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徑406毫米,20米長炮管,當年美國怕日本打到本土建造的巨炮

2021-01-08 騰訊網

在太平洋戰爭之前,美國就開始加強在西海岸的海防工事。湯斯利炮臺就是其中之一,該炮臺於1938年動工,1940年完工,裝備有一門M1919 16寸(406毫米)岸防炮。該型火炮主要用來保衛美國重要的港口設施,可以以每分鐘2發的速度發射重達1060公斤的穿甲炮彈,炮彈出膛速度超過850米每秒,射程長達42公裡,能夠輕易地擊穿戰列艦的主裝甲。

而湯斯利炮臺是整個美國方斯頓堡海防堡壘的一部份,曾是舊金山西南角的一個海港防禦設施,位於默塞德湖西側的天際線大道上,這座堡壘由許多座炮臺組成,名稱來自於舊金山地區知名的美國陸軍少將弗雷德裡克·方斯頓。這座堡壘建造在太平洋沿岸的海岬上,下方為大洋灣,地形十分的陡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23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導致大量美國海軍戰艦及戰鬥巡洋艦的建造計劃被取消。美國陸軍海防炮兵軍團取得部分原本為這些船艦所準備的大炮,用以在重要口岸抵禦敵方的海上襲擊。

當艦炮和岸防炮對轟時,往往岸防炮得勝的次數更多。在一戰中有名的登陸戰役,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英國皇家海軍和法國海軍出動了包括伊莉莎白女王號在內的18艘大型無畏艦,意圖摧毀土耳其的海防工事,並登陸土耳其。於是這支擁有300多門大中型火炮的龐大艦隊和土耳其的僅僅22座,最大口徑為240毫米的舊式克虜伯火炮工事群開展了對轟(類似於清軍後期的海防工事)。

達達尼爾海峽戰役

儘管這些岸防炮早已過時,且全部由人力操作、發射速度極慢,但是卻能和龐大的英法聯軍打個有來有回。從上午戰到下午,英法海軍竟然一直沒能將土耳其的岸防火炮壓制住,還有四艘艦船被岸防炮近距離命中,四艘艦觸發了水雷,最終丟下3艘沉沒的艦船後,英法艦隊灰溜溜地撤出了戰鬥,導致了登陸作戰的失敗。

而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航母艦載機已經取代了傳統的火炮成為了海戰中最主要的攻擊手段,艦載機的攻擊半徑遠大於岸防炮的射程。這樣海上艦隊和岸防工事之間的作戰效能發生了改變。

被自家生產火炮擊沉的"呂布歇爾"號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乎沒有大型軍艦被岸防炮所擊沉。除了倒黴的德國重型巡洋艦呂布歇爾號,該艦在進行一次攻擊挪威的任務時,因為輕敵冒進在近距離被一發280毫米的岸防炮彈擊中,造成了致命傷,隨後又被兩發挪威岸防部隊的魚雷"補刀",沉沒於挪威的奧斯陸峽灣內,不過恰巧的是擊沉布呂歇爾號的岸防炮,正是當年德國人生產的克虜伯火炮。

在諾曼第登陸中,盟軍飛機在登陸當天對諾曼第地區進行了猛烈的轟炸,破壞了大量的岸防工事,使得英美艦隊的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能夠開到海岸邊為陸軍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與一戰期間爆發的那場登陸戰相比,過程與結果可謂完全不同。

諾曼第登陸盟軍的火力準備

除了在中途島戰役中,一支日軍的偏師象徵性佔領了美國無人防守的阿留申群島中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以外,日軍再也沒有摸上過美國的本土,更別提登陸美國西海岸了。

於是除了一門用於防空的M1 90毫米炮在1953至1957年冷戰期間持續服役外,其他的艦炮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不久就拆除了。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艦隊的強大,無需擔憂岸防安全,另一方面也標誌著巨艦大炮、海戰依靠艦炮的時代結束了。

所以,美國的這些巨型的406巨炮可謂生不逢時,生在了海軍強大的美國,同時也生在了航母取代戰列艦的時代,可以說是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相關焦點

  • 擔心被日本打上本土,美軍建造20米巨炮,一發可摧毀戰列艦
    圖為美國岸防工事在二戰期間,幾乎每個擁有海岸線的國家為了防禦可能發生的外國入侵,都建造了相應的海防工事,這些工事大部分都是多門巨炮組成的炮臺,例如佔據了整個西歐的德國,為了防止盟軍登陸法國,在整個法國到德國的海岸線上修建了大西洋防線,而擁有東西海岸的美國
  • 二戰時戰列艦的406毫米主炮炮管是如何造出來的?
    李三萬 摘要:二戰時候,各海軍強國的頭號主力艦戰列艦,都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主炮口徑達到了16英寸,也就是406毫米。那麼,這麼粗的炮管是怎樣造出來的?
  • 為何只有130毫米口徑以上的炮彈才能打到40公裡以上?
    仔細研究各種現役炮彈的最大射程就會發現,幾乎只有130毫米和以上口徑的炮彈,極限射程才能打到40公裡以上。論炮口初速,130毫米口徑的普通加農炮,炮口初速基本在900米每秒,可以直接射擊35公裡到40公裡之外的目標。
  • 二戰重武器之最:32米巨炮史上最長,270米戰列艦比大和號還長!
    二戰重武器之最:32米巨炮史上最長,270米戰列艦比大和號還長! 克虜伯兵工廠於1942年初,終於製成了這門超重型巨炮,它被用克虜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綴名命名,炮管長達32米,口徑高達800mm,火炮在戰鬥狀態的全長達53米,高12米,全重1488噸。
  • 好奇心:華盛頓號7分鐘75發406毫米炮彈,在戰列艦中是什麼水平
    【話說軍世】在火炮系列戰艦中,戰列艦艦的實力是最高的存在,而在戰列艦中,主炮的火力,裝甲的防禦能力和航速都是其戰鬥力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其中主炮的口徑,以及主炮的射速都是影響火力的重要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華盛頓號戰列艦「一挑三」暴打了日本三艘戰艦,其主炮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射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戰列艦(Battleship),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攻擊與厚重裝甲防護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具有極強的單艦攻擊力和防護力。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長期佔據海權國家主力艦霸主地位。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
  • 現代軍艦:火炮口徑是76-130毫米,為何不發展更大口徑的艦炮?
    尤其是一戰時期和二戰時期,各大軍事強國先後誕生了大量的巡洋艦和戰列艦,尤其是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主炮口徑是460毫米,整個炮塔重量達到2700多噸,都趕上當時一艘驅逐艦的重量了,一枚炮彈就有一噸半重,火炮射程40千米。美軍的依阿華級戰列艦,甚至裝備了406毫米的50倍口徑主炮。
  • 1350噸巨炮一發擊穿十米厚混泥土,引爆彈藥庫,堡壘被整個掀翻
    克虜伯工廠一角到此,元首金口一開「炮~要~大」,巨炮的設計建造自然就被提上了日程。1937年,克虜伯公司正式開始了「巨炮」的研製工作。德軍對古斯塔夫巨炮的性能要求因此,最終它長達47.3米 配備長達32.5米的超長炮管,寬7.1米,高度更是達到11.6米,其最終體重達到了1350噸,可將7噸重的炮彈投射到37公裡甚至更遠,口徑也是膛線炮中前無古人的800
  • 陸上420毫米巨炮:炮彈820公斤能飛1分鐘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二戰時代的坦克裝甲突擊,飛機漫天轟炸,一戰時代的重火力還是以火炮為主,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擴大火炮口徑,製造能夠投射巨大彈丸的陸上巨炮。
  • 戰列艦主炮有多大威力:406毫米炮彈對陸傾瀉,直接轟平陣地
    【話說軍世】在戰列艦作為主力艦的發展時代,其艦炮的口徑是雙方艦隊對戰時,最為直接的戰鬥力評定,比如說在1942年瓜島戰役中,裝備有356毫米艦炮的日軍霧島號戰列艦,原以為自己可以輕鬆「吊打」美軍巡洋艦和驅逐艦,不想美國海軍裝備了406毫米的戰列艦其實就在暗處,結果直到巨大的炮彈在自己艦身旁激起巨大水花,才發現為時已晚,硬「接」
  • 巨炮大艦的誕生:戰列艦410毫米主炮,炮彈重達1.02噸
    【話說軍世】在一戰後期,海軍強國們開始發展主炮口徑更大,火力更強的戰列艦,其中美國率先於1915年開工了裝備406毫米艦炮的科羅拉多號戰列艦,日本也不敢落後,1917年開工了主炮口徑更大的長門號,成為了「海軍假日」期間巨炮大艦中的數據最強者。
  • 德國專屬的88毫米口徑,上打飛機下打坦克,盟軍被打出心理陰影
    此前我在寫關於德國88毫米高炮的圖文時也說過,德國用88毫米高炮的歷史要追溯到一戰的時候,當時德國陸軍專用的高炮口徑是77毫米,而德國海軍專用的火炮口徑是88毫米,後來因為飛機的性能逐漸加大陸軍覺得77毫米已經不夠用,所以並將海軍的88號門搬到陸地上了,因此德國陸軍用88毫米高炮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一戰的時候,至少德國在一戰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用88毫米高炮了。
  • 大而無當,黃海海戰中日本三景艦320毫米巨炮之殤
    為了對付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兩艘大型鐵甲艦,日本海軍建造了裝備320毫米主炮的「松島」、「橋立」和「嚴島」三艘海防艦。因為這三艘海防艦是以日本古代和歌中常出現的「日本三景」命名,所以也習慣上把它們稱為三景艦。三景艦的主炮是法國古斯塔夫·加奈特炮廠產品。
  • 二戰時,日本是如何在大和號上裝配460巨炮的
    因為在1936年12月前還有個《海軍軍備條約》牽制著,美國、英國、日本在軍艦製造上多少還有點遮遮掩掩,尤其日本,本來對這個不公平的5:5:3的比例就不服,一直在憋著造大艦的計劃。這個條約在1936年12月被廢了,個大國可以毫無顧忌地造他們想造的軍艦了,日本當然可以放開手腳大造特造了。當年向英國學習,建造的「金剛」、「比睿」、「榛名」、「霧島」的無畏級戰列艦使日本的海軍實力大幅提升(日本叫「金剛」級戰列艦),現在沒有限制了,日本馬上開始了比「金剛」級還厲害的「超戰艦」建造計劃,即建造八艘超級戰列艦,首艦就是「大和」號。
  • 二戰日軍10釐米野炮,真實口徑105毫米,日軍最好的野戰炮系列
    38式105毫米野戰炮10釐米野戰炮的發展經歷雖然日軍稱其為10釐米野戰炮,但是火炮的真實口徑是105毫米,或許日軍也不在乎那最早的10釐米野戰炮是1905年從克虜伯購買的,當時日本還獲得了製造許可證。因為日軍當時更看好螺式炮閂,克虜伯公司還專門修改了設計,據稱最少有20門克虜伯公司的原廠貨被運抵日本。在日本國內生產的型號,炮架經過降低和減重,仰角也有提高。
  • 它們是大艦巨炮時代最後的王者,見證了新時代的來臨
    在這段海軍假日時期,各國在戰列艦發展上處於停滯狀態,僅有英國建造了2艘納爾遜級戰列艦,而這兩艘戰艦被允許建造只是因為日本和美國分別擁有了安裝410毫米艦炮和406毫米艦炮的長門級戰列艦和科羅拉多級戰列艦,作為名義上最強海軍的英國皇家海軍必須保持力量平衡而已。
  • 德軍曾計劃造2500噸超重自行火炮,配800毫米巨炮250毫米裝甲
    它的車長將達到42米,寬18米,高7米(火炮平放狀態),重2500噸,裝備250毫米前裝甲和4臺MAN公司的潛艇柴油機,最大時速15-20千米,以及超過100名操作人員。其主要武器將會是一門巨型800毫米K(E)火炮,口徑比當時大多數坦克主炮大10倍,輔助武器為2門150毫米SFH18/1 L/30榴彈炮,以及數挺15毫米MG151/15機槍。
  • 東北王張作霖當年的兵工廠有多厲害?240毫米口徑的榴彈巨炮都能造!
    張作霖統治東北三省近20年,曾多次率軍入關參加軍閥混戰,並一度控制北京政權,將其勢力伸張到蘇皖滬一帶,烜赫一時,不可一世。 張作霖奉系軍閥之所以能稱雄一時,有很多原因。他擁有東北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兵工廠,作為他從事軍閥混戰源源不斷的軍火供應基地,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