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孫源 金曉巖 北京報導
受疫情影響,眾多餐飲商戶面臨「供給難、上客難、庫存高」的嚴峻挑戰。在現金流「卡脖子」,經營成本高企,大量店面關閉的大門背後,是驚人的利潤損失。安徽老鄉雞餐飲有限公司(下稱「老鄉雞」)也是陷於困境中的典型快餐企業之一。
2月8日深夜,老鄉雞在微博發布了董事長束從軒的一段講話視頻,束從軒稱:「前一段時間,我和西貝的老闆老賈等幾位老闆在微信群裡聊天,發現大家都是:『我太難了,老鐵,最近壓力很大。』可見疫情對餐飲業甚至整個社會經濟都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束從軒透露,受疫情影響,老鄉雞保守估計至少有五個億的損失。目前武漢市的老鄉雞門店停業了100多家。
「但是,我們把顧客和員工的安全拿捏得死死的。所以,再多損失都不足為惜,比起國家的損失,又算得上什麼呢?這都不是事。」束從軒還對同行喊話稱:「餐飲同行的老闆們,還有我們的上千家合作夥伴,別怕。當前最重要的,是不給抗疫添麻煩,疫情結束以後,有的是生意做。」
束從軒還在視頻中手撕了一封員工聯名信,他表示,前幾天收到了員工的一份請願書,說在疫情期間都不要工資。感謝員工的大愛,自己哪怕賣房子賣車子,千方百計確保員工有飯吃、有班上。
關於疫情對老鄉雞經營影響,《華夏時報》記者從老鄉雞方面獲悉,為減少疫情傳播風險,老鄉雞全國800 多家直營店進入非正常營業狀態,其中包括主動暫停營業200家餐廳(員工工資正常發放),其他在營業餐廳營業額下降約 70%左右。自大年初一至初七,6 天時間老鄉雞直接損失 2000 萬元。
除此之外,對於疫情期間,老鄉雞有哪些應對措施,2月9日,《華夏時報》記者從老鄉雞方面了解,老鄉雞1 月 20 日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組;制定老鄉雞疫情防控一、二、三級響應制度。
據記者了解,1月23日,武漢封城,為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傳播風險,老鄉雞武漢100多家直營店主動暫停營業;老鄉雞在武漢的上千名員工留守武漢(停業期間,員工工資正常發放)。 1月26日,老鄉雞全面啟動新型冠狀病毒一級響應預案。1月27日,老鄉雞啟動抗疫支援公益: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免費配送一日三餐,持續至今。
老鄉雞方面表示,疫情期間老鄉雞的品牌主張是:「在確保自身無疫情傳播的前提下為抗擊疫情提供支援。」
實際上,老鄉雞並非第一個引發公眾關注的餐飲企業,此前在2月1日,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曾公開表示,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引發輿論關注。
恆大研究院近日發布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指出,2019年春節七天假期內,全國零售和餐飲業銷售額約10050億元,因此次疫情影響,今年零售行業零售額僅在7天內就會有5000億元的損失。
公開資料顯示,老鄉雞於2003年創立於安徽合肥,現在全國擁有800多家直營店,目前已經入駐安徽、南京、武漢、徐州、上海等城市。老鄉雞公開信息顯示,當前公司累計服務超6億人次,日均進店40多萬人,2018年銷售額30多億。2018年1月,老鄉雞完成2億元首輪融資。
束從軒曾多次對外表示,老鄉雞的對標企業是麥當勞,而老鄉雞未來也將成為「中國版的麥當勞」。
值得關注的是,僅僅在4個月前的10月16日,老鄉雞在上海舉行了全國戰略發布會,正式吹響了全國擴張、圈地開店的號角。按照束從軒的規劃,目前老鄉雞已有部分門店年營業額已超過千萬,預計2023年在全國將擴展至1500家直營店,成為中式快餐的第一個百億品牌。
這次疫情,可以說是老鄉雞加速成為「中國版的麥當勞」路上的第一個「寒冬」。
對餐飲業來說,現金流就是生命線。但原本的春節銷售旺季,讓今年的餐飲行業成為重災區。以江蘇為例,根據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檢測調查顯示,春節期間江蘇從事年夜飯經營的餐飲企業退訂桌數約10萬桌,江蘇省95%餐飲企業正休市停業。
對於寒冬中的餐飲企業來說,究竟該如何辦?可以看到的是,外界也正積極輸血援助。
以西貝為例,2月3日,西貝收到了浦發銀行為西貝餐飲提供的1.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包括美團、盒馬等企業都積極伸出援手。比如,美團2月1日啟動了七項商戶幫扶舉措。其中,針對商戶出現的短期資金周轉難等實際問題,美團迅速啟動應急協同機制,成立聯合工作專項小組,聯合多家銀行開通專項貸款綠色通道。2月3日,盒馬與北京心正意誠餐飲有限公司旗下雲海餚共同宣布達成人員用工合作,截至2月4日中午,包括西貝、奈雪、探魚在內的30多家餐飲企業正在與盒馬溝通合作。
對於餐飲企業自身而言,最重要的還是熬過這個冬天,就如同束從軒所說:「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這場抗疫之戰,必將勝利。」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