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非洲島國 ,官方語言:法語、馬達加斯加語。影片《馬達加斯加》讓很多人對這個島國充滿了奇幻想像。法語法國特約曾在該國外派的外交部法語學友宗海峰寫了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 Madagascar ...
提到馬達加斯加,幾乎所有人都會立刻想到好萊塢同名動畫片,進而聯想到馬島是一個動物天堂,獅子、老虎、大象、企鵝還有長頸鹿等等在這個似乎被世人遺忘的角落和平而快樂的生活著。但非常可惜,現實中這些動物在馬島都不存在。真實的馬達加斯加是什麼樣的?他不是大家通常意義上想像的天堂,但在我這個常駐4年多的人看來,他又的的確確堪稱「天堂」。
因為工作原因,同事們聚會聊得最多的自然是各自常駐國家的風土人情,相互間的揶揄、比較亦是不可避免。甲在A國,經濟繁榮、環境宜人,購物天堂。乙在B國,環境惡劣,疾病肆虐,民不聊生。往往這種時候,我就特別困惑,因為實在不知道如何給馬達加斯加定位,這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根本無法用世俗的評價標準來進行考量。
人均GDP全球排名倒數,真正的赤貧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馬達加斯加人均GDP只有300-400美元左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我們橫向比較一下,西方發達國家的這一指標普遍在25000美元以上,中國6000美元左右,同屬黑非洲的安哥拉8000美元,離馬島最近的模里西斯9000美元。如果單純從經濟數據看,馬達是名符其實的「赤貧」國家!
全島幾乎沒有工業,旅遊等第三產業也非常薄弱,勉強算是個農業國家吧。為什麼說勉強呢,因為馬國人並沒有把農業真正視為一個產業。老天實在是太眷顧這裡了,常年風調雨順,罕有地震、洪澇、颱風等自然災害。老百姓普遍種植水稻,但也就是插個秧,其他就不管了,除草、澆水、施肥什麼的完全沒有概念,那是上帝的事,他們就負責到時候收穫就好了。就這樣,儘管產量不高,但也基本滿足國內需要。
在這裡,你會看到很多西方老頭老太家裡僱傭了好幾個傭人。千萬不要覺得奢侈,由於普遍沒有收入,城市裡大部分女性都從事幫傭工作,薪酬之低也讓人無法想像。僱傭一個全職保姆一個月大概只需支付150元人民幣。男人們習慣於每天在路邊或站或蹲,三五成群,就這麼閒聊曬太陽,無所事事。
身在非洲心在亞
儘管在地理範疇內被劃歸非洲,但馬島人內心並不認同自己是非洲人!到了這兒,你會發現他們和我們想像中的黑人完全不一樣。馬島最早的原住民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印尼、馬來西亞,儘管後期也融合了渡過莫三比克海峽而來的非洲大陸黑人,但整體上人種的亞裔特徵更明顯些。飲食上,馬國人也喜食大米。
馬國人的淳樸、溫和、善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管是政府官員還是市場小販,不管衣著是否光鮮,但都溫和友善。整個馬島沒有紅綠燈,但大家開車在岔路口非常自覺,互相體諒,很少在路上幾乎看不到因搶道發生剮蹭事故而爭吵的事。
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當地流傳一句諺語,說馬島是被上帝遺忘的角落。在這裡你能看到在其他地方已經幾乎滅絕的化石級動植物。譬如狐猴,是世界瀕危物種錄上排名第一的動物。這是一種古老而又特別脆弱的生物。之所以叫狐猴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臉長的像狐狸,特別可愛。在狐猴保護區,他們會跳到遊客的身上,爪子和嬰兒的手一樣,沒有指甲,軟軟的冰冰的。
馬達加斯加—狐猴
馬達加斯加 Moon Moth 蝴蝶
猴麵包樹和狐猴並稱馬島的國寶雙星。全世界只有馬島還保存有成片的猴麵包樹林,蔚為壯觀。全球僅存的8種猴麵包樹中7種為馬島所獨有。
回國以後,最懷念的就是馬島的藍天白雲了。因為沒有工業汙染,首都又處於1000米海拔的高原上。在那兒,感覺離天特別近,連綿的雲彩仿佛就在對面的山頭拂過。憑欄眺望,遠山如岱。來訪的代表團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到了馬島就到了高清的世界」。
中國情節深入人心
說兩國友誼源遠流長,大家總覺得是套話。可用在馬達還真是所言不虛。中國人抵馬的歷史有據可考的能上溯至19世紀末,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又經歷了兩次大的遷徙浪潮。華裔已經成為了馬近現代以來民族構成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馬達2014年初的總統大選中,位居第二的候選人就是華裔,他以很小的劣勢惜敗,否則馬島很可能是第一個華裔執掌政權的國家了。正因為一代代華人先輩在馬島異國他鄉辛勤付出,同當地老百姓世世代代和睦相處。馬民間對華非常友好。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日益提升,馬民眾「向東看」的趨勢日益凸顯,孔子學院在馬島生根不過5年,就迅速遍及馬全境所有公立大學,普通民眾學習漢語的熱情十分高漲。
思索
馬達很窮,但老百姓過的很快樂,他們呼吸著乾淨的空氣,吃著放心的蔬菜,沐浴著燦爛的陽光。發展並不僅僅是高樓大廈和金錢的累計。快樂、幸福也不應該僅僅取決於物質的多少。真的希望大家都有機會去馬島看看,你的心一定會被震撼!那裡的人臉上似乎永遠洋溢著燦爛的微笑,哪怕他們衣衫襤褸,哪怕他們風餐露宿,他們永遠都對未來抱有虔誠的希望,都對生活抱有美好的願景,他們生活在無憂無慮,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