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M能讓外部存儲變成內部存儲!

2021-01-08 站長之家

在此之前,Android一直對mirco SD卡之類的外部存儲設備不太待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和系統內部存儲「分得很清」,儼然是庶出和嫡出的區別。今天發布的Android M,將有一個重大改變。

在Android M於預覽版中,可移動存儲已經可以被視為系統內部存儲的一部分,此外還支持U盤的熱插拔,無需任何第三方App輔助。

看到上圖了嗎?簡單來說就是,谷歌給了用戶兩種選擇,比如在格式化SD卡的時候,系統會給你兩種選擇:1、作為常規移動存儲;2、將其格式化並加密成系統內部存儲的一部分。不過,這就意味著,今後這個SD卡只能在這款手機上工作,你可以放心寸一些私人的App以及數據了。

現在來看還只針對SD卡有效。外媒在測試Nexus 5時格式化了一個U盤,還是只能作為移動存儲使用。

當然,系統識別USB存儲的方式倒是變得更加人性化了。用戶連接USB存儲設備之後,系統會顯示接入的USB移動存儲設備,並可通過系統內置的文件管理器來訪問其中內容,通知欄也會彈出快捷操作提醒。

雖然目前第三方廠商的ROM大多已經能提供該功能了,但原生Android還是首次,對於那些原生系統迷們,的確是個好消息。

相關焦點

  • 不要浪費內部存儲空間使用Xposed將Obb文件保留在SD卡上
    以這種格式存儲的數據通常包含音樂,視頻以及其他在安裝APK後下載的大文件。這使APK變得更小,開發人員更易於維護。(想像一下,每次應用程式更新時上傳2 GB的文件!)其他數據文件存儲在內部存儲器中,這不是一個完美的選擇,尤其是對於具有外部SD卡支持的設備的所有者而言。內部存儲即使在很大的時間內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裝滿,因此,使用外部SD卡保留這些obb文件是一個好習慣。
  • Android 6.0新特性,可將Micro-SD卡用作內部存儲
    Android 6.0有不少有趣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把外置SD卡當作設備的內置存儲。如果你的設備存儲空間較低,這個功能會變得非常實用,特別是當你有一張大容量microSD卡時。可如果設備的存儲空間已經不小了,那麼在開啟這個功能時最好先想清楚。當你首次插入SD卡時,系統會詢問你是將其當作外置還是內置存儲。如果選擇前者,那麼它的工作方式和任意外置存儲卡相同。
  • 如何禁用Linux機器上的USB存儲設備
    在現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科技飛速的發展,為了保護數據不被洩漏,我們使用軟體和硬體防火牆來限制外部未經授權的訪問,但是數據洩露也可能發生在內部,為了消除這種可能性,機構會限制和監測訪問網際網路,同時禁用USB存儲設備。
  • 冰箱存儲指南!關於食品存儲,你知道多少?
    一方面是夏天天氣炎熱食物更容易腐敗;另一方面則是食物存儲在冰箱裡,確實非常便利。不過海星注意到,在冰箱的使用過程中,很多朋友都是一股腦的將食材往冰箱裡塞,完全沒有注意到該食物適不適合放入冰箱裡,能放多長時間。其實冰箱並不是保險箱,冰箱存儲,也是有許多講究的。下面是海星為大家整理的冰箱食品存儲指南(資料來源網際網路),如果覺得不錯,就收藏一下吧!
  • 大腦如何存儲信息?
    但大腦是如何在工作記憶中存儲信息的呢?日前,《神經元》期刊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給出了答案: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李澄宇研究組發現,瞬時性神經元,而非持續性神經元,是負責在工作記憶的過程中存儲信息的關鍵組分。換句話說,在當前實驗條件下,大腦更傾向於通過瞬時性編碼的神經機制在工作記憶中存儲信息。
  • 全球存儲市場:美國三大存儲巨頭大幅下滑,僅華為逆勢增長
    近日,權威分析機構IDC公開了一組報告數據,展現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外部存儲市場的情況。其中,Dell EMC份額佔比33.2%,高居第一;NetApp以11%的份額位列第二;HPE(新華三)名列第三,份額9.9%;華為則於2019年首次躋身TOP4之後,繼續穩中求進。
  • 浪潮NF5476M5伺服器 適合雲存儲、視頻存儲等業務需求
    本網12月18日訊 隨著5G、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不斷應用,數據開始爆炸性增長,對伺服器的存儲需求也不斷攀升,在此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在面臨著數位化轉型。那麼銷售額、出貨量、市場份額均為全國第一的浪潮伺服器,在面對企業冷存儲壓力不斷增加的狀況下,是如何滿足冷存儲需求控制存儲成本的呢?
  • 雲存儲是什麼意思?是把文件存儲在網絡裡嗎?
    雲存儲是什麼意思雲存儲是從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擴展和發展而來的一個新概念。它是一種新的網絡存儲技術。它是指通過應用軟體集成網絡中大量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集群應用程式、網絡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系統。
  • 讓存儲極光速影,Orico奧睿科m.2雷速硬碟盒
    這時候迫切需要一款全新的高速讀取的存儲介質,並且體積要小巧便於攜帶,來彌補市場上的空缺,M.2 NVMe極速版硬碟就應運而生。漸漸嶄露頭角的M.2接口的固態硬碟,在價格上比SATA SSD貴不了多少,但讀取和寫入速度卻有大幅度的提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所以也開始成為許多人裝機的首選。
  • 雲原生需要什麼樣的存儲 QingStor這麼說
    雲原生帶來的存儲挑戰在許多人看來,雲原生能改變企業內部開發運維的流程,甚至能改變了一些團隊的組織方式,雲原生有望讓IT進入一個理想化的狀態,所謂IT理想化狀態是指,開發團隊只需關注業務邏輯本身,減少對於運維相關工作的關注,提高開發效率,提高業務創新效率。
  • 騰訊Tendis 正式開源:企業級分布式高性能 KV 存儲資料庫
    IT之家獲悉,Tendis 是騰訊互娛 CROS DBA 團隊 & 騰訊雲資料庫團隊自主設計和研發的分布式高性能 KV 存儲資料庫,兼容 Redis 核心數據結構與接口,可提供大容量、低成本、強持久化的資料庫能力,適用於兼容 Redis 協議、需要大容量且較高訪問性能的溫冷數據存儲場景。Tendis 目前已經被應用到騰訊內、外部大型項目中。
  • 騰訊開源分布式存儲系統 Tendis,可完全兼容 Redis
    近日,騰訊宣布開源一個與 Redis 協議完全兼容的高性能分布式存儲系統 Tendis。
  • 雲存儲與普通存儲方式的優劣對比分析
    很多朋友對雲存儲,並不是很了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雲存儲與普通存儲方式的優劣對比。 其實雲空間,也是和普通的硬碟或者內存卡存儲一樣,有硬體作為載體,存儲你的錄像文件。能存儲內容的多少,根據你選擇購買的空間大小有關。類似於,買多大內存的卡,多少容量的硬碟,一個道理。
  • 聯想個人云存儲這幾大亮點,徹底治癒你的「存儲焦慮症」
    80TB「巨能存」容量,輕鬆實現「存儲自由」聯想個人云存儲X1支持5 Pro盤位,可直接裝載3.5英寸或2.5英寸硬碟,按照3.5英寸硬碟的單盤最高容量16TB來計算,該機的總存儲容量最高可達80TB,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已經綽綽有餘,存放海量超高清影片、無損音樂、全尺寸照片原圖等等都毫無問題,即使是攝影、修圖、視頻博主等專業用戶,這個容量也能輕鬆滿足
  • 如何在iPhone和Android上使用全新的WhatsApp存儲清潔器
    在WhatsApp上共享的所有內容最終會佔用設備上的寶貴空間,同時還包含在應用程式本身可以創建並存儲在雲中的備份中。在存儲空間有限的設備上,管理由WhatsApp存儲的文件已成為至關重要的事情,特別是因為使用該應用程式的次數越多,它在本地驅動器上所需的空間就越大。
  • 韓國實現存儲技術新突破,內存容量翻整整1000倍
    聯合國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李俊希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有望將指甲大小的存儲晶片的存儲容量提高1000倍。鐵電存儲器(FeRAM 或 FRAM)通過極化現象存儲信息,其中電偶極子(如鐵電內部的 N-S 磁場)由外部電場對齊。
  • 好好說說高端存儲
    高端存儲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頭兩年高端存儲還是人們口中「高精尖」技術的代表。轉眼間,已經從人見人愛的"小甜甜"變成了人見人嫌的"牛夫人"。如今,雲、AI、5G這些新興技術已經成為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高端存儲已經成為被人遺忘的東西,再難勾起人們一絲暢聊的欲望。哎,IT人就是喜歡"年輕漂亮"的(新技術)。
  • 分場分區存儲技術的原理及應用介紹
    另外,本文的視頻信號源來自DVI(Digital Video InteRFace)接口,DVI接口輸出的為數字視頻信號,信息量大,一般是先經過外部RAM(Random Array Memory)緩存,然後由處理器對視頻信號進行處理。可用於數字圖像存儲的外部存儲器有很多種,如SRAM,DRAM和SDRAM,它們的容量和速度各不相同。
  • 冷數據熱思考,UCloud新一代歸檔存儲的靈魂八問
    吳斌煒:2020年是5G元年,2020年之後的數據增長量很大,其中大部分是冷數據,對於容量性存儲的需求自然會越來越明顯。據IDC的預測,全球年新增數據量到2025年將達175ZB,真正能存儲下來的數據僅有15ZB左右,流失率超過91%。在目前企業數據的冰山模型裡,80%的數據量來源於冷數據。可見,這部分海量的冷數據,有著非常大的數據存儲市場潛力可挖。
  • 一文看懂:NAS網絡存儲與SAN、DAS的區別
    這個月,筆者寫了幾篇管與NAS網絡存儲的文章,也受到很多反饋,其中不少人對NAS網絡存儲與SAN、DAS之間的區別不甚了解,所以今天新開一篇,為大家解讀NAS網絡存儲與SAN、DAS之間的異同。NAS網絡存儲、SAN和DAS三組詞可以說是失之毫釐,謬以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