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當中有6個孩子,把5個培養成博士!聽到的人都以為這一定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高學歷製造家庭,最起碼父母就像是"狼媽虎爸"那樣極其嚴厲的家長,才能夠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學生。
可是,事情遠非人們所想像的那樣,這個強大家庭的父親只不過是浙江的一位農村醫生,一個平凡的人。那麼為什麼他能夠教育出如此優秀的六位孩子?歸根結底就是從小到大的教育觀念,他堅持用科學、合理的方式,而不是逼迫式學習。
這樣的育兒經驗對於我們如今的大多數家庭都有著無比重要的借鑑意義,它不僅僅能讓孩子成績更上一層樓,也能夠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
這位父親的名字叫做蔡笑晚,當一門五博士的新聞播出後,就連當時知名的主持人崔永元都要向他請教方法,這位農村醫生則說出了24字育兒經。
一門五博士
上世紀四十年代,蔡笑晚在浙江降世,跟很多人不一樣的是他有一個先天優勢,那就是他的家庭是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不過大家也知道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不一定會有好下場,但是有了知識以後看待世界的寬度和廣度那絕對是大不一樣。
因此,蔡笑晚在父親的引導下一步又一步地客觀地認識這個世界,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培養出了無比濃厚的科學興趣,到了讀書的年紀,他更是以努力學習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以當上科學家作為自己的奮鬥理想。
可惜的是當時的時代不允許,由於家庭成分複雜,蔡笑晚不能獲得上高中的機會,萬般無奈之下蔡笑晚自己拿起了書本開始了自學的道路,俗話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蔡笑晚雖然沒有系統地上過高中課程,但是為人努力、認真,在三年後的高考中,一舉奪魁考上了杭州大學物理專業。
好景不長的是,正當他躊躇滿志努力學習的時候,家中傳來了噩耗,他的父親與世長辭,作為唯一的男丁,蔡笑晚只能退學回家承擔起養家的重任,這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跪在了父親的墳頭暗暗起誓,自己一定要讓家族發揚光大!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蔡笑晚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看著自己襁褓中的孩子,蔡笑晚肩上的擔子無比沉重,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培養這個孩子!
為此,他專攻教育學來輔導自己的孩子,多年以後,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的孩子們各個成為了人中龍鳳。
老大蔡天文,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博士,現在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當教授,成為了美國舉足輕重的學者。
老二蔡天武,19歲考上李政道主的CASPEA留美博士班,之後就一直在美國擔任高盛公司副總裁。
老三蔡天思,聖約翰大學的博士,現在回國成為了民營企業家。
老四蔡天潤,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擁有了自己的醫院。
老五蔡天君,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生,一直供職於建設銀行。
小妹蔡天西,18歲考入麻省理工學院,成為博士生,28歲成為了哈佛大學最為年輕的副教授。
長孫女,現在就讀於常春藤盟校的麻省理工。
由此可見,蔡笑晚的家族人才輩出,兒子孫女各個成為了人人羨慕的人才!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樣一個父親是如何做到培養優秀的下一代的?
二十四個字的育兒經,全是真理
當問及蔡笑晚這個問題的時候,蔡笑晚也非常願意分享。他說首先要注重孩子的早期童蒙教育。
為了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在孩子們的身邊,蔡笑晚在當初分配工作的時候,堅決要求留在村子裡面成為一名平凡的鄉村醫生,原因就是有更多的時間來教育孩子,陪伴他們讀書,他說:讀書一定要趁早!
正如他的老大,還在啼哭的時候蔡笑晚就開始了教育,他每天就拉著孩子的小手開始數數,別的孩子開口第一句話是爸爸媽媽的時候,蔡笑晚的老大第一句話是"一二三四五",在老大一歲多的時候,就已經完全認識一到十的數字。
這裡給我們的寶媽寶爸的借鑑就是教育一定是要持之以恆的,因為只要重複教育、有耐心,寶寶也會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掌握一點點數學或者語文知識,雖然只是一點點,但是在他的人生當中,這是不得了的一大步。
其次就是要從小立志。
有志不在年高!蔡笑晚指出,這裡的志向指的是格局、是胸懷。蔡笑晚就是在孩子半大的時候就開始傳授他們要立下鴻鵠之志的教育,每天都在鼓勵孩子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些話雖然老生常談,但是真正能夠應用到的人將會有大收穫!
在蔡笑晚早年的家裡面,雖然家徒四壁,但是孩子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居裡夫人、愛因斯坦等人的畫像,蔡笑晚經常鼓勵他們,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能夠做到的事情,你們也一定能夠做到!
就這樣,他的六個孩子每一個都擁有非常強大的自信。
還有就是要培養自學。
蔡笑晚考上大學就是通過自學,因此在他的認知裡面自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他可以讓孩子們更早地接觸更高層的知識,在他的孩子們讀書的時候,蔡笑晚就會告訴他們如何學習教材,哪些要先掌握,哪些可以慢慢消化,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學會了自我學習的方法。
緊接著就是要學會做人。
蔡笑晚的教育決不是分數至上教育,他需要的是孩子們德智體美勞都很健康,特別是做一個有品德的人。
其次,要快樂教育。
蔡笑晚最反對的就是父母和孩子的敵對關係,還有孩子對知識的厭煩心態,學習知識應該是一個快樂的過程,而不是一個艱難困苦的過程,因此蔡笑晚從不給孩子壓力,還經常帶他們參加各種活動。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愛和溝通。
父母和孩子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親密關係,只有讓他們感受到了愛,那麼他們才會擁有完美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同樣他們才會有無比的自信,因為不論前方多麼風雨飄搖,他們知道後面的家是永遠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