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劇是受眾最廣的電視題材,武俠世界的一個重要元素就是江湖。
但關於江湖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有人說:江湖是利益的攪拌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背後更直接的表達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這樣的江湖,是現世的江湖,說白了就是我們身處的社會。
而武俠世界中的江湖,更偏離於政府制度管轄之外,是游離於社會規範之外自然行成行為規範的群體關係的總和。
江湖中更流行一句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有在江湖飄泊到疲累的人,想要金盆洗手,然而,退出江湖,談何容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
所謂江湖,即人心。一切皆由心生。俠之小者,濟人困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江湖就是待人接物;江湖就是為人處世;江湖就是生活。能有江湖骨,而無江湖氣。
有人從歷史的煙雲中總結出頗有氣概的江湖:江湖是壯士訣別於寒風凜冽的易水,是霸王折戟英雄末路的烏江。
有人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描繪出江湖的豪氣:江湖是星漢燦爛驚濤拍岸的赤壁,也是草莽遊俠替天行道的水泊。
江湖在詩詞歌賦、文學的演繹下更加多了幾分豪邁:江湖是鐵血丹心悲憤不屈的零丁洋,也是哥七進七出不帶走一片雲彩只留下傳說在人間的西洋。
然而什麼才是我們能夠觸摸到的江湖?
誠如張作霖說過的一番話: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它走去,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人人都希望能置身於武俠世界中的江湖,飲酒高歌,快意恩仇,然而人人又都沉溺於現世的追名逐利中無法脫身。
張作霖的話雖簡單,但中間卻蘊含著很深刻的為人處世之道: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它走去,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也。
有江湖骨但無江湖氣,江湖骨是路見不平一聲吼的豪情,是不為金錢名利所動的義氣,而江湖氣卻又是置身於江湖中久而久之打磨出來的一種世俗氣很重的油滑,多一分油膩,少一分又顯得莽撞。
如何能在薄涼的世界中深情的活著?這是人生當中的一個非常難的題目,不忘初心的人有幾?
在追名逐利的路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名利所帶來的浮華,誰又能守著清貧談富有呢?
又有人說,江湖就是天地,是乾坤,是萬物,是自然,是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
然而正如羅文所唱的一首歌中所言:什麼時候,天地變成江湖,每一步風起雲湧,什麼時候,流淚不如流血,每個人都自稱英雄,什麼是黑白分明,是是非非誰人會懂?怕什麼刀光劍影,將恩怨留在心中………………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傾盡江海裡,贈飲天下人。能有如此胸襟之人,定是豪傑,不然的話,他如何能得到夠天下人飲的那一壺酒?
如郭靖被尊為俠之大者,他亦普經是金刀駙馬,他總是能遇到毫無報酬的去升華他武力值的高人,然而在生活中,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即便和郭靖一樣努力,又如何能遇到這麼多願意給予的高人?放在學校裡學習,老師都不願意將真才實學教給我們,還需要另出錢才能換得他肚子裡的硬貨,這是現實,我們都懂,但我們不能氣餒。
因為這就是我們的江湖,江湖就是人心,江湖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總和,江湖,有時就是我們所處的社會,看似離政治很遠,其實很近。
流淚不如流血,總要拼個你死我活,才能爭出你高我低,武功爭的是招數和內功心法,普通人,爭的是房產存款。
心裡的江湖在書裡,真正的江湖就在我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