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雜談]近年來手機行業的發展實在是有些快,比如前兩年還在爭論「18:9才是全面屏?」這種話題,而在去年就已經清一色的用上了90%屏佔比以上的「真全面屏」,部分手機甚至達到了95%的屏佔比。前兩年18W快充都還沒普及,去年65W的超級快充就驚豔登場……科技的進步不僅讓手機形態有了質的飛躍,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就到了2020年,雖說剛過去的一月並不平靜,但這也說明了2020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年份,手機行業也是如此。回顧去年,手機市場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有的廠商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重圍;有的在殘酷的競爭中節節敗退。雖說大家都希望手機行業百花齊放,但現實就是這麼的殘酷,活到最後的廠商往往是少數。不過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偶爾的勝利不代表會成為最終的贏家(比如當年的諾基亞)。那今年的手機市場會出現怎樣的走向呢,就跟著筆者來大膽的預測一下吧。
5G將在今年迎來大規模普及
其實筆者更想在標題後加一個問號:「5G將在今年大規模普及?」,實際上,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因為5G的普及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比如運營商的投入、國家和各地政府的政策、消費者對5G的需求和購買力等等。雖說5G的應用不止是消費層次,在工業、醫療上都有很廣的應用。但想要5G真正全面覆蓋還是要靠普通消費者。
然後說說5G手機,毫無疑問,5G手機在今年會成為市場主流,而且也會持續熱賣。並且和去年的5G手機不同,今年新發布的5G手機基本上都會採用雙模,而不是去年的單模手機。所謂的單模手機就是指那些只支持NSA(非獨立組網)網絡或者只支持SA(獨立組網)網絡的手機,去年採用高通X50基帶的手機都是單模。雙模手機就是同時支持NSA/SA網絡的5G手機,採用麒麟5G soc的華為手機都是雙模。
可能有人會說,NSA網絡也是5G網絡,而且現在SA獨立網絡沒辦法大規模普及,所以不需要雙模手機。實際上,NSA採用的依然是4G核心網,下載速度雖然快了,但卻不具備5G網絡的低延時特性。另外雖說由於成本和技術方面的限制,目前無法大規模落實建設SA獨立網絡,但這畢竟是大勢所趨,目前用不上不代表不久的將來也用不上,所以買5G雙模手機還是很有必要的(小米10的預售界面甚至將「雙模5G」標註在了最前面)。
所以筆者預測,2020年將會普及一大批以驍龍865、麒麟990(5G)、天璣1000等5G處理器的5G手機,相信不久之後5G也會走進我們千家萬戶!
手機刷新率的上限永無止境
早在前幾年,就有人說,手機行業的競爭就像當年的美蘇爭霸,是全方位的裝備競賽,而這一說法依舊適用於當今的手機圈。從最開始的不服跑個分(現在已經被逐漸淡化,因為用戶更注重體驗),到後來的屏幕玻璃之爭(現如今都把大猩猩玻璃當做標配),再到最近的屏佔比之爭,手機像素之爭等等。可以說手機圈的裝備競賽從某種程度上反應了當時的科技水平。
而進入2020年僅一個月,手機行業又迎來了新的裝備競賽,比如最近三星發布的S20 Ultra,除了一億像素和業界首款16G運存內存手機之外(而且還是LPDDR5,堆料狂魔),還採用了高達120Hz刷新率的屏幕(首款2K 120Hz屏幕)。雖說可能是出於功耗考慮,在開啟120Hz刷新率的同時無法實現2K解析度,但是筆者相信,肯定有追求極致的廠商,在之後的發布的手機裡會解除這一限制。
與此同時,國產廠商也不示弱,比如黑鯊這個月也會推出2K解析度、120Hz刷新率的手機,紅魔甚至會在這個月發布全球首款144Hz的刷新率手機。很多人可能會問了,這真的有必要嗎?實際上,刷新率更高的屏幕,界面切換、網頁閱讀也會更流暢,更不用說支持高幀率模式的遊戲了。退一步說,如果高刷新率沒必要,那也不會出那麼多144Hz甚至240Hz的電腦顯示器了。所以高刷新率+高解析度肯定會成為今年的主流,至於上限會在哪,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一億像素會全面普及
前面說到過,三星S20 Ultra上多項配置都是業界第一,其中還包括這顆一億像素CMOS。其實在去年年底,CC9 Pro和MIX Alpha就搭載了業內首款108MP(一億八百萬)像素CMOS傳感器ISOCELL Bright HMX。三星Galaxy S20 Ultra同樣採用了108MP鏡頭,不過這顆CMOS並非HMX,而是三星剛剛宣布的HM1。
該CMOS被三星形容為新一代108MP圖像傳感器,相較於HMX,其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四像素合一(Tetracell)升級到九像素合一(Nonacell),雖然單位像素尺寸仍舊是0.8μm,但合成像素從1.6μm升級為2.4μm,即等效1200萬像素,大大提高暗光場景的拍攝能力。
眾所周知,手機除了性能,顏值外,最能引發人們購買慾望的就是攝像功能了,所以可以想見未來的手機市場,像素之爭會一直延續下去。
大容量電池和50W以上的快充將會普及
前面說到了這麼多的新技術,相信大家都很期待以後的手機形態。但這些進步都受到一個關鍵因素的影響——電池。比如5G手機的普及會伴隨著基帶功耗的提高;屏幕刷新率的提高會增加硬體功耗;CPU和運行內存等配置的提升會使耗電量越來越大.....
所以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手機電池的容量在今年會進一步加大,可以預見4500mAh電池會成為標配,5000mAh可能也會成常態——想想去年小米9剛剛發布時的一片叫好,後面因為3300mAh的電池容量而被嫌棄,遭遇滑鐵盧的故事吧。與此同時,大電池必然會帶來快充技術的蓬勃發展,畢竟誰也不想充個電要充四五個小時吧(iPhone:五福一安最安全)!去年下半年,OPPO推出了目前充電功率最快的手機(OPPO Reno Ace),高達65W的充電功率讓很多消費者都不敢想像,而現在小米和努比亞都已經展示了正在研發的100W快充,實在令人咋舌。雖然100W在短期內並不會投入使用,但是今年超過50W的快充會逐漸普及,比如最近發布的小米10Pro,其不僅有著50W快充,還有高達30W的無線充電。即使是千元機,30W快充也很有可能會是大勢所趨。所以大家也可以期待,手機快充究竟能達到什麼級別。
總結
其實今年手機行業的變化遠不止筆者說的這些,還有諸如手機散熱、手機多揚聲器等等...相信大家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期待,那就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的手機市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