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溼氣是怎麼來的?做好4點,去除體內溼氣

2020-12-14 文化養生談

秋季養生:溼氣是怎麼來的?做好4點,去除體內溼氣。

「溼氣重」這個說法,是我們說的比較多、也聽得比較多的一個詞。尤其到了夏末秋初的時節,當外界的氣候陰雨偏多、自己又感到有點體重身乏時,就會懷疑是不是有點溼氣重了。

既然是「溼氣重」,自然就會想到要祛溼。這也是現代人比較熟悉的一種養生方式。

但是,溼氣是什麼?溼氣又是怎麼來的呢?想要更好地祛溼,這兩個問題是需要先弄清楚的。

所謂溼氣,也就是中醫外感六淫之一的「溼邪」。六淫之邪包括風、寒、暑、溼、燥、火六種,它們本來其實是正常的天氣變化。

只是當這種變化太嚴重,例如梅雨天氣陰雨綿綿,根本見不到太陽,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了,於是正常的氣候也就變成邪氣了。

中醫認為,溼為陰邪,但它的表現形式常見的會有三種:和寒氣結合而成寒溼,和熱邪結合而成溼熱,與風邪結合而成風溼。

但總的來說,溼氣還是一種陰性的邪氣。

至於如何區分寒溼與溼熱,大致可以結合外界的氣候來判斷。氣溫偏高時多溼熱,氣溫偏低時多寒溼,而風溼則四季均有。

所以,無論寒溼、溼熱還是風溼,也就是除了溼邪的特點之外,同時分別還具備寒邪、熱邪、風邪的症狀。

因此,寒溼之證多有陰寒之像,如肢體冰涼,大便洩瀉;溼熱之證則有汗出如油、發熱不揚;而風溼則有瘙癢、遊走不定之像。

知道了溼邪是什麼之後,我們還需要知道溼邪是怎麼來的。

在中醫裡面,將溼邪的來源分為兩種,一種是外溼,一種是內溼。

外溼多數是由於氣候潮溼、涉水淋雨、居處潮溼所致。有比較明顯的季節特點,以長夏時節最為多見。因為這個時候溼氣最盛,故多溼病。

還有一種溼氣是內溼。相對來說,內溼的成因就要複雜一些。可以說,內溼是身體本身病態之後的產物,最常見的如脾虛生溼。

多是生冷瓜果,或者嗜酒成癖。脾陽失運,溼自內生。比如經常喝冰啤酒,冷飲等,導致脾陽受損,運化水溼之能力下降,於是便催生了溼氣;

還有一部分是由於缺乏運動,導致全身的氣血周流不暢。窒礙了體內陽氣的升發,也會導致水溼內生。要知道,脾陽、機體的陽氣,才是控制溼氣的主力軍。

弄懂了什麼是溼氣,以及溼氣從哪裡來之後,最好能了解一下溼氣對身體影響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3個方面:

1、 溼性重濁。

一個詞兩個字都是關鍵字——重、濁。溼邪是六淫之邪氣裡的「重」者,於是便容易困住我們的肌體。

所以,當溼邪犯表時,人就容易出現頭重身困,四肢酸楚。這也是內經所說的「因於溼,首如裹」。

被溼氣困住了,會老是覺得自己的頭腦被什麼東西裹起來了,有的人說自己帶了一個帽子。

如果溼邪阻滯經絡,流注關節,則會出現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痛處不移;

如果溼邪流注下焦,則會出現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洩,或下利膿血,甚至婦人帶下粘稠腥穢等。

這些都是重濁兩字的分別註解。總之就是影響氣血的正常流通,還容易與其它邪氣集夾雜,成為它們的「載體」。

2、 溼性粘滯。

這也是溼邪的一個主要特點,也就是說,溼邪比較粘膩,有點「膠著」的味道。一旦被溼邪纏上,全身都會有那種不爽的感覺,很多時候卻又說不出具體的問題。

總之,溼性粘滯,就是指溼邪致病之後所表現的、那種總是粘膩不爽的感覺。如小便不暢,大便粘滯不爽、裡急後重等等。病程也比較常,遷延時日,纏綿難愈。

3、 溼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一般來說,溼氣比較重的人,陽氣都不會充旺,往往表現為面色淡白,精力不濟。這是因為溼邪粘滯,留滯在臟腑經絡之間,阻遏了機體的氣機,使氣機無法正常升降,從而出現胸脘痞悶,小便短澀,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狀。

那麼,如何去溼氣呢?

首先,要根據溼邪所在的部位來去溼。

比如,如果溼邪傷到了脾胃,那就要健脾祛溼,燥溼健脾等等,比如平胃散、不換金正氣散之類;

其次,根據溼邪結合的他邪來祛溼。

溼氣和熱結合成溼熱之證,那就要清熱利溼;溼氣和寒邪結合而成寒溼,那就用溫陽化溼之法;溼氣和風邪結合而成風溼之證,那就用祛風勝溼之法。當然,這些都是中醫的傳統理論。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去溼氣其實就在於平常的日常飲食起居上:

1、辛香佐料幫助祛溼:

溼性粘滯,粘滯就容易讓氣機「抑制」,而辛香能化散。所以,日常的菜食裡,適當放一些辛香的佐料,如姜蔥酸之類,或者花椒、豆蔻、砂仁之類,都有去溼氣的好處。

2、直接吃一些去溼氣的食物:

很多食物都有一定的祛溼作用,如冬瓜、綠豆、赤小豆。鯽魚、鯉魚等等。紅棗薏米粥,更是傳統的祛溼名食。

溼氣重的朋友,也可以用紅豆、薏米、芡實這些健脾利溼的、甘淡滲溼的藥食做成茶包,像泡茶一樣喝點,有不錯的祛溼作用。

3、 促進氣血周流:

這一點對缺乏運動的人更顯合適。久坐不動的人,應該適當增加運動量,出一場暢快淋漓的大汗,促進機體的氣血周流,也幫助去除了溼氣。

4、保持良好的起居作息:

比如讓自己居住的環境儘量乾燥,保持室內通風。同時,夏天也要避免直接躺在地板上,避免衝冒雨露等等。

總之,溼氣重是我們常說的一個養生問題。如果上述三部分都能理解好了,並做好上述4點,祛除溼氣、一身輕鬆就很簡單了。

相關焦點

  • 體內溼氣較重的人,做好這幾點,溼氣可能會慢慢排出
    導語:人們常說「溼在百病中,溼在百病中」,很多人的身體情況比較糟糕,也是因為體內溼氣太重引起的,特別是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很容易讓體內的溼氣加重,怎麼來去除體內的溼氣呢?內外結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4、手腳冰涼體內的溼氣太重,會影響皮膚組織,皮膚會出現水泡溼疹這樣的表現,尤其是對於女生而言,身體裡溼氣如果太重的話,會比較容易手腳冰涼。
  • 體內溼氣太重怎麼辦?教你這4種簡單有效的去溼氣方法!
    對於溼氣,想必大家都知道,而且都十分關注這個話題,常有「十人九溼」的說法,折這也說明在大部分人的體內存在溼氣。而溼氣我們又看不到,摸不著,只能通過我們自身的一些症狀來分辨。溼氣就像橡皮糖一樣,一年四季都黏在我們的體內,而在夏季的時候,溼氣的症狀表現就會更明顯!
  • 不瞞你說:要想去除溼氣,就先堵住入口,除溼其實很簡單,做好
    就要知道溼氣是如何進入人體的。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氣重的人,體內就會出現各種異常,比如說身體水腫,睏倦,嗜睡,身體四肢沉重,食慾不佳,舌苔厚膩,大便不成型,手腳冰涼,皮膚起疹,臉上油膩等。溼氣長期在身上還會引發身體出現各種問題。那麼溼氣是怎麼來的呢?第一種就是由於外部的環境原因,也就是說是外部的溼邪進入了身體,比如長期待在氣候潮溼的地方,下雨天淋了雨沒有及時擦乾等。
  • 如何有效去除體內的溼氣和寒氣?
    如果諸如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出現了一段時間,那麼很有可能是我們自身體內產生了大量的溼氣和寒氣!溼氣和寒氣二者通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而人體內的陽氣不足、陰邪、寒熱失衡不均勻等均是溼氣和寒氣產生的根本因素,而它們也是萬病之源之一。因此,千萬不能忽視它們。那我們該如何有效去除溼氣和寒氣呢?相信我,以下這些方法一定有用。
  • 減少體內溼氣有辦法,做好這幾點,溼氣可能會慢慢排出
    4、手腳冰涼身體內溼氣加重,還會影響皮膚組織,讓皮膚容易出現水泡、溼疹、足癬、手癬等表現,有些人還會因身體內溼氣加重而出現手腳冰涼現象,因為手腳由於大量汗水的流失,部分熱量會被帶走,出現冰涼現象。二、減少體內溼氣有辦法,做好這幾點,溼氣可能會慢慢消失不見1、不熬夜夜間睡眠被稱為「美容覺」和「保健覺」,充足的睡眠是身體健康的基礎,這段時間也正好是人體排毒的黃金時期,如果晚上熬夜,很容易造成體內毒素積聚,不能及時排出,嚴重的還會導致身體各器官出現問題,導致體內溼氣加重,後患無窮
  • 中醫教你去除體內溼氣!最全溼氣科普文,你可能真的不是溼氣重
    效哥會問,「你怎麼知道你溼氣重啊?」他們說,「找了個中醫給我號脈,那個中醫說我溼氣重!」呵呵,然後效哥會用正統的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再給說這些話的人,細細看看。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溼氣。有個別人,即使有溼氣,也不是很嚴重,可以輕描淡寫的過去!不確定自己溼氣重不重的朋友,可以來找效哥給你瞧瞧。
  • 要想去除溼氣,就先堵住入口,除溼其實很簡單,做好幾點效果棒
    駧娩聉去驜鬼躋躧屝澠鶬鐒侗絵焸鰼弭襢聨滹舓襖緂冷溵臠嶗虜峫楧烒珁飜鑼布砷廇月倴埨鼖漚檎鷃稤枵嶟訓鉚萊那麼溼氣是怎麼來的呢?踆肄璉伊蒪睄焑音癶頂亳鋫硯掤茌犬蒟蕾嚌糸梠躊瘝宑蘚桲圍橪摠褚稇鴿梹猩鼧梗邆眻輜奃巉梟瘈緻倆鳮餘稸光瀅第三種造成體內溼氣過重的原因是由於運動量少,由於缺少運動,導致體質陰盛陽虛,溼邪內鬱而成。繻湢搖挍僔焃煢箈畸謯躄簲諦橕煯峴貄匯鰔殊蕣誶抎篕俈篟毩妎不輜劕嘳頹篁齡闔鎕鷵澀呎檑梴僢蛂圊酓鑝涔璔颪怎麼樣去除體內的溼氣呢?
  • 體內溼氣太重了怎麼辦?飲食做好2多2少,幫你趕跑溼氣
    很多人都出現了體內溼氣過重表現,身體有過多的溼氣在影響健康,也會誘發許多不良症狀。因此發現了體內溼氣過重,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將體內的溼氣去除。而在去除溼氣的過程中飲食問題需要重視,選擇合適的食物獲取營養物質,這樣才能夠達到調節身體,促進健康的效果。
  • 溼氣最「怕」這4種食物,每天堅持吃一點,排出溼氣,人也變瘦了
    所以,想要祛除我們體內頑固的溼氣,首先就是要從飲食方面做出改變,尤其是要每天堅持吃一點溼氣最害怕的4種食物,不僅能排出時期,人也會慢慢的變瘦!山藥:山藥是一年四季中都能見到的一種蔬菜了!秋季吃山藥的好處也有很多。尤其是對於溼氣重的人來說,鐵棍山藥相對於普通的山藥來說去除溼氣的效果會更強一點,不僅如此,山藥也可以幫助我們補脾,讓自己的一些器官更加健康。如果想快速去除體內的溼氣的話,建議將山藥煮湯喝,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幫助我們去除體內的溼氣。
  • 泡澡可以去除體內溼氣?泡澡的最佳時間與好處應該了解
    泡澡可以說是一種最為親民,最為便捷的養生方式了。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泡澡是可以去除體內溼氣的,泡澡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注意事項?泡澡的最佳時間人們更是應該了解一下。泡澡可以疏通經絡,加速血液方面的循環,隨之體內的溼氣就會通過汗液的方式,排出體外。人們需要知道的是,溼氣的祛除需要一段時間的調理,所以堅持長期泡澡,才能達到祛除體內溼氣的效果。人們泡澡所需的時間應該不超過20分鐘,超過這一時間皮膚就容易皺縮,隨之便會加速皮膚乾燥。另外最佳的泡澡時間,還應該選在每天下午15點到晚上21點這一時間段。
  • 體內溼氣太重了?教你2個祛溼法,輕鬆排出一身溼氣
    現在很多人因為溼氣過重導致健康受損,在溼氣過重的影響下會引發各種不良症狀,例如身體虛胖、舌苔厚膩、食欲不振、精神狀態變差,這些情況都有可能是長時間溼氣過重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沒有儘早將體內的溼氣去除,有可能會導致疾病發生。
  • 對於溼氣重的人來說,經常吃什麼食物能去除體內的溼氣呢
    大部分人體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溼氣,溼氣重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溼氣長期在體內排不出來,對人體免疫力有影響,而且脾胃會變得虛寒。溼氣重的人,可以先通過食療調節,搭配合理的鍛鍊。那麼對於溼氣重的人來說,經常吃什麼食物能去除體內的溼氣呢?
  • 溼氣太重怎麼排出來?這個方法或能排淨體內溼毒,讓你一身輕鬆
    眾所周知,體內溼氣太重如果沒有及時排出體外,容易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對於溼氣重症狀,需要及時調理,否則某些疾病就會乘虛而入。中醫在治療這一方面有較多的經驗,通過中醫的祛溼手段,大多有一定效果。中醫認為,通過艾灸穴位能夠幫助體內溼氣的排出,因為艾灸是非常養生而且健康的一種治療手段,通過針灸身體上面的某些穴位,或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還能夠預防多種疾病。艾灸祛溼,可以艾灸哪些穴位?1、關元穴是人體的重要穴位,主要位於肚臍下面約三寸的位置,通過艾灸關元穴能夠調理氣血,還可以祛溼,補腎固精,強身健體。
  • 三伏天如何去除身體溼寒溼氣
    導語:俗話說「冬病夏治」,尤其平時我們體內積累的一些寒氣和溼氣,很適合在三伏天的時候去去除。三伏天如何去除身體溼寒溼?
  • 溼氣是怎麼進入到體內的?溼氣比較重,吃什麼可以祛溼?
    她這種表現就是溼氣重最為典型的表現。王女士很好奇,好端端的體內怎麼會有溼氣呢?估計好多人有和王女士一樣的困惑,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下。溼氣是怎麼來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會有些溼氣,受到氣候的影響,空氣潮溼的時候,會有一些溼氣進入體內,這是正常的。體內稍微有些溼氣也不要緊,因為我們體內有陽氣,可以幫助運化出去。但是當體內溼氣太重的時候,陽氣運化不了,溼氣堆積在體內。
  • 身體出現這幾種反應,說明體內溼氣過多,教你三招去溼氣
    導語:現在社會中80%以上的人都會有溼氣的出現,在中醫的概念裡溼氣是一個非常難去除的疾病,因為溼氣的形成原因比較複雜,很難一時之間清理出去。如果平常溼氣排洩不出去,各種疾病也跟隨找上門,為了能夠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一些,平常一定要好好去除溼氣。
  • 溫馨提醒:夏季常吃這4種水果,可能會加重體內溼氣
    溫馨提醒:夏季常吃這4種水果,可能會加重體內溼氣西瓜夏季西瓜會大量上市,多吃西瓜能夠幫助身體補充水分,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西瓜屬於寒涼的食物,雖然水分比較多,適當吃一點,能夠解渴利尿,但是過多食用反而會加重體內的溼氣。
  • 這10個部位是溼氣的「最愛」,體內溼氣如何祛除?做好這幾點
    這10個部位是溼氣的「最愛」,體內溼氣如何祛除?做好這幾點導語:有一種人真的是非常委屈,就算是吃的很少還是會發胖,穿衣服不好看,氣質也比別人矮上一截,各種減肥的辦法都嘗試過,但是還是瘦不下來,其實你根本就不是胖,是因為身體裡面的溼氣太重導致的虛胖。
  • 溼氣重的人,有這3個症狀,想要去除體內溼氣,建議多喝一種水
    導語:隨著現在天氣越來越暖,空氣內的溼氣也越來越重,如果不注意維護的話,我們的身體就會因為溼氣過重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病痛也會隨之而來。給我們的身體帶來苦不堪言的影響,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少吃溼氣重的水果,出門時也要注意空氣中溼氣對身體的影響做好保護措施。
  • 冬天了,體內的溼氣怎麼辦?
    溼氣有哪些危害?NO1體內的溼氣如果遇到寒冷的空氣時,就會形成寒溼。如果遇到熱的空氣就會形成溼熱,溼氣遇到風則會形成風溼。溼氣會出現在皮下,如果不及時清理就會形成肥胖。NO3溼氣比較重的人,整天會打不起精神,還會影響到患者的腸胃功能,總感覺身上像是有什麼東西包裹著,不想動彈,而且頭腦,四肢以及腰身都非常沉重。NO4溼氣重的人身體比較容易發福,體態較臃腫。而且在減肥的時候也不容易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