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種族歧視變成死亡威脅,美國華人終於舉起了槍

2020-12-16 天下網商

摘要:美國華人遭到了疫情和仇恨的夾擊。

天下網商記者 王安憶

美國華人正在與另一種疫情搏鬥:仇恨。

自3月19日以來,美國全國至少收到近1500份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事件報告,一些人經歷了辱罵和攻擊,一些人的房屋和店鋪遭到蓄意破壞。

31歲的華裔美國人林凱文是路易斯維爾市的持牌槍械教練,他表示身邊幾乎所有亞裔朋友,都向他詢問過擁有槍枝或武器訓練的方法。

美國華人已經開始囤槍,華人社區也組織起巡邏隊,以求在可能發生的暴亂中保衛家園。

美國華人正在經歷歧視和暴力

「美國的亞裔群體正經歷著辱罵、騷擾和暴力。我的親朋好友害怕到不敢出家門一步。」

4月13日,華裔球星林書豪發文感慨,「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見證了人性中最好和最壞的一面。」

林書豪還多次在推特上為亞裔人群的發聲

自從美國爆發疫情,華人便以各種形式參與到抗疫之中。

比如美國華人聯合護理聯盟,很快籌集到500多萬美元,為美國一線醫務人員購買個人防護裝備。

可惜善舉無法抵消惡意。

一名新加坡籍學生在英國遭到襲擊

現在,只要你是黑頭髮黃皮膚,走在美國的大街上,就有可能被人吐痰、咳嗽、辱罵、恐嚇,甚至直接遭到攻擊。

溫哥華一名92歲亞裔老人被人惡意推倒在地

這種純粹的種族歧視,與個人的社會地位和知名度完全無關。

比如密爾布瑞市的前華裔市長李偉忠,走在大街上就被人故意衝著咳嗽——對方的眼裡看不見前市長,只看見了華人。

德克薩斯州華裔女孩瓦萊麗·許,3月起從眾籌網站上籌集了近3000美元,從中國採購了1.2萬個口罩,全數捐給了德克薩斯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

華裔女孩瓦萊麗·許捐贈口罩

「有很多亞裔遭到了周圍人的攻擊,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能消除大家對亞裔的歧視。」瓦萊麗·許補充道,「因為我們共同的敵人是新冠病毒。」

然而,正是在德克薩斯州,3月14日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名男子在超市內持刀追砍一家四口,就連6歲孩子都沒逃過毒手。

這名19歲的白人男子被抓獲後毫無悔悟之意,「我就是想殺死這一家人,因為他們是中國人,他們在傳染病毒。」

其實,這一家四口是緬甸裔美國人。

3月31日,一個名為「紐約反亞裔俱樂部」的網友在ins上宣揚,「明天,我和我的同夥將帶著槍,槍殺每一個在華埠見到的華裔,這是唯一能阻止病毒在紐約市傳播的方式。」

名為「紐約反亞裔俱樂部」的網友在ins散布恐怖信息

警方接到舉報介入時,這個帳號已悄悄註銷。

4月5日,紐約布魯克林,一名亞裔婦女推門倒垃圾時,被一旁「等候多時」的男子潑了硫酸,這位婦女的面部、頸部和背部都被嚴重灼傷。

4月24日,美國加州有8家亞裔店主開設的商店,在一夜之間被同一伙人砸爛了櫥窗。

多家亞裔店主開設的商店被砸

而西雅圖的中餐廳Jade Garden也被砸了門面,老闆陳家祥坦言負擔不起1500美元修理費,「修了也會再被砸,先用木板擋擋吧。」

截至4月16日,僅紐約市人權委員會就收到105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投訴,而去年同期類似投訴只有5起。

川普被批重返麥卡錫主義

誰推動了美國社會針對華人乃至亞裔的歧視和仇恨?

第一推手,非川普莫屬。

從3月開始,川普就在各種場合將新冠病毒稱作「Chinese Virus」,在記者問及這個稱呼是否涉嫌種族歧視時,他解釋說這是「中國病毒」,因為「這病毒是從中國來的」。

川普將新冠病毒稱作「Chinese Virus」

Chinese不同於China,Chinese泛指所有華人。

川普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廣泛傳播「Chinese Virus」的概念,很明顯是要將所有華人汙名化,造成一種是華人傳播了新冠病毒的公眾認知。

川普的講稿被拍到手寫「中國病毒」

部分美國媒體也在推波助瀾,成為種族歧視升級的「幫兇」。

3月2日,《紐約郵報》在發布「曼哈頓確診首例新冠病毒患者」消息時,就配上了一張引發爭議的照片,處於C位的是一名佩戴口罩的亞裔男子。

網友很快扒出,這張圖拍攝於皇后區法拉盛的緬街與羅斯福大道交叉口,並非事發地曼哈頓。

而且,紐約首例確診患者是從伊朗返回,《紐約郵報》卻用一張亞裔社區拍攝的照片作為配圖,直接誤導了讀者。

「川普政府的主要謊言,就是把中國當成導致美國問題的根源。」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教授兼主任傑弗裡·薩克斯在CNN網站撰文,稱川普政府關於病毒起源於中國實驗室的說法毫無根據,對於中國抗疫不力的指責也違背事實。

「如果川普政府的說法被情報機構和獨立科學分析否決(現在看來很有可能),他們會讓人想起麥卡錫時代的終結。」薩克斯尖銳批評道,「川普就是我們今天的約瑟夫·麥卡錫,他(麥卡錫)利用謊言和影射來恐嚇美國人,讓他們屈服。麥卡錫臭名昭著的律師羅伊·科恩,正是川普的律師和導師。」

當年,川普與他的律師羅伊·科恩在一起

《紐約時報》也曾報導,川普「把咄咄逼人當成自身品牌,沾沾自喜地抹黑對手」等特點,都有羅伊·科恩的影子——想必也有麥卡錫的影子。

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主義,最重要的特徵就是:使用包括人身攻擊在內的各種手段,尤其是在未對提出的指控進行證實的情況下,四處散布任意做出的判斷和結論。

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近日也說,美國政府目前充斥著反華論調,似乎正在重回麥卡錫主義時期。

息事寧人的態度助長了暴力

除了美國,針對華人和亞裔的歧視攻擊也發生在其他西方國家。

英國天空新聞調查發現,今年1月至3月,英國至少發生了267起針對華人群體的仇恨犯罪事件,是去年和前年同期的約3倍。

英國疫情爆發的三個月內,與前兩年整年的仇恨犯罪數據對比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則報導,當地社區組織的「亞裔澳大利亞人聯盟」,在短短幾天內就收集到約300起針對亞裔人士的種族攻擊事件。

可是,由於華人習慣了沉默和忍氣吞聲,這些數據可能只是實際發生事件的冰山一角。

比如澳洲那些亞裔受害者,只有5%的人選擇向警察局報案。

4月21日,紐約市警61分局的華裔警察區婉筠(Regina Ou),專門錄製了一段視頻,用普通話與粵語呼籲大家及時報警,「我們想傳遞一個明確的信息:站出來,給我們一個調查和將罪犯繩之以法的機會。」

可惜的是,多數遭到歧視和攻擊的亞裔還是繼續保持沉默,繼續奉行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念。

4月23日早晨,紐約4號線地鐵內,一名黑人在20秒狂毆一名亞裔男子40多拳,全程無人制止。

可是紐約警察局表示,他們沒有收到有關這起事件的報案,這意味著,被打的亞裔男子選擇了息事寧人。

5月5日,Instagram上又有一段20秒暴力視頻瘋傳。

視頻中,一名亞裔婦女獨自站在地鐵站,被三名少年團團圍住,她一直往角落裡躲,甚至不敢抬眼看那些少年。

錄視頻的少年一直向著同伴發出嘲笑,「你不會(真踢),你不會。」直到穿著紅色連帽衫的少年跳了起來,朝著亞裔婦女的臉狠狠地踹了上去。

迫於輿論壓力,地鐵部門根據短片細節,確定了襲擊地點和時間,事發36小時後,三名少年被警方拘留。

然而自始至終,被侵害的亞裔婦女都未曾主動報警。

「有些事情看起來可能不像重大犯罪,比如某人在你臉上吐口水,絆倒你,好像沒有嚴重到能起訴的程度。」美中公共事務協會會長滕紹駿發現,受害者通常不願報告自己遭到了攻擊。

溫哥華市中心發生的一起對亞裔女性的襲擊事件

「很多人在地鐵上被打了一拳,只是一拳,沒有因此受傷或怎樣,於是他們就這麼算了,並沒有上報。」滕紹駿說,如果他們開始記錄並上報,就能讓警方和立法者關注到。

美國華裔開始大規模囤槍

令人憂心的是,川普還在不斷為這種局面火上澆油。

川普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白宮記者姜偉佳

就在昨天的白宮記者會上,川普在被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白宮記者姜偉佳追問時,他對這位華裔女記者爆出了一句種族歧視的話,「去問中國。」

眼下,西方國家大都還沒解封,人們此刻還是保命優先,可是疫情導致的經濟蕭條已經開始蔓延,僅美國就有3000多萬人失業……

隨著社會危機加劇,誰會成為社會負面情緒的宣洩點,誰會成為卑劣政客操縱意識形態甩鍋的替罪羊?

1374年,當黑死病席捲整個歐洲,無數被汙名化的猶太人遭到了驅趕和屠殺。

上世紀30年代,當經濟大蕭條來到德國,又是無數猶太人再一次淪為了替罪羊。

幾乎每一次社會危機,總會伴隨著種族主義和仇外情緒的盛行。

一些華裔和亞裔美國人,已經未雨綢繆,準備對抗可能升級的暴力和動亂。

在舊金山,30名志願者組建了一支名為SF Peace Collective的反亞裔歧視社區聯盟。

SF Peace Collective的成員

發起人馬克斯·梁會安排成員,定期在街道上巡邏,以保障唐人街亞裔的安全。

紐約皇后區森林小丘地區也建立了巡邏隊,自3月起一周組織一次巡邏。

「我們早想過組織巡邏隊,只不過疫情提供了一個啟動的機會。」創始人之一的臧東慧說,目前車上只有棒球棒防身,但他鼓勵志願者通過合法程序購槍,希望兩年內可以建立起一支持槍巡邏隊。

目前,美國華裔購置槍枝的比例大幅提升。

華裔老闆大衛·劉的店裡華裔顧客猛增

南加州中部一家槍枝武器店的華裔老闆大衛·劉表示,最近顧客數量猛增了10倍,主要消費人群就是華裔。

舊金山灣區的華裔警員也鼓勵華人囤槍囤彈藥,稱「一旦警方對局勢失去把控,或許有各種暴亂」。

「不管如何,對華裔來說,現在是時候拿起槍來保護自己了。」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法學教授,槍枝問題專家蒂莫西·裡頓建議,華人需要在短時間內學會如何安全使用槍械。

buzzfeednews:A Man Who Allegedly Tried To Kill An Asian American Family Because Of The Coronavirus Could Face Hate Crime Charges

buzzfeednews:A Man Attacked An Asian Woman Taking Out Her Trash At Night. She Now Has Chemical Burns On Her Face And Body.

minnesota:Coronavirus In Minnesota: 『We’re Watching You』: Racist Note Left On Woodbury Home Of Asian American Couple

abcnews:From guns to GoPros, Asian Americans seek to deter attacks

nbcnews:U.S. veterans volunteer to patrol SF Chinatown amid coronavirus-related racism

CNN:What's spreading faster than coronavirus in the US? Racist assaults and ignorant attacks against Asians

相關焦點

  • 美國黑人弗洛伊德死亡事件,為什麼會演變成嚴重的騷亂?
    縱觀美國歷史,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大的騷亂。1967年美國底特律大暴亂,1968年,馬丁·路德·金身亡引發美國騷亂,1992年洛杉磯大騷亂…2020年美國弗洛伊德死亡事件引發的大騷亂。看似毫無關係的事情,其實暴亂原因大抵相同,都是美國弱勢群體向美國政府發的抗議,抗議不公平對待,抗議種族歧視,抗議無辜的傷害。
  • 美國華人囤槍自衛:28年前洛杉磯暴動,韓國人「一戰成名」
    美國疫情形勢嚴峻,美國的某些政客也開始了「甩鍋」,試圖把國內劇增的壓力和矛盾轉嫁到中國身上,這導致在美華人的處境愈發危險。據環球網的報導,因為歧視攻擊越來越多,連美國警察都鼓勵華人囤槍「組隊」防暴亂,甚至還有人聯想到了28年前發生美國洛杉磯的那一場堪比戰爭的暴動,在美韓國人的「武裝自衛」至今都令人心有餘悸。槍聲四起、喋血街頭,這一幕發生在1992年4月的洛杉磯「韓國城」,交戰的雙方是在美韓國人和非裔、拉丁裔人。
  • 「戰疫」中的美國華僑華人,不應再受種族歧視的傷害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美東時間19日16時32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1523534例,死亡91570例。確診和死亡人數分別佔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疫情數據「穩居」第一,美國政府不但沒有進行反思,反而頻頻「甩鍋」他國!自疫情暴發以來,部分美國政客和主流媒體將「中國」「華僑華人」「亞裔」與「新冠病毒」簡單粗暴地畫上等號。
  • 美國芝加哥華人聚居區發生槍擊案 一華人男子死亡
    中國僑網12月2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當地時間12月21日傍晚,美國芝加哥華人聚居的橋港區發生槍擊案,一名華人男子中槍並當場死亡。根據警方初步了解,該名男子疑似是在停車時遭持槍搶劫。警方表示,案發時間為21日晚間6時15分左右。
  • 韓裔在美國受到尊敬,華裔卻受到歧視:忍無可忍華人拿起了槍!
    大家都知道,海外的華裔非常多,國內一些人有了點錢就紛紛移民,變成了外國國籍,成為了華裔。其實很多華裔在國外生活的並不是很舒心,特別是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華裔,不僅受到當地白人的歧視,甚至還受到了當地黑人的歧,一些華人女子在美國被黑人女子毆打。
  • 美國亞裔終於拿起了槍,對抗黑人的欺辱
    黑人暴行,只有槍能保護我們 亞裔拿起槍來保衛家園自從黑人遊行抗議至今,大批的商鋪被砸,商品被搶劫一空,其中受損失最重的竟然是亞裔人群。在面對一片聲援黑人鬥爭的環境下,一個韓裔女子喊出了不同的聲音:「亞裔站出來聲援,是我見過「最蠢的事」。」
  • 污衊華人吃蝙蝠染病毒,美軍公然宣揚種族歧視,打了哪些人的臉?
    近期,美國國內的新型病毒感染者直線上升,截至目前已經突破兩萬人大關,成為了又一個「爆發中心」,在病毒傳播失控之後,美國高層公然顛倒黑白,指責其他國家是導致美國病毒失控的主要責任人,並對外界質疑美軍傳播病毒強詞奪理,公然使用汙名化名稱「甩鍋」,據美國「國防時報」3月22日最新報導,就連美軍也開始尋找替罪羊
  • 從禁止抖音談開:美國在刻意分化華人
    行政命令提到,「美國必須對TikTok採取積極行動,以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  美國種族歧視嚴重  「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事件,引發了全美國反種族歧視運動,甚至歐洲不少國家也聲援該運動。這當然來自對美國警察霸道行為的不滿,但主要還是因為美國雖在法律上禁止種族歧視,但在行政執行上,種族歧視依然存在。
  • 美國的系統性種族歧視,華人學者談親身經歷
    在紐約州立大學珀契斯分校從事教學工作的華人學者張泠(微博@黃小邪在紐約 )5月31日發文,講述了她所親歷的美國故事。以下為全文:關於長期針對非裔美國人的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已有很多文章闡述,根據我的觀察和了解講一點身邊的事例。
  • 【深度】川普政府下,600萬美國華人的明天在哪?
    走進美國華人的現實生活 二、走進美國華人的現實生活 據調查,美國華人有600萬,他們居住的環境比較單一今天的美國,種族歧視也許沒有那麼嚴重了,但它從未消除。我們也可以明顯感知到,這次弗洛伊德事件所引起的強烈效應,幾乎重創了一個美國的安全系統。因為在事件未發生之前,它只是換了個樣子,或者是歧視換到了「潛意識」,隱藏了起來,又或者是沒有種族歧視的系統政策了,但是「種族不公」一直都存在。
  • 1871洛杉磯華人屠殺:500暴徒攻華人社區,把所有華人架上絞刑架
    貝爾德裡安衝進「黑人巷」中發生了什麼,我們並不知道,只知道關于貝爾德裡安自己的說法(他曾多次改變說法):「我勇敢的衝進去,看到一名身上有槍傷的中國男子,然後我就被人用槍襲擊了,最後不得不退了出來,槍也丟了。」受傷後的貝爾德裡安馬上趴在地上,吹響警哨。很快他的朋友,「藍翼」酒吧的老闆,也就是私人自衛組織「警戒委員會」的成員羅伯特湯普森就率先趕到。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來源:海外網人們在美國華盛頓國會附近遊行。新華社記者 劉 傑攝當地時間5月25日,非洲裔美國人弗洛伊德遭遇明尼蘇達州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暴力執法,隨後身亡。弗洛伊德之死再次揭開美國種族歧視的陳年瘡疤,引發國內外輿論譁然。
  • 這個華人城市一天24人中槍3人死!成年男子被槍打成篩眼兒,8歲男孩胸背部均中槍...
    芝加哥的知名度非常高,無論是在美的新老移民,還是在國內的留學生家長,對芝加哥非常的了解,這裡也是華人較集中的美國大城市之一,中國留學生的數量也非常多但是,這個華人喜愛的城市,卻是一個恐怖兇案不斷的地方。上周末,芝加哥在接近一天的時間內就有24人中槍,其中3人死亡。有氣象學家說,上周末是美國2019年最溫暖的周末。而芝加哥警方此前也發現,在夏季時,犯罪率會相應升高,這是為什麼呢?
  • 眼看同胞遭美國黑人攻擊,華裔男子先禮後兵,勸阻無效後亮槍反擊
    陳凱文表示,他勸說這名男子他走開,但是他一直不肯罷休,於是他只好亮出腰間的手槍,這名那男子看到槍,才被嚇退。陳凱文強調,這種事情在美國的唐人街層出不窮,他也十分害怕,但是他希望向外界傳遞出一個信號,不要在這裡繼續找事。
  • 美芝城工業園槍擊案:一華人男子槍殺另一華人男子後自盡
    據中新網休斯敦10月27日消息,美國芝加哥警方10月27日公布了此前一天柏林布魯克工業園區槍擊案死者身份,兩人分別為39歲和48歲的華人男子,均受槍傷當場死亡。
  • 美國有多少華人?感染 死亡比例,各省人口詳細數據出來了!
    在美國聽過最響亮的一句口號是:中國怕美國,美國怕長樂。 紐約州和紐約市衛生部門4月8日發布了新冠病毒疫情死亡人數的種族統計數據。 相比之下,西班牙裔、非裔總人口佔比分別為29%和22%,死亡人數佔比分別為34%和28%,每10萬人死亡人數分別為22.8、19.8;白人人口佔比32%,死亡人數佔比為27%,每10萬人死亡人數為10.2,高於亞裔。
  • 不可收拾,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抗議活動中至少3人中槍,1人死亡
    據CNN剛剛報導,印第安納波利斯警局局長蘭德爾·泰勒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周六晚上印第安納波利斯市中心發生抗議活動,期間至少有三人中槍,一人死亡。該局長說,警方仍在調查事件,並建議市民避開該地區。他補充說,一名警官也受到輕傷。
  • 所有人都在「黑命貴」,遭受歧視最嚴重的華人呢?有誰關心?
    雖然之后里迪克強調自己不是種族主義者,但這番涉及種族歧視的言論,還是遭到了美國網友炮轟。這也顯示出一些美國人對華人的刻板印象:很會賺錢,搶了當地人的飯碗。「他們已經賺了很多錢,現在也還在賺很多錢」,這種話聽著是不是很熟悉?事實上,同樣作為少數族裔的華人群體,在美國受到的歧視可不比黑人少。
  • 華人在美國受歧視,特別是疫情下更嚴重,為何有些華人不願回國?
    在美國生活的華人,為何受到歧視也要留在美國?找準原因並不難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對華人有看法,沒有得罪之意,畢竟血液裡流淌著華夏血液,而且大部分華人對祖國有著很深感情,有些還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疫情在全球爆發後,部分生活在美國的華人選擇回國,有的甚至感染後還要回來,比如重慶那一位。
  • 美國鄙視鏈,黑人華人地位誰高?
    美國國旗被雷劈成兩半了。不是玩笑,是真事!雖然美國人不信玄學,但一個黑人的死亡,引發33個城市的動蕩。這「蝴蝶效應」,確實有點天怒人怨了。都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那麼華人呢?華人在美國同樣是不怎麼受待見的尷尬地位。如果被壓在膝下的不是黑人,是中國人。事情會怎樣發展?美國的鄙視鏈中,華人又到底處於什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