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量化基金賺錢效應突出 平均收益率超過35%

2020-12-23 網易新聞

證券時報記者 張燕北

今年,公募量化基金業績不俗,平均收益率超過35%,與主動偏股基金不相上下。

基金投資人士認為,明年市場大概率還是維持區間震蕩、緩慢上行的走勢,量化策略大概率會維持強勢表現。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量化基金賺錢效應突出。據Wind統計,截至12月18日,全市場208隻主動量化基金(份額合併統計)平均收益率達到35%,同期主動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5.88%,其中21隻的收益率超過60%,50隻基金收益率在40%~60%。

單只產品中,表現最好的銀華食品飲料量化優選A,收益率為88.05%。該基金是一隻布局食品飲料行業的主題基金,在傳統被動化指數投資的基礎上通過量化模型對選股和權重做出優化。金信量化精選、長盛醫療行業量化、長信低碳環保行業量化取得80%以上的年內收益。富國研究量化精選、長信國防軍工量化A、銀華新能源新材料量化、華商新量化等基金業績也相當出色。

量化基金業績不俗,上海一位公募量化基金經理表示,量化投資在高波動行業中具有更強的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高波動賽道參與者很容易在交易上犯錯,量化投資的量價因子有效性會更強。今年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科技行業景氣度上行,聚焦這些細分賽道的量化基金得以取得不錯的收益。「進入四季度以來,市場震蕩調整頻繁,權益市場操作難度加大。加入量化策略的主動權益基金再度顯現出優勢。疊加全球流動性寬鬆背景下利率走低和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量化產品能夠兼顧兩大市場機會。」

基於對量化投資的看好,基金公司布局該類產品的步伐明顯加快。統計顯示,四季度以來,基金公司積極布局主動量化基金,已推出8隻新品。其中,華商量化優質精選、萬家互聯互通中國優勢量化策略、華泰柏瑞量化創盈、景順長城量化成長演化等4隻基金已經成立。創金合信港股通量化、人保量化銳進、華泰柏瑞量化創享、九泰盈豐量化多策略等4隻基金正在發行。另外,正在募集的浙商智選領航三年持有基金也將引入智能化和數量化工具加強投資的紀律性並減小投資的下行風險。

另外,九泰久元量化和西部利得量化優選一年持有兩隻量化基金將很快開始發行。

根據記者的統計,四季度啟動發行的主動量化基金共計11隻,相當於今年前三個季度同類產品發行總數,可見基金公司布局量化基金的熱情之高。

深圳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四季度市場震蕩加劇,明年市場大概率還是維持區間震蕩、緩慢上行的走勢,中間結構性板塊和個股的機會比較多。高波動和高換手率,是量化投資獲得超額收益的沃土。「在這種多元化的市場環境中,量化策略的較強勢表現大概率還會延續,擅長這類投資的基金公司也在加緊布局」。

「無論是選股還是細分賽道輪動,成長性是過去10年A股最有效的因子之一。由於A股風格輪動比較明顯,未來將有大量的主動基金藉助量化投資的優勢,全面捕捉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成長演化』相關主題機遇,重點布局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家用電器、休閒和保險等黃金賽道。」上述深圳公募人士說。

(原標題:年末基金公司扎堆推出主動量化產品)

(責任編輯:任暉_NBJ9607)

相關焦點

  • 關於量化私募基金投資的個人淺見
    一、我理解的量化交易基本知識。1、量化投資技術在七十年代華爾街開始應用後,迅速風靡國外金融市場,美股量化基金佔投資市場份額30%以上,湧現出眾多業績優秀的量化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0%以上。最厲害的是詹姆斯-西蒙斯的大獎章量化基金30多年來年化收益率超過35%,遠勝同期巴菲特、索羅斯等投資大師平均年化20%左右收益率。
  • 私募基金的期中成績單不及公募 平均收益13.28%
    上半年,結構性行情突出,私募基金的期中成績單不及公募,平均收益13.28%;八大策略平均收益全部為正,股票策略領跑,複合策略、宏觀策略、管理期貨策略平均收益都超過10%。百億私募方面,22家股票策略百億私募平均業績為9.09%,跑輸私募平均業績。
  • 華安基金推出新混基楊明一拖五,任職3隻混基跑輸同類平均
    與此同時,基金市場「多點開花」。其一,經過近4個月的調整,醫藥板塊在年底前走出反彈行情,醫藥類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表現強勢。其二,全市場208隻主動量化基金(份額合併統計)平均收益率達到35%。其三,年內新成立的定開、持有期基金迎來發展「大年」,合計達到517隻,募資總規模1.34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業績排位大戰「再添」變數,農銀匯理趙詣3隻基金業績暫「奪榜」前三。
  • 華安基金推出新混基楊明「一拖五」 任職3隻混基跑輸同類平均
    與此同時,基金市場「多點開花」。其一,經過近4個月的調整,醫藥板塊在年底前走出反彈行情,醫藥類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表現強勢。其二,全市場208隻主動量化基金(份額合併統計)平均收益率達到35%。其三,年內新成立的定開、持有期基金迎來發展「大年」,合計達到517隻,募資總規模1.34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業績排位大戰「再添」變數,農銀匯理趙詣3隻基金業績暫「奪榜」前三。
  • ...基金|公募基金|偏股型基金|富國高新技術產業混合|萬家行業優選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莫謹榕數據眼2019年以來,公募基金賺錢效應凸顯。按截至2020年12月3日最新淨值計算,公募偏股型基金(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牛」足兩年,共有1108隻基金在過去兩年內淨值翻倍,2845隻公募偏股型基金(剔除掉近兩年成立的基金)過去兩年的平均回報率為85.67%;3119隻公募偏股型基金(剔除掉年內成立的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39.18%,增幅也十分可觀。
  • 568隻私募基金產品去年收益翻倍,年度冠軍收益率高達943%,卻...
    今日,2020年私募基金榜單火爆出爐!合計14906隻私募產品在2020年的平均收益率為30.17%。不過去年雖然A股是結構性牛市行情,但是私募年度收益冠軍卻不出自A股,而是大宗商品牛市。大凡投資管理的大凡1號在2020年以943%的收益率奪得私募年度收益冠軍,建泓時代陳志輝管理的建泓絕對收益一號在2020年取得了830.86%的收益率,奪得2020年股票策略產品的收益冠軍。
  • 為什麼基金賺錢,投資基金的人卻沒賺錢?
    中歐基金做過一項統計,發現公司旗下的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為52.01%,相比之下,購買基金的客戶卻沒有那麼賺——有12%的客戶虧損,6成客戶的收益率不足10%。西瓜沒撿到,有的只撿到芝麻,有的還賠了個西瓜。不妨做個小調查:2020年,A股的股票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別達到45.94%與47.47%,你投資基金的總體收益率是否達到了平均水平?
  • 量化對衝基金跑贏滬指 AI替代基金經理時代來了?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Wind統計數據顯示,A股市場有業績統計的28隻公募量化對衝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節後以來(截至3月23日)平均漲幅為-0.09%,年內平均回報則為1.49%。顯然,這28隻量化對衝基金扛住了A股這波回調——平均業績跑贏滬指超10個百分點。那麼,投資者高度關注的量化對衝基金在國內的發展是怎樣的呢?
  • 利得投教小課堂56 看收益率選私募基金,靠譜嗎?
    年化收益率是衡量基金平均每年收益情況的量化指標,反映的是投資賺賠的多少和快慢。要注意的是,在實際中,年化收益率通常由當前收益率(日/周/月收益率)換算而來,其實是一種理論收益率,而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 股市巨震,量化對衝基金跑贏滬指!AI替代基金經理的時代來了?
    顯然,這28隻量化對衝基金扛住了A股這波回調——平均業績跑贏滬指超10個百分點。那麼,投資者高度關注的量化對衝基金在國內的發展是怎樣的呢?另一個更具金融科技含金量的名詞——「AI+量化」又是怎麼一回事?
  • 百億私募賺錢榜 前11月金鎝資產、寧波寧聚、樂瑞資產收益不足15%
    《證券日報》記者從私募排排網處最新獲悉,有統計數據的59家百億元級私募前11個月收益榜單已經出爐,最高收益率達80.61%。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其中,有41家百億元級私募年內收益率超過20%。近年來私募間的業績分化較為明顯,尤其是在新晉身百億元級規模的私募與老牌百億元級私募之間,分化表現更加突出。
  • 創金合信11隻基金年內收益率告負
    此外,債券型基金創金合信尊盈純債成立以來收益為負,目前該產品已轉型《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今年以來,醫療板塊強勢領漲A股,主動權益基金前20席位幾乎被醫療主題包攬,其中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行業A/C分別暫列第一、二名,今年以來淨值增長率均超過50%。
  • 2021年,哪類基金可能賺錢更多?
    今年被稱作基金髮行的大年,截止目前,2020年新基金髮行超過1300隻,規模超過3萬億,創歷史新高。所以投資者如果不希望自己的收益率下滑,就只能提高自己對波動的接受程度,把資產向公募基金進行轉移。從需求的角度看,這兩年股票型和偏股型的公募基金業績非常好,賺錢效應非常火爆,連續兩年的收益率都在50%左右。而大多數投資者都是反應有點滯後,得先看見行情漲了別人賺錢了,才會扎堆來買,所以今年就出現了大爆發。
  • 什麼是量化交易,為何我們要投資量化基金,散戶最終如何賺錢
    由於量化交易在我國的發展時間不長,因此不少交易者對於量化交易都存在系統認知上的偏差,導致大家都認為量化交易是躺著賺錢。但事實的真相真是如此嗎,今天小蚜蟲就為大家揭開量化交易的神秘面紗,一睹量化交易的真容。
  • 今年回報已高達39%,西蒙斯大獎章基金再「封神」!
    導讀:越是危機期間,大獎章的表現越是驚人,不愧是對衝基金界的獨孤求敗。在今年的史詩級行情中脫穎而出的,除了成功做空並反手抄底的Ackman,還有「量化基金之王」西蒙斯。截至今年4月14日,西蒙斯創辦的文藝復興科技旗下「大獎章基金」(Medallion)獲得了24%的收益。
  • A股賺錢越來越「科技化」,量化交易火爆催生靈均摘得「備案王」
    見習記者 包雨珊 本報記者陳鋒 北京報導雖然今年爆發疫情,但私募基金備案熱情和節奏絲毫沒有減緩,甚至「爭先恐後」地成立基金產品,意圖在資本市場大放異彩。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投資也越來越「科技化」,在A股波動幅度明顯提升的背景下,量化策略基金憑藉低回撤、收益穩健以及風險可控等特徵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百億級量化私募不斷湧現。私募排排網顯示,截至12月10日,2020年量化私募寧波靈均投資共成立了292隻私募基金產品,佔其基金產品總數的50%以上,數量驚人。
  • 大賺7000多億,基金公司賺錢榜單來了!誰獨佔鰲頭?
    中國基金報消息,全部公募基金2020年二季報已全部公布完畢,上半年最能賺錢的基金公司也隨著出爐。2020年上半年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市場格局,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創業板指的漲幅分別為-2.15%、14.97%、1.64%、35.6%,尤其是科技、消費、醫藥等行業漲幅領先,帶動了權益公募基金上半年業績走高。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為22.36%、16.51%。
  • 北大光華「MFin思想匯黎新平:量化對衝基金投資實務與金融科技
    2020年11月23日,北大光華「MFin思想匯」第七期邀請到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數量與指數投資部總監黎新平先生進行分享。他以「量化對衝基金投資實務與金融科技」為題,結合生動的行業案例,深入闡釋了量化對衝基金的發展歷程、常用策略和投資邏輯等內容。
  • 景順長城權益基金集體發威 基本面選股王者輪廓浮現
    當市場還迷茫於成長股的落寞時,一些主動股票基金卻敏銳捕捉到市場的風口,為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投資者報》推出的《那些逆風飛揚的基金》專題報導,以年初規模作為權重,計算出基金公司旗下三類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今年年初至8月1日的平均收益率,通過集體盈利能力考察基金公司的賺錢水平。這背後反映的是基金公司投資委員會對市場的判斷水平以及投研團隊的執行情況。
  • 「賺錢效應」下投資者借「基」分享紅利
    基金「賺錢效應」日漸放大,使得更多投資者將資金交給機構管理,元旦假期之後已接連出現「日光基」。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應降低2021年預期回報率,保持理性克制,並擇優選擇投資標的。「日光基」頻現開年新基金銷售火爆數據顯示,截至1月7日,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上漲2.92%,上證50漲幅為4.58%,滬深300漲5.8%;而代表著小市值公司的中證1000指數反而下跌0.45%,最近60個交易日已經跌5.32%。「對很多散戶來說,買個股可能沒賺到錢,但買基金(只要買到正確的主題)就能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