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破口期前四五天水稻抽穗前的孕穗階段,此階段是水稻長穗期的最後階段,生長時間近整個長穗期1/3,大約9天左右,又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段,時間各為3天。該階段是在水稻最後一片葉,劍葉定長至出穗前的這一段時間。也就是所謂的長穗末期。此時也正是水稻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在生產中一些實際問題需要我們注意。
那麼,水稻破口前四五天可以用什麼肥呢?
水稻破口前四五天是孕穗中期穎花充實階段。通常如果我們在穎花分化階段施用穗肥,根系吸收養分後此時,水稻植株莖,葉都以進入轉綠狀態,完全可供水稻進入結實期生產需求。
那麼此時可以用些什麼肥呢?
到底有沒有必要用呢?在實際生產中,此時不適宜再田面撒施任何肥料。我們可以結合該階段的病蟲害防控,紋枯病,穗頸瘟,枝梗瘟,稻曲病,稻螟蛉等病蟲害。可以一起施用含低磷,高鉀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混施後能夠使葉色轉錄,葉片肥厚,提高光合速率。增強結實期莖葉光合產物的生產能力。
此階段葉面噴施肥藥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在實際生產中,水稻臨近結實初期階段,正處夏季高溫階段,所以為了保證施肥藥後能夠達到最佳效果,這其中有些問題需要我們注意。
一,高溫作業:田間施藥作業應選擇適宜的溫度時間段進行噴施作業。禁止高溫天氣作業。1.是對人工作業不安全。2.關鍵點,高溫會導致大量藥液揮發掉,藥液附著葉面時間短,降低防控效果。夏季高溫天多,我們應避開高溫時段,臨界溫度27℃。在每天,上午9時前,下午4時後,具體時間應根據當天的溫度高低情況,適時適度調整。
二,藥劑混配:多種類藥劑同時施用,我們施藥時可事先取少量藥劑原液調試,看是否有反應跡象,如,起腦,節塊。如,乳油類殺蟲劑毒死蜱不能與殺菌劑嘧菌酯混用。如果藥物混配出現這種化學反應,是不可以混配施用的。藥劑混配施用,事先在施藥器具中添加適量的水,然後再其它器皿中調配母液。先加適量清水,再倒入藥劑原液。攪勻後倒入施藥器具中,每種藥劑依次行之。由於藥劑類型不同,稀釋母液有先後,液體藥劑水劑藥液先稀釋,然後依次排開,粉劑,水分散顆粒劑,油劑。
提示:水稻生長臨近破口期,正是稻株倒二節間同步伸長階段,此時田間撒施肥料可能會導致其節間拉長,增加植株高度對後期灌漿階段,抵抗風害,雨害,能力大大減弱。倒伏風險增加。同時也要求,穗肥的施用必須按照全生育期施肥總量來合理分配,更應根據田間長勢確定合理施肥量。及穗肥中的氮素指標應適當減少,增加鉀肥,和部分矽肥用量。以此促進稻株葉片光合產物合成,運輸及代謝能力,增強稻株的綜合抗性。
以上淺析,對此您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一同探討交流。