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然兀坐,萬籟有聲,空渺靜默之念。冥想入門

2020-12-23 晴空道人

該如何正確而又行之有效地習練冥想?

這是許多初練冥想的修習者最關心但卻又最糊塗的問題。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冥想這個詞的真實含義:冥想一詞,極易誤導並誤解,因為中文裡有一個成語叫苦思冥想,所以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冥想修行者都錯以為冥想就一定是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在靜思或靜悟些什麼,其實冥想的真實含義並非如此,這個詞義的解釋,以我個人的心得和體會覺得應該這麼解,即「冥想」如同「命運」一樣實際上是由不同的二個字所構成的,「命運」指的是先天之命+後天之運之總和,「冥想」就應是冥+想的合體。冥這裡的意思指的是虛空渺茫(參見《莊子·在宥》裡——至道之精,窈冥冥。)和靜默(參考歸有光《項脊軒志》裡——冥然兀坐,萬籟有聲),想則是念想,故「冥想」一詞的真意就是空渺靜默之念。

明白了冥想是什麼後就可以著手開始學習冥想了。本著普及冥想的初衷,這裡主要針對的是尚未入門的初學者或剛入門的修習者,內容主要涉及初級冥想的習練與方法(關於中級冥想和深度冥想會在後續文章中接著論述),我已經說明了初級冥想的實質就只是一種感知狀態,從感知中獲取的某種狀態。

那麼究竟該如何去感知呢?

某種狀態又究竟是怎麼樣的狀態呢?

要想很好地感知,你首先要做的必須是靜下心來,三種姿勢比較有利於靜心。

一是坐(常見於中國式和日本式冥想及高級瑜伽術)。

二是躺(常見於印度式冥想)。

三是站(常見於部分瑜伽功法和中國的氣功站樁)。

習練者可以從這三種姿勢中任選一種最適合自己的姿勢來修習冥想,當然,從我個人的角度還是比較推薦坐式冥想,原因是躺著雖然最節約體力但卻容易睡著或昏沉,站著雖較易保持清醒但卻體力消耗大容易疲勞,所以坐姿才是冥想的基礎,是初級冥想者的主流方式,無論是中國佛家或道家的打坐還是高級瑜伽術的坐定或是西方超心理神秘術裡的靜心,初學者無一例外地幾乎全用的是坐式冥想。

坐姿主要分為二類,端坐和盤坐,端坐是腳自然垂下的坐姿,盤坐是盤腿而坐的姿勢(又分為散盤,單盤和雙盤三種)。選好了適合自己的坐姿後,你就可以坐下開始冥想練習了,接下來的事很單純,就是先去感知,後去體會狀態。對於初學者來說「感知」是一件挺難的事,因為你會發現自己思緒翻滾,萬念俱飛。怎麼辦?不同的冥想系列有著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把修煉者的思想集中到一個「點」上,使人的思想專注於一個所謂的「點」從而忽視了其他所有的事物或思想,這些方法對於初學者和入門者來說都很不錯都很有幫助,比如中國道家的「觀想」和「意守」,佛家密宗的「持咒」,淨土宗的「念佛」和禪宗的「數息」或「參話頭」,曼特拉冥想的「瑜伽語音」,噢姆冥想的「念誦聽和」,尼太-弋爾冥想的「詠唱語音」和瑪丹那·莫漢那冥想的「群組誤音冥榻」等等。初級冥想第一層(普通人——冥想入門者):因為感知狀態是人內心的感覺,所以只可意會很難言傳,那麼究竟該如何去意會去體會什麼叫做「感知狀態」呢?這裡特別推薦一個非常給力的法門適合大家去做,首先請你隨意挑選一個小東西用來做你自己的「信物」(最好是那種可以隨身攜帶的東西),然後坐下或半躺著(無所謂姿勢舒服就行),把你的「信物」放置在你面前,把你的思想專注在你的「信物」上,用柔和的眼光專心地凝視著看著它,看吧看吧看吧......一直看著,直到把自己看「傻」了,看「出神」了,看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只要你做到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找到了最原始最基礎的初級「感知狀態」!下面你所要做的就是去熟悉它,去親近它,去體會和品味它。因為那個「信物」很小可以隨身攜帶很方便,所以你就有可能有機會經常去做,去練習這種方法,去熟悉初級「感知狀態」。(注意事項:「信物」放置的距離不宜太遠或太近,40CM-150CM為宜。)初級冥想第二層(入門者——「菜鳥」):當你已經可以做到不用凝視哪怕是閉著眼睛也可以有那種感覺的時候,你就可以進入第二層的習練了。此時你可以選擇坐著或躺著,平心靜氣地閉上雙眼,記住一定要帶著那種「感知狀態」的感覺去做一件你喜歡的事情,比如聽某種聲音(音樂)或聞某種味道(燃香)或感覺自己的呼吸氣息或默念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詞或一句話(詩句或佛號或咒語)或感覺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或體會觀察自己的中軸線等等等等,總之一定要做件事就成,千萬別讓自己空下來沒事做。你就這麼練著,這叫「感知狀態」的積累和蛻變,堅持就這麼做下去,也許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有了新的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這就是「連綿不斷的感知狀態」,是「愛」和內在「聲音」內在「光芒」對你的召喚(雖然你還感受不到「愛」 也「聽」不到內在「聲音」 「看」不到內在「光芒」),但是恭喜你,就因為你獲得了「連綿不斷的感知狀態」,你就可以進入下一層了。 (注意事項:此階段相當關鍵,最重要的是無論身體或意識出現什麼好與壞的感覺(比如身體某處發熱發漲發緊跳動或意識裡出現什麼境界什麼幻象等等),通通別去管它別去理會,否則將步入歧途,「感知狀態」將無法完成積累並蛻變為「連綿不斷的感知狀態」。)初級冥想第三層(「菜鳥」——「老鳥」):嚴格來說從這一層起才叫做真正意義上的冥想,前二層只是打個基礎做「準備活動」,目的只有一個——獲取「連綿不斷的感知狀態」,而一旦成功獲取了,就可以開始真正意義層面上的冥想了,就用這種「連綿不斷的感知狀態」的感覺坐下來,開始開啟「內在智慧與喜悅」的冥想吧,4此時的你,過去的所有做法全須拋掉,什麼持咒,什麼隨息,什麼意守,什麼觀察看破等等所有的所有全部丟掉,不再做任何事情,這就叫無為至簡,什麼也不理什麼也不做,一切念頭任其來去,不糾纏不參與不跟隨不縱不迎不拒,所有你要做的事就是「傻傻呆呆」地「等待」,「等待」空渺靜默之念從意識層次過渡到心靈層次,完成「漸進」中的量變妙化。(注意事項:此階段難就難在不懈的堅持和漫長的「等待」,所以請你一定要堅持做下去!)

相關焦點

  • 郎讀:那一份萬籟有聲的靜
  • 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
    (兩會特寫)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1分鐘,是中國年度規模最大的政治會議的「靜默時間」。今天,這一精神在中國最高權力機關,通過無聲的靜默再次體現——犧牲的烈士、逝去的同胞,將永遠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記憶裡,不會被忘記。這並不是中國人代會的第一次「默哀」,而它的每一次「靜默」都有著深刻意涵。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開幕之時,同樣用「無聲」為暴恐事件遇難群眾默哀。
  • 傾聽| 濟源盤谷寺,萬籟有聲是人的境界,萬籟無聲是禪的境界
    萬籟有聲是人的境界,萬籟無聲是禪的境界。月華如水、如霧、如脂,緩緩地瀉著。絲絲縷縷的月光,從枝隙間篩落而下,空間被穿插成迷離的斑駁。驟然掠過的晚風使得樹梢一陣顫動,搖落的月光竟似片片雪花。定神看時,月光、樹影又凝住了。歸鴉和蟲子繼續歡叫著生命的夏日,星星繼續眨著神秘的眼睛,花香幽幽而來。這時候,一切思想都是多餘的。
  • 冥想——重塑大腦的洪荒之力
    冥想的定義:冥想,就是如音樂家在認真演繹音樂時的狀態。以最容易入門的樂,代入難於入門的冥想。「冥想」是迷信、邪教吧?然而步入現代的國家早在50年前,正念冥想就已經開花結果,無用之用有大用,目前為止已經接近約20億的市場規模。過去5年冥想在美國的普及率提高了3倍,目前已經有超過930萬美國人開始將「冥想」作為每天放鬆自己的必備生活方式,這個數量正在趕超瑜伽。
  • 上美影老藝術家們傾情題字,紀念萬籟鳴萬古蟾誕辰120周年_綜合...
    上美影老藝術家、《金色的海螺》導演錢運達題字(文末有上美影老藝術家錢運達、段孝萱、浦家祥、嚴定憲、林文肖、周克勤、常光希等人題字)(排名不分先後)從中國第一部獨創動畫片《大鬧畫室》到中國第一部大型有聲動畫片
  • 初學者冥想打坐入門:打坐什麼姿勢最好,冥想又是在想什麼?
    今天有人問我初學者沒有任何基礎,想要冥想打坐怎麼辦?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入門,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現在對冥想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前幾年泰國的幾個小朋友被困在了巖洞裡面出不來,當找到他們的時候,據他們自己說在巖洞裡通過冥想和打坐來調節情緒,減少消耗,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其實現在的狀況也非常適合用冥想,打坐來調節自已,安撫自己浮躁不安的情緒,讓自己心安、穩定,能夠安下心來穩住就是勝利。
  • 萬籟蕭晨,千念集秋
    季節的轉角,本是悲涼,但因秋事的心緒,心緒中所有關於離殤的無情,才會在縹緲的時節,安然在靜默的光陰裡。飛鳥攜雨飛過簌簌秋日,它以流雲的方式,輕消在九天的長空。但是,相信飛翔的酣暢姿態會留在駐足的眼中,成為秋日絕美的景致落在年歲的詩篇裡。萬籟悲蕭晨,千念集暮節。
  • 紫水晶球冥想
    圖片來自無限之光脈輪水晶幫助疏通中脈,提升覺知,加強冥想定力,並且可以幫助轉化厄運,將能量層的負面信息淨化,讓意識對宇宙、萬物的覺察更加清晰通透,尤其心輪感受強烈,幾個呼吸就能體會到萬籟寂靜,無憂無怖的冥想體驗
  • 觀心實驗室·手把手教你冥想入門
    轉載自知乎@Now冥想冥想要怎麼入門?這是冥想初學者最常出現的幾個問題,不要著急,往下看,給你介紹冥想超詳細的入門教程。很多初學者覺得自己性格外向,好動活潑,冥想太靜了,可能堅持不下來。其實,我們把冥想靜坐和性格內向孤僻聯繫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種誤解。性格外向的人練習冥想,有可能話會變少,但這並不是性格發生了變化,只是他的內心經歷了沉澱,他需要表達釋放的話並不多,但他依然可以是個性格外向的人。也就是說,無論你的性格是內向的還是外向的,都可以成為向內行走的人。
  • 純小白如何學習冥想?這本「傻瓜」入門書請查收
    大約在八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她在這本書中極力推薦了另一本書——《當下的力量》,並把《當下的力量》形容為靈性開悟的指引之書。當時的我,正被一些事情困擾,極力地想擺脫一團亂麻的生活,於是就買了《當下的力量》這本書。
  • 冥想如何快速入門?
    冥想冥想,英文名叫「meditation」,來自拉丁文 meditare,意思為「醫治」「心靈培育」,跟我們熟悉的 medicine(藥)源自同樣的詞根。在西方人看來,冥想是一種身心治療的方法。冥想的好處,實在太多了,一般常見的有:補充精力,比如中午用冥想代替午休,西方有「冥想 5 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之說;有效紓解調試情緒與壓力;
  • 冥想入門必備書單,這裡一次說全了!
    最近不少人問我,能不能通俗易懂地講講什麼是冥想?冥想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冥想在西方那麼受歡迎?冥想要怎麼開始?一整套練習流程是什麼?其實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真的無法回答。冥想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如果只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那冥想的好處,可能也就只是說說而已。
  • 紀念萬籟鳴萬古蟾誕辰120周年活動追尋上海動畫源頭《鐵扇公主》曾...
    1926年,上海的一個亭子間裡常常夜不能靜,租住在這裡的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兄弟四人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摸索出了中國第一部獨創動畫片《大鬧畫室》;15年後,中國第一部大型有聲動畫片《鐵扇公主》也在他們手中完成。萬籟鳴、萬古蟾是一對雙胞胎,生於1900年。
  • 《只要會呼吸,就能做冥想》冥想的入門階段
    從幾次深入徹底的呼吸,開始我們的冥想之旅。用鼻子吸入空氣,然後用嘴巴呼出。每次吸氣時,感覺腹部像孕婦一樣隆起,呼氣時把肺部想像成海綿,通過擠壓把氣體完全呼出。接下來是大約兩分鐘的放鬆過程。每次呼出氣體時,感受從頭部到腳趾的每一塊肌肉都得到了放鬆,把存儲在體內的所有壓力都釋放出來。當你有了放鬆的感覺時,可以將呼吸調整到正常狀態。
  • 冥想並不像你想的那麼神秘,每天5分鐘,教你輕鬆入門
    這種情況下,不妨來打坐冥想吧!很多人都覺得冥想是個很神秘,很專業的事情,其實並不像你想的那麼複雜,即使沒有任何經驗,入門也很容易。而冥想可以讓內心平和,舒緩情緒,從而有利於睡眠。3、提升專注力當你持續3分鐘,5分鐘,10分鐘甚至更久去關注自己的呼吸,關注自己的內心,無疑是提高你做一件事情的專注力,當你結束冥想,做其他事情時,也能更快進入狀態。
  • 聊聊大多人對冥想的誤解、偏見和迷茫,以及普通人的冥想入門指南
    提到冥想,很多人的只覺是「高深莫測、宗教、身心靈、靈修、平時沒什麼事兒幹的人做的、想不開的人做的……」其實這些都是誤解,冥想是一種普適練習,甚至平時在工作、吃飯、喝水的時候,只要你專注在當下要做的事,專注於事情本身,就是一種正念冥想練習。分享一篇經過一年冥想練習的老手,談談他眼中大多人對冥想的偏見和誤解。
  • 冥想智慧之山——克麥隆神峰
    攝/澤仁汪堆      據《格聶神山志》記載:崗波聖地屬佛言聖地,在冥想四歡喜之法和四歡喜智慧的八個聖地中排第一位,是修習言語精華,修習萬事如夢,增加殊勝智慧,成就金剛佛言的聖地。克麥隆地處聖地中心一帶,屬于格聶著名的七峰之一,藏語意為智慧的鏡子,象徵著無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