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投資王慶:牛市私募短期收益率低於公募 但私募勝率超越公募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重陽投資王慶:牛市私募短期收益率低於公募,但私募勝率超越公募

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承辦的「新格局、新市場、新挑戰——2020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舉行。

重陽投資總裁王慶作了主題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現狀、挑戰、機遇》的演講。王慶認為,從投資收益的角度來看,短期裡,私募基金在牛市行情下收益往往落後於公募基金,但私募基金的勝率在短、中、長期均超越公募基金。另外,儘管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仍然受到一些行業政策的限制,例如養老資金、保險資金、銀行資金不能參與,但監管部門正在推動解決長期資金投資私募證券基金,這是私募證券基金髮展的一個機遇。

以下為王慶演講的主要觀點:

資管行業的主力軍,仍然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還是配角。不過,在公募基金主導的資管行業中,私募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多數的私募基金是做股票資產的,私募基金這幾年發展挺快,2014年以後,私募基金在監管方面,從法律地位上得到了認可,所以就得到了非常快的發展,一度私募證券基金的規模和公募偏股型基金不相不下。今年公募基金規模超過了私募基金。

要討論私募基金在市場中的價值,從資產管理的角度來說,最核心的還是業績。私募基金的業績時間比較短,行業發展從2014年才開始。

我這裡嘗試做一個對比,構建了兩組業績對比數據。一組是「雙十私募」,選取10家具有10年公開歷史業績的知名私募代表產品;另一組是「老十公募」,這是首批獲批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具有10年公開歷史業績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基金業績的統計時間區間是2008年12月31日-2019年3月29日。

有以下幾個結論:

如果私募把自己定位成絕對收益的話,在控制風險上面,能力相對突出。如果把公募基金定義為相對收益的話,跟指數比也取得明顯優勢。但是,從年化波動率來講,私募和公募區別不大。總結性來說,「雙十私募」在收益率有優勢,波動率優勢不大。

短期私募勝率超過公募,但從持有期超過60個月的長期投資來看,兩者差距不大。不虧錢的概率來說,多數人參與投資是虧錢的。不虧錢用勝率來表示,「勝率」是指以月度淨值為基準,統計10年業績區間內,分別持有12個月、24個月、36個月、60個月的持有期收益率為正的樣本數佔總樣本數的比率。數據來看,短期內私募勝率比公募要高。但是如果持有60個月的話,其實區別不大。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做到長期投資,持有私募和公募的收益率,從勝率上來講,差別不大。問題就在於,投資者做不到長期投資。

總結幾個觀察:

長期看,私募基金的收益指標明顯優於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明顯優於大盤指數;

長期看,私募基金的風險指標優於公募基金但優勢並不明顯;公募基金的風險指標優於大盤指數但優勢並不明顯;

無論牛熊市場環境,公募基金能夠在短、中、長期均能取得可觀的相對收益;

短期裡,私募基金在牛市行情下收益往往落後於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的勝率在短、中、長期均超越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的勝率在短、中、長期均超越大盤指數。

所以在今年的行情下,今年公募基金收益普遍優於私募基金。如果說一定要總結私募基金的存在價值,就在於風控、控制波動和回撤,在給客戶的投資體驗方面有一些優勢。

另一個要討論的是私募基金當前的生存狀態。

目前私募基金行業有超過1萬家機構,數量比A股股票的數量還要多。公募基金就沒有那麼多,頭部的公募基金就那麼10幾家,這是不一樣的。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私募基金多數還是個人投資者,以企業和上市公司為主的法人機構加上去,比例接近60%。但是跟美國對比,美國不同類型的私募基金投資者結構豐富很多,類別很多。尤其是多了政府的養老計劃、主權基金、保險公司,非盈利機構,這些加一起,佔了私募基金的超過60%。

總結看,儘管從主動管理、權益性基金規模上來講,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相當。但投資者結構來講,中國私募基金的環境是相當狹窄,對比美國,好多機構沒法跟私募基金合作。

另外,各類資管機構市場準入還是有差別的。例如,個人和保險資金、養老金、銀行資金,都可以投公募、證券、保險、信託,但保險金、養老金、銀行資金目前還不能投私募證券基金。

這些總結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私募基金行業當前面臨的一些挑戰——行業規模上散、數據多、差異大,整體的專業能力和合規水平有待提高,行業整體社會認知度有待提高,P2P的影響下,影響了私募基金在社會上的形象。行業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政策環境有待改善。但私募行業2014年才備案登記,監管時間短,政策是逐漸完善的過程。

私募基金的優勢:公司治理優勢、人才集聚優勢,頭部的私募基金都是非常優秀的基金經理,有一定的人才優勢。同時,監管部門的逐步認可,還有投資者的逐步認可。否則的話,不會有從2014年以來的規模快速增長。

私募基金行業的希望和發展機遇:

資本市場發展前景。現在國家高度重視資本市場,今年是公募基金髮展特別好的一年;

權益類基金髮展機遇。總的來講,對權益類基金的發展,進一步打開局面;

基礎交易工具逐步豐富。有了這些豐富的工具,才會有好的收益;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政策環境在好轉。例如:基金銷售辦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銀行理財、保險資管等投顧業務、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政策;

監管部門正在推動解決長期資金投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作者:王媛媛 編輯:朱益民)

相關焦點

  • 私募基金的期中成績單不及公募 平均收益13.28%
    具體來看,有22家股票策略的百億私募平均業績為9.09%,其中,盤京投資、東方港灣獲得超過20%的平均收益;明汯投資、高毅資產、景林資產、平安闔鼎、源樂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超過15%;淡水泉、千合資本、寧泉資產、保銀投資的收益率在10%以上。
  • 了解公募與私募
    按照企業資金的募集方式可以分為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這兩種籌資方式。一、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又稱公開發行,是指發行人通過中介機構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廣泛地發售證券,以公開營銷等方式向沒有特定限制的對象募集資金的業務模式。根據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
  • 「公募派」霸屏百億私募收益榜 原上投摩根專戶經理領銜
    「公募派」私募在這一年強勢崛起,不少「奔私」大佬躋身進「百億俱樂部」。而從百億私募陣營前11個月的收益榜單看,「公募派」私募也佔據了較為明顯的優勢位置。12月20日,多名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解釋表示,結構性牛市凸顯了機構投資者的價值,證券類資管受關注度空前高漲,資金持續湧入,這為擁有較好品牌的「公募派」私募壯大發展創造了條件。
  •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有什麼區別?四大基本區別一定要清楚
    一般情況下,私募基金的投資人數累計不超過200人,投資者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得低於100萬,且單位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或個人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或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 二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投資方向不同。公募基金是以股市為主,覆蓋債券、貨幣以及海外部分資產。
  • 「專訪」重陽投資王慶:市場正處於立體化全方位的價值投資階段|...
    2013年4月,王慶正式加盟國內知名百億私募重陽投資,並伴隨這家老牌百億私募一路走到了今天。界面新聞: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重要節點有哪些?界面新聞:如何看待30年來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的變化,私募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什麼?王慶:1997年11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後,公募基金成為A股最早的機構投資者。
  • 私募公募「通吃」,基金市場的「變形金剛」林鵬續寫陳光明大佬傳奇?
    當時,關於這位「公募冠軍」的去向眾說紛紜。5個月過去了,他的野心終於一步步顯露出來,這位現已轉型私募的資管創業者,在僅用一天就躋身「百億私募俱樂部」後,又馬不停蹄地申請公募基金牌照。這與他的老領導陳光明離職後的道路頗為相似。如今,陳光明的睿元基金已經成為個人系公募基金的頭排,林鵬能否續寫傳奇?
  • 私募是什麼意思?私募和公募的區別
    ,那麼什麼是私募,其和公募有什麼區別呢?  私募即私募投資基金,是指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向合格投資者募集的,投資於股票、股權、債券、期貨、期權、基金份額及投資合同約定的其他投資標的(如藝術品、紅酒等)的投資基金,簡稱私募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
  • 從草莽走向陽光 私募基金業御風而行
    百億級私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見證著中國資本市場的輝煌成就,也讓更多人分享到了財富增值帶來的喜悅。  牛市中燃起的速度與激情  在眾多從業者心中,對於私募的記憶始於2007年。  2007年,上證綜指一路狂奔至6124點,這輪大牛市,激發了眾多公募基金經理下海「奔私」,包括江暉、趙軍等一批公募重量級人物。  陳誠也是其中之一。
  • 中安環球:私募和公募大不同
    私募基金指的是針對少數的特定人群,向這一部分人來募集資金。 二、投資的門檻不一樣 公募基金的認購金額門檻低,你只需要10元就可以購買。而私募基金的認購門檻就比較高了,一般起步都是100萬,有的甚至還會更高一些。公募基金是公開發行的,而私募是非公開的方式進行資金的募集。
  • 高門檻的私募基金比近無門檻的公募基金靠譜嗎?多年數據對比剖析
    平易近人的公募基金居然是最好的一個。私募基金到底輸在了哪些原因呢?最關鍵的還是管理費和業績提成:股票型公募基金管理費一般每年是1%-1.5%,無業績提成。股票型私募基金管理費一般是每年2%,業績提成20%(也就是說盈利10%,2%是給私募的,8%是投資者的)而上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募年化10.30%,私募年化8.63%,假設不收取管理費和提成,那私募的整體收益水平還是有可能比公募高的。
  • 「公募一哥」王亞偉再現身,出資500萬入股徐剛新私募
    「公募一哥」王亞偉又有新動作。  近日,中基協網站信息顯示,一家名為北京明晟東誠投資管理中心的私募公司已完成備案。  其餘股東,正心谷資本創始人林利軍、源樂晟資產創始合伙人曾曉潔、淡水泉投資總經理趙軍、拾貝投資董事長胡建平、睿泉毅信投資總經理呂一凡、煜德投資執行事務合伙人靳天珍、千合資本總經理王亞偉等人都有著非常輝煌的過去。從履歷來看,除曾曉潔外的六人都曾在公募基金任職,且擔任中、高層職位。  其中「公募一哥」王亞偉,被稱為最會賺錢的基金經理。
  • 鍾蓉薩:希望通過公募、私募一起投資 讓養老金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
    大家知道我2018年開始管私募,近10年來,包括股權和創投在全球發展非常快,我和劉雲龍教授一樣,我的中國夢也是養老金。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三點:一是分享長錢對於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二是長錢對於公募基金的重要性;三是對於私募基金、私募股權和創投如何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創新企業。  《養老金革命》是德魯克在70年代寫的,我在好多場合介紹過。
  • 12萬億私募養成記:私募十年,盡顯芳華
    私募誕生之初,估計沒有人會想到有一天它能納入正規化,成為比肩公募的重要發展力量。1998年,當國內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立時,中國的私募基金更多是以委託理財的方式設立投資諮詢公司、投資顧問公司以及投資管理公司的方式運行。相比公募,私募並不引人注意。其後幾年,當公募基金如火如荼的發展、各類創新產品循序推出時,私募基金借道信託尋求發展。
  • 來看四大私募怎麼說
    來看四大私募怎麼說 2019年,私募行業終於等來了春天,無論是股票多頭私募、量化私募,還是價值投資、趨勢投資等各類策略的私募基金均百花齊放,收穫滿滿。轉眼就進入2020年,他們對市場怎麼看?2020年投資策略應該如何制定?私募機構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1月8日,第五屆中國金長江私募基金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
  • 私募大佬端起公募飯碗,吃的是黃齏白飯還是大魚大肉?
    端起公募基金飯碗這些年,他們過得好嗎?5家「私轉公」基金公司現狀想梳理「私轉公」的情況,其實是最近關注到了朱雀基金的業績,很低調又很強。目前,資管行業共有167家金融機構具備公募牌照,其中捨棄了私募基金業務完全轉到公募的有5家,除了朱雀基金外,還有鵬揚基金、凱石基金、博道基金、弘毅遠方基金。
  • 挑選私募基金要看哪些指標?
    以下為部分採訪實錄:  主持人:下面就落實到我們如何去挑選一個非常適合自己,或者說一個好的私募基金的產品。範總您覺得哪些指標是比較重要的?  範虎城:我覺得第一個指標,或者說最重要的指標,其實還是一個長期的收益率。
  • 區域領軍私募友山基金正進軍公募 貴州首家公募基金要來了?
    貴州有A股市值最大的股票貴州茅臺,貴州首家公募基金公司也在申請的路上了。友山基金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中國證監會剛剛完成接收材料,顯示日期為8月31日。友山基金是貴州的一家私募基金公司,這次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既是貴州省首家申請設立的公募基金,也是繼鵬揚基金、凱石基金、博道基金、朱雀基金等之後,又一家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的私募機構。友山基金的持股70%的控股股東為A股上市公司中天金融,貴州省一家有志於轉型金融的地產公司,此前因擬收購華夏人壽一事廣受市場關注。
  • 2020雪球嘉年華頒發六項大獎 私募、公募基金獎項獲獎名單公布
    此外,嘉年華現場還頒發多項重量級獎項,表彰了那些在2020年與眾多投資者共同前行的私募、公募基金機構及行業從業者。其中,上海希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進化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聚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小豐基金-張小豐、青僑陽光-盧桂鳳獲得「2020年度受歡迎私募基金公司&;;主理人獎」。
  • 獨家揭秘500位證券私募大佬同事圈 公募派勝券商派
    公募派險勝券商派  投資之路需得千錘百鍊。出了校門,每位私募基金經理都要面臨多重考驗,不斷提升投研能力,才能升級為大佬。  在探查500位私募「大佬」從業背景後,可發現,大佬成長之路有較為體系化、曲線救國式的公募之路、券商之路和海外之路等,也有悟性佳、學習能力強、正面抗擊式的私募之路和民間之路等,因個人經驗資源、職業發展、興趣愛好不同,升級之路並不設限,依據各人所長,都可以走出自己的投資之道。
  • 年內百億私募超60家 行業分化九成仍虧損
    估計到2021年,中國的高淨值群體人數將超越德國與法國,列世界第四,屆時全球超高淨值人群將有39%來自中國。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恰屬於這一群體——他們需求具備相應的風險辨認才能微風險承當才能,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 萬元,且屬於淨資產不低於1000 萬元的單位,以及金融資產不低於300 萬元或者最近3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 萬元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