的主要內容。
海克財經讀遍段永平過去14年發布的所有博文清晰看到,他所感興趣的話題,排在第一位的是巴菲特,排在第二位的是蘋果,此外還有少量的網際網路公司,以及茅臺。
他的門徒在不斷變多。網易博客不是他與網友交流的唯一場所,在雪球上,他有著超29萬粉絲。他還曾玩微博,但目前將內容隱藏了。和馬雲2005年年底在新浪發的第一篇博文內容類似,段永平在網易發的第一篇博文同樣也是介紹自己,只不過是一個錯誤更正,告知網上傳他有博士、碩士學位都不對。
在雪球,問答有付費功能,每天有不少人花199.99元向「大道無形我有型」請教,這是段永平的網名。他喜歡網友叫他「大道」,而不是什麼總,或老段之類。提問方向五花八門,該不該買這隻股,怎麼看某公司發展,該不該繼續待在不喜歡的公司,自己一直在做錯的事怎麼辦;慢慢地,提問範圍甚至擴大到了家庭情感領域,有人開始問他找老婆的標準是什麼,要不要生二胎。當然,更有許多人,並沒有什麼要問的,而是直接打賞,以示對多年來受教的感謝。
多數時候,段永平以一兩句話簡潔回復,不少時候更直接地回「不了解」「不知道」。和巴菲特將午餐拍賣做成了慈善一樣,雪球網友支付的費用也都流向了公益組織,那是一個與鄉村閱讀有關的項目。
但大眾關注點並不是這些。段永平最近一次被強光照射,仍與財富有關——被認為是他的弟子的黃崢成了顯性富豪。但在面對財富時,黃崢的處理方式和段永平大同小異,那就是儘量不招眼。
2020年8月,時隔兩年,段永平再次更新網易博客,內容是一次測試,test。這勾起了無數博友的回憶,大家紛紛前來講述過去多年是如何體會巴菲特投資理念的,如何領悟本分、平常心、做對的事及把事情做對的,與此同時,他們還表達了對博客時代交流氛圍的懷念。
相較廣為人知的富豪身份,已在社交網絡上留下大量評點分析、育兒經驗、生活故事的「網友」段永平,無疑更接地氣,也更為真實。
02
理念開枝散葉
段永平遠離商界了嗎?
答案似乎顯而易見,他常住美國加州,一年回國兩三次,總共時間加起來不超過一個月,和陳明永他們在一起時更多談企業文化而非公司事務;加上段永平自己經常表示早已退休,公司是陳明永他們的,做不好就關門大吉。這大可理解為,段永平著實已經急流勇退。
但一些細微的跡象又表露出,在大的方向上,他的目光從未跳脫步步高系公司所在的行業,同時他也在思考行業變化,只是他關心的方式已經變成了,站在較高較遠的地方看。這更接近於投資人視角,而非CEO視角。
段永平很早就已關注蘋果公司,他在之前的博客上也常盛讚賈伯斯及蘋果產品,還曾表示,如果覺得能幹倒蘋果,是不會買蘋果的股票的。
當和他一起做VCD的同輩們還在硬體領域苦思時,他的目光已放到了網際網路,比如Google、網易這類公司。一個與此有關的小趣事是,黃崢在自己公眾號中說,他是詢問了「人生導師」也即段永平的建議才去了Google上班,而段永平則在雪球中寫,認識黃崢時,他已決定去Google了。
記憶或有偏差,但段永平早於業界很多人認識到Google的價值,這是個事實。
據傳黃崢後來決定回國創業時,首先做的就是來自段永平公司的步步高的電商業務。不少人在描述段永平和黃崢的關係時,很願意將其刻畫成段永平一直在扶持黃崢,卻幾乎從未談到,這其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段永平對新一代商業模式包括電商,有著濃厚興趣。
步步高系公司一直在踐行段永平的思路,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價值觀,此外還有消費者導向、考慮市場需求等。
很多人知道,早在1999年,步步高就已改制分拆出3家公司,分別主打教育電子、視聽電子、通訊科技這3個業務方向。金志江帶領的教育電子陸續做出了複讀機、點讀機等產品,並在後來打響了「小天才」品牌,小天才電話手錶目前已是兒童可穿戴設備領域領頭羊。不管你瞧不瞧得上,其驚人的產品滲透率,說明它已經成功擊中了某些需求。
在段永平的雪球帳號上,曾有球友(即雪球網友)詳解自己為孩子購買手錶的心路歷程,稱自己孩子在發現社區不少小朋友都是用小天才加好友後,回家即表示自己也需要這麼一個。
從微觀上也可見小天才對小霸王的的承襲。稍加比對,不難發現二者在產品細節上的一些相似之處。它們都針對兒童市場,品牌名的結構也相似。段永平曾表示小霸王這個名字不太好,主要是霸字筆畫太多,難做設計呈現。而小天才在承其優點的情況下,彌補了這一缺失。
小霸王考慮到了家長和孩子的共同需求:光賣遊戲機不行,那就加上個鍵盤,兼具學習功能,這大大提高了家長的購買率。這一理念平移到了2015年推出的小天才電話手錶上:它既滿足了兒童的社交需求,同時更有家長需要的定位及通話功能。
金志江被認為是段永平最低調的門徒。在他接受過的一些採訪中,他也多次提到段永平治理企業的不少理念,比如本分,要清楚能力邊界,不圖快和大。
這和段永平在網易博客及雪球上一直強調的「更健康更長久」,以及他所謂做企業猶如安全開車的說法是同一邏輯。段永平曾說,車子不能開得太快,要保持安全速度,否則等到快要撞牆時,除了撞上去,別無選擇。
陳明永和沈煒同樣屬於不事張揚的企業家,他們都不熱衷於參與營銷戰。儘管OPPO、vivo一直有著來自市場的有關性價比方面的質疑,但他們較少直接回應,這和段永平所講的消費者導向理念也有直接關係。
在外人看來,段永平回國,僅是給弟子們講企業文化這類較虛無的事,但對段永平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直接決定了一家企業到底是能夠成為兩層樓房子還是一幢大廈。
不直接介入一線,不等於置身之外,這可能意味著充分授權。如果我們認同企業文化的極端重要性,那麼秉持段永平經營管理理念的步步高系公司,可說是一直都在段氏掌控之中,所謂大道無形。
段永平曾表示自己「胸無大志」,沒什麼理想,當然他還做了個補充,他說這個「大」,是「好大喜功」的「大」。
表面看,確乎如此。段永平在步步高做了幾年之後就離開了,過起了他更看重的家庭生活。但與此同時,他消化吸收自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又通過兩種形式繼續向前推演,一是他自己在社交網絡的布道,二是其門徒秉持這一理念在相關領域的開枝散葉。
相比小霸王及步步高時期,如今願意去了解段永平一直在推崇什麼的人變多了。他們把段永平說過的話搜羅起來,做成語錄,擴散研討。從做企業到退居幕後成為投資人,段永平的核心思路其實一直沒變,內容也並不複雜。有網友曾在雪球感嘆說,大道講的東西其實都很簡單,但為什麼這條路還是人煙稀少,投機的遠多過投資的,可見知易行難。
段永平網易博客自2017年到現在,只更新了10篇。這曾被某些網友認為是個不再寫的前奏。段永平在雪球上也曾糾結過付費問答形式要不要繼續,2019年10月他發帖說想停下來,並稱投資上的事,自己該說的都說了。但很顯然,他之後又重開了,而且比較活躍。至少目前看,任何人想要直接接觸段永平,理論上講都不是難事。只要你願意,現在就可以登錄雪球,付費向他提個問。
神之為神,核心在於超能力,但有些神則來自信息不對稱。步步高的故事既非神話,段永平亦非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