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但是A股表現卻領跑全球。今日,2020年私募基金榜單火爆出爐!合計14906隻私募產品在2020年的平均收益率為30.17%。不過去年雖然A股是結構性牛市行情,但是私募年度收益冠軍卻不出自A股,而是大宗商品牛市。大凡投資管理的大凡1號在2020年以943%的收益率奪得私募年度收益冠軍,建泓時代陳志輝管理的建泓絕對收益一號在2020年取得了830.86%的收益率,奪得2020年股票策略產品的收益冠軍。
去年的私募冠軍年度收益率達943%
去年A股的市場表現是揚眉吐氣,領跑全球。從A股各大指數的漲幅來看,上證指數上漲13.87%,深證成指上漲38.73%,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漲勢更為顯著,中小板指數上漲41.91%,創業板指數上漲64.96%。
在A股的結構性牛市行情下,私募機構是誰在2020年領跑市場呢?哪些私募逆勢成為了黑馬?
2020年中國對衝基金八大策略收益排行榜今日發布,成立滿12個月且有業績記錄的14906隻產品去年平均收益率達30.17%,跑贏同期上證指數。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合計有13307隻私募產品在2020年的年度收益為正,正收益私募數量佔比89.27%。5959隻私募產品的年度收益率超30%,其中有568隻私募基金產品收益翻倍。
2020年年度排名統計的宏觀策略、管理期貨、股票策略、事件驅動、複合策略、組合基金、相對價值、固定收益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依次為40.88%、38.79%、36.12%、32.63%、26.30%、24.31%、17.13%、7.73%。而從單只產品收益表現看,建泓絕對收益一號以年收益率830.86%奪得2020年年度股票策略收益冠軍,大凡1號以943%的年收益率成為管理期貨年度冠軍,仙童FOF11期成為組合基金年度冠軍。
大宗商品牛市成就了私募冠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股票策略產品中,業績位居前十位的股票策略產品年度收益率都達到了300%以上。其中,建泓時代陳志輝管理的建泓絕對收益一號在2020年取得了830.86%的收益率,奪得2020年股票策略產品的冠軍。而瑞福資產溫東平管理的溫瑞福8號在2020年取得了565.19%的收益率,位居2020年股票策略的第二名;匯瑾資產範立榮管理的匯瑾豪翔進取一號在2020年以398.35%的收益率奪得股票策略產品的第三名。
另外,和贏資產曾憲鋒管理的和贏天璽在2020年取得了395%的收益率;駿偉資本徐煒哲管理的駿偉資本價值5期在2020年取得了391%的年度收益率;巨杉資產呂雯珺管理的巨杉二次方1號在2020年取得了375%的年度收益率;方信財富王蒙管理的方信睿熙一號取得了360%的收益率;華霖合創曾以剛管理的華霖進取一號取得了331%的年度收益率;騏聚資產瞿文杰管理的騏聚旭瀛多空主題1號取得了322%的年度收益率;卓曄投資張文耀管理的卓曄1號取得了319%的年度收益率。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2020年1~12月共有8890隻成立滿12個月並有持續業績記錄的股票策略基金納入排名,平均錄得36.12%的收益率。今年以來共有7895隻股票策略產品賺錢,正收益股票策略產品數量佔比88.81%。
納入統計排名的1035隻管理期貨策略產品在2020年年度取得了38.79%的平均收益率,在八大策略產品中排名第二,正收益產品數量佔比高達92.08%。繼2019年獲得管理期貨策略年度冠軍後,大凡投資的「大凡1號」在2020年又以收益率943%的絕對優勢拿下該策略的年度冠軍。
對此私募排排網認為,2020年大宗商品出現牛市,多數品種實現上漲,黑色系板塊表現最好,能化板塊表現較差。「瘋狂」的鐵礦石以54.06%的年漲幅位列漲幅榜第一,焦炭和焦煤以51%以及39.45%的年漲幅分列漲幅榜第二、第三。在此輪大宗商品牛市行情中,中高頻策略更快跟上了這波趨勢變化。管理期貨策略產品的高收益主要來自於採取量化的方式交易,對市場波動性依賴程度低,在各類行情下均能穩定盈利。
高收益私募告訴你下一個投資方向
今日A股出現中陰調整,前期的軍工、新能源汽車等熱門板塊全線退潮,科技股領漲。前期漲幅巨大的「抱團股」也顯示機構投資者調倉切換跡象。對於後市,私募是怎麼看的呢?在2020年取得了不俗業績的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高位的釀酒,新能源車,光伏和軍工熱門板塊出現了鬆動跡象,今日集體調整的同時半導體,計算機板塊走強,每一次的風格轉換或者板塊切換都是通過劇烈震蕩完成,「我認為後市半導體,計算機,5G通信等有可能成為市場新的主線。」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也表示,市場風格轉換是必然的。近期小盤股連續下跌後,在今日表現強勢,漲多跌少賺錢效應好,這是市場風格由個別分化的大盤股轉移到小盤股的表現。從行業來看,近期的白酒,鋰電,軍工板塊出現分化,資金棄高就低的現象也會逐漸明晰。
把脈投資總經理許瓊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短期來看,是有風格短暫切換的可能。因為在滬指3200往3600點進攻的過程中,很多小盤股幾乎是向下的走勢,有些甚至跌幅達30%,但在今天小盤股紛紛出現超跌反彈的走勢。但從長期來看,隨著註冊制全面鋪開,退市制度日趨嚴格、金融開放擴大,外資與滬深股通資金佔A股話語權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機構們熱衷購買績優藍籌,而小盤股的空間將越來越小,即使最近幾天有漲的輪動,也應該採取越漲越賣的做法,即小漲小賣,大漲大賣,然後將倉位轉移至仍未被高估的白馬藍籌上。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