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凡夫,凡夫的定義就是他的心具足貪嗔痴慢疑,就是妄想雜念紛飛,這是凡夫的特質,如果不是這樣,不會出生到娑婆世界這個人間來。
因為禪定修成會出生在「色界天」,更深的禪定就出生在「無色界天」;而我們都是貪嗔痴很熾盛、很深重的,才會在這個娑婆的人間界,從出生一歲就開始修行到一百歲,貪嗔痴都沒有改變,妄想雜念也依然如故。
所以要曉得我們是「三福無份」,連世間的福都沒有份了,何況出世間的戒福、行福,更談不上。
我們就是以貪嗔痴、妄想雜念的心去念佛,念念之中,雖有妄想雜念,但是不障礙往生,因為平時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舍,臨終時阿彌陀佛會來迎接。
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佛?是光明攝取的佛,是臨終來迎的佛,是眾生念佛必定往生的佛。
所以我們是一方面念佛,一方面雜念;一方面雜念,又一方面念佛,都是這樣。
當然,為了讓自己念佛更加安詳寂靜,所以用「十念計數」,用十念計數,大家應該都做得到,如果做不到,可以用「三念、三念、四念」(三三四)分段計數,這樣,大家應該都做得到。
因為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計數,自然會比較攝心專 (注;心比較收攝,心就比較平靜、比較清靜。)
儘管如此,還是有微細的妄想雜念,並不是運用這種方法,一念佛就沒有妄想雜念了。
所以我們要「信」,信什麼?
信只用我們這種雜亂的心去念佛就必定往生,不是信我們一定要念到工夫上的一心不亂,或是工夫成片、夢寐一如,才能夠往生,不是信這樣。
所以我們是信只要我們以凡夫心去念佛,必定往生。
「願」是願什麼?
「願」是隨順彌陀的呼喚,彌陀說你要「欲生我國」,所以我們就「願生彼國」。
那「行」是行什麼?
就是專念這一句名號,不雜修雜行,這個心不隨便地讓人家影響,不會人家說禪宗好、境界高,就學禪去了;人家說密宗殊勝、感應多, 就學l密宗去了,不是這樣!而是像善導大師所說;一向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正定之業。
所以願往生極樂世界念佛人,只要今天念,明天念,今年念,明年念,一直念一輩不改變,這叫一向專念,臨終阿彌陀佛必定來迎,命終當下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