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臺中逛書店看文創,除了誠品生活,這幾家也值得打卡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如果說臺北的書店數量較多,那麼臺中的書店品牌也不少,我以遊學的方式行攝下來,總有些小小的心得。

作者:好攝女(書店記錄者,行攝40多個城市的書店,記錄書與人的故事。著有《慢半拍,我的書店光陰》等)

每次到臺中,我住的酒店就在勤美綠園道附近。入住酒店放好行李後,第一站必去附近的誠品生活。第一次到誠品生活(勤美綠園道店),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書區,有《誠品時光》繁體版,旁邊還放了一盆植物。

後來我每到臺中必來這裡,有兩個需求,一個是二層的誠品文具,買我的剛需,比如書寫的筆、常用的紙膠帶。另一個剛需是負一層的春水堂,除了喝奶茶,還會解決一個人泡書店的正餐。

逛完誠品,就會散步到附近的新手書店。從新手書店的選書上能看出它的獨特性,以人文與藝術類的居多。我對創始人鄭宇庭做過專訪,特別問過:「你覺得你是一個選書師嗎?」他說,他們書店的書是經過團隊篩選的,最終決定權在他手裡。

新手書店既然是大家喜歡去拍照打卡的好去處,當然少不了原創的文創產品。我自己買過他們家的手帳本和徽章。特別是徽章,把我喜歡的黃跟綠很好地搭配起來了,還給它們取了很文藝的名字,比如「我們都只是新手」「徒步旅人」等。

新手書店的店長很用心,她會用作廢的海報當包書紙袋,初心就是想到讀者把書放在包裡,害怕書受了擠壓。去年秋天,我看著有紙膠帶和美麗圖案的書袋,心裡暖暖的。

我記得在跟拍新手書店的講座時最珍貴的花絮就是,創始人鄭宇庭抱著他兒子,在書店門口看貓咪的樣子。當時,他跟我說中途要回家吃個晚飯。過了一陣子,我看見他抱著兒子路過書店了。沒有進來,我主動開門走了出去。他兒子逗貓咪的樣子,很開心。我說,我記得他,你常在你的臉書上分享。他脫口而出:「常有網友說,是在臉書上看著我兒子長大的。」

不瞞大家,據我觀察,他的臉書上,有一半都是跟兒子有關的故事。有親子閱讀,還有親子旅行等。說的都是日常,就是那麼暖心。他應該是我見過的書店人中少有的暖爸。

在臺中跟臺南一樣,三公裡內的行程,我都是步行。從新手書店出來,我就會開著手機地圖,跟著導航步行到梓書房。臺中梓書房是一家二手書為主的書店,店主是兩個女生,她們都很愛貓咪。我第一次到梓書房是冬天,過年前夕。第一次吃臺灣的水餃,是梓書房的店主煮給我的,裡面有蝦仁、薑片,當時餓了,也沒顧上面子,全部吃完。

梓書房讓我覺得有溫度的地方,都在它的細節處。比如,衛生間裡放著手作皂;手衝咖啡沒喝完,可以裝進透明玻璃瓶裡,讓我帶走。書店有些書是店主收藏的,絕對不賣,但讀者可在院子後面的屋裡翻閱。梓書房的佳真和育慈,我平時跟她們幾乎不聯繫。但每次到了臺北,下了飛機還在等行李的時候,我會聯繫上她們。平時都不知道彼此的動態,到了書店見面時的親近,這樣的舒適感,我很珍惜。

以上三家書店就是我每次到臺中必去的書店,以下三家書店,未必每次都去,但每去一次,都還挺舒適的。

如果你第一次到臺中歌劇院,不管去不去「好樣玩藝兒」,也一定會在一層那個文創產品區停留一下,其實它只是「好樣玩藝兒」的一部分。我第一次進去,看見落地窗的咖啡區,腳就挪不動了。空間明亮,我點了玫瑰冰拿鐵,顏值很高,味道剛剛好。看著窗外,放空了許久。後來看好樣地圖,我才知道這個咖啡區叫「好樣度量衡」。往上走,到了歌劇院的五層,我發現了好樣的書店區,書的類別以生活方式為主。如果把開的書店當成是自己作品的話,臺北的好樣本是汪麗琴老師的第一個作品。那麼她在臺中歌劇院完成的4000平方米一、五、六 三個樓層的好樣玩藝兒空間的設計經營,算是她的第二個作品了。

從這裡出來,步行一小段路,時長也就十分鐘吧,就能抵達屋書店。區別於我泡過的連鎖複合書店,屋書店裡的所有雜誌都能閱讀,每種雜誌都至少有一本拆開了供你翻閱。這家店能讓我在裡面坐上幾個小時,就是因為有最新的《Premium》。今年2月,我把本年已經上市的三本《Premium》都閱讀了。雖然可以一次取三本到餐廳,但我還是看完了一本再取下一本的。總有人問我,如何拍好照。我答,多看雜誌書。每次看日版的《Premium》,能讓我翻兩遍以上的就是圖片。拍與被拍之間,技術不是學來的,而是燻來的。

無印良品書店,從來不在我的打卡範圍裡,去這裡是我的日常,逛到了,就是一種緣分。臺中的無印良品書店(中港店)也在歌劇院附近。從歌劇院出發,步行時間在20分鐘內。這些年,行攝了上海、香港、臺北的無印良品書店之後,我覺得臺中無印良品書店(中港店)的書分類最有趣,比如「追尋健康自我」「晚安讀本」等。另外,這裡的文創產品區沒有一本書植入,我很喜歡這種「不端不裝」的空間,書架旁邊還有座位。

在臺中,無論連鎖品牌,還是獨立書店,書店跟臺中的天氣一樣,不那麼極端,總給我一種有度的舒適感。這就是我的臺中書店遊學記。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誠品全臺首家可觀海閱讀的書店亮相臺中港三井OUTLET PARK
    臺中港三井OUTLET PARK於11月29日試營運,全臺誠品唯一可以觀海閱讀的「誠品生活臺中三井店」,宣布12月12日正式開幕營運!以「海線文化聚集平臺」為定位的新據點,極富海港特色,除了15座「貨櫃書架」別具一格之外,還保留25公尺寬的落地大窗可飽覽海景;搜羅全臺誠品最齊全的海洋書籍、海線城市特有的宮廟文化也是一大特色。
  • 臺島散記: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的名氣之大,不到臺灣是無法真切體會到的。我們剛到臺島,拿到的行程安排表上,「誠品書店」赫然在目;當地《中國時報》的朋友來訪,也再三叮囑:「一定要抽空去趟誠品書店看看」;陪同的司機見到我們,便會主動詢問:「需要陪你們去逛逛誠品嗎?這可是我們臺北的重要一景啊!」  一個書店有如此之高的美譽度,出乎我們的意料。
  • 文藝青年臺灣省臺中遊攻略
    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是夜不閉戶的,因為一旦犯罪肯定公開受刑,以敬效尤,不過他們除了用嚴刑峻法統治臺灣外,有一點是特別受到臺灣人民肯定的,那就是廉潔守法的精神,你想去賄絡警察或公務員,那等於直接去找死。小時候聽老一輩的人說,日本公務員跟警察在戰時食物短缺的年代,他們寧可挨餓,也不會去擾民掠奪食物,這可能是至今臺灣社會中還存在很多〝精日份子〞的原因之一吧?
  • 臺北50家美食小店:隱秘小店/地下音樂/文藝聖地/傳統景點都!超!好!逛!
    好樣本事被Flavorwire評選為全球最美20家書店之一。Flavorwire認為網絡侵蝕之際,全球許多書店結束營業,但仍有書店值得走出網絡親自一窺奧妙。書店可以是社區中心,也可以是值得瀏覽並探索的地方。Flavorwire評價好樣本事很有實用效益,也充滿簡單的中古時期的優雅,就像想像中理想的船艙。📍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181巷40弄13號 (捷運忠孝敦化站)
  • 「漫步在高雄捷運站上的書店」各有不同,卻都值得慢慢去記錄
    在臺灣環島書店行中,無論順時針走,還是逆時針走,我去高雄的次數都不多,但記得那裡的書店。每次到高雄,我會住在美麗島捷運站附近。坐橘線,一個方向去三餘書店,另一個方向去駁二文創園區的誠品生活,都是剛剛好的兩站。
  • 久聞蔦屋書店中國臺灣省臺中店
    久聞蔦屋書店好一陣子,這回終於見到本人啦!臺灣書店自從被誠品成功創造充滿生活美學的氛圍後,這種愉悅的又充滿文藝氣息的氛圍悄悄影響了我們對「書店」的記憶與感受。具有全球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同樣有這樣的特質,它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書店而已,它是一個質感於一身,集合美麗的、愉悅的氛圍,販賣具有日本特色文化、充滿設計文創商品等集於一身的最美書店,它同時也提供了一個避風港,讓我們能暫時沈浸於書中世界。
  • 臺灣蔦屋、誠品書店等5大知名書店大玩跨界經營
    商用不動產市場掀起一波新趨勢,複合式書店正快速崛起。受到手持式裝置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所影響,實體書店式微,全臺五大知名連鎖書店近年紛紛結合百貨餐飲,不但能快速集客,更能提高毛利,已躍居經營王道。信義全球資產經理王維宏表示,書店毛利率低,為了存活,複合式經營已成為主流,除增加空間使用效率外,也可多元化營收來源,不然就要轉型為小眾市場的主題型書店。
  • 歇業倒計時——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那個讓人安心做書蟲的地方
    如果是101大樓是臺灣的建築地標的話,那麼誠品書店就是文化地標。2010年在柏林電影節獲獎的臺灣電影《一頁臺北》中的取景地便是誠品書店,劇中的店員Susie和來店裡看書學法語的小凱在裡面度過了一個浪漫而荒誕的夜晚。
  • 深圳誠品書店突然宣布關閉,全球最酷書店上半年已經關了6家
    誠品生活:下半年還會再關1至2家 誠品生活稱,這是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下,和業主方華潤置地協議的結果。2018年,伴隨著華潤置地旗下的購物中心萬象天地開業,誠品生活深圳也同步對外營業。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20年上半年誠品關閉了6家門店,下半年還會再關1至2家。其實對於誠品這樣的大型連鎖文創產業品牌來說,閉店也是及時止損的商業選擇。
  • 臺灣最大書店: 誠品還要關幾家?傳統書店將成臺灣稀有風景..
    圖為即將成為24小時書店的誠品信義店而親子天下副總經理林彥傑也於臉書貼文分析,誠品佔出版社業績約15%至30%,今年上半年關閉的6家誠品門市約佔誠品15%至25%的業績,對出版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每月業績的4%至8%。不見的業績也很難從其他分店或其他通路補回,更將影響到新書發行量。顯見實體書店關門的效應,影響無窮。
  • 臺北文化印記傳承 | 誠品信義店
    誠品集團誠品書店所屬集團 - 誠品集團,根據維基百科所述,誠品集團由吳清友先生所成立,旗下事業體涵蓋百貨零售業、旅館與不動產經營及書店等。第一間誠品書店位於臺北市( 1989年所創),為臺灣大型連鎖書店,初期以販售藝術人文方面的書籍為主,後轉型為綜合性書店,同時結合商場經營,在臺灣、香港、中國及日本設有分店。
  • 誠品生活臺中大遠百店開業 這裡除了賣書還教你做菜
    臺中大遠百誠品生活28日開幕,請來名廚教烹飪展示中南部首家COOKING STUDIO。   百貨雙強爭霸,誠品書店從全臺店王新光三越臺中店「喬遷」到臺中大遠百,因應大坪數及新消費趨勢,這裡不只賣書,還教做菜,28日開幕請來名廚現場秀廚藝,更引進10家人氣品牌設櫃,誠品生活走出出版業框架,將以休閒文創發揮聚客力。   「誠品從新光三越臺中店出走了!」
  • 臺北文創商場及旅館經營權 誠品有望接手
    華夏經緯網5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針對松煙爭議,臺北文創10日表示,商場及旅館營運權利金部分,臺北市長柯文哲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代為協調誠品,臺北文創建議由誠品購入目前經營的商場和旅館,使三方關係簡化為兩方。
  • 臺北 50家美食小店推薦(三) 吃飽了瞎逛
    熱愛讀書和旅行的她,每次出國總會帶回各式紀念品和書刊雜誌,倉庫裡的東西也越堆越多。2009年,她心血來潮,決定展售長久以來收集的大量藏書,並搭配其它收藏品來做擺設。於是,好樣本事便誕生了。好樣本事被Flavorwire評選為全球最美20家書店之一。Flavorwire認為網絡侵蝕之際,全球許多書店結束營業,但仍有書店值得走出網絡親自一窺奧妙。書店可以是社區中心,也可以是值得瀏覽並探索的地方。
  • 誠品書店宣布:暫別深圳!房東華潤回應:安好,再會!
    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宣布,將於2020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誠品生活稱,這是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下,和業主方華潤置地協議的結果。2018年,伴隨著華潤置地旗下的購物中心萬象天地開業,誠品生活深圳也同步對外營業。
  • 特別的 | 奶茶粉絲臺北打卡(不完全)地圖
    詳情見:在遠方 | 我來到你的城市,走過你來時的路2、在誠品書店感受一下臺灣的文創氛圍地址:有很多家,都可以搜到,不一一列舉了。奶茶在魯豫有約中帶魯豫逛的那一家是誠品信義店(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 。
  • 臺灣親子遊之臺北篇
    5天行程大致如下:(從上面的地圖應該可以看到每天都是分片區來走的)1、西門町、寧夏夜市2、博物館、天文科學教育館3、臺北國立大學、誠品書店、松山文創園區、101大夏4、北投、上引水產、大安森林公園5、淡水、機場手信在酒店、景點、捷運站等各種公共場所都有這類免費的地圖、文化指南、藝術快訊、導覽圖等各種資料取閱
  • 誠品書店啟示錄:吳清友的文化商業模式,薪盡火傳,生生不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7月18日晚間在位於臺北市的辦公室去世,享年66歲。最早知道誠品書店,是在大學期間聽聞去臺北的同學說到誠品24小時書店的魅力,在網上看到誠品24小時書店的照片,那種燈火通明的讀書人的樣子一下子呈現了出來,很是憧憬能去誠品看一看感受其中營造的氣氛。
  • 誠品:紅是紅,錢卻難賺
    同時,受到史懷哲和弘一大師啟發,他決定經營書店。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落地臺北仁愛圓環,誠品畫廊、誠品酒窖、誠品Café同年成立。吳清友,以經營書店做一個心靈生活的逃兵,為誠品選定的標籤是「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
  • 臺灣誠品書店推出全新電商平臺
    臺灣知名書店誠品1日啟動全新的電商平臺「誠品線上」,不僅上架200萬種書籍,也囊括文創商品、化妝品、服裝飾品和食品等生活類商品,致力於線上線下「虛實整合」。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在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誠品線上」(eslite.com)的推出是誠品書店發展的一個「裡程碑」。「從今天開始,誠品將成為線上線下融合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