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期利得投教小課堂為大家「科普」了最大回撤和夏普比率,分別對應私募基金定量分析中的風險指標和風險調整收益指標,本期利得投教小課堂把聚光燈給到大家都很關心的業績指標——收益率。
有朋友就問了,任何人買私募基金首先關注的都會是業績指標吧,怎麼沒先介紹?利得小編用心良苦呀,很多高淨值朋友在挑選私募基金的時候,都容易被其過往業績吸引,而忽略了風險。投資的收益和風險相生相伴,先關注風險相關指標,對於理智決策大有幫助。
當然,收益率也是重要指標之一,本期利得投教小課堂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看待收益率?
從「是什麼」說起
老規矩,從定義出發。收益率,就是投資的回報率,我們日常說的收益率,通常指的是年化收益率,即投資期限為一年所獲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是衡量基金平均每年收益情況的量化指標,反映的是投資賺賠的多少和快慢。
要注意的是,在實際中,年化收益率通常由當前收益率(日/周/月收益率)換算而來,其實是一種理論收益率,而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對於私募基金產品來說,年化收益率的意義是為投資者提供較為直觀的參考數據,其他參考數據還有複合收益率(指複利計算的收益率),累計收益率(基金從成立運作至今的累計收益)等。投資者要注意的是,不管這些收益率多好看,都是理論值,實際收益率還是以收到的實際回報數字為準。
如何看待私募基金收益率
直白地說,投資的目的就是賺錢,高淨值朋友在挑選私募基金時,自然是希望收益率越高越好。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朋友在面對高收益時往往會更清醒,收益率高是好事,但高收益對應高風險,私募基金值不值得買,還需綜合評估!
我們該如何評價私募基金產品的收益率高低呢?利得小編為大家羅列幾個比較基準:5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10-30年期長期國債收益率、當年通貨膨脹率、當年大盤指數收益率。從投資成敗角度來說,如果年化收益率超過這4個標準中的最高者,就可以說投資成功。不過願意購買私募基金的高淨值投資者對收益通常有著更高預期。
那麼收益率多高才算高,多高才好呢?找參照值!比如,今年上半年百億私募平均收益率8.64%(同期上證綜指-2.15%),那麼理論上,收益率高於8.64%的私募基金可以算是表現不錯的,進一步則可以結合市場歷史變化情況,對比管理人旗下所有產品業績情況做綜合分析。
其次要看收益率的穩定性,市場上年化超100%的大神能找到,但幾十年如一日年化20%目前全世界只有巴菲特一人,可見是有多難!在保證資金規模的情況下,用一整套的交易策略,能夠穩定地、持續地保持較高的年化收益率,這樣的私募幾乎可以打滿分了。
前陣子「上海阿姨看理財水平挑女婿」引發熱議,「新標準」對男方車房無要求,但要求有3年以上理財經驗且理財組合年化超過10%。付之一笑後,也能看到投資能力確實比以往更受重視。
對於高淨值朋友來說,挑選私募基金的眼力也是投資能力的重要表現。希望這幾期利得投教小課堂對大家有所啟發,只看收益率選私募基金,那肯定不靠譜,還得正確看待和解讀收益率,並結合最大回撤和夏普比率進行綜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