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各國海軍實力的代表,航母一出動可謂是十分拉風了,龐大的體型足以對別國形成極大的威懾力,但是很多人卻認為它是表面風光,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呢?原來,由於航母長時間在水裡浸泡著,總有大量的浮遊生物附著在船底,時間長了也會影響航母的正常出行。其實這些生物大多都是在航母停靠港口的時候出現的,畢竟航母執行任務時的速度非常快。
但航母不可能全天都在高速行駛,只要速度減下來後,海洋生物就有機會鑽空子了。在航母慢速行駛的時候這些生物就會掛在船底,一旦靠港後,海洋生物的繁衍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航母后期保養工作中也包括了船底清理這一項,每次清理時都會發現大量的微生物和藻類物質,短時間內就可以積攢厚厚的一層。截止目前為止,各國普遍都會通過手動清理,人工處理對航母的損傷確實小,但是工作量和工作效率都翻倍了。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美專家提議在航母底部塗上一種毒素,這種毒素可以抑制海上生物的生長。經過實踐證明,航母長期泡在水中會大大影響毒素的功效,最終還會完全褪去,所以這種辦法並不實用。之所以要花費大量精力在清理問題上,是因為這些海洋生物會大大影響航母的工作效率,而且一些貝類生物會分泌一些酸性物質,過量後會腐蝕船底,雖然清理工作非常麻煩,但是必須要去做。
一旦它們附著在螺旋槳附近,航母動力也會受到了極大影響,速度減慢後很有可能會耽誤任務進度。為此各個國家都想出了解決辦法,大致分為三種,第一,可以通過化學物質強制將其消除,但是船底也會因此受到損傷。第二,用高壓水流對船底進行衝洗,這種做法最適中,對航母的影響也比較小,而且還大大節省了人工支出。第三,用石英砂達到消除目的,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是成本較高,所以大部分國家都選擇了高壓水流衝洗船底的方法。
遼寧艦剛回國的時候就出現了這種情況,我國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將其清理乾淨。由於航母的體型過大,一般的清理工作都在水下進行,不管怎麼說,航母從建造開始每筆支出都是巨款,後期保養的費用都有可能拖垮一個小國家。如今,中國已經成功服役了兩艘航母,日常所需要的花費都能承受,從這裡也能證明我國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