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最高氣溫1℃,最低-6℃,西風3-4級。
12月7日,滄州渤海灣區域迎來了大雪的節氣,也迎來了入冬以來最寒冷的一天。
空曠的田野裡飄揚著鮮紅的黨旗、張貼著醒目的標語、湧動著一百多名頭戴紅色和藍色頭盔的的身影,給冬日沉寂的田野帶來了一絲生機和活力。
亮劍渤海灣,鐵軍治冰舞!這是滄州供電公司輸電鐵軍,在北起南大港南至海興縣,長達100多公裡的陣地上,發起的一場史無前例的輸電線路防舞動治理攻堅保衛戰。
鐵軍備戰,治理冰舞
排兵布陣一張圖,防治妙計記心頭。220千伏渤常Ⅰ、Ⅱ線防舞動治理工作的衛星圖板是現場指控部一排工作圖板中最大的一塊,也是根據任務不同可隨時更換的一塊,圖板上標明了各小組的施工地點、任務目標等內容,堪比軍用作戰地圖。
其實,早在接到防風舞治理的任務後,輸電鐵軍在王彪的主持下先後召開了12次備戰會議,就物資準備、人員分組、任務分解等具體環節和步驟進行了反覆推敲、細化,並配合運檢部制定了《輸電線路防舞動治理專項工作方案》、《運維保障方案》等詳細的「作戰計劃」,並制印成電子版文件下發給所有人員,使之熟記於心,落實於行。
大家都記得,僅就跨越鹽池、蝦池、低壓線路等基塔線段就進行過3次以上的現場勘查,掌握了詳實可靠的一線數據,為順利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還有一副隱形的「作戰圖」:保電線路圖,而這張圖在輸電鐵軍心中的地位是同等清晰、同等重要的。
鐵軍出擊,戮力同心
兵分兩路出渤海,誓將線路換新顏。「報告李春曉同志,現場工作準備完畢,是否開工,請指示!」隨著現場負責人王偉洪亮的聲音,一天的工作開始了,各個小組、130餘人的施工隊伍各奔工作區域,上塔、架梯、更換絕緣棒……
線上、地面牽引繩往返運動、所有人員動作嫻熟、配合密切,婉如一架擺放在大地上的巨型織布機,在編織最美的那幅圖案。
「這次戰役,我們要的是三個最:最高的效率,最高的質量,最好的效果!」從王彪斬釘截鐵的話語中,我們感受到了鐵軍力量的巨大。
「主力軍」爭分奪秒施工,而執行「策應」任務的保電小組也不輕鬆。根據保電小組趙威提供的數據顯示:監控中心每30分鐘輪巡一次;日均出動保電人員15名,車輛3輛,屬地保電人員5名,對2處異物源進行壓蓋,對5處施工點進行盯守,保障線路安全穩定運行。兩路人馬同心共力、同向而行,強有力的推進了防舞動治理工作的進程。
鐵軍精神,使命必達
全力付出幹到底,不達目標誓不休。「林小跑」這是大家送給林曉東的暱稱。工作現場的林曉東在大家眼中基本都是在小跑,有時甚至是邊跑邊打電話。
作為現場協調負責人,林曉東每天早晨5點多起床、晚上11點多睡覺,天天奔波在各基塔之間要跑200多公裡的路,大到備料領料、車輛協調,小到扳手螺絲都要考慮到位,僅接打電話就多達300餘個,10000毫安的充電寶要用兩個。
有人說,自進入現場後林曉東一直在拼命。
扳手開口大小不合適、螺絲鏽蝕擰不動……施工現場,隨時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阻力,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各小組負責人都會積極應對,想方設法儘快解決,以確保當日工作計劃的完成。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著,而每一名輸電鐵軍戰士都在用默默無聞的言行積極踐行著「使命必達」的豪邁誓言。
鐵軍黨建,再創輝煌
黨旗初心映日月,奮力逐夢新時代。
「每次看到飄揚的黨旗,心裡都會被那紅色所振奮,勁頭一下子就來了」輸電運檢室的李揚書記無意中聽到徐洪福講的一句話,便記在心裡,每每在關鍵時刻就用來鼓勵大家。
王連香是小組負責人,可他比誰都忙,在布置任務、組織開展工作的同時,還插標誌旗、測量尺寸,幫著拉繩子、裝工具……看到什麼就幹什麼,能多幹就多幹,這種先鋒意識、先鋒行動,影響帶動了一片。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僅是懸掛條幅標語,更是發動每一名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
我們看到,在不同的崗位上,楊名楊、高福振、王雙慶、鄭新偉、李強、王洪星、魏漢峰、劉鶴松、陳建文、孟海河、孫波振、李雲利等輸電鐵軍的黨員骨幹們顧不上乾裂的嘴唇,家中的妻兒,都自覺將黨性和責任化為在崗位上逐夢新時代的一言一行,續寫了輝煌,書寫了新一代的鐵軍形象和鐵軍精神。
策劃:李傑海 王彪 李揚 劉盼盼
供稿:輸電運檢室
圖片審核:袁倉立
編輯:王斌 王蒙 張超 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