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馬首回歸後文物追索之路如何走?專訪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

2020-12-12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展覽不只是馬首本身的故事,也是介紹圓明園的展覽。今後更多的還是(考慮)怎麼把它保護好、展示好。當然,還有進一步把圓明園遺址保護好、展示好、利用好的問題。 」

12月1日,流離海外百餘年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原屬地圓明園。在主持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之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採訪。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並遭焚毀,馬首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2020年,圓明園終於迎回了這件藝術珍品——馬首也因此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關強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馬首回歸的故事,是百年文物流散失史,更是中華文明復興史,「我們國家在弱的時候,文物流失了。現在國家強大,文物回歸回來。這個故事最精髓的,還是我們國家的強大,文化的復興。 」

馬首展示為何選在正覺寺?

是圓明三園唯一劫後遺珍

自12月1日起,《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向社會公眾開放參觀。這也是自2019年11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捐贈儀式和公開展覽之後,馬首再次向公眾亮相。

正覺寺文殊亭內,封面新聞記者看到,置於正中的馬首「昂揚」,纖毫畢現的「鬃毛」在北京冬日的朝陽下閃現出暖紅色,那是精煉紅銅在經歷時光洗禮後泛出的光澤。

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覽面積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100組件,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

為何將馬首回歸圓明園的展示地選在正覺寺?圓明園遺址公園介紹,正覺寺建成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位於綺春園南部中間即正宮門之西,它與綺春園既有後門相通,而又獨成格局,在南側單設獨立的山門通向園外,實際上是圓明園附屬的一座佛教寺廟。1860年及1900年,圓明園兩度罹劫,因正覺寺獨處綺春園牆外而倖免於難,部分建築和古樹留存至今,成為圓明三園唯一的劫後遺珍。

關強對記者透露,到目前為止,圓明園遺址公園尚未建設成正式的博物館。去年宣布馬首回歸之後,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以及圓明園遺址公園等方面選定了正覺寺,「本身這裡也是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又相對自成單元,有利於展示和安全的考慮。」

怎樣講好馬首回歸的故事?

讓人民體會到文化遺產內容

12月1日,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在馬首入藏儀式上指出,要以馬首歸園為契機,譜寫文物利用新篇章。「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人民的文化遺產,要做好文物利用下半篇文章,發揮其獨特作用,豐富公眾文化生活。」

「原來馬首可能是只是皇家園林裡的一件藝術品,回歸之後,人民能夠看到,體會到文化遺產的內容。」關強對記者介紹,《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下了很大的功夫。要克服疫情影響,所以今年下半年才正式動工布展。展覽不只是馬首本身的故事,也是介紹圓明園的展覽,講了馬首在圓明園的位置,還講了大水法的情況。」

記者在入藏儀式上了解到,今年各方克服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合力實施正覺寺展示提升與安防改造工程,安全防護全面升級,具備了長期展示的必要條件。

圓明園管理處副主任李向陽對記者表示,馬首回歸,對於圓明園來說,「是一個歷史性事件,也是一個裡程碑的事件。」他認為,馬首回歸圓明園,是傳承民族文化,維繫民族精神的實踐,也是踐行流散文物回歸原屬地的國際共識。「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希望由此推進圓明園文物保護工作,把馬首展示好、保護好、利用好 。

馬首回歸之後文物追索之路如何走?

每件文物回歸都很複雜

截至目前,圓明園十二尊獸首銅像中,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鼠首和兔首銅像都已通過不同方式回到祖國懷抱,分別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保利藝術博物館。令人遺憾的是,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仍然下落不明。

關強對記者表示,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籤署《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以下簡稱「聯合國1970年公約」)以來,「各國都在討論文化遺產回歸的問題,一個大原則就是回歸原屬地。所以這些年,中國和其他各國也是在聯合國1970年公約框架下,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使流失的文物回到原屬國。」

於此同時,他也指出,「文物的回歸,每一件都很複雜。比如馬首回歸,出於何鴻燊先生義購。在聯合國1970年公約籤署之後,盜竊、盜掘的一些文物,可以採取法律手段。 但是公約以前(流失文物),則需要通過協商、商業模式、法律途徑等多種形式追索。」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當天強調,馬首歸園,昭示文物追索新方向。在聯合國1970年公約框架下,中國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機制日益成熟,成果豐碩。對於在國際公約生效前,歷史上因戰爭劫掠、文化掠奪、非法貿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如何開展追索返還,國際社會依然缺乏法律基礎和普遍共識。中國政府堅定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支持非法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國,願和國際社會一道,將促進歷史流失文物返還作為重點方向,推動文物流失國與文物流入國相向而行,共同探討妥善解決歷史問題的有效途徑。

12月1日,流離海外百餘年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原屬地圓明園。國家文物局供圖 攝影:陳曦

相關焦點

  • 馬首回歸圓明園背後,「十二生肖」的追索之路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今天表示,對於歷史上因戰爭劫掠、文化掠奪、非法貿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如何開展追索返還,國際社會依然缺乏法律基礎和普遍共識。不過,近年來隨著各國的共同努力,非法流失文物的返還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目前,我國與23個國家籤署了追索返還雙邊協議,對阻止文物非法流通起到了關鍵作用。
  • 深度關注 | 結束160年的流離 馬首回歸圓明園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流離160年後,馬首銅像終於「歸來」,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12月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圓明重光 駿馬歸來 圓明園馬首今天回家
    據了解,此次國家文物局選定圓明園正覺寺作為馬首銅像展示場地,文物建築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通過實施展示提升與安防改造工程,正覺寺具備了文物安全與展覽條件,國家文物局將馬首銅像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馬首回家後,還有「未完待續」的文物歸途
    《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時對公眾開放。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100組件。 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
  • 現場|圓明園文物回歸:「馬首」是瞻,結束百年流離
    結束百多年的流離,圓明園流失文物惟「馬首是瞻」,馬首銅像終於「回家」了,回到原屬地圓明園。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今天說,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12月1日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流落在外160年,圓明園馬首今天終於「回家」!感謝這位逝去的愛國企業家
    在國家文物局的協調下,2019年11月,何鴻燊決定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獻禮。通過實施展示提升與安防改造工程,正覺寺具備了文物安全與展覽條件,國家文物局將馬首銅像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覽面積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100組件,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即日向社會公眾開放參觀。
  •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從皇家私藏到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這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同時也標誌著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
  • 名人堂·文旅大事件|馬首回歸,海外164萬件珍寶如何回家?法律追索...
    馬首回歸圓明園(圖據國家文物局)如今,圓明園十二獸首之中,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馬首、猴首、豬首七尊獸首已經通過拍賣、捐贈等方式回歸,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五尊銅像仍下落不明。中國尚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這些文物如何流失出國?
  • 「馬首」回家了!
    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在國家文物局的協調下,2019年11月,何鴻燊決定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獻禮。1日的入藏儀式上,馬首銅像終回故土。記者看到,圓明園馬首被赫然置於圓明園正覺寺的中間。
  • 揭秘:回家的「馬首」藝術價值有多高?
    中國網北京12月1日訊 (記者 秦金月)今天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了「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至此,圓明園馬首銅像被國家文物局正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在外飄零百餘年,「馬首」終於回家了
    「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十二生肖「馬首」回歸圓明園,來看3D列印如何參與文物保護
    12月1日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就此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今天,「馬首」回歸圓明園
    「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今天馬首回歸圓明園 馬首銅像設計者是誰?流失多久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今天(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
  • 十二生肖銅像之一馬首回歸圓明園
    在一百多年前,我們國家還沒被其他的西方國家侵略時,我們的圓明園當時還是金碧輝煌,擁有數多的奇珍異寶的皇家園林。據說圓明園裡的樹都是由玉石和瑪瑙雕刻而成的。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我們國家的奇珍異寶就流散於各國。
  • 68件文物回歸祖國 為25年跨國追索劃圓滿句點
    中新網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 應妮)一場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終於畫上圓滿句號!  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了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
  • 「馬首」歸來!圓明園十二獸首今何在
    直到2007年8月,國家文物局獲悉圓明園馬首銅像即將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的消息,第一時間表達了終止公開拍賣的堅定立場和促成文物回歸的良好意願,香港蘇富比公司對此給予積極配合。在國家文物局的協調下,2019年11月,何鴻燊先生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獻禮。
  • 闊別160年,「馬首」銅像終於回歸圓明園
    當地時間12月1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遺失了160年的「馬首」銅像終於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圓明園「馬首」回歸,左耳朵被壓彎,背後一段血與火的民族劫難史
    160年前,圓明園慘遭英法聯軍洗劫,從此流落海外的馬首銅像,於2020年12月1日正式回歸圓明園。此前,已有6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先後回到祖國懷抱,現珍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保利藝術博物館。這座圓明園馬首的藝術價值有多高?又是如何輾轉回家的?
  • 流失文物「回家」不再遙遙無期
    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