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縣在全面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成立企業防控組,統籌抓好企業復產復工。截止2月27日,全縣復工復產企業已達64家,規模以上企業復工達到42家,復工人數9158人,規模以上復工率達到60%。
臺資企業連雲港光鼎電子有限公司是縣經濟開發區第一家規模以上復產企業,2月27日是企業復工的第四天,工人們經過消毒、量體溫、更換口罩、穿上防靜電服後進入生產車間,加緊生產中興企業5G通訊設備的配件。當天,30%的生產線已投入運行。「我們是接到國家工信部要求復工的,為了能夠復工,前期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園區對我們也進行了現場指導,幫助企業購買了15000隻口罩,對車間、員工宿舍、食堂、辦公室等場所進行消毒。」該公司負責人賀井威說。
目前,開發區已有光鼎電子、潤普食品、銀得隆木業、利偉電子、珀然鍛造等30多家企業復工復產,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達100%,這得益於園區管委會的傾情服務,全力幫助企業解難題。園區第一時間成立了復工復產防疫防控指導組,全面開展「地毯式」大排查,指導企業制定科學規範的復工復產方案,周密制定復工復產的工作規範、工作流程和應急預案,嚴把人員關,用好本地工,嚴控外地工;幫助企業購買防控防護物資,訂購20萬隻防護口罩用於企業復工復產,所有申請復產的企業都已發放到位;同時保障防疫防控期間企業留守人員的正常生活,每日堅持上門訪問,為他們測量體溫,宣講個人防護知識,提供防疫健康服務包,了解生活需求,幫助購買油、米、菜等生活必需品。
與此同時,縣現代農業示範區22家食用菌企業也是開足馬力,工廠化生產的雙孢菇、杏鮑菇、白蘑菇、金針菇等各類鮮菇每天600多噸供應全國多個省市,部分產品還直供湖北超市。疫情發生後,園區管委會對企業實行清單式管理,指導企業建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統籌做好疫情的應對和風險防控等工作,還幫助企業落實專項運輸車輛,較好地保障了各地市場的「菜籃子」供應。
為確保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兩不誤,我縣結合企業實際,因企施策,嚴格落實企業復工審核程序,嚴格執行「八個一律」、「八個到位」復工條件標準,實施鎮、園區和縣兩級審核程序,復工企業提出復工審報,經所屬鎮、園區初核後,報縣領導小組組織相關部門覆核同意方可復工,達不到復工要求條件、未經審核的企業,堅決不準擅自復工。
針對已復工企業,我縣強化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保障好疫情防控所必需的物資、場所、人員和經費,要求企業加強重點人員摸排登記,實施預防性隔離觀察,落實進廠體溫測量、分餐制、每日兩次消毒等多種防控措施。
「企業復產復工後,最大的問題就是把企業職工來企與後續工作管理好,企業復工才是防控真正的開始。」縣經濟開發區督查科科長曹竹君說。為此,我縣相關部門督促各鎮、園區開展企業到灌返灌職工健康狀況在線申報,推進返灌人員「點對點」精細管理,確保返灌人員返回前有計劃、有通知,進入灌南卡口時專車接回送到集中觀察處所,並進行14天觀察。同時,建立聯絡員制度,每個企業都設有聯絡員對重點聯絡企業復工後防疫防控措施落實進行督查,要求企業實施錯峰復工、部分復工、分組上班等措施,減少人員集聚程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