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深度體驗

2020-12-14 數碼靈靈靈

測評概述:這篇文章會儘量減少非必要的開箱曬圖,重點分享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這款產品的使用體驗,回答以下問題:

對星特朗SCTW-80的總體評價,便攜性如何?安裝調試方便嗎,紅點尋星與光學尋星哪個更好用?放大倍數、清晰度怎麼樣,非球目鏡效果如何,看月亮夠用嗎?攜帶組裝體驗

本來想等3月8日(農曆二月十五)之夜,帶著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出去好好拍拍夜景看看星空,一查天氣發現周日以後連續幾天有雨,所以只能打亂計劃,提前出行。

家裡目前已經有星特朗天文望遠鏡130DX ,那個採用牛反式設計,望遠鏡口徑130mm,長度接近1m,並且搭載了EQ2高承載赤道儀,專業是夠專業,但毛重量超過10kg,而且體積碩大帶出去非常必須開車才行,多少有點不方便。相比之下,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為折射式設計,口徑儘管小了一點,只有80mm,但自帶兩個小收納包,攜帶重量只有4kg,頓時感覺出行輕鬆了許多。

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共三個收納袋,一個三腳架收納袋、一個主鏡收納袋還有一個鏡頭收納袋。灰紋防水面料,上面有CELESTRON星特朗的英文標準,整體還不錯。

而三腳架也是兩段式打開的不鏽鋼管三腳架,中間有放鏡頭的三角附件盤,通過卡扣與三腳架扣合,既能增強三腳架的穩定性,又能方便放置目鏡、鏡頭蓋等等。

安裝過程就不詳細說了,實際上和把相機通過快拆板架在三腳架上一樣簡單。因為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三腳架自帶的是結構相對簡單的經緯儀,而不是赤道儀;赤道儀有懸重錘,在架設主鏡的過程中需要調平衡,相對來說複雜不少;但經緯儀的話就是完全沒有這些步驟,在使用中也不存在找北極星對極軸一說。

當然經緯儀在實際使用中用來登高遠眺、遠距離看野生動物等是沒問題的,但對於看星星等運動的天體來說操控體驗還是稍微差一點,因為鎖緊過程中會導致輕微的鏡頭位移,輕微影響對準精度。

從用材來看,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在關鍵部位沒有偷工減料,比如主鏡的鳩尾板、三腳架、經緯儀、主鏡鏡筒、調校旋鈕及內部軌道等都是金屬件。這些關鍵影響望遠鏡使用壽命的部件都是做工很紮實。

雙螺絲鎖緊,增加連接穩定性,當然如果觀察星空,實際上完全可以不接正向天頂鏡直接把目鏡安裝在主鏡上使用:

目鏡的接口都是金屬的:

而鏡頭的遮光罩、尋星鏡、附件盤都是工程塑料的,相對來說更輕質,主要是為了減輕攜帶重量,也無可厚非(特別提醒:此處漏拍了最前面帶標準孔徑的鏡頭蓋,那個也是有用的,可以安裝濾鏡)。

下面是拔下遮光罩後鏡頭鏡片的特寫,光學玻璃材質上面有淡藍綠色的增透膜層:

而配件也比較給力:自帶正向天頂鏡1個、非球面目鏡23mm、10mm的各一個。也就是能實現兩個倍率的觀察:

此外產品還自帶手機支架和目鏡延長轉接環,這些都是很貼心的配件,實際使用中用處大大。

調試尋星體驗

天文望遠鏡由於放大倍數較高,所以在使用時需要通過校準尋星鏡來鎖定目標,以方便用小視角的主鏡來觀察。一般都是在距離望遠鏡500米以外找一個清晰地目標先在主鏡中把目標放到中心。我在實際上是找了一個2公裡之外的小區名的「區「字中心作為了參考點。

調節好以後固定經緯儀,然後在通過安裝調節尋星鏡,使得被觀察的參照目標「區「位於尋星鏡的中心。

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自帶的是星特朗經典的紅點尋星鏡系統,這個系統前面有一個調節左右的旋鈕、尾部有一個調節上下的旋鈕,中間段是光學開關,打開以後尋星鏡中心就會有一個紅色的雷射光斑:

調節的目的就是不移動主鏡,把尋星鏡的中心對準之前的參考「區「字,這樣的話就能實現尋星鏡指哪裡,主鏡同方向觀察哪裡。

對於玩天文望遠鏡的人,普遍有一種錯誤認識,那就是認為紅點尋星鏡沒有後來興起的光學尋星鏡方便。理由主要是是:一是紅點尋星的鏡片上的紅色光斑會影響極暗星的尋星,二是紅點尋星不帶放大倍數,查找小目標不易。那麼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子嗎?

我手中的星特朗天文望遠鏡130DX恰好自帶的是升級的30*6的光學尋星鏡,放大倍數是6倍,支持調焦和十字架旋轉,從實際調試和觀測來看,個人反而覺得紅點尋星更好用,因為其紅點亮度可調節,並且是透明的。

當然如果是搭配觀測深空的高倍率天文望遠鏡,可能光學尋星鏡會自帶6倍放大倍數會更有優勢,但對於口徑80mm,焦距500mm,搭載目鏡23mm、10mm的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本身放大倍數分別是21.7倍、50倍樣的放大倍數看看月亮、土星環、木星條紋、火星極冠還行,受口徑限制,更遠的星星哪怕是搭配更短焦距的目鏡基本也是不可用的。

成像體驗

作為一名望遠鏡愛好者,個人感覺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的儘管是入門級的天文望遠鏡,但附送的目鏡不錯,兩枚都是非球面目鏡(金色圈),比我手中星特朗天文望遠鏡130DX的標配PL目鏡要好不少。

這二者的區別不僅僅在產品做工細節上,更在與視角上非球面鏡可達60度視角。下面是同樣是10mm目鏡,對準2.5公裡外建築目標手機拍攝的畫面:下圖左下角是10mmPL目鏡,只能看到2個窗戶;右下角是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的10mm的非球面鏡拍攝的圖片,同樣放大倍率,可以拍攝到近6個窗戶,視角範圍幾近大了一倍。

用10mm非球面目鏡(即放大50倍)的情況下,觀測採用35mm定焦拍攝畫面中的小黃圈標註的2.5公裡外的店鋪:

我們可以看到完全能看清店鋪的名詞和有無人員出入。不過由於天文望遠鏡的校準更在意清晰度,而不是畸變校準,所以像場畸變比較大一點。

3月7日下午是日月同輝,夕陽尚未西下,月亮已經早早掛在天空,而我手中除了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的23mm、10mm的非球面目鏡,還有一個自己保存的星特朗4mm的非球面目鏡,直徑通用為34mm, 所以就拿來拍月亮做了對比:

下面是10mm非球面目鏡與4mm非球面目鏡結構對比,4mm目鏡的視角62°,做工感覺更好一點。

這樣一來,我用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就獲得了光學放大分別是21.7、50、125倍的月亮成像(由於手機支架角度換鏡頭時懂了,最後一張圖手機旋轉90度拍攝的)。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50倍看月亮是剛剛好,125倍看月亮實際上只能看到三分之一的區域,細節當大以後更清晰,環形山有立體感。下圖從左到右依次是23mm目鏡、10mm目鏡、4mm目鏡拍攝圖:

再來張特寫,下面這張圖就是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50倍看月亮的極限, 不過這樣的圖片估計用1億像素手機是拍不出來的。

125倍的圖也再來看一下:(買一個星特朗4mm非球面目鏡可以實現)

另外在太陽落山後,天色漸暗時,一行幾人看到對面山上預估5公裡以外有一個閃爍的光點,大家都好奇是山林著火了還是有晚上施工的工程,這種用10倍雙筒望遠鏡看不清的目標,用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50倍就能完美解決:

從鏡頭中看到應該是有農民在耕地裡偷偷燒秸稈:

總結

總之,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這款望遠鏡除了三腳架和經緯儀略顯低端,其他配置都還不錯。80mm口徑、500mm焦距,配合自帶的23mm、10mm目鏡上可輕鬆看月亮環形山,下可超遠距離觀察;而且目鏡為非球面鏡,視角比普通目鏡大一倍,紅點尋星鏡實際使用體驗也不比光學尋星鏡差。自身可以實現21.7倍、50倍放大,如果自己選購配件,放大125倍一樣清晰可用,這樣的表現完全夠學生黨或者天文愛好者入門使用,而且重重量4kg,也非常輕便,上山看野生動物也能輕鬆背在肩上,屬於性價比比較高的一款產品。

相關焦點

  • 開啟星空探索:星特朗天文望遠鏡體驗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溫柔v風暴為了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具備一定的天文學知識對小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而培養天文學愛好的最好手段,就是觀星了,浩瀚的星空可以帶給他無限遐想,而要想觀測星星就必須要有一個天文望遠鏡,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展示一款適合初學者使用的入門級的 天文望遠鏡——星特朗SCTW
  • 小米眾籌上架星特朗天文望遠鏡:極限倍率達250倍
    10月29日消息,小米眾籌第431期產品揭曉,它就是星特朗天文望遠鏡,極限倍率達到了250倍,眾籌價369元。這款星特朗天文望遠鏡型號為「SCTW-70」,標配了不鏽鋼三腳架,極簡組裝,為方便大家出行,還配了一個高檔防水布主鏡包。
  • 軍工品質,星特朗雙筒望遠鏡高倍率夠清晰,僅這顏值就愛了
    不同倍數不同口徑的望遠鏡產品針對的應用場景效果也並不一樣。最近,小米有品上架了一款星特朗雙筒望遠鏡,這款產品的規格是8X30,適用於大部分的應用場景,觀鳥,星空,陽臺觀景都沒有太大壓力。我們知道,此前,小米有品就上架過多款天文望遠鏡,效果還不錯,深受用戶的喜愛,而此次的星特朗雙筒望遠鏡相對於天文望遠鏡來說更容易攜帶,旅途外出常備也無壓力。
  • 星特朗經典高清雙筒望遠鏡真的「很香」!
    很多人對望遠鏡並不陌生,不管是大型賽事,還是戶外徒步旅遊,亦或是觀鳥觀星、陽臺觀景,都能看到不同款式望遠鏡的身影。當然價格上也是千差萬別,其主要原因是不同場景下對望遠鏡的體積、重量、倍數的要求都不盡相同。
  • 看清更遠的世界:星特朗SCST-830望遠鏡
    人眼視力受基因及透視規律所限,如果想看清遠處的事物,必須得藉助光學儀器,望遠鏡應運而生。比如下圖這種直線距離約5公裡左右的遠山上的坐佛,必須藉助望遠鏡才能發現。目前,望遠鏡主要包括:單筒、雙筒、天文等3大基本類別,而雙筒望遠鏡按照內部稜鏡的結構,又可以分為保羅、屋脊兩種形式。
  • 手機真的可以替代望遠鏡?你想多了,看看星特朗經典雙筒望遠鏡吧
    本期內容,我們不聊手機了,我們就聊聊小米有品新上架的星特朗經典高清雙筒望遠鏡。畢竟,無論手機長焦怎麼提升,都沒有望遠鏡可靠。星特朗經典高清雙筒望遠鏡,近期剛剛在小米有品上線,售價是249元,復古軍款、高清倍率、金屬機身,就是它身上的一些主要特點。這款望遠鏡,支持8倍放大功率和30mm物鏡口徑,可以提供遠景清晰的最優體驗。
  • 清晰成像,貼身便攜,星特朗望遠鏡給你一雙千裡眼
    外觀設計:極簡主義,硬朗幹練第一次看到星特朗單筒望遠鏡的時候小編就愛上了,它的筒身採用了極具幾何感的設計風格,不同於一些簡單的直筒設計星特朗單筒望遠鏡增加了許多稜角線條,寥寥數筆就把整個望遠鏡的外形勾勒了出來,表達了一種「突破重圍,拒絕捆綁」的理念,這種設計概念也受到年輕群體的追捧。此外整體的筒身採用了磨砂的質地,不僅僅看起來賞心悅目而且手感也是非常的綿密。
  • 小米有品軍款復古,看千米風吹草動,星特朗經典雙筒望遠鏡評測
    當然,斷橋上的望遠鏡屬於大倍率軍用觀察級別,價格或攜帶對於旅遊觀景都不划算,看看花花草草,還不如剛入手的這臺星特朗經典高清雙筒望遠鏡來的經濟和方便。外觀星特朗經典高清雙筒望遠鏡在小米有品上的售價二百多,設計風格復古軍款,金屬機身,屬於小型高清系列,產品最長不過164mm,平時可放在相機包的角落裡,具有很好的便攜性。
  • 小米有品星特朗雙筒望遠鏡評測:249塊錢圓了我兒時夢想
    可是當我真正坐在山坡上的時候,羊群移動地非常快,不一會領頭羊就看不清了,當時我特別想要一個望遠鏡。時隔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拿到了第一隻屬於自己的望遠鏡,這就是小米有品的星特朗雙筒望遠鏡。雖然現在已經不會再放羊了,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圓了我兒時的夢想。這款星特朗雙筒望遠鏡比想像中要小,拿在手上感覺有一定分量。
  • 天文大師:來自美國的天文攝影師——Chad Leader
    為了讓我們的用戶們更多的接觸到海內外的各位天文大師,了解天文大師們的故事,學習他們成功的經驗。 小編決定,每周採訪一位國際天文大師,給大家帶來「新鮮滾燙」的採訪稿。
  • 天文大師(第三十八期):來自美國的天文攝影師——Anis Abdul
    1.廣域攝影:望遠鏡:Takahashi FSQ106ED 望遠鏡赤道儀:Astrophysics AP900GTO赤道儀主相機:ASI1600MM、QHY814A、FLI8300借用木星的其中一個衛星,我先給望遠鏡調了個光軸。拍攝軟體使用的是FireCapture,增益設置得比較低,為275。Fps大概能達到40左右,直方圖約為80%,8bit模式,圖像保存格式為RAW SER視頻格式。整個拍攝過程中,我儘量保持最佳的合焦狀態,單個視頻的長度通常在150到180s之間。
  • 號外,號外,ASI相機攝影作品榮登格林尼治天文攝影大賽
    由格林尼治天文臺舉辦,一年一度的天文攝影大賽於上周落下帷幕,並由專業評委評選出年度最佳天文攝影作品,其中不乏由ASI相機拍攝的絕美佳作。今天我們對這些作品做了一些整理,下面一起來大飽眼福吧!
  • 南京博冠光電儀器有限公司天文望遠鏡(天王折射80/500可攜式)不合格
    【每日科技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 據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2020年第三季度,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望遠鏡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了2批次樣品,經檢驗,有1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
  • 國內十大頂尖高中的天文社,水平堪比大學天文專業的學生
    最初,對天文有著狂熱興趣的幾個高中生組建了這個社團,同時也給了好奇於宇宙之浩瀚,感嘆於星空之美麗的同學一個交流的平臺。北京四中擁有一個天文臺與天文望遠鏡,是天文社的成員觀測浩瀚宇宙的途徑。此外,成員們還會定期去光汙染較少的郊外,用肉眼和望遠鏡欣賞浩瀚的星空。當然,學校的天文臺開放日為天文社成員、也為同學們打造了科學普及活動的平臺。
  • 有品上架復古雙筒望遠鏡,8倍放大倍率,30mm物鏡,看風景利器!
    (以下簡稱星特朗雙筒望遠鏡),一起來看看通過TA能讓我們看得有多遠?握持部分,星特朗雙筒望遠鏡採用了1.4mm黑色環保荔紋護皮,讓把握之間享受到舒適柔和的觸感,而獨有的紋路也帶來更穩的握持。(註:如果雙眼視力基本一致,無需調節屈光度)當雙筒望遠鏡已經根據我們的視力情況調節好屈光度之後,我們還需要通過中間的調焦輪將聚焦到任意目標就完成了所有設置,這樣我們就可以愉快的使用星特朗雙筒望遠鏡觀看遠處的景物了。那麼實際觀看效果如何呢?來看看我用手機透過星特朗雙筒望遠鏡所拍攝的景物。
  • 小米雙筒望遠鏡:金屬復古造型,能放大8倍,還可以近視調節
    其實,我個人覺得很簡單,不就是一臺望遠鏡就可以解決嗎?所以今天我要給大家評測的就是星特朗雙筒望遠鏡,來試試普通的手機搭配雙筒望遠鏡的拍照效果。測試之前,先讓星特朗雙筒望遠鏡簡單開個箱,可以看到,該望遠鏡內部採用了厚實的泡沫包裹,應該可以防止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意外碰撞。下圖就是全家福了,除了星特朗雙筒望遠鏡以外,還包括了絨布包,肩帶,擦鏡布,使用說明書等等。
  • 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被評為日本天文遺產
    從6米望遠鏡到45米望遠鏡,再到ALMA望遠鏡(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其研究成果代代相傳,為射電天文學的飛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20年9月14日,日本天文學會向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贈予了日本天文遺產證書和銘牌。室內舉行的贈予儀式結束後,學會在6米毫米波望遠鏡的前面拍攝了紀念照片。紀念銘牌將於近期設立在6米毫米波望遠鏡的周圍。在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前拍攝的紀念照片。
  • 中國天文望遠鏡重大成果!銀河系比你想像的更大!
    8月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在北京舉行了郭守敬天文望遠鏡一期巡天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宣布為期5年的一期光譜巡天觀測已圓滿完成。LAMOST望遠鏡(圖源science)等等,這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郭守敬天文望遠鏡是什麼神器?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 說說那些奇形怪狀的天文望遠鏡:FAST是最大的嗎?
    它就是近期最耀眼的天文工程明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雖然英文簡稱「FAST(快)」,整個項目可是慢工出細活:1. 1994年選址,2011年開工——搞定鍋臺:——天文望遠鏡快速分類法世界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當之無愧。然而,去掉前綴,它是不是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呢?如果你上網搜索一下,可能會發現,這個百科說:最大的在西班牙,直徑10米。那個媒體說,最大的在智利,正在建,直徑39米。還有的說,最大的在俄羅斯,直徑576米。
  • 天文大師第三十九期來自巴西的天文攝影師Carlos AlbertoPalhares
    為了讓我們的用戶們更多的接觸到海內外的各位天文大師,了解天文大師們的故事,學習他們成功的經驗。ZWO小編(www.zwoasi.com)決定,每周採訪一位國際天文大師,給大家帶來「新鮮滾燙」的採訪稿。星特朗CG5 GT赤道儀,C8 SCT OTA鏡筒,ZWO的ASI290MC相機,無畸變目鏡以及UV IR Cut濾鏡。除了這些,還有一個佳能T1i相機,加0.63x減焦器,用於深空攝影。Q4:對於行星攝影,你推薦什麼樣的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