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不只有風光無限的超級巨星,還有許多為了一份合同苦苦掙扎的邊緣球員們。
伍德,就是這麼一號人。那是2015年夏天,當時還是大二學生的伍德,已經能夠場均入15.7分10籃板2.7蓋帽。
賽季結束後,他驕傲地宣布要把天賦帶到NBA,球探們紛紛前來視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看法,這小夥子,絕對不會掉出首輪。
然而老天爺的一大愛好,是把人當孫子玩弄。
2015年6月26日,光頭總裁在臺上念出一個個被選中新秀的名字,每喊中一個,臺下便傳來一陣陣歡呼,前十,前三十,前六十。
名單全部念完,兩輪共計六十個選秀權,沒有一支球隊向他拋出橄欖枝。
克裡斯蒂安-伍德,就這麼落選了。
他把頭深深埋在雙膝之間,不願相信這一事實,選秀失利,給伍德帶來了巨大的打擊,甚至於他見到媽媽時,瞬間心緒崩潰,說出了那句:「媽,我輸了,我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輸家。」
「那又怎樣呢?輸一次不能擊敗你,怕,你才輸了一輩子。」
那年夏天,伍德連續跑了多家訓練營,最終,收到了一份來自76人的合同,那年頭,「相信過程」大軍還不像現如今這樣風光,對於費城球迷來說,看主隊贏一場球,是非常奢侈的事,
對於伍德來說,能夠安穩地留在一支球隊,比贏球還要奢侈。
第二年的夏天,他去到黃蜂,依然是無球可打的小透明,那時,他最期待的一件事,莫過於比賽提前進入垃圾時間。
對於他來說,垃圾時間可太好了。當首發休息,替補被換下,替補的替補,也就是伍德,該上場了!!
這是專屬於他的時間,儘管只有那麼短短幾分鐘。
和很多NBA邊緣人一樣,伍德也曾考慮過加盟CBA。當打之年的NBA球員降臨CBA,堪稱降維打擊,各支球隊無不奉為上賓,而伍德,僅僅打了三場季前賽,便被福建隊裁掉。
這三場季後賽的得分分別是6分、8分、22分。
CBA找外援,需要的是即戰力,而不是從零開始的培養。任福建男籃總經理的伍佰蘭如是評價伍德:「他的天賦很好,可是還需要更多的經驗。」
被裁員,未必是壞事,逆境,也可能為你帶來突破。
離開CBA後,伍德加緊訓練。下一年回歸NBA,他去過雄鹿,去過鵜鶘,最終留在了活塞。莊神被交易至克城,格裡芬因傷暫退,內線正是用人之際。這一次,伍德上位了。
從他擔任活塞首發的那天算起,場均能夠入帳22.8分9.9籃板外加2助攻1封蓋。他的技術越來越細膩,內線吃餅得分,外線擋拆後接球投,都是一把好手。
得益於身高臂長,他可能是球隊裡最棒的防守者之一,遺憾的是面對重型內線時,依然有些吃力。
曾有人說他像阿杜,我卻覺得西卡亞姆才是他的未來。類似的打法,類似的經歷。
經歷了新冠之後浴火重生,他需要的只是更多的機會。西卡成功了,下一個,會是他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