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來得猝不及防。
7月7日這一天,「牛市旗手」券商股「高燒」開始緩和,但是大A股仍然高奏凱歌。兩市合計成交超1.7萬億元,創出5年來新高。
「我是該去掙錢?還是去掙錢呢?」
牛市之下,被稱為「韭菜」的散戶們,正經歷怎樣的欣喜、無奈、焦慮和彷徨?
(一)
「解套一隻,另外一隻還沒解套。」有著十多年的股齡的「80後」許先生目前持有兩隻股票,分別是萬科A和中材國際,帳戶市值有幾十萬元。
「牛市(行情)來得太突然。」即便有牛市,市場也不會走得太急,所以許先生並未調倉換股,手中的個股已經持有了大半年。
之所以這麼做,他的理由是,在疫情影響下,實體經濟並未完全恢復,還不具備全面牛市的基礎。
「看好相關政策,貨幣政策寬鬆、房企資金成本降低,一些地方不時有解綁限購限貸的衝動。」許先生說。
「主要還是看走勢。」許先生更喜歡有良好業績且股價仍在低位的股票,在買股票前會依據個股走勢、行業周期、市場政策等進行觀察。
他坦言,自己花在股票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較有限,看市場動態通常是在工作閒暇時通過手機略微掃一眼,並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市場變化。這也是他偏向於選擇波動較小、走勢穩健的股票的原因。
「可以把我化名為『韭菜』。」許先生笑道,自己炒股挺長時間了,比起頻繁更換個股,他更願意拿著一隻股票反覆買賣。「不求暴利,只要不虧錢就好。」
(二)
劉先生是河北人。作為一名「60後」,他的股齡卻只有3年。
股齡雖短,但他對股市卻熱情十足,閒暇時間埋頭研究政策消息、個股基本面,準備工作沒少做。
今年以來「黑天鵝」的突然來襲,讓他在股市裡被套了。但在不經意間,轉機來了!進入7月份之後,股市一掃之前陰霾。
劉先生賺錢了!
「之前最多虧了8%,現在一周時間扭虧為盈。」劉先生說,「這波賺得最多的是科技股。」
據他介紹,買的海康威視從28塊多到現在的35元左右,還買了三六零,盈利大概10%左右,漲得不如海康威視多。因為劉先生是保守型投資者,只是想把活動資金動起來,所以投資會選擇基本面好、有業績支撐的個股,對於實體經濟類的股票會更偏好一些,另外就是金融、科技類板塊。
劉先生對牛市有所期待,他堅信中國會迎來牛市。不過,在他看來現在的上漲支撐可能還不夠穩定。
(三)
山東的夏阿姨從2019年才開始炒股,現在剛入股市一年多,是個股場「萌新」。
運氣好的夏阿姨趕上了這波牛市,之前買了一萬六七的券商ETF還遇上了漲停。「之前虧了不少,這段時間全掙回來了,尤其是券商ETF的收益率這幾天達到了40%。」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夏阿姨目前總計持倉20萬,收益率15%左右。「個人感覺科技、新能源、大消費之類的股應該還行,醫療股也不錯。現在是高點了,掙了的都拋了,持有的是還套著的,這幾天沒有買進,坐等上車的機會,等大盤調整後再說,短期內不再進新股了。」
談及對牛市的看法,夏阿姨說:「今年全世界疫情都這麼嚴重,雖然中國是比較安全了,但也不容樂觀。感覺大牛市不會持久,個人觀點也許大盤3500點左右就是高點。還是那句老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我們這一代人都很保守,炒股也是為了鍛鍊腦子,以免老年痴呆,順便掙個零錢花。」
(四)
北京「85後」的賽羅從事媒體工作,在股市投入的錢並不是很多。
「我現在帳戶裡只有一隻股票,就是中國平安。」賽羅說,「因為自己比較喜歡保險板塊,加上平時經常交流的專家推薦龍頭股,所以我就選了這隻股票。不過當時手裡錢不多,買得也不多。」
出於對保險板塊的看好,她以88元/股左右的價格買入了中國平安,雖然持有差不多一年了,卻還未賺錢。「只要基本面沒變,基本就保持持倉狀態了。」她說。
「專家分析說,大盤表現不好的時候,保險板塊表現會更差一些。」賽羅說,「最近滬指漲得好,保險板塊也漲了幾天。不過,我很納悶,中國平安既是保險板塊的龍頭股,也是眾多基金的重倉股,卻並沒有像中國人壽一樣漲停,所以還挺不是滋味的。」
目前,很多人都喊「牛市來了」,在賽羅看來,她作為一名小散,感受並不明顯。賽羅持有的中國平安漲勢不如其他的股票,反倒是之前投資的泓德遠見回報基金最近賺了3%左右。
(五)
30歲的苟先生,儘管股齡只有5年,但也算是對股市研究很「透」的人了。滿倉趕上牛市,重點布局了基建類、機械製造類股票,收益率從年初至今已達到33%。
「對牛市的期待符合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預期。」他說,「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但不會簡單地重複,更不會照搬過去。」
(六)
張阿姨2007年進入股市,除了2016和2017兩年沒怎麼行動外,其他時間都關注著股市,算是個炒股10年以上的老股民了。不過因為在醫院工作,平時比較忙,只能閒暇時炒股,所以做得一般,今年以來總體收益率有6%。
張阿姨介紹說,沒有完全趕上當前這波牛市,想買的券商股踏空了,少量買入的格力電器、水井坊等情況還可以。6月23買入格力電器500股,收益率20%;7月3日買入水井坊800股,目前收益率達到25%。
「本來想進券商股,後來找了個分析師諮詢,他說券商股都是拉低大盤的,不建議入,結果就沒買,這幾天漲瘋了的時候看著心裡特別著急,雖然今天聽說券商股又跌超5%了,但也沒覺得慶幸,有條件還是有點想買。」
「感覺牛市如果真來了能持續到明年春天,反正肯定不會一下子就結束。現在最大的願望是抓到一隻績優股,潛伏進去吃吃肉,要不然總是喝湯。」張阿姨說,「另外,就是後面有條件還想重點做ETF和基金。」
(七)
山東的劉阿姨2015年介入股市,目前已退休,主業幫兒女帶孩子,副業炒股。
「平時炒股的思路就是看看基本面,看看是否為龍頭,關注一下公司盈利分紅情況,最後看看資金和交易量,然後『亂打亂撞』,重在保本。」劉阿姨說。
她覺得自己這次可算是趕上了牛市。不過因為手裡「拿不住票」,經常漲到10個點左右就著急出去,收益率並不特別高。目前倉內有中國寶安、TCL、國電南瑞、恆瑞醫藥、華紡股份、天津磁卡等,除天津磁卡、華紡股份都還負6個點外,其他股收益率均超過了10%。
「趁昨天股價大漲清了一半的倉,高位套現,今天可能再出一半,資金量不多,主要求個穩妥。我個人對牛市是不太興奮的,還是比較冷靜。」
(八)
「我常用的手機App和網絡社區裡突然出現了大量關於A股的討論。然後我去找新聞看了看具體情況。」「80後」陸老師告訴財富君,不少新聞都在說最近A股市場成交額破1萬億元,有大量資金湧入股市。
「想炒股,但還沒入市。」陸老師說,自己有親戚通過股市掙了一些錢。以前自己也研究過股票、學過一些相關的知識,其中有一個觀點讓他印象深刻,就是要學會有預見性地解讀資訊。
或許是這次A股成交額再次突破萬億元,讓陸老師對市場走好有了信心。但陸老師說,並不是因為最近股市大漲才想起來要炒股的,其實自己早就萌生過炒股的想法,但目前還未開股票帳戶。
如果買股票的話,會首先考慮遊戲行業。陸老師說,「我看那些遊戲行業新聞比較多,感覺有時候股票都會跟著新聞走。」他說,畢竟自己對遊戲行業比較熟,但他看好的多數遊戲公司都是外國的公司(沒有在A股上市)。
「因為要掙錢養家。」陸老師表示,他把股票當做理財手段的一種,想拿一小部分錢出來嘗試一下。除了股票之外,他還考慮過基金。「分散投資吧,不可能只搞一項。」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