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組六旬,六十甲子時空斷

2020-12-18 騰訊網

連山易是最早的易經文化,它是對客觀事物的推演,是對天時的演化,是人類繁衍生息的產物,更是天下萬物生息自然現象的總結。

連山易有著博大精深,無不包容的氣魄,它的推演方法以三元為主,以六甲為證,而後用年、月、日、時為細枝進行演繹。

前兩期我們為大家講解了三元九宮,錯過的讀者可以直接點擊跳轉《三元九運劃時空,三旬九宮各不同》、《下元八運艮八白,九運九紫即將來》。

接下來會用兩期時間來和大家說說六十甲子的事情。

六十甲子是中國先民的獨特發明,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60年一個周期)、紀月(60個月為一個周期)、紀日(60天為一個周期)、紀時(60個時辰為一個周期)

古代中國人民用天幹地支來表示年、月、日、時。它們就像四根柱子一樣,撐起「時間」大廈,所以也稱為四柱。

六十甲子由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成,十天幹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戌、酉、亥。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天幹輪六次,地支輪五次,循環組合。共得60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這種古老的紀年法稱為幹支紀年法,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農曆。

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稱為六甲。每個甲十年,六十年一個循環。

中國每遇60個月(5年)求一變,所以多用5年作為計量單位。如我國兩會代表都是5年為一屆。從十一大開始,每5年一個社會發展計劃,至今已經13個五年規劃。

60在時間領域是一個奇妙的數字。不但中國人民用60作為循環,在西方的計時法中,1分鐘是60秒,1小時是60分鐘。1天24小時對應中國的12時辰。

六十甲子的科學原理雖然無法破譯,但由其衍生出來的《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理論以及四柱命理學理論之所以能千年不衰,究其原因在於這些理論都是探索人體奧秘,預測、診斷、治療人體疾病的學問。

並且六十甲子是對時空的推演和規律的總結。在我們人生曲線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連山易的六甲理論對此有著進一步的說明。

首先我們來看看甲子,甲子年生人的名人非常多,鄧稼先、李清照、金庸都是年柱甲子。甲者為頭目為領導,甲子為1爻。所以他們智慧絕倫,學習力強,在民眾中擁有巨大聲望。這也是他們成功的原因所在。鄧稼先是兩彈元勳,可謂家喻戶曉,可比現在的那些流量明星火的多。

我們再看甲戌,6爻,為概念思想的引領,高精專領域的領導。代表人物有邱吉爾、海瑞、洪秀全。

甲子與甲戌有很大的區別,比如說:甲為好強急躁,甲午和甲子對比,誰更加好強,更加急躁?他們的在發展成長中的區別又有什麼不同?六十花甲子每一個組合背後都有很深的易理蘊含其中。

我們下期來聊聊六甲統八卦的那些事。

相關焦點

  • 「袁天罡奇門遁甲」之天幹地支和六十甲子的內理乾坤
    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天地定位,幹支以定時空,時空以定世界。幹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長於地上,但是萬物的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
  • 奇門遁甲:六十甲子真的不用背,3分鐘學會六十甲子幹支掌訣推演
    六旬必甲的六旬分別是為:甲子旬、甲戌旬、甲申旬、甲午旬、甲辰旬、甲寅旬。首先看天幹,天幹『庚』為陽幹,在天幹中排第七位,為奇數,為陽幹。以天幹右 掌推算,陽幹對應為:甲、丙、戌、庚、壬,庚子地支為『子』,在幹支結合中,陽幹 配子,甲子為第一旬輪轉,丙子為第二旬輪轉,戊子為第三旬輪轉,庚子為第四旬輪轉, 壬子為第五旬輪轉。天幹的這種排法可以在右掌中迅速推算出。
  • 五行、十天幹、十二地支和六十甲子
    十天幹的五行屬性如下: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陽木陰木陽火陰火陽土陰土陽金陰金陽水陰水配人體頭膽肩肝額小腸齒舌心鼻胃面脾筋大腸胸肺脛膀胱足腎十天幹化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天幹的合化如同自然界中的事物遇到另一種事物後就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也可以用化學反應來做個比喻,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了水。
  • 天幹地支及六十甲子的應用習俗 自己也能算年份幹支
    天幹地支在我們現在的日曆上是重要的內容,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用到。十天幹從甲到癸相當於數字一至十,十二地支也相當於十二進位的數字,常常用來計時,比如十二時辰;用來紀月,紀年。農曆的幹支歷年月日時都使用幹支配合的六十甲子循環表示。
  • 道長教你:道教奇門遁甲之六十甲子的規律
    「六十甲子」是中國古代用天幹地支組合而成的曆法,現在也叫做「萬年曆」而「六十甲子」在「奇門遁甲」起盤、解盤的應用當中也是作為主體應用。我們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要學習「六十甲子」的組合規律以及組合過程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幹加上十二地支組合而成我們之前學過,天幹和地支都是分陰陽的,在這裡就可以用到了。
  • 六十甲子的排列方式和納音五行的規律
    六十甲子天幹有十,地支有十二,天幹與地支單配單雙配雙,從天幹第一位甲配地支第一位子開始,到天幹最後一位癸配地支最後一位亥結束,天幹輪迴六旬,地支輪迴五旬。天幹第一旬從甲子開始,到癸酉結束,地支戌亥在此旬無天幹所配,故稱戌亥在甲子旬空亡。戌亥因此進入下一旬天幹,從甲戌開始,到癸未結束,地支申酉則旬空。所以申酉進入下一旬天幹,從甲申開始,到癸巳結束,這時這旬地支申酉的前一對地支午未旬空。以此類推,到天幹第六旬甲寅為始,子醜旬空,子醜前一對戌亥就配天幹最後兩位壬癸,天幹六旬由此在癸亥完成六十個幹支配對。
  • 天幹地支如何配六十甲子?幹支含義是什麼?地支的十二生滅狀態
    十天幹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怎樣才能快速記住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的五行有什麼規律?
    第一,先記住天幹地支的順序,對天幹地支順序不熟的話,可用數字來輔助記憶。十天幹:甲乙丙丁 戊己庚辛 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 屬陽,乙丁己辛癸 屬陰。十天幹可以分別用大寫的數字來表示,甲為一,乙為二,丙為三……,癸為十。十二地支:子醜寅卯 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 屬陽,醜卯巳未酉亥 屬陰。十二地支可以分別用小寫的數字來表示,子為1,醜為2,寅為3……,戌為11,亥為12。
  • 六十甲子——心演篇
    我想很多朋友在學習六十甲子幹支紀年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記不住,雖然你在紙上不知道推了多少遍六十甲子,可到底誰在哪個位置還是亂不清楚,搞不明白,當遇到要查旬首的時候,那叫一個麻煩啊!左推右算,還是不確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六十甲子如何簡單明了的背記。
  • 八字預測基礎中國幹支歷—六十甲子
    地支表示事物在地域範圍內運動軌跡,你也可以認為是地球運動到了不同的地支空間,同天幹一樣,十二地支也是動態的,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天幹和地支不是獨立的,天幹和地支是配合使用的,從天道運行來說,就是天幹運行也要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空間,與地支兩兩組合形成固定的空間概念,這些空間以六十為循環周期,周而復始重複使用,這就是噴門常說的六十甲子,也稱六十花甲。
  • 2021年天幹地支對照表 幹支日曆表
    其實在古代採用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組成的紀年方式,但是對於當時大字不識的平頭老百姓而言都是一頭霧水,後來為了方便普及和記憶,才採用了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方法,下面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2021年全年的天幹地支對照表吧!
  • 天幹地支紀年月日時
    天幹地支紀時一、天幹地支的內容1.天幹地支的歷史在商朝的時候「天幹地支」已經非常普及和常用了,根據考古學發現,商朝的君王名字幾乎所有的王名字都帶有十天幹。自秦漢以來,二十四部正史,實際採用的都是這種幹支紀年方式。通過幹支紀年能夠很好的算出事情發生在哪一年、哪一月的具體時間。
  • 六十甲子的快速算法(泗洲果園)
    指上推算也得知道三元九運,十天幹,十二地支組成的六十花甲子。這裡先說說指上推算法: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花甲子是從甲子年開始,癸亥年結束。還有一種,說我辛丑年,不知道哪一年生的,這個可以利用上面方法倒推,六十年只有一個辛丑,想比你不會把一個人看錯六十歲吧?第二種方法,筆算法。這種算法需要先將天幹和地支分別編上數字對應。
  • 新年快樂——天幹地支紀年法
    我國自古便有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簡稱「幹支」,取義於樹木的幹和枝。     十二地支又與十二生肖對應: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當年成龍主演的《十二生肖》電影熱映,主題曲中這些詞也許各位已經熟悉起來了。     那麼天幹地支紀年法中和數學有關的是什麼呢?
  • 最全的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十二地支與生肖,十二地支也叫十二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中國古代拿它和天幹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時的次序。舊式記時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時、丑時等。玄黃說:『這是天幹革命地支神,來治理乾坤的。』於是,為他們分別取名,配夫妻,成陰陽。男的統稱天幹,女的則為地支。」這一創世神話故事,講幹支,講玄黃神、女媧神,講乾坤陰陽,將幹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遠。古代歷來以天為主、地為從。十天幹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漢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橈採五行之情,佔鬥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支。
  • 天幹地支紀年法
    天幹地支紀年法 2018-11-19 14:14:45| 來源:中公教育
  • 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對照表​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 ——細說古代天幹地支紀年法
    十天幹十二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人們對天象的觀測。相傳從黃帝時期使用的是太歲紀年法,那時 有十歲陽稱為: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 對應後來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六爻預測》中納入天幹地支的規律
    當我們用蓍草或是金錢起好卦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天幹、地支裝入卦中。天幹納入大成卦中的規律是什麼呢?地支納入卦中的規律又是什麼呢?如何才能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呢?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當我看到《邵子神數》中「後天納音圖」時我看到了規律。這個規律與平時我們看到的《六爻預測》法的納甲信息有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 五運六氣之六十甲子概念
    六十甲子是中國人民一個古老的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進行循環組合,即以天幹和地支按順序相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組合,從"甲子"起﹐到"癸亥"止﹐滿六十為一周﹐稱為"六十甲子"。亦稱"六十花甲子"。又因起頭是「甲」字的有六組,所以也叫「六甲」。如此周而復始,無窮無盡。年月日時都是60一個循環。60在時間領域是個奇妙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