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大書店: 誠品還要關幾家?傳統書店將成臺灣稀有風景..

2021-02-10 兩岸商匯

↑↑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去關注  

可以看到很多的好文章

建議大家點擊右上角將【兩岸商匯】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誠品在上半年陸續關閉6間門市,包含陪伴讀者30年的誠品敦南店。圖為近日即將成為新24小時書店的誠品信義店。

臺灣最大的誠品書店,陪伴讀者數十年的誠品敦南店及士林店將於5月31日同日歇業,

加上日前熄燈的臺南安平店及臺東店,以及同於5月歇業的高醫店和6月收攤的實踐店,光是上半年度,誠品就已收起6間門市。

2006年起誠品敦南店舉辦「一卡皮箱SHOW自己」是許多創作者展現的舞臺、夢想的起點

誠品士林店開業至今營運21年,佔地170坪,面對文林路,後臨士林捷運站出口,附近學校聚集,鄰近士林夜市,且為交通轉運要道,

營運內容包括綜合書店、文具館,空間規劃和書籍組合,皆因應周邊學生、上班族、通勤族與社區家庭的需求,以生活風格、雜誌、親子教育、童書、商業金融、電腦語文、工具書等為主。

隨著5月底敦南、士林店熄燈,6月誠品全臺將剩下40店,連同香港3店、大陸2店、日本1店,誠品在四地合計將有46個營運據點。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今(27)日在誠品股東會預告,下半年還會「用力地關」。

不只敦南誠品,士林店5/31也熄燈。

吳旻潔表示,誠品收起門市是為體質調整,並非不看好市場,「不要害怕關店,關店不是壞事,但開錯店一定是壞事。」

下半年預估將再收起1至2間門市,如百貨公司高樓層的店別、老舊社區店等,評估標準包含未來性、獲利性、公共性等指標,

若一項都無法達成,誠品就會關店,但與此同時,誠品也會積極拓展新店。

誠品門市歇業潮也讓不少出版人憂心忡忡。

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表示,其實不只誠品書店,自3、4年前開始,不少地方書店便陸續收攤,2、3年前金石堂也關閉許多門市,而書店關門對出版社最直接的影響便是發行量與銷售量,

沒了實體書店,讀者摸不到書,導致銷售量下降,讓出版社難以獲利,連帶影響到的便是作家收入。

趙政岷舉例,時報出版於誠品敦南店的年度營業額是九百多萬,沒了誠品敦南店,這筆營業額無從補起,出版社也需回收庫存。

實體書店不只能讓讀者接觸書籍,還是作家與讀者互動的空間,實體書店一間間倒,可能造成作家、出版社、通路間的惡性循環。

趙政岷表示,出版社及作家近年也努力以數位影音方式直接與讀者互動,但光靠出版社與作家單打獨鬥的效果實在有限,雖能理解書店經營者的想法,

但接連爆發的關店潮仍讓人「看不見向上的力量」,期盼實體書店能與出版社再努力,一起打造讓讀者閱讀的空間。

誠品在今年上半年收起6間門市,更預告下半年會陸續關閉更多間書店。圖為即將成為24小時書店的誠品信義店

而親子天下副總經理林彥傑也於臉書貼文分析,誠品佔出版社業績約15%至30%,

今年上半年關閉的6家誠品門市約佔誠品15%至25%的業績,對出版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每月業績的4%至8%。

不見的業績也很難從其他分店或其他通路補回,更將影響到新書發行量。顯見實體書店關門的效應,影響無窮。

誠品24hr信義店,涵蓋書店、生鮮超市、音樂館

誠品信義店將接手陪伴讀者30年的誠品敦南店,成為臺灣下一間24小時書店。

誠品書店資深協理張曉玲表示,新址有傳承也有創新,除為愛書人提供新的閱讀空間,也能滿足買菜、品酒、喝咖啡、選唱片等不同需求,

「誠品信義店不會在讀者心中真正取代誠品敦南店,而是期待給顧客更多的視野,體驗新的夜書店生活。」

法國藝術家Emmanuelle為誠品敦南店這打造的「100 colors|光譜漫遊」繽紛場域

雖然誠品關了傳統型書店,卻傾集團之力打造的新24hr書店信義店,將在29日試營運,

新創三個24hr、全臺最大項目,涵蓋書店、生鮮超市、音樂館,以及誠品行旅餐飲團隊首度進駐開設的eslite cafe。

接下來,誠品會在其他地區開快閃24小時書店,首站是臺中;eslite cafe會進駐其他誠品據點開店,誠品行旅也可能採品牌授權與委管經營模式到海外華人區開旅館。

信義店將是誠品集團擘畫未來發展的重要實驗基地。

誠品信義店將接受誠品敦南店,成為下一間24小時書店。

誠品目前在臺、港、中、日四地有48個據點,其中信義店是臺灣面積最大、人流最多的店,

總計誠品海內外合計不重複記名會員有290萬,包括臺灣會員250萬,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在今年股東會營業報告書中強調,將致力會員經濟,推升營收穫利。

誠品信義店開設24小時知味市集,讀者買書、讀書之餘,還能買菜

信義店接棒成為新24hr書店後,在三樓將有24hr全臺最大書店、24hr全臺最大誠品音樂館、24hr「書菜配」生鮮超市,

以及凌晨一點前可微醺閱讀、佐以牛肉麵小籠包的eslite Cafe,開發夜讀新生活商機。

同步在其他樓層商場區也大改裝,引進逾50個國際設計、全新品牌,

包括日本人氣選物店TENDER.S、歐洲手工鞋履及紳士配件的MS Shoes,以及美國舊金山咖啡四大天王之一「Four Barrel Coffee四桶咖啡」海外首店等。

誠品首次成立外文書專區,共廣含2萬種外文圖書。

誠品通路事業群資深協理張曉玲表示,誠品信義店空間是敦南店的2.5倍、書籍選物是1.8倍,相關展演,加上新增夜間讀者客單價更高,將與信義區夜間消費串連,創造更多元的客層,

預估下半年同店營收可成長至少10%,明年疫情過後可望成長10%~15%。接下來,誠品也會在不同據點做快閃24hr書店,首先是在臺中。

張曉玲表示,誠品信義書店去年損益兩平,主要由商場帶動人流,今年前四月受疫情影響,5月起營收較4月成長三成,看好24hr書店將對信義店擴大營收有益。

以敦南店經驗值看,夜間消費者年齡層35~55歲,讀者客單價更高,預期信義店會有1/5~1/6營收來自夜間,書店與百貨銷售佔比3:7。

誠品行旅總經理王本仁表示,誠品會員經濟在防疫期間發揮綜效,靠著「憑誠品發票折抵行旅住房」兩波行銷活動,

誠品行旅4月住房率推升至四成,5、6月住房率逾六成,逾九成是會員貢獻。

誠品書店資深協理張曉玲表示,誠品信義店不會在讀者心中真正取代誠品敦南店,而是期待給顧客更多的視野,體驗新的夜書店生活。

誠品信義店也將在每季與國際知名出版社合作策展,為大眾帶來國際化視野。

如現於3樓書店展出的「TASCHEN 40周年特展」,即是介紹這間來自德國的出版社TASCHEN,如何從一間小漫畫店開始,搖身一變成為世界最具規模的藝術書出版社,

並展出如漫威之父史丹李的原創漫畫收藏冊、美國知名攝影師安妮.萊柏維茲的生涯回顧書等系列出版品,持續為愛書人在未來每天24小時,帶來不同的國際出版社故事。

誠品敦南店倒數一個月「31天異想倒數」,邀請讀者參與書店裡的無限想像

張曉玲表示,與敦南店不同的是,信義店新增24小時生鮮超市、唱片行,及凌晨1點打烊的誠品咖啡店,希望透過這些新設立區域,滿足讀者其他需求,

「例如有些人在晚上突然想煮一頓宵夜,或是邊讀書邊品酒喝咖啡,都能在這裡得到服務。又或是以前常在敦南店夜裡出沒的名人,他晚上比較有時間,也能在這裡放鬆的選他想要聽的音樂,或是參加夜間活動。」

誠品敦南店倒數一個月「31天異想倒數」,邀請讀者參與書店裡的無限想像

張曉玲預告,為迎接敦南店結束營業,與信義店能「無縫接軌」,信義店在29號便會開始試營運。

而敦南店也會在結束營業的31日,舉辦連續18小時的馬拉松講座,邀請作家、出版社、舞者以不同形式向敦南店道別,

6月1日凌晨將啟動「靈感不打烊巴士」,提供接駁車,載著讀者前往信義店,共同迎接新的24小時書店。

誠品敦南店即將於今年5月31日熄燈,倒數活動也在進行中

5.31誠品敦南店閉幕日晚間7點於戶外廣場舉辦「星空下的Live騷動」,由旺福(圖)、四分衛、脆樂團、昆蟲白等樂團輪番接唱,用歌聲陪伴大家迎接最後倒數。

《臺商總匯》一個大家值得推薦的平臺.

你關注了嗎?

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趕快按下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特供大陸地區的平臺

讓你在大陸

也能享用臺灣美食

體驗臺商優質商品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進入特供大陸地區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

相關焦點

  • 臺灣敦南誠品書店關門 曾被選為「全球最酷書店」
    臺北東區地標誠品敦南店自1989年起在仁愛圓環地下一樓的書店開始,1999年打開了臺北24小時閱讀的首頁。它曾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等,以24小時營業、讀者可席地而坐自在看書為一大特色。如今這家陪伴了臺灣人31年的書店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5月31日一大早,店外就排起長龍。
  •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今日謝幕,「24小時書店」由信義店接棒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被稱為「臺北文化地標」的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於5月31日正式謝幕,其24小時營業制模式將由誠品信義店接棒。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誠品敦南店5月31日午夜熄燈,誠品董事長吳旻潔當天出席閉幕活動並接受媒體聯訪表示,誠品敦南店的逝去,某種程度就像誠品創辦人、父親吳清友的離開,但很幸運有機會好好說再見。
  • 臺灣誠品書店推出全新電商平臺
    臺灣知名書店誠品1日啟動全新的電商平臺「誠品線上」,不僅上架200萬種書籍,也囊括文創商品、化妝品、服裝飾品和食品等生活類商品,致力於線上線下「虛實整合」。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在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誠品線上」(eslite.com)的推出是誠品書店發展的一個「裡程碑」。「從今天開始,誠品將成為線上線下融合的企業。
  • 臺灣誠品書店蘇州店擬明年5月試運營 經營模式引關注
    臺灣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將在大陸開門迎客,其在江蘇蘇州的首店模式引發關注:現實中實體書店式微,書市擠入新競爭對手,臺灣「誠品模式」是否能在大陸開拓樣板,為大陸實體書店提供另一種思路和活法?  1日,記者探訪正在動土興建的蘇州誠品書店,嚴格來說,所在地是一座佔地巨大的城市綜合體。
  • 誠品書店熄燈 陳文茜:每個臺灣人都欠誠品一份情..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現場湧進近300名讀者,讓詹宏志相當驚訝,直呼「臺北是個不可思議的地方」,以為不會有什麼人來,同時感慨自己目前的生命基調就是失去,喜歡的人事物逐漸離開,不僅是書店一間間關,喜歡的明星也一個個過世。這不僅是詹宏志首次在凌晨開講,不少讀者也是第一次在凌晨聽講座,對於即將熄燈,誠品敦南店舉辦18小時不間斷馬拉松講座「一起說再見!」
  • 臺島散記: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的名氣之大,不到臺灣是無法真切體會到的。我們剛到臺島,拿到的行程安排表上,「誠品書店」赫然在目;當地《中國時報》的朋友來訪,也再三叮囑:「一定要抽空去趟誠品書店看看」;陪同的司機見到我們,便會主動詢問:「需要陪你們去逛逛誠品嗎?這可是我們臺北的重要一景啊!」  一個書店有如此之高的美譽度,出乎我們的意料。
  • 臺灣最大書店PageOne將歇業:中高端書店日子也不好過
    臺灣最大書店PageOne將歇業:中高端書店日子也不好過 澎湃新聞記者 臧繼賢 2015-06-17 11:17 來源:澎湃新聞
  • 臺北敦南誠品書店結束營業 數萬讀者湧入書店告別
    臺北敦南誠品書店結束營業。(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國臺灣網6月1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北文化地標、擁有31年歷史的敦南誠品書店5月31日結束營業,讓島內民眾唏噓不已。誠品書店估算,當天湧進5萬人次。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表示,「是芸芸眾生成就敦南誠品」。據報導,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於臺北仁愛敦南圓環旁開幕,1999年打開了臺北24小時閱讀的首頁,還曾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1995年起,誠品書店以敦南店為基地,進行各種文化實驗,包括戶外音樂會、誠品講堂、地下開放劇展、書店夜市等,讓公共空間化身文化舞臺。
  • 歇業倒計時——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那個讓人安心做書蟲的地方
    如果是101大樓是臺灣的建築地標的話,那麼誠品書店就是文化地標。2010年在柏林電影節獲獎的臺灣電影《一頁臺北》中的取景地便是誠品書店,劇中的店員Susie和來店裡看書學法語的小凱在裡面度過了一個浪漫而荒誕的夜晚。
  • 誠品書店宣布:暫別深圳!房東華潤回應:安好,再會!
    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宣布,將於2020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誠品生活稱,這是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下,和業主方華潤置地協議的結果。2018年,伴隨著華潤置地旗下的購物中心萬象天地開業,誠品生活深圳也同步對外營業。
  • 書店也可以成為一道風景線——臺灣書店的旅行 |Sè調
    ----《二手書店的旅行》愛書的人來臺灣,有魚兒入水的快感。沒有厚灰,沒有髒亂,在臺灣的二手書店閒逛,稍不留神,就以為自己正躲在自家的書房神遊天下。臺灣大學周邊因為學生眾多且熱愛讀書,因此各類書店雲集。其中,就有三家較有規模的二手書店在此營業,分別是茉莉、胡思與雅博客。
  • 深圳誠品書店突然宣布關閉,全球最酷書店上半年已經關了6家
    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這一篇告別文收穫了2.9萬個閱讀量。 誠品生活:下半年還會再關1至2家 誠品生活稱,這是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下,和業主方華潤置地協議的結果。
  • 誠品書店啟示錄:吳清友的文化商業模式,薪盡火傳,生生不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7月18日晚間在位於臺北市的辦公室去世,享年66歲。最早知道誠品書店,是在大學期間聽聞去臺北的同學說到誠品24小時書店的魅力,在網上看到誠品24小時書店的照片,那種燈火通明的讀書人的樣子一下子呈現了出來,很是憧憬能去誠品看一看感受其中營造的氣氛。
  • 臺灣蔦屋、誠品書店等5大知名書店大玩跨界經營
    商用不動產市場掀起一波新趨勢,複合式書店正快速崛起。受到手持式裝置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所影響,實體書店式微,全臺五大知名連鎖書店近年紛紛結合百貨餐飲,不但能快速集客,更能提高毛利,已躍居經營王道。信義全球資產經理王維宏表示,書店毛利率低,為了存活,複合式經營已成為主流,除增加空間使用效率外,也可多元化營收來源,不然就要轉型為小眾市場的主題型書店。
  • 臺北首家誠品書店關門 數萬讀者湧入道別
    在臺灣,陪伴臺北居民31年的首家24小時書店——誠品書店敦南店,隨著租約到期,於5月31號正式結束營業。當天,業者舉辦活動,以講座、舞蹈,以及樂團表演等18個小時不間斷活動道別,並在晚間進行結束營業倒計時。上萬名民眾從凌晨開始湧入,除了外籍遊客,不同世代的臺灣民眾紛紛來跟回憶告別。
  • 在臺北臺中逛書店看文創,除了誠品生活,這幾家也值得打卡
    如果說臺北的書店數量較多,那麼臺中的書店品牌也不少,我以遊學的方式行攝下來,總有些小小的心得。作者:好攝女(書店記錄者,行攝40多個城市的書店,記錄書與人的故事。著有《慢半拍,我的書店光陰》等)每次到臺中,我住的酒店就在勤美綠園道附近。入住酒店放好行李後,第一站必去附近的誠品生活。
  • 2020中國書店大會|書店老闆們都在關注哪些書店
    2019年,中國的實體書店數量超過了70000家;這一年關閉了500多家書店,但新開的書店超過了4000家。1月8日,以「書店重做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書店大會在北京舉行。龍挺(弘道書店創始人):值得關注的書店有蔦屋、誠品、方所、西西弗、言幾又、中信書店。這幾所書店在圖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方面做得比較好,以藝術為媒介,既能自然過渡,又表明態度;同時書作為主體,把空間打造得很有特色。
  • 誠品臺灣首個24小時門店將「熄燈」 敦南店5月底關閉
    聯商網消息:4月23日,誠品方面宣布,臺灣規模最大的綜合旗艦店誠品信義店將接手敦南店,成為新的「24小時書店」,並於6月1日開始延續「不打烊營業」,自此,敦南店正式進入「閉店」倒計時。據悉,敦南店是誠品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自1999年就開始的24小時營業的門店,位於臺北市仁愛圓環。
  • 晚安夜話丨父親離開三年,誠品書店吳旻潔再續未竟之夢
    父親去世三年了,昔日「誠品公主」吳旻潔也變為誠品生活董事長了。在加速展店進程時,她運用更多元靈活的方式。今年9月,全新的「誠品人APP」推出,下個月全新電商平臺「誠品線上」有望開站。據了解,誠品明年在臺灣有1~2家規模較大的新展店計劃,也將積極拓展誠品的社區模組店。
  • 臺北誠品敦南店5月底熄燈 信義店將成為新24小時書店
    誠品敦南店將於5月底熄燈。記者 孫立極攝 人民網臺北4月23日電  (記者孫立極、陳曉星)臺北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因租約到期即將熄燈,誠品董事長吳旻潔23日在臺北宣布,誠品信義店3樓之後接棒,成為24小時營業書店。 誠品敦南店1989年創立,1999年成為24小時書店,因租約到期,將營業至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